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粉丝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中老年”商场,想要留住年轻人
中国青年报· 2025-08-06 16:28
核心观点 - 中国多地老牌商场通过业态创新、场景改造和精准定位年轻客群实现复兴,行业从传统零售转向提供体验、社交和情绪价值的综合服务空间 [1][3][10][15] 商场改造策略 - 亚细亚卓悦城将商场天井护栏加设桌板,每层添加数百把凳子打造剧院式休息区,并举办歌唱比赛(周赛奖金1000元、月赛奖金5000元、年赛奖金2万元)和月老相亲活动吸引人流 [1][3] - 北京61岁友谊商店改造800平方米草坪,将老车库改为精酿餐吧、传达室改为咖啡厅,并引入宠物友好设施和滑板场 [1][6][11] - 上海华联商厦转型为百联ZX,7层布局40余家店铺聚焦二次元零售、餐饮和社交业态 [1] 客群定位与消费行为 - 亚细亚卓悦城核心客群为年轻大学生,商场毗邻郑州火车站及二七塔,地铁5个出口直通商圈,通过餐饮配套(70%店铺为餐饮)和低客单价策略(大餐50元内、小餐15元左右)吸引停留 [4][8] - 23岁消费者刘娜偏好"速战速决"式购物,认为大型商场面积过大反成槽点,周末习惯在商场聚餐释放压力 [7] - 二次元消费者愿为情绪价值付费,如26岁从业者将月支出70%用于购买动漫周边,78元联名咖喱饭被视作拍照道具而非餐饮消费 [12][13] 运营模式创新 - 亚细亚卓悦城通过统一采购部分食材、辅助夫妻店运营视频号、推出"不好吃就退款"活动提升餐饮管控力,每年根据流行趋势调整品牌(如烤鱼、云贵菜) [8] - 商场设计注重延长停留时间,顾客每多留5分钟购买力提升3%,晚间免费提供场地给街头歌手演出 [3] - 王府井喜悦B2层改造动漫主题场景,布谷社联名餐厅每两月更换主题,通过预约制和定制菜单强化体验 [14] 行业趋势演变 - 购物中心从吸引高消费力群体转向细分碎片化运营,超过半数购物中心2023年线上销售增长 [1][2] - 线下商场聚焦非标品与服务突围,如友谊商店引入青年旅社(每晚100-200元)、瑜伽活动和草坪音乐会 [10] - 行业进入消费分级阶段,差异化定位成为关键,如新加坡食阁以极简模式与高端餐厅共存 [15]
单日接待近6万人次,798成为暑期国际艺术目的地
第一财经· 2025-08-05 13:55
798·751园区运营概况 - 园区合并后年客流量超过1250万人次,超过国内很多5A级景区 [1] - 近期暑期单日接待游客最高近6万人次 [1] - 园区内文化艺术及文创类机构超过500家,全年艺术展数量超过1000场 [8] 艺术展览活动 - UCCA举办皮皮乐迪·里思特“掌心宇宙”大型沉浸式展览,使用五块巨大轻薄织物和投影创造互动体验 [1][3] - 英国艺术团体宇宙万物工作室在798cube举办中国首展“未来的你:行走的进化”,运用动态图像和交互传感技术 [5][6] - 园区每年举办超过4000场艺术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超千万人次 [2] - 暑期推出“脑力玩家”科学挑战、“神奇动物在这里”自然影像展等多类型展览,形成观展热潮 [6] 商业与消费模式 - 核心区域改造为近10万平方米步行区,开设火车街区酒吧餐饮、乐乐菜市集等消费场景 [7] - 嫁接演唱会经济,通过票根折扣、同款商品、消费券等方式,相关话题社交媒体曝光量破千万 [8] - 3500平方米的沉浸式剧场798超维视界上映VR影片,热门影片一票难求 [7] 目标客群与市场定位 - 年轻人和亲子群体成为文艺消费主力,一个孩子能撬动整个家庭的艺术消费 [7][8] - 园区融合艺术、科技、设计、音乐等元素,成为城市年轻人生活方式连接枢纽 [8][10] - 作为北京初代网红打卡地,与故宫并列成为北京旅行标配项目 [10]
问答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最近变了什么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在线音乐平台,主要公司为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1][2] - 腾讯音乐2025年一季度表现亮眼,ARPU值从8.3元增长到11.4元,在线音乐收入占比70%,会员订阅收入占在线收入70%[1][3] - 网易云音乐受益于付费订阅增长,整体收入和利润率提升[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用户与内容特性 - 音乐平台用户迁移成本高于长视频平台,因用户已建立歌单和偏好[1][4] - 音乐版权具长尾效应,经典歌曲能长期吸引用户,而长视频内容周期短,依赖新内容[1][4] - 国内内容付费人群基数约为1.5亿至1.7亿,腾讯音乐通过区分VIP和SVIP产品差异提升ARPU值[1][9] 腾讯音乐战略与布局 - 腾讯音乐加强与韩国头部娱乐公司合作,收购Dear U公司的粉丝互动平台Bubble,深化在韩国潮流文化影响力[1][7] - Bubble产品为粉丝提供1V1交流平台,每月28元独立于VIP会员服务,SVIP会员包含此功能,总费用为每月40元[7][8] - 腾讯音乐计划将SVIP付费用户比例从15%提升至30%,总付费人数从1.2亿增加到1.5亿,三年内ARPU值达到15元[3][14] - 腾讯音乐拥有广泛版权库和不断扩展的新内容形式,优化营销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具备较强提价驱动力[3][15] 财务与市场表现 - 腾讯音乐2025年一季度付费人数达1.23亿,ARPU从8.3元增长到11.4元[1][5] - 网易云月活跃用户数约为2.1亿,腾讯音乐则高达5.5亿,ARPU值腾讯音乐为11.4元,网易云介于7至8元之间[18] - 腾讯音乐预计未来三年利润符合增速达15%~17%[14][22] 竞争与差异 - 腾讯音乐拥有约9,000万首歌曲版权,网易云拥有约6,000万首歌曲版权[19] - 网易云定价策略相对保守,腾讯音乐因丰富版权资源可提价且不影响付费人数[20][21] - 网易云付费渗透率在25%至30%,腾讯音乐为22%[16] 其他重要内容 - 腾讯AI应用与QQ音乐联动,如元宝工具可优化搜索和用户体验,创新玩法如自动匹配背景音乐[6] - 收购喜马拉雅主要为扩展内容资产,非直接增加付费用户数量[13] - 腾讯音乐参考韩国粉丝经济发展路径,在国内市场进行尝试,如与时代峰峻等公司合作[12]
赵露思直播同款被卖断货,网友前往同款面馆打卡
新浪财经· 2025-08-05 03:18
直播带货表现 - 单场直播带动十余款商品断货 部分店铺因订单暴增暂停接单[5] - 同款帽子秒空 同款包包直接下架 狗狗衣服被抢光[5] - 红糖馒头销量从日均50单飙升至3000+单 消费者愿支付15元高额运费[5] 流量转化特征 - 全程关闭打赏且零主动推销 通过日常分享激发网友自发"识图购物"行为[5] - 美甲店单日下午全为赵露思同款白色美甲订单 豆奶品牌搜索量暴增[5] - 弱化商业感的反套路操作增强真实感 激发更强模仿欲与消费冲动[8] 粉丝经济效应 - 粉丝通过购买同款表达情感支持 形成"买同款=撑露思"的消费口号[6] - 直播成为公众对明星人设与商业价值的评判场域 引发舆论两极分化[8] - 私人生活内容成为流量密码 消费行为被赋予支持偶像的情感意义[8] 商业价值验证 - 商家销售额实现数十倍增长 印证真实流量转化能力[1][5] - 风波后首次公开露面即引发消费狂欢 展现顶级流量号召力[6][8] - 无需传统带货话术与剧本 仅通过露脸即能驱动市场反应[8]
商场追星记:圈明星的粉,做自己的生意
36氪· 2025-08-01 12:24
6月27日傍晚,Jack跟随密集的人群走进北京鸟巢,观看JJ20 FinalLap世界巡回演唱会——这是他追星14年间奔赴的第13场林俊杰演唱会。而在那些没能抢 到票的日子里,他总会习惯性地搜集有关林俊杰的信息,生怕错过任何一场与偶像有关的线下活动。 如同Jack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粉丝开始不满足在演唱会上和偶像"见面"。从能够与偶像线下近距离接触的签售会、见面会,到粉丝们自发组织的商场大 屏应援,甚至是没有明星参与的专场应援活动,都能够成为粉丝们的线下聚会。 而一场场粉丝向的线下活动,不仅反映了"粉丝经济"的巨大潜力,也正在成为商场拉动线下客流和商铺销量的一种新手段。 商场"圈粉"做生意 2016年1月的上海新天地,室外是冬日的清冷,商场内却是热闹不已。 B1层的SMG旗舰店门外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队伍沿着扶梯转角蜿蜒,几乎占满了半条通道。当时还在上高中的Jack站在人群中,等待着去抢购歌手林 俊杰主理潮牌的新品——一件单价1089元的SMG水洗单宁外套。Jack前面排着至少50个人,显然是一大早就来排队的。 "我当时买那件外套,主要就是为了支持林俊杰,收藏意义更大一些,虽然价格接近我大半个月的生活费,但一 ...
国盛证券:玩法+IP构成集换式卡牌核心要素 新型消费空间广阔
智通财经· 2025-08-01 11:28
行业概况 - 集换式卡牌(TCG)作为兼具收藏与竞技属性的新兴消费赛道,正迎来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增长,中国市场规模已达263亿元(2024年),未来五年有望突破446亿元 [1] - 全球卡牌市场规模为149.5亿美元(2024年,yoy+15.9%),预计2033年将增长至570.8亿美元,美国、日本为TCG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已构建起完整生态体系 [2] - 中国TCG市场自2018年起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市场规模263亿元(yoy+110.4%),位列全球第一,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6亿元 [3] 市场驱动因素 - 需求侧: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支撑消费结构向改善型转变,"悦己消费"需求提升,泛二次元用户高达5.03亿人 [3] - 供给侧:国产品牌IP崛起带动IP衍生品市场繁荣,催化出卡游、泡泡玛特等本土潮玩公司,TCG产业链逐渐成熟,卡牌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催化一级市场进一步扩容 [3] 产品核心要素 - 玩法赋能:集换式卡牌具有低单价+高溢价+高复购率的特点,盲盒机制的"不确定性"及"即时反馈"提供强情绪刺激,稀有度分级+TCG玩法赋予强收集+社交属性 [4] - IP赋能:IP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是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粉丝经济强化IP附加值,成功IP通常具备趣味性、契合社会审美取向、粉丝购买力强等特点 [4] 重点公司 - 卡游:泛娱乐品包龙头,2024年在泛娱乐品包/玩具/文具/集换式卡牌市场均位列市占率第一,IP矩阵已有70个 [5] - 姚记科技(002605):投资球星卡交易平台卡淘与体育文化卡片制作发行公司DAKA,布局卡牌分销公司姚记潮包,控股卡牌制作公司闪魂 [5] - 奥飞娱乐(002292):拥有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巴啦啦马魔仙等自有IP,具备丰富IP商业化经验,已推出部分卡牌品包 [5] - 华立科技(301011):通过动漫卡牌设备销售配套IP卡牌(可可、我的世界等),动漫IP衍生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5]
人均100元,新晋餐饮排队“四大天王”挤占商场
36氪· 2025-07-31 11:18
核心观点 - 烤匠和寿司郎等新兴餐饮品牌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通过排队效应和年轻化运营策略快速崛起 但面临品类同质化和长期可持续性挑战 [1][5][16] 行业竞争格局 - 餐饮行业整体呈现营收增速放缓 利润下滑 竞争加剧态势 [1] - 烤鱼赛道竞争激烈:鱼酷门店超260家 半天妖烤鱼门店达1334家 探鱼人均客单价50元 [2] - 日料赛道已成为竞争红海 [2] - 烤鱼市场规模波动:2019年1131亿元 2020年971亿元 2021年1077亿元 2022年1024亿元 2023年1134亿元 [16] 公司运营策略 - 烤匠采用高密度广告投放策略:聚焦地铁 商圈大屏 公交车等场景 在成都曾因广告频次过高引发投诉 [3] - 寿司郎采用标准化运营模式:通过机器人后厨每小时制作3600份寿司 配合传送带送餐降低人工成本 [2] - 两家品牌人均客单价均约100元 国内门店规模各约80家 [1] - 烤匠翻台率表现突出:成都春熙路店和北京合生汇店2024年第三季度翻台率超10次/天 对比海底捞巅峰期仅5次/天 [7] 目标客群定位 - 烤匠客群以19-25岁年轻人为主 00后消费群体贡献半数营收 [6] - 门店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下午2-4点传统低峰时段也坐满排队年轻人 常见Cosplay服饰消费者 [5] - 切中"一人食"经济:寿司郎设置单人卡座和隔板 [7] 营销创新手段 - 烤匠注重粉丝经济:组织明星演唱会专车接送 店内布置周边打卡活动 近一个月连续举办华晨宇 陈昊宇等明星相关活动 [11] - 寿司郎采用IP联名策略:与"排球少年" "初音未来"等热门IP合作 设置周边墙供积分兑换或购买 [11] - 烤匠设置等位互动活动:超过7小时抽奖 超过1小时画娃娃 提供生日一条龙免费服务 [8] - 寿司郎推出廉价引流产品:10元金枪鱼 8元焦糖鹅肝等每日限定优惠 [11] 业绩表现 - 烤匠单店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上半年同比涨9.3% 2023年上半年涨27.7% 2024年上半年保持15.6%增长 [7] - 北京首店创排队记录:两家品牌均曾创下排队10小时记录 高峰期排队人数和时间远超周边巴奴和费大厨 [1] 潜在挑战 - 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烤鱼口味集中于麻辣 香辣 酱香 蒜香等 难以持续激发消费者新鲜感 [16] - 口味评价存在争议:烤匠被部分消费者评价为"又咸又辣" 周边产品比产品本身更出圈 [10] - 门店规模有限:两家品牌国内门店均不足100家 批量复制和快速扩张能力待验证 [16] - 营销活动可能影响正常就餐:明星活动带来的流量需平衡正常就餐人群需求 [15]
易烊千玺演唱会带动上海文旅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7-29 09:27
演唱会经济效应 - 易烊千玺上海演唱会门票开售即秒罄 外地观众占比达65% [1] - 演唱会期间上海虹桥 浦东机场日均客流量较平日增长18% [1] - 场馆周边3公里内酒店入住率达95% 部分经济型酒店价格翻倍 [1] - 上海酒店预订量环比增长超40% 文旅综合消费突破亿元 [2] - 演唱会周边餐饮订单量同比增长55% 网红奶茶等轻消费品类最受欢迎 [4] - 官方限定周边产品首日售罄 二手平台溢价超3倍 [4] 文旅产业协同创新 - 上海市文旅局推出"演唱会+旅游"套票 捆绑东方明珠观光 黄浦江游船等项目 [5] - 演唱会期间本地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30% 夜游黄浦江等夜间经济项目成热点 [5] - 舞台设计融入海派文化元素 采用全息投影 机械装置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5] - "明星+文化+科技"复合模式提升商业价值 助力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形象 [5] 粉丝经济消费特征 - 社交媒体话题"易烊千玺上海打卡攻略"阅读量超2亿 外滩 武康路等成粉丝朝圣地 [4] - 粉丝经济呈现"线上狂欢+线下体验"双重特征 [4] 城市治理与流量转化 - 上海通过增设临时交通班次 优化信号灯 加强安保等措施实现零重大安全事故 [6] - 场馆周边设粉丝服务站 提供充电 医疗等便民服务 [6] - 上海市文旅局计划培育本土IP 完善配套设施 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留量 [6]
2025情绪价值系列报告之音乐:版权拓展有望驱动音乐行业从付费增长转向流量、付费双增
东方证券· 2025-07-28 1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流媒体音乐长期抗宏观逆风韧性强,增速显著高于 GDP 和社零增速,2021 - 2024 中国流媒体音乐行业收入 CAGR 22% [9] - 流量侧,内容池拓展有望驱动音乐市场从存量博弈转向流量增长,如字节系靠导流弯道超车、网易云音乐靠孵化独立音乐人及补充 Kpop 版权稳定流量、腾讯音乐靠收购整合有望扭转流量趋势 [9] - 付费侧,内容池与权益扩容驱动音乐平台付费提升,付费墙内比例提升驱动付费率增长,SVIP 版权和权益池扩容驱动 ARPPU 提升 [9] - 成本侧,头部版权经营杠杆持续优化驱动毛利率增长,AI 有望驱动供给去中心化 [9] - 行业催化在于各音乐平台补充版权资源,高价值版权新增对平台流量、付费有驱动作用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情绪价值驱动在线音乐平台收入高增长 - 中国在线音乐平台增速多年维持高增长,2024 年收入达 271 亿,同比增长 25%,2021 - 2024 年 CAGR 22% [18] - 10 元在线音乐月费提供巨大情绪价值,音乐行业抗宏观逆风韧性凸显,在不同经济增速的发达国家,流媒体音乐收入增速跑赢 GDP 和社零增速 [20] 流量:版权拓展有望驱动流量从存量博弈转向增长 - 中国音乐行业非去重 DAU 此前整体稳定,腾讯系 DAU 此前持续回落,网易云音乐 DAU 较为稳定略微下滑,字节系 DAU 份额持续提升 [22][24][26] - 用户肖像分化,番茄畅听主打中老年,汽水吸收男性用户,网易云学生党占比最高 [30][32] - 腾讯音乐通过收购强化 Kpop 和长音频用户心智,网易云音乐 2024 年补充 Kpop 版权库抵御分流,腾讯音乐 2025 年收购韩国 SM、拟收购喜马拉雅有望驱动流量趋势反转 [36][38][43] 付费:权益扩容驱动音乐平台付费提升 - 小额娱乐消费抗通缩能力强,中国音乐平台付费率有较大提升空间,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付费率持续增长 [46] - 付费率方面,付费墙内比例持续提升驱动付费率增长,网易云音乐在付费墙设置层面有更大提升空间 [48] - ARPPU 方面,腾讯音乐收购整合有望驱动 SVIP 占比跳涨,网易云音乐当前 ARPPU 提升受阻但未来潜在消费能力最强 [51][55] 成本:经营杠杆持续提升,AI 有望驱动供给去中心化 - 头部版权经营杠杆持续优化驱动毛利率增长,AI 音乐功能逐渐完善驱动供给增长,AI 驱动音乐生产平权有望使毛利率持续优化 [61][63][66] 投资建议 - 有声内容扩容和粉丝经济业务精细化运营有望驱动音乐平台流量从存量博弈转变为用户增长,建议关注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 [4][13][68] - 腾讯音乐收购韩国 SM、拟收购喜马拉雅,流量侧有望回拉 Kpop 用户、引入长音频用户,付费侧有望驱动 SVIP 增长加速 [4][13][69] - 网易云音乐 2024 年补充 Kpop 版权,流量稳定,付费率因 88VIP 导入和付费墙比率提升等因素有望快速拉升 [4][13][69]
马斯克开饭店,麦当劳哭了
36氪· 2025-07-24 17:37
特斯拉好莱坞餐厅开业 - 餐厅设计充满科幻感 形如飞碟 内部采用复古未来主义风格 配备250个座位和露天汽车影院LED屏 [1] - 融合多项品牌元素 包括Optimus机器人送餐 Cybertruck造型包装盒 品牌周边商品销售 [1] - 开业当天6小时营业额达4.7万美元 创下餐饮业新纪录 [1] 跨界营销策略分析 - 儿童版Model S电动车2016年推出 售价500美元 迅速售罄 实现品牌下沉 [3] - 2020年限量版龙舌兰酒售价250美元 空瓶二手价达500-800美元 形成收藏效应 [3] - Cybertruck不锈钢口哨2021年上市 售价50美元秒罄 强化工业设计认知 [5] - 2025年Cybertruck发条赛车模型定价199元 将产品体验转化为触觉营销 [7] 餐厅战略价值 - 上海超级工厂预留3000平方米地块 计划2026年开设分店 显示长期投入决心 [8] - 创造"充电+餐饮+观影"复合场景 将平均28分钟充电时间延长至1小时以上 [9][10] - 截流传统快餐店消费 单用户10年周期可创造超5万美元附加价值 [12][18] - 高频餐饮消费带动低频汽车销售 每周100美元消费相当于多售1辆Model Y [18] 品牌生态构建 - 利用行业反差制造社交话题 开业当天顾客排队13小时形成病毒传播 [13][22] - 通过粉丝经济实现规模效应 跨界产品在私域流量池快速转化 [20][21] - 将工业产品延伸为生活方式 餐厅成为"未来生活体验中心"物理载体 [25][27] - 创始人IP与品牌形象深度绑定 科技+人文组合提升用户情感认同 [26] 行业模式创新 - 重新定义用户价值 从经营产品转向经营用户时间与数据 [27][28] - 充电网络升级为综合服务入口 未来可扩展自动驾驶出租车等场景 [29] - 传统车企聚焦交付环节 特斯拉将消费场景作为品牌订阅起点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