Workflow
服务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晶采观察|服务消费迎新利好 释放哪些重要信息?
央广网· 2025-06-28 21:23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出19条重点举措,明确金融促消费的"路线图" [2] - 政策涵盖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 [2]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 - 政策特别强调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的信贷投放,重点丰富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金融产品 [3] - 养老领域推出"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执行至2027年末 [2] - 支持养老机构改善居住环境、引进先进医疗护理设备,带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3] 创新融资模式 - 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3] - 积极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融资业务,促进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 [3] 服务消费市场表现 - 今年前5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速领先商品零售额 [4] - 暑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4] 支付便利化建设 - 支持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消费场景,持续推进支付便利化建设 [4] - 提升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各类支付方式的兼容性 [4] 服务消费发展空间 - 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4] - 需要金融部门等多部门持续发力,夯实产业支撑,满足民生需要 [4]
火热的“考后经济”出了新考题
经济日报· 2025-06-27 06:06
考后经济消费趋势 - 考后经济涵盖旅游、数码产品、购物、餐饮、观影等多个消费领域,服务消费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1] - 6月以来"毕业旅行"相关搜索量环比提升3倍,国内长线游、研学游、出境游需求集中爆发 [1] - 数码产品被纳入"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范围,叠加商家优惠进一步刺激消费 [1] - 购物、聚餐、观影等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商场、超市、餐厅推出高考生专属促销 [1] - 家长更愿意为孩子提供"成长型消费",如考驾照、美容等自我增值服务 [1] 青年消费群体特征 - 以"Z世代"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成长为新一代消费主力,更注重"情价比"和"质价比" [2][4] - 青年群体乐意为新奇体验和兴趣爱好买单,偏好具有社交属性的消费场景 [4] - 消费决策高度依赖内容种草和社交互动,对消费场景要求更高 [4][5] 服务消费发展机遇 - 我国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3]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较发达国家60%仍有增长空间 [3] - 旅游出行、文娱休闲、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成为新增长点 [3] 消费场景创新挑战 - 主题乐园、文博场馆、网红景区、演唱会等成为暑期毕业游热门选择 [4] - 部分地区消费场景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可能导致消费热情消退 [4] - 需推动商业、文化、旅游等领域跨界创新,应用大数据、VR、AI等技术打造新业态 [5] 消费环境优化需求 - 服务消费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存在无序竞争、虚假宣传、隐私泄露等问题 [5] - 部分商家利用考生心理设置消费陷阱,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5] - 需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广告、网络欺诈等行为 [5]
消费困局的“盲点”?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行业 中国服务消费行业、制造业、生活性服务业、住宿行业、体育投资领域、文化产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消费表现偏弱原因**:中国消费表现偏弱不能完全归因于收入下滑,人均商品消费在潜在趋势线附近,人均服务消费比潜在趋势少约 2000 元,全国每年有两三万亿服务消费差值,可选品消费未受显著影响,更多是居民工作时间增加致闲暇时间减少和服务场景不足影响服务消费[1][2] - **工作时间影响消费行为**:中国是近年工作时间上升的少数国家之一,2018 年居民每天平均消费时间 80 分钟降至目前 40 分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工时上升,工资与消费时间错配,影响消费者行为[1][3][4] - **假期数量影响经济**:中国每年法定节假日 13 天加 5 天年休假共 18 天,日本、韩国年假约 30 天且员工敢休,中国员工不敢休年假压抑休闲需求,影响假期经济[5] - **未来改善消费者行为因素**:2025 下半年到 2026 年,弹性休假试点、00 后劳动力入职、关税调整使出口行业不过度竞争,有望改善消费者行为[6] - **就业结构调整缓解内卷**: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一半,生活性服务业吸纳失业人口,文化体育娱乐等领域有招聘需求且工资增速高,引导人口从制造业向生活性服务业转移可缓解内卷[7] - **未来服务消费趋势**:长期居民消费偏好从商品转向服务,城镇化率达 70%服务消费加速提升,中国城镇化率接近此水平,未来十年服务消费人口(30 - 44 岁和 55 岁以上人群)增加[8] - **服务业投资现状及前景**:生活性服务业投资不足,与需求有 1 万亿 GDP 占比缺口,2025 年政策优化修复企业家信心,投资增速达 8 年最高,住宿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9] - **政策对服务业投资影响**:2025 年政策倾斜服务业投资,两会报告明确加大投入,4 月以来财政支出拨给科教文卫领域,央行推出 5000 亿再贷款政策,发改委计划出台准财政工具[10] - **服务业供给与需求关系**:当前生活性服务业盈利改善但投资低迷,2025 年政策优化和民间信心修复后供给小于需求,增加供给可获利,如住宿行业投资增速高[11][12] - **服务类基建促进消费**:服务类基建归入服务业投资,修建体育馆等设施促居民娱乐文化活动,符合基建政策从企业导向转向以人为本方向[13] - **新基建投资不同**:传统基建收益率低,新基建包括科技基建和消费基建,服务未来消费趋势,归入服务业投资[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服务场景适老化改造**:除医疗投资外,家庭安装家用电梯,日本和韩国老龄化后服务业投资上升包括家装改造,未来需增加休息驿站等设施[15] - **体育投资领域问题**:中国人均体育场馆面积 3 平方米,日本达 20 平方米,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可调整土地用途建设体育场馆等[16] - **文化产业挑战**:每周电影上映量比之前减少 95%,疫情致电影院和影视制作公司倒闭,增加供给可激发消费欲望推动服务业发展[17] - **服务业投资重要性**:增加服务业供给可解决有效供给不足问题,释放潜在消费需求,长期居民消费时间会改善,未来消费表现可能优于收入恢复情况[18]
5000亿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项目密集落地!投向住宿餐饮、旅游等六大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6-26 19:32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1]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项目投向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养老六大领域[1][3] - 政策旨在通过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相关产业的金融支持,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1] 政策落地情况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项目已在各地密集落地,基本实现服务消费领域"全覆盖"[3][4] - 具体案例包括:建设银行贵港分行为某教育机构发放贷款100万元[3],华夏银行太原分行为某影院有限公司发放贷款500万元[3] - 养老产业贷款项目期限较长,有的长达20年,如农业银行河池分行发放的500万元贷款期限22年[6] 贷款类型与银行参与 - 贷款类型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7] - 投放银行主要以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行为主,首次纳入五家头部城商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7] - 采用"先贷后借"机制,金融机构先发放贷款再向央行申领再贷款资金[7] 贷款利率与市场影响 - 贷款利率普遍在3.2%左右,最低可达2.8%[7][8] - 利率水平与同期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大体相当,没有明显优势[8] - 存款利率和央行再贷款利率利差收窄甚至出现倒挂,再贷款利率1.5%高于大行3年期存款利率1.35%[8] 服务消费市场潜力 - 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4] - 2024年我国居民服务消费占GDP比重为18%,而发达国家一般在40%以上[5] -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左右时消费结构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4] 其他金融机构举措 - 浙商银行将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力度,重点支持装修、购车、旅游等大额消费场景[9] - 浙商银行计划2025年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全年新增投放达100亿元,信用卡权益投放优惠费用超2000万元[9]
东兴晨报-20250626
东兴证券· 2025-06-26 16:44
报告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行业资产定价受价格影响,下半年宏观价格指标是重要观察指标,行业整体景气有望回升,可关注顺周期白酒板块、新消费赛道和有经营反转预期的赛道 [6][7] - 东兴轻纺内销延续复苏,国补继续推进,家居内销受国补支撑、出口承压,纺织服装内销慢复苏、运动公司关注集团化和国际化进程 [8][9] 公司和行业研究 食品饮料行业 - 随着国家刺激经济政策落地,食品饮料板块追随经济复苏预期上涨,目前基本面进入验证期,需求侧变化和预期主导资产定价,价格是观察需求强弱的重要指标,且影响企业利润水平 [6] - 食品饮料行业利润变化追随价格趋势,白酒板块资产定价也随价格变化 [6] - 下半年策略方向为关注顺周期白酒板块、新消费赛道和有经营反转预期的赛道,推荐贵州茅台、伊利股份、劲仔食品、涪陵榨菜等企业 [7] 轻纺行业 家居 - 内销方面,地产销售下行,5 月竣工数据同比 -22.0% 压制自然需求,国补持续推进支撑更新需求,5 月家居社零同比 +25.6%,重点公司 PE 普遍低位且分红意愿高,建议关注股息率高、具备渠道和品牌优势、业绩确定性强的龙头公司 [8] - 出口方面,5 月家居出口下行,美国零售商库存高位、采购意愿下行,叠加关税政策扰动,欧洲成为拓展区域,关注关税政策变化,美国地产销售低位、长期需求有增长空间,具备成本制造优势的优质企业有竞争力,但短期业绩或受扰动,业绩稳定、估值低位的优质出口企业值得跟踪 [8] 纺织服装 - 内销慢复苏,5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6.4%,服饰鞋帽类销售额同比 +4.0%,下半年内需有望受政策利好提振,建议关注优质品牌,运动服饰领域国产品牌一季度增长良好、加速集团化和国际化布局,推荐安踏体育 [9] - 纺织制造方面,1 - 5 月纺织品出口额累计同比增 2.5%,服装出口额累计微降 0.5%,3 月出口增长较快、4 月和 5 月受美国对等关税影响增速放缓,中国台湾纺企 1 - 4 月订单增长、5 月放缓,关税风险暂缓但仍有不确定性,建议关注具备海外产能布局的优秀制造,推荐华利集团、申洲国际等 [9] 重要公司资讯 - 建设银行发行 115.89 亿股募集 1050 亿元 [5] - 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G 垣准固态电池已向客户送样和整车测试 [5] - 长川科技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67.54% - 95.46% [5] - 南京商旅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南京黄埔大酒店 100% 股权 [5] - 天际股份硫化锂相关研发和试验工作有序进行 [5] 市场回顾 - 当周纺织服装行业下跌 5.12%,轻工制造下跌 3.06%,商贸零售下跌 2.75%,社会服务下跌 3.29%,美容护理下跌 5.86%,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分别排第 30、25、24、27、31 名,上证指数下跌 0.51%,深证成指下跌 1.16% [10] 东兴证券研究所金股推荐 - 中广核技、山金国际、中宠股份、劲仔食品、泡泡玛特、华鲁恒升、中谷物流、福昕软件、日联科技 [3]
金融促消费路线明晰:政策重心转向服务消费和供给端
新浪财经· 2025-06-26 10:40
政策导向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举措,涵盖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消费需求、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等六方面 [1] - 政策着力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从刺激需求扩大到培育供给,"服务消费"被提及13次,"商品消费"仅提及2次 [1] - 政策首次将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列为金融支持的三大重点领域 [1] 商品消费现状 - 2024年3月国务院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债支持额度从2023年的1500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3000亿元 [1] - 商品零售总额5月同比增长6.5%,增速较去年12月提升2.6个百分点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边际效应将逐步走弱,商品消费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2] 服务消费潜力 - 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较去年12月下滑0.3个百分点 [1] - 中国服务消费占GDP比重较发展阶段预期低约4个百分点,2023年美国占比66%,日本、法国、英国近60%,德国50% [2] - 政策重心转向服务消费,但无需刻意追求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水平,强调普惠性 [2] 供给端培育 - 政策首次提出"促进优化供给与扩大需求相结合",重视消费供给端建设 [2] - 预计政策将加大对消费企业融资支持(如上市、债券融资)和服务消费基础设施投入(文旅、医疗、充电设施等) [3] - 步行街改造、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商贸流通领域被明确列为重点 [3] 居民收入与消费信心 - 居民消费不振主因是宏观经济压力及收入预期谨慎,需改善就业和财政负担(生育、医疗、教育等) [4] - 政策提出支持就业增收,放宽创业担保贷款条件,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 [4] - 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4]
中证报:扩内需政策加码,夯实经济向好之基
快讯· 2025-06-26 06:15
扩内需政策效果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1] - 服务消费需求显著增长 [1] - 新型消费不断涌现 [1] 基建投资推进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发行使用 [1] - "两重"建设加快推进 [1] - 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 [1]
摩根大通:中国消费,从商品到体验
摩根· 2025-06-25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重新开放后整体消费趋势低迷,但部分“新消费”股票表现出色,如动漫、漫画、游戏和小说(ACGN)相关股票,夏季可关注体验/学习相关消费股票 [1][5] - 中国可能面临制造业产能过剩压低商品价格的情况,年轻消费者更倾向小额消费,服务消费尤其是体验和学习相关消费具有结构性投资价值 [5] - 推荐八只优质消费服务股,涵盖数字娱乐、旅游、辅导和澳门博彩等领域,估值合理且营收增长可能超预期 [31][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消费股票表现 - 截至6月12日,2月11日报告中“新消费”股票平均加权指数上涨21%,跑赢MXCN指数(10%),其中ACGN股票表现最佳(+77%),如泡泡玛特(+155%)和Bloks(+94%),而海南旅游/购物(10%)、电动车(6%)和电影(2%)表现落后 [1] - 中国新消费领域的龙头股已从成长股转变为动量股,FTM P/E与全球老牌企业相当,但PEG仍有较大折扣,未来增长能力是估值和需求的关键 [5][8][9] 估值分析 - Pop Mart和Bloks的FTM P/E分别约为45x和35x,高于Sanrio的34x和Bandai Namco的24x;FTM PEG分别为0.7x和1.9x,低于Sanrio的3x [11][14][29] - Laopu Gold的FTM P/E约为32x,低于Hermes International的48x,高于Richemont的24x、LVMH的19x和CTF的17x;FTM PEG为0.4x,低于CTF的0.7x [14][22][29] - 中国已过激进渠道扩张阶段的消费股估值较低,如Luckin的FTM P/E约为25x,低于Starbucks的34x;Miniso的FTM P/E为13x,低于Pan Pacific Holding的26x [20][25][29] 推荐股票 - 推荐八只优质消费服务股,平均FTM PE为17x,LTM销售同比增长19%,包括腾讯、网易、携程、快手、腾讯音乐、哔哩哔哩、好未来和美高梅中国 [31][33] - 数字娱乐领域,监管环境改善、竞争格局良好和国际营收机会使JPM对中国数字娱乐行业持积极看法,新游戏推出和用户获取成本优化有望推动营收和盈利增长,短视频平台的在线营销业务发展也值得期待 [33][36] - 澳门博彩需求在2QTD表现强劲,4月和5月同比增长,GGR环比增长2 - 3%,打破历史季节性规律,预计2Q25E业绩将改善投资者信心,行业估值有提升空间,推荐美高梅中国和银河娱乐 [33][36] 服务消费趋势 - 交通与通信服务、教育文化与娱乐服务两大关键服务类别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15%/18%和8%/9%的同比增长,高于整体消费增速(2023年9%,2024年5%) [5][38][46] - 这种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有望持续,因为出口相关制造业产能过剩压低商品价格,且年轻消费者更青睐小额消费 [38][46] - 与美国相比,中国家庭商品消费占GDP的比重与美国相近(约21%),但服务消费占比差距较大(美国46%,中国18%),宏观复苏可能提高中国服务消费占比 [45]
宏观点评:消费政策的三个变化-20250625
财通证券· 2025-06-25 17:29
政策发布 - 6月24日央行等六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3][10] 政策变化 - 从商品消费扩大到服务消费,过去政策集中商品消费,今年商品零售5月同比增6.5%,服务生产指数5月同比增速6.2%较去年12月下滑0.3个百分点,《意见》全文13次提“服务消费”仅2次提“商品消费”,新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11][12][17] - 从刺激需求扩大到培育供给,政策将加大对消费企业融资支持和服务消费基础设施投入[19][20] - 支持优质消费企业上市或成扩大居民收入新方向,2019年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59.1%高于美国28.5个百分点,202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财产性收入仅增长2.9%远低于2015 - 2021年8.7%复合增速[24][26] 风险提示 - 居民预期不确定或影响消费政策效果[5][31] - 海外经济环境或影响政策节奏[5][31] - 资本市场扩大居民收入有不确定性[5][31]
刘世锦:中国弥补消费短板的重点是服务消费尤其发展型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6-25 10:59
宏观经济指标改善 - 2025年5月中国宏观经济多项指标持续改善 消费数据表现超出市场预期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3] - 前5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2% 较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 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0.1个百分点 [3] 消费结构变化方向 - 中国消费发展重点转向服务消费 特别是教育 医疗 保障性住房 社会保障 养老等发展型消费 [1] - 中国消费占GDP比重较国际平均水平低约20个百分点 房地产基建增速下滑使消费短板凸显 [1] - 促消费需聚焦两大重点:提升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 发展以发展型消费为主的服务消费 [1] 政策支持与部署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十大重点工作之首 强调补上消费短板 [2]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系统部署增收减负 高质量供给 优化消费环境等措施 [2] - 政策组合包括"以旧换新" "6·18"促销 假日消费等 推动消费超预期增长 [3] 当前消费表现 - 5月消费增长大幅超预期 社零同比增速亮眼 呈现"环比放缓 同比稳健"态势 [2] - 服务消费增速持续加快 显示消费结构正在向服务领域转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