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
搜索文档
创新药企抢滩港股IPO:争BD船票,借新规东风
36氪· 2025-09-30 08:58
港股创新药企IPO热潮 - 2025年9月下半月两周内有六家创新药企加入港股IPO冲刺队伍,包括靖因药业、爱科百发、新元素药业、先为达等 [1] - 港股创新药板块自2025年4月映恩生物上市后重新激活,新股认购火爆,维立志博、银诺医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超3000倍认购,上市首日股价翻一倍或两倍,扭转了此前三年“上市即破发”的局面 [1] - 市场参与者普遍感到紧迫,希望抓住当前难得的发行窗口,担心行情可持续性及同赛道竞争加剧 [1] 上市药企估值特征与逻辑转变 - 当前冲刺上市的创新药企最后一轮投后估值多集中于30-50亿元人民币,例如药捷安康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为45.9亿元,劲方医药、先为达生物最后一轮估值分别为31亿元、49亿元 [2] - 估值逻辑从早期偏好“平台企业”、“Big Pharma”故事转变为更关注创新药资产本身的价值,市场认为体量较小的公司未来想象空间更大 [2][3] - 新上市企业倾向于通过BD与大药企合作开发,或利用CDMO、CSO推进生产商业化,而非独立完成重资产布局 [3] 新股市场表现与募资情况 - 近两月上市的创新药企暗盘出现2500-5500倍超额认购,上市首日市值翻1-2倍 [3] - 维立志博最终募资从1亿美元增至1.89亿美元(约12.9亿港币),超募近1倍 [3] - 2025年以来有超过60家医疗医药企业首次或再次递交招股说明书,其中创新药企占据半壁江山 [4] 港股发行新规的影响 - 港交所于2025年8月实行发行新规,调整回拨机制,并引入机制B允许发行人将公开发售比例固定在较低水平(如10%),以保障机构投资者份额 [7] - 新规下,银诺医药国际配售获得10.67倍认购,而旧规下的派格生物国际配售认购倍数仅1.13倍 [8] - 新规激活了机构参与热情,同时因公开发售份额固定导致散户中签率急剧下降,来自机构和散户的双重热情助推新股涨幅 [8] BD交易作为核心催化剂 - BD出海是2025年港股创新药“牛市”的直接催化剂,大额BD交易能否持续是判断行情可持续性的关键依据 [4] - 全球跨国药企可动用资金高达1.2万亿美元,未来五年因专利悬崖到期将削减约1500亿美元收入,未来十年将飙升至4000-5000亿美元,为中国新药资产提供巨大机遇 [5] - 中国Biotech市值因BD交易大幅攀升,市场认可license-out模式,因其能通过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持续获取财务回报,并具备复制成功出海经验的预期 [6] - 多家待上市企业如岸迈生物、先为达生物、瑞博生物等均已实现BD授权,涉及肿瘤、代谢疾病等热门领域 [6]
9月21-27日港股IPO观察:25家递表,其中12家企业冲刺A+H
搜狐财经· 2025-09-29 18:29
港股市场IPO活动概况 - 9月21日至9月27日期间港股市场共有25家公司提交招股书 3家公司通过聆讯 5家公司正在进行招股 2只新股成功上市 [1] 递表企业汇总 - 25家递表企业中有12家为已登陆A股的企业 包括大洋电机、天赐材料、格林美等 冲击"A+H"两地上市 [2] - 申报板块以主板为主 仅宝盖新材选择创业板(GEM)上市 [3][14] - 保荐人阵容涵盖华泰国际、花旗、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机构 [3] 重点递表企业业务亮点 - 大洋电机为全球领先高效电机及电驱动系统供应商 2024年全球第三方HVAC电驱动解决方案供应商排名第二 中国及北美排名第一 [4] - 天赐材料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 2022年净利润达人民币58.44亿元 [5] - 格林美为关键金属资源回收行业引领者 2024年镍、钴及钨资源回收量在中国排名第一 [6] - 云迹科技为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企业 2024年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 全球排名第一 [7] - 中微半导为中国领先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4年MCU出货量中国排名第一 [9] - 万辰集团为中国领先规模零食饮料零售企业 旗下品牌好想来2024年GMV位列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10] - 双林股份为全球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制造商 2024年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全球市场占有率15.1% 全球排名第二 [11] - 山金国际为中国领先黄金生产商 黄金产量中国排名第六 黄金储量中国排名第四 [12] - 可胜技术为全球塔式光热发电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1-2014年聚光集热系统市场份额达57.9% [13] - 极飞科技为全球领先农业机器人公司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73.6%至人民币10.66亿元 [15] - 东方科脉为全球最大商用端智能物联电子纸显示解决方案厂商 全球市场份额26.3% [16] - 晶晨股份为全球领先系统级半导体设计厂商 2024年家庭智能终端SoC芯片领域中国大陆排名第一 全球排名第二 [18] - 和林微纳MEMS精微屏蔽罩全球市场占有率约19.7% 排名全球第二 半导体测试探针国内市占率从2024年12%提升至2025年18% [19] - 优艾智合为移动操作机器人企业 2024年以12.0%市场份额居中国行业第一 以6.1%份额登顶全球榜首 [22] - TOP TOY为中国规模最大潮玩集合品牌 2022-2024年GMV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 [24] - 英派药业-B为创新驱动型生物技术公司 全球仅三家同时拥有商业化阶段PARP1/2抑制剂和临床阶段新一代PARP1选择性抑制剂企业之一 [26] 通过聆讯企业 - 长风药业专注于治疗呼吸疾病生物医药领域 2024年毛利率高达80.85% [31] - 挚达科技为全球最大家用电车充电桩提供商 2024年收入人民币5.9亿元 [32] - 金叶国际为机电工程承建商 专门提供暖气、通风及冷气调节系统服务 [33] 招股中企业 - 长风药业计划全球发售4119.80万股 最高招股价14.75港元 首日孖展认购倍数约18.74倍 [36] - 紫金黄金国际计划全球发售3.49亿股 最高招股价71.59港元 基石投资者包括GIC、高瓴资本、贝莱德等知名机构 [37] - 西普尼计划全球发售1060.0万股 招股价区间27.00-29.60港元 首日孖展认购倍数约15.69倍 [38] - 博泰车联计划全球发售1043.69万股 最高招股价102.23港元 [39]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成功上市 [41] 新股上市表现 - 不同集团上市首日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43.96% 报102.50港元 [42] - 奇瑞汽车上市首日成交金额达26.0亿港元 实际换手率47.50% 收盘总市值约1840.90亿港元 [43] 行业分布特征 - 递表企业覆盖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消费零售等多个高增长领域 [2][4][5][6][9][10][12][15][16][18][19][22][24][26] - 机器人及智能驾驶领域集中度提升 云迹科技、优艾智合、魔视智能等企业均选择18C章节上市 [7][22][23] - 消费领域呈现复苏态势 TOP TOY、万辰集团等零售企业递交上市申请 [10][24]
港股IPO持续升温,易方达等多家公募积极参与打新
环球网· 2025-09-27 10:01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股,当天收涨3.8%。也是在这一天,易方达基 金披露的关联交易公告显示,旗下5只基金参与奇瑞汽车H股认购,合计获配142.62万股。 易方达基金公告 其中,杨桢霄管理的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获配最多,达72.52万股,获配金额2230万港元;李剑锋管理 的易方达全球优质企业获配25.26万股,获配金额776.74万港元;张清华管理的易方达全球配置获配7.25 万股,获配金额222.94万港元;郑希管理的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获配25.5万股,获配金额784.12万港 元。 且此次奇瑞汽车IPO定价为30.75港元/股,共发行约2.97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0.297亿股,占 比10%;国际发售约2.677亿股,占比90%,并设有15%超额配股权。从招股书来看,奇瑞此次除引入13 名基石投资者外,还吸引了CICC FT、华泰资本投资、易方达香港、广发国际、惠理基金、广发全球资 本、中信证券国际、华夏基金香港、华夏基金、招银国际资管、博时基金等多家资管机构参与竞价。其 中,中信证券国际获配最多,达420.72万股。 实际上,易方达基金并非首次涉足港 ...
卧龙电驱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主管部门监管情况等
智通财经· 2025-09-26 21:11
境外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 -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于2025年9月19日至25日对5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 卧龙电驱被要求说明控股股东认定不一致原因及实际日常监管情况[1] - 需补充说明备案材料中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认定标准 并要求律师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1] - 需说明控股股东股份质押具体情况及其对公司控制权和业务开展的影响 评估是否构成境外上市禁止情形[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业务涵盖防爆 工业 暖通 新能源交通电驱动系统及机器人组件五大核心板块[2]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约4.5% 工业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约2.8% 暖通系统市场排名第五 市场份额约2.0%[2] 监管与资质事项 - 需列表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主管部门的实际日常监管情况 包括主管部门名称 监管领域 业务内容 产品名称及资质许可情况[1] - 需说明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房地产开发销售的具体情况 实际业务开展状况 未来计划及必要资质许可取得情况[2] - 需说明本次发行上市后浙江舜云穿透后外资占比 并论证公司及下属公司持续符合外资准入政策要求[2] 上市申请进展 - 公司于港交所披露日期2025年8月13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华泰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1]
新股消息 | 卧龙电驱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主管部门监管情况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21:07
证监会要求卧龙电驱就港交所上市申请补充说明控股股东认定、股份质押及业务监管等事项 [1] 控股股东认定 - 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备案材料中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认定标准 并要求律师就认定情况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 [1] 股份质押影响 - 证监会要求说明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的具体情况及其对公司及下属公司控制权和正常业务开展的影响 并评估是否构成《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第八条规定的不得境外上市情形 [1] 业务资质与监管 - 证监会要求公司结合业务及资质许可情况 列表说明主管部门的实际日常监管情况 包括主管部门名称、监管领域、业务内容、产品名称及涉及的资质许可 [1] - 需说明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房地产开发销售的具体情况、是否实际开展相关业务及未来计划、是否已取得必要资质许可 [2] - 需说明本次发行上市后浙江舜云穿透后的具体外资占比 以及公司及下属公司上市后是否持续符合外资准入政策要求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卧龙电驱是一家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五大核心板块:防爆电驱动系统、工业电驱动系统、暖通电驱动系统、新能源交通电驱动系统、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 [2]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约为4.5% [2] - 在全球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约为2.8% [2] - 在全球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五 市场份额约为2.0% [2]
新股消息 | 卧龙电驱(600580.SH)拟港股IPO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主管部门监管情况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21:03
证监会补充材料要求 -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对5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 其中卧龙电驱需就控股股东认定不一致原因进行说明 [1] - 要求说明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情况及其对控制权和业务开展的影响 并论证是否构成境外上市障碍 [1] - 需列表说明主管部门实际日常监管情况 包括监管领域 业务内容和资质许可等详细信息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覆盖防爆 工业 暖通 新能源交通和机器人五大核心板块 [2] - 按2024年收入计 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4.5% [2] - 在全球工业电驱动系统市场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2.8% 暖通系统市场排名第五 市场份额2.0% [2] 上市与监管关注事项 - 公司于8月13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由中金公司 华泰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联席保荐 [1] - 证监会要求说明下属公司房地产开发销售业务情况及相关资质许可 [2] - 需论证本次发行后浙江舜云外资占比及持续符合外资准入政策的情况 [2]
港股IPO前三季度募资额或居全球交易所首位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01:37
港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9月25日 年内65只新股在港上市 首发募资额1560.32亿港元 同比增长179.86% [1] - 9月30日还有三只新股上市 首发募资额约263.65亿港元 [1] - 新股后备上市队伍持续扩大 5家企业已通过聆讯 242家待处理 [1] - 德勤中国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港交所以1823亿港元融资额居全球交易所首位 超过纽交所1256亿港元 [1] - 预计2025年全年香港将有超80只新股上市 融资规模达2500亿至2800亿港元 [1] A+H股上市情况 - 截至9月25日 年内11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 首发募资916.89亿港元 占总募资额六成 [2] - 11家A+H股都有基石投资者参与 宁德时代基石投资者达23家 三花智能控制17家 [2] - 基石投资者大额投资频现 科威特投资局单笔投资宁德时代38.76亿港元 高瓴资本两笔超10亿港元投资 [2] - 超百家A股公司筹划赴港上市 格林美、大洋电机等已递交申请 江波龙、赛力斯等取得备案通知书 [2] - 先A后H上市成为香港新股市场关键动力 处理中新股申请约三分之一为A股公司 [3] - A+H公司达161家 其中2家H股股价已超过A股股价 [3] - 紫金矿业分拆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将于9月末在港上市 首发募资额约249.84亿港元 [3] - 港交所8月份为A股公司赴港上市提供阶梯式弹性门槛 将初始公众持股量门槛从15%降至10% [3] 行业上市特点 - 消费、机器人等行业企业纷纷赴港上市 蜜雪冰城年内涨幅99.37% 古茗科技涨幅132.47% [4] - 极智嘉科技7月9日在港上市 斯坦德机器人、翼菲智能科技等已递交上市申请 [4] - 茶饮品牌和机器人企业受到市场热捧 [4] 市场改革与投资者参与 - 港交所5月份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科技企业保密递交并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 [5] - 8月份优化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 吸引国际发行人和投资者 [5] - 截至9月25日 55家港股公司引入基石投资者 共吸引约310名 平均每家公司5.63家 [5] - 去年同期25家公司引入83名基石投资者 平均每家公司约3.3家 [5] - 约七成新股上市首日未破发 约四成上市后5个交易日仍实现增长 30只新股涨幅超10% [5] - 自8月4日IPO定价机制实施以来 所有采纳机制B的新股上市首日全部收涨 [5] - 银诺医药上市首日涨幅206.48% 劲方医药涨幅106.47% [5] - 年内前五大新股募资额均在百亿港元以上 宁德时代IPO规模约410亿港元 [5] - 87%新股获得超额认购20倍以上 前五大IPO超额认购公司超额认购倍数均在4000倍以上 [5] 市场前景与资金流向 - 德勤预计美联储9月份降息将带动更多资金流入港股市场 超5只超大型新股融资 [6] - 香港市场预计继续稳守全球新股融资总额排名冠军宝座 [6] - 截至9月25日收盘 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约1.14万亿港元 [6] - 全球资金正流入亚洲寻找高潜力高增长企业 港股估值上扬利好发行 [6] - 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多个新兴技术取得突破 完善供应链建立制造业生态系统 [6]
宝盖新材料,拟港股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3
招股书显示,宝盖新材料成立于2009年,专门生产主要用于满足工程和基建需求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 (GFRP)沟盖板产品。公司的产品组合主要包括电缆沟盖板、排水沟盖板及井盖板,为电力、交通、 城市公用设施、水利工程及石油化工工程等重要领域提供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年,按市场份额计算,宝盖新材料在国内电缆沟盖板及GFRP电缆沟 盖板行业排名第一,在沟盖板行业排名第三。公司的收入来自销售电缆沟盖板、井盖板、排水沟盖板及 其他。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71亿元、1.309亿元及0.462亿元;净利润分 别为2522.2万元、2162.4万元和512.7万元;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8.2%、37.5%及34.1%。 招股书显示,公司募集资金将分配至建立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预浸料及制品生产线;将通过采 用自动化技术来升级公司现有的生产线;将用于为公司扩展研发提供资金,提升公司的研发产量,包括 采购先进设备及测试耗材;将用于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全球销售及市场网络,以提升公司品牌的全球知名 度、市场渗透率及服务效率;此外,还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9月24 ...
奇瑞汽车登陆港交所 成今年港股最大车企IPO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7:31
据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消息,该公司25日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 交所)挂牌上市,这也是今年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奇瑞汽车成立于1997年。自2003年起,奇瑞汽车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 (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该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在港股上市是迈进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奇瑞汽车将加速技术创新,深 化全球布局,持续做强汽车主业;同时积极培育更多优秀企业,助力它们接力上市,为产业生态注入活 力。 奇瑞汽车此次港股IPO发行价格为每股30.75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91.45亿港元。奇瑞汽车此次上市正 值其业绩快速增长期。2022年至2024年,奇瑞汽车营业收入从926.1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698.97亿元人民 币。 ...
外资大行增聘、中资加薪留人 港股IPO热潮引爆金融人才争夺战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4:11
国际银行香港业务扩张 - 多家国际大型银行包括德意志银行 摩根大通 渣打银行 花旗集团和星展银行已将高层管理人员调派至香港并增聘人手[1] - 德意志银行过去两年调派50名员工进驻香港并将交易团队扩充10%[1] - 摩根大通2024年在香港聘请16名新任董事总经理并从全球各地调派人员赴港[1] - 渣打银行2024年在香港新增10名高层管理人员另有1名全球主管迁至香港[1] - 星展银行2024年在香港和新加坡增聘100名客户关系经理[1] - 花旗集团计划2024年将香港及新加坡的财富管理顾问人数增加10%[1] 中资金融机构人才保留措施 - 中金公司为高级投资银行家增设新职级包括高级董事总经理及总监[1] - 中信证券拟为旗下香港附属公司中信里昂证券职员增薪部分初级助理月薪加幅15%至30%[1] 香港金融市场招聘需求增长 - 猎头公司Links International的金融服务主管表示2024年收到委托填补的职位数量较2023年增加30%至40%[1] - 香港IPO及并购活动增加是招聘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1] 香港IPO市场表现 - 德勤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香港将迎来66只新股上市较2023年同期的45只增长47%[2] - 2024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集资总额达1823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56亿港元大幅上升228%[2] - 德勤预计2024年全年香港将迎来超过80宗新股上市总集资额介于2500亿至2800亿港元之间[2] 香港资本市场展望 - 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预计将推动更多海外资金涌入亚洲高成长性投资标的包括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2] - A+H上市 生物科技及科技板块将继续成为香港新股市场的主要动力[2] - 海外资金流入将为2024年第四季度香港多宗超大型新股发行提供资金流动性支持并营造更有利的估值环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