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

搜索文档
“锣不够用了”!港股IPO火爆,GP收益显著回升,有机构大赚26倍!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9:35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预计约有40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约140亿美元(约合1087亿港元),占全球总筹资额的24%,排在全球首位 [2] - 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仅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创投机构渗透率高达75%,同比高出约2% [1][4] - 港股市场IPO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过5倍,在近十年内排列第二,仅次于2021年上半年 [3] 市场风向转变 - 此前由于企业上市后估值偏低、市场缺乏流动性等因素,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对港股上市抱有偏见,但今年市场风向显著转变 [2] - 投资机构态度变化明显,例如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从反对港股上市转变为认为"有好的资产,去港股上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2] - DeepSeek、宇树科技等中国科技公司以技术和市场应用的突破,改变了外资对中国创新的认知,助力港股市场估值提升 [3] 新股表现及机构收益 - 2025年以来,27家港股IPO公司中有7家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约为25.9%,处于2017年以来低点 [4] - 部分新股表现火爆,如映恩生物上市首日上涨116.7%,蜜雪集团上市首日大涨43.2% [4] - 上市企业背后的投资机构持股价值约为1160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的约514亿元人民币相比,增长约125% [4] 活跃投资机构及高回报案例 - 红杉中国、云锋基金、美团龙珠在股权投资领域较为活跃,红杉中国2025年已收获古茗、维昇药业-B、手回集团3个IPO [5] - 博裕资本、高瓴资本积极参与企业IPO基石投资阶段,参与了蜜雪集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企业的基石投资 [5] - 高投集团参投派格生物医药-B,回报倍数达26.26倍,为2025年以来投资机构收益最高的一笔出资 [5] - 飞马旅、中新创投、钟鼎资本等机构在脑动极光-B、映恩生物-B、博雷顿等企业的回报均超过18倍 [6]
港交所“锣不够用了”!一天三企上市,港股IPO重回巅峰还有多远?
第一财经· 2025-06-27 16:17
港股消费板块IPO热潮 - 6月26日三家消费企业同日上市:珠宝品牌周六福、高端月子中心圣贝拉、香水渠道商颖通控股,展现中国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趋势 [1][2] - 消费板块以2228倍超额认购成为港股最热门IPO行业,取代互联网成为新晋"吸金王" [1][4] - 零售消费行业成为2025上半年最具活力板块,潮玩、新式茶饮等细分赛道表现突出 [4] 三家企业业务模式与财务表现 - 周六福:下沉市场策略显著,55.1%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2022-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35.8%(31.02亿→57.18亿) [2] - 圣贝拉:定位高端月子中心,套餐价格6.8万-16.88万元,获腾讯等7轮融资 [2] - 颖通控股:代理63个高端香水品牌,覆盖400城7500个销售点,2024年线上获客成本占营收22% [3] 首日表现与市场反应 - 首日收盘:圣贝拉涨33.74%、周六福涨25%、颖通控股破发跌16.67% [1][7] - 超额认购倍数:周六福711倍、圣贝拉193倍、颖通控股35.8倍 [4] - 次日表现:圣贝拉跌24.2%、周六福涨28.67%、颖通控股跌5.42% [1] 港股IPO整体情况 - 2025年港股IPO募资额同比激增7.9倍至989亿港元,但低于2018年(2814亿)和2020年(3969亿)峰值 [1][6] - 195家企业排队IPO,较2024年显著增长 [6] - 机构预测:安永预计全年募资1600亿港元,德勤预测2000亿港元 [6] 破发与市场风险 - 6月新股破发率41.6%,上半年平均破发率30% [7] - 明星股表现分化:药捷安康首日涨78.71%,三花智控微跌0.13%,海天味业仅涨0.55% [7][8] - 融资打新成本约2%,低于该涨幅将亏损 [7] 流动性环境 - 港元触发7.85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干预94.2亿港元 [9] - 银行体系总结余降至1641亿港元,HIBOR利率处于低位 [9] - 南下资金持续流入,2025年累计净流入6607亿元 [9]
港股IPO半年募资780亿港元,同比暴增565%!A股公司赴港上市迎来大爆发
金融界· 2025-06-27 12:18
A股公司赴港上市升温态势 - 2023年上半年香港资本市场强劲复苏 截至6月17日约40家公司完成IPO 募资总额约780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3%和565% [1] - 5月份在多只超级大盘股带动下港股IPO迎来大爆发 香港当月融资额居全球各交易所之首 [1] - 现象反映出内地企业对香港资本市场价值的重新认识 [1] 政策支持推动赴港上市热潮 - 监管层支持态度明确 中国证监会与香港方面深化合作 采取5项措施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 简化中资企业赴港上市备案程序 [3] - 截至5月底已有5家"A+H"新股上市 119家赴港上市企业在证监会申请备案中 [3]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递交上市申请 [3] - 香港交易所优化上市制度 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实行"特专科技公司"制度 降低创新企业上市门槛 [3] - 港交所上线新股结算平台 将IPO资金冻结周期从5天缩短至2天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发行流程便利度 [3] 企业全球化战略驱动上市需求 - A股公司赴港上市动机集中在国际化业务布局和获得增量资金 [3] - 二季度港股IPO呈现"硬科技+新消费+生物医药"三大主线 募资额向高端制造领域倾斜 其次是医药生物和消费零售板块 [3] - 中国内地企业占据主导 募资额高的新股均来自内地 部分为已在内地上市或运营的知名企业 [3] 标杆企业示范效应与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H股IPO为2023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IPO 首发募资总额达356.57亿港元 [4] - 恒瑞医药香港上市为近5年港股医药行业最大IPO [4] - 港股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和换手率较去年明显提高 投资者对高质量龙头企业认购热情高涨 [4] - 新股破发率显著下降 市场整体回暖 恒生指数年内大涨 提振新股定价和交易 [4] - 全球资金重新布局中国资产 港股IPO在招股阶段吸引国际长线资金超额认购 [4]
赴港上市热折射市场信心足
经济日报· 2025-06-27 05:52
香港资本市场复苏 - 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场约40家公司完成IPO 募资总额780亿港元 同比分别增长33%和565% [1] - 5月份港股IPO融资额居全球各交易所之首 主要由超级大盘股带动 [1] 港股IPO三大主线 - 宁德时代H股IPO为2023年全球最大IPO 提升香港市场活跃度并产生示范效应 [2] - 恒瑞医药为近5年港股医药行业最大IPO 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医药创新的关注 [2] - MiRXES吸引23家国际机构投资者 国际配售占比超40% 首日大涨反映全球资金对生物科技需求强劲 [2] - 二季度港股IPO呈现"硬科技+新消费+生物医药"三大主线 [2] 行业与地域分布 - 募资额集中于高端制造 医药生物和消费零售板块 科技医药消费成为港股IPO支柱 [3] - 中国内地企业占据主导 部分为A股知名企业通过H股或红筹形式双重上市或分拆上市 [3] - 东南亚及海外企业如新加坡MiRXES等也有所斩获 显示香港对亚洲公司的吸引力 [3] 投资氛围与估值分化 - 宁德时代等巨型IPO推高上半年平均募资额同比涨5倍 达近10年高水平 [4] - 中小企业发行规模多在1亿至5亿港元 形成"巨无霸+细分成长企业"并存格局 [4] - 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和换手率提高 破发率下降 投资者偏好业绩稳健题材突出的公司 [4] 上市格局与定价机制 - 香港新股市场呈现"大型红筹+创新型公司"并存格局 连接内地明星企业与东南亚新兴公司 [5] - 大型中资股发行价相对A股有一定折让 但基本面优秀推动二级市场上涨 [5] - 消费类新股因市场情绪火热 多接近估值上限定价甚至超额提价发行 [5] 制度改革与内地支持 - 港交所优化上市制度 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实行"特专科技公司"制度 [6][7] - 新股结算平台将资金冻结周期从5天缩至2天 提升资金效率和流动性 [7] - 5月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保密递交申请 [7] - 中国证监会简化中资企业赴港上市备案程序 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 [7] 国际资金与市场前景 - 截至5月底119家赴港上市企业在证监会备案中 全球资金重新布局中国资产 [8] - 国际长线资金超额认购港股IPO 看重香港作为中国离岸市场的独特地位 [8] - 预计下半年国际资金流入香港新股市场趋势延续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增强 [8]
港交所,“挤爆”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23:2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达1047.2亿港元 超过2024年全年879.1亿港元 是2024年上半年131.78亿港元的8倍 [3][13][14] - 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达7100亿港元 超过2024年全年净流入额的85% [14] - 中概股在H股IPO募资649.6亿港元 占港股IPO募资比例62% 高于2024年全年的592.3亿港元 [14] 三家公司IPO表现 - 周六福首日上涨25% 成交额9.57亿港元 实际募资12.9亿港元 超额认购711倍 [2][5] - 圣贝拉首日上涨33.74% 成交额8.28亿港元 实际募资7.2亿港元 超额认购193倍 [2][7] - 颖通控股首日破发下跌16.67% 成交额4.41亿港元 实际募资9.6亿港元 [2][9] 公司业务数据 - 周六福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5.8% 利润复合增长率10.8% 2024年营收57.18亿元 利润7.06亿元 门店总数4129家 [5] - 圣贝拉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0.15% 2024年营收7.99亿元 经调整利润4226万元 [7] - 颖通控股2023-2025Q1营收16.99/18.64/20.83亿元 净利润1.73/2.06/2.27亿元 [9] A+H股上市趋势 - 2025年新增7家A+H股公司 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 三花智控6月23日登陆港交所 [12][14] - 多家A股上市公司或其分拆子公司在香港发行IPO 提升香港IPO平均筹资规模 [15] 市场结构变化 - 南下资金加速涌入港股 推动投资者结构从"外资主导"转向"内外资平衡" [15] - 南向资金主导港股定价权 推动人工智能/新消费/机器人/创新药等赛道行情 [14]
这一晚,资本市场的大佬们正在疯狂抄底
梧桐树下V· 2025-06-26 17:55
梧桐学霸会员两年卡 - 日常价6599元 活动价3299元 折扣力度达50% [2][4] - 产品为2年有效期会员卡 支持随时学课、下载课件及教师答疑 [3] - 促销时间为6月19日-26日 强调长期使用性价比高于单年续费 [3][4]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 - 定价99.5元 含17.3万字/342页/11章节 覆盖并购全流程 [7][8] - 内容特色为双视角分析(交易双方+中介机构) 含100+案例 [8] - 限时促销同步进行 强调年度稀缺性 [9] 中国企业出海指南 - 活动价99.5元(原价199元) 含15.5万字/332页/9章节 [13][19][20] - 内容涵盖政策应用与案例实操 聚焦2025年最新政策 [19][20] - 促销文案突出"知识自助餐"概念 适合短期集中学习 [14][21] 梧桐学霸会员季卡 - 季卡活动价999元(原价1499元) 立减500元 [15][22] - 产品定位为90天短期知识强化 适合项目制学习需求 [21][22] 企业出海3周训练营 - 奖学金班定价691元 含13小时视频/30+课程 支持永久回看 [24][25] - 学成返现600元 实际成本仅91元 课程设计为零基础体系化教学 [25] 科技类企业港股IPO通关 - 活动价134.5元(原价269元) 课时2.5小时 [27][28] - 内容聚焦18C合规路径 解析A1申报8类问题+12类审核雷区 [27][28]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 - 折扣价64.5元(原价129元) 含15种收购方式案例分析 [30][31] - 案例选自2024-2025年 双视角(保代+律师)解析底层逻辑 [30]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实务 - 促销价299.5元(原价599元) 含5小时20分钟/81案例/171页课件 [33][34] - 附赠24万字电子书《破局之道》 系统梳理62个实务热点 [33]
降本、出海、降负债:牧原股份的“韧性增长”逻辑
金融界· 2025-06-26 10:29
战略布局与经营管理突破 - 公司通过"三驾马车"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养殖成本优化至12.2元/公斤新低、港股IPO取得实质性进展、海外技术输出模式成功落地 [1] - 战略转型路径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展现行业周期波动中的强大韧性 [1] 港股IPO与国际化进展 - 2025年5月27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国际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2] - 港股上市核心诉求是为未来5-10年海外业务铺路,东南亚市场为首站 [2] - 越南子公司已投入运营,与BAF企业形成从猪场设计到人员培训的完整服务链条 [2] - 港股募资将用于供应链建设、海外并购及生物安全研发,其中合成生物技术是重点方向 [2] 成本控制与技术突破 - 2025年5月养殖成本降至12.2元/kg,环比降低0.2元/kg,成本低于11.5元/kg的场线占比达11.5% [3] - 成本下降得益于健康管理、育种优化、营养配方和智能化应用的协同突破 [3] - 种猪育种体系科学化改造改善肉质与盈利水平,低豆粕日粮规模化应用支撑饲料成本下降 [3] - 牧元安粮公司合成氨基酸研发试生产产能达设计值80% [3] - 全年成本目标为12元/kg,年底单月成本需接近11元/kg [3] 负债优化与产业协同 - 2025年计划降低负债规模100亿元,基于现金流结构根本性转变 [4] - 2024年资本开支首次低于资产折旧,增量投资转向存量优化 [4] - 长期目标将资产负债率降至40%区间 [4] - 屠宰肉食业务2900万头/年产能暂停扩张,通过渠道拓展和产品结构优化有望2025年实现盈利 [4] - 屠宰端需求反馈逆向指导养殖端育种与生产,形成全产业链价值管理闭环 [4]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提出"体面养猪"愿景,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从业者收入 [4] - 成本优势成为穿越周期的护城河,国际化与技术创新布局打开行业价值增长新空间 [4]
赛力斯引入50亿战略投资,问界剑指三年内百万辆
经济观察网· 2025-06-25 20:08
战略投资引入 - 赛力斯汽车引入9家战略投资者,通过货币增资获得50亿元资金,注册资本增至106.37亿元 [2] - 公司持股比率从98.7709%降至93.6328%,仍保持绝对控股地位,不改变合并报表范围 [2] - 行业分析认为引资目的包括实现问界品牌三年内产销百万辆目标及寻求更大自主发展空间 [2] 财务与资本结构 - 增资旨在强化资本实力、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 [3] - 2024年公司总资产755亿元,净资产9.63亿元,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76.8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流出76亿元,增资可缓解短期偿债压力 [3] 产能扩张计划 - 2025年初公司确立"三年内问界年产销百万量级"目标 [3] - 三座工厂总设计年产能60万辆,2024年1-9月龙盛新能源工厂产能利用率达98.93% [3] - 此前通过发行81.64亿元股份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以支持产能扩张 [3] 战略投资者背景与协同效应 - 投资者包括国有银行投资平台、中移系产业基金及宝武绿碳基金等专业机构 [4] - 国资股东加入有助于供应链完善、产业资源协同,体现对重庆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的支持 [4] - 中移系基金可支持车联网、5G-V2X探索,宝武绿碳基金强化汽车材料与碳中和合作 [4] 港股IPO与自主发展 - 战略投资者国有背景可能推动港股IPO估值提升,公司已于4月28日递交港股招股书 [4] - 引入多元化投资者赋予更大战略自主权,拓宽资源渠道,平衡与华为的合作关系 [4] 市场竞争与挑战 - 2025年1-5月公司累计销量10.88万辆,同比下降22.92% [5]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3.2%,低于行业5%-8%平均水平 [5] - 中长期需兼顾降低负债率、提高研发投入及扩大自主发展空间等问题 [5]
港股IPO持续火爆!打新“赚钱效应”热度不减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21:36
港股IPO市场动态 - 截至6月24日,年内已有17家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等待正式登陆港股市场 [1] -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已上市35只新股,本周有8只新股上市(含已上市的3只和即将上市的5只) [1][2] - 本周即将上市的公司包括曹操出行、香江电器、颖通控股、周六福、SAINT BELLA等5家 [3] 重点IPO项目分析 曹操出行 - 计划全球发售4417.86万股(香港441.79万+国际3976.07万),每股定价41.94港元,募资18.53亿港元,估值228.23亿港元 [4] - 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梅赛德斯-奔驰等),合计认购2264.24万股(9.52亿港元) [4] - 暗盘阶段大跌16.79%,但2021年起连续位列国内网约车平台规模前三,2024年跃居行业第二 [4] 香江电器 - 拟发行6822万股,招股价区间2.86-3.35港元/股,预计募资净额1.72亿港元 [5] - 中国厨房小家电行业第十(0.8%市场份额),电热水壶对美加出口占比较大 [5] - 暗盘下跌2.80%,基石投资者拟认购40.46%股份(假设发售价3.11港元/股) [5] 其他待上市公司 - 蓝思科技(A股市值超千亿)拟港股上市,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业务覆盖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赛道 [5] - 12家已过聆讯公司中包括维立志博、极智嘉科技、安井食品等,其中11家为本月通过聆讯 [6][7] 新股表现与市场热度 - 6月上市的7只新股中,5只上涨(药捷安康-B首日涨78.71%,佰泽医疗涨42.18%),2只破发(MetaLight跌30.26%) [9][10] - 2025年已上市的35只新股中,破发率28.57%(10只),映恩生物-B累计涨幅达116.70% [10][11] - 港交所募资规模目前居全球第一,安永预计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IPO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11][12]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港股IPO市场复苏动力来自"科企专线"落地、中概股回归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稀缺性 [12] - 港交所强调服务实体经济优先于排名目标,致力于提供高效融资平台 [12]
港股IPO持续火爆!打新“赚钱效应”热度不减
证券时报· 2025-06-24 21:20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已上市35只新股,本周有8只新股上市(含已上市的3只和即将上市的5只)[2] - 截至6月24日已有17家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等待上市,其中5家(曹操出行、香江电器、颖通控股、周六福、SAINT BELLA)将在本周登陆[1][4] - 剩余12家通过聆讯的公司包括蓝思科技、峰岹科技、安井食品等A股明星企业,其中蓝思科技总市值超千亿元[8][9] 重点IPO项目分析 - 曹操出行:计划全球发售4417.86万股,发售价41.94港元/股,募资18.53亿港元,估值228.23亿港元;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认购9.52亿港元;2024年按GTV计算位列国内网约车行业第二[6][7] - 香江电器:拟发行6822万股,招股价2.86-3.35港元/股,预计募资净额1.72亿港元;中国厨房小家电行业第十(0.8%市场份额),电热水壶出口占比较大;基石投资者拟认购40.46%发售股份[7][8] - 蓝思科技: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领域占据领先市场份额,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8] 新股表现与市场热度 - 6月上市的7只新股中5只上涨,药捷安康-B首日涨幅达78.71%,佰泽医疗和容大科技涨幅超40%,仅三花智控和MetaLight破发[12][13] - 2025年已上市的35只新股破发率28.57%,涨幅最高为映恩生物-B(116.70%),药捷安康-B(78.71%)和蜜雪集团(43.21%)表现突出[13][14] - 港股IPO市场快速复苏,募资规模全球第一,专业人士预计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IPO占比将进一步提升[14][15]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赴港上市热情高涨,"科企专线"落地和中概股回归推动市场热度,形成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的良性循环[15] - 本批拟A+H上市企业多为细分领域龙头,具备较强稀缺性,预计更多大型企业和产业链领军企业将登陆港股[15] - 港交所强调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致力于提供有力融资平台支撑企业发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