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

搜索文档
辅助驾驶的AI进化论 - 站在能力代际跃升的历史转折点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辅助驾驶行业正经历从L2到L3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拐点,全栈自研主机厂与第三方供应商形成领先优势[1] - 特斯拉、小鹏、鸿蒙智行合作车企、理想、蔚来、小米等车企在辅助驾驶领域领先[1][5] - 第三方供应商如Momenta、云融启行占据重要地位,国内供应商如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向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发展[1][5]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特斯拉**:HW5.0搭载4颗4D毫米波雷达,Robotaxi试点服务在Austin启动,数据反补FSD能力提升[6][9] - **小鹏汽车**:转向纯视觉方案,通过云端大模型训练实现硬件降本,Mona M03P7+成为高性价比爆款[3][11] - **华为**:ADS 4.0支持高速L3商用,通过零部件/HI/鸿蒙智行模式划分合作紧密程度[12] - **理想汽车**:L系列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推出端到端加VLA架构,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变化[6][13] - **蔚来**:三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自研芯片上车,但商业化节奏不及预期[14][15] - **小米**:Su7预期销量超市场预期,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本地端VLA模型预计9月OTA搭载[16][25] 传感器与算力发展 - **传感器**:激光雷达(速腾聚创、禾赛科技)、4D毫米波雷达(特斯拉、华为)、纯视觉方案(小鹏)成为主流[6][23][26] - **算力芯片**:2024年辅助驾驶域控芯片装机量达528万颗(同比+61.7%),英伟达、特斯拉、华为为前三大玩家[28] - **云端智算中心**:特斯拉达100亿Flops,国内车企约10亿Flops,通过弹性算力池支持模型迭代[27] 技术路径与模型优化 - 技术路径向数据驱动发展,VLA模型融合视觉、语言与行为模块,优化车辆决策[3][29] - 世界模型通过视频预测学习时空规律,VLM模型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场景理解[30][31] - 车企展示云端模型参数规模(如小鹏750亿参数),强调数据量(真实+仿真)驱动迭代[29] 政策与商业化进展 - L2端规范化同时,多地开放L4商用化试点[8] - 理想VLA司机大模型、小鹏本地端VLA模型、鸿蒙智行L3高速NOA解决方案将于近期量产或OTA[8] 消费者感知与安全 - 关键节点:从高速NOA向城市NOA发展,华为"车位到车位"概念实现全场景连续驾驶[32] - 安全功能:AES(主动避让系统)逐步量产,特斯拉MPI达700万英里/次事故[33][34] 投资关注点 - L2到L3商业化落地节点的头部解决方案供应商、全栈自研主机厂及细分上游供应链[36] - 法规开放试点与ToC端规控完善将推动行业能力迭代升级[36] 其他重要内容 - 传统主机厂选择第三方解决方案可缩短产品周期,快速抢占市场[17] - 技术驱动型企业(华为、蔚来、小鹏)研发费用率超15%,规模效应型企业(理想、特斯拉)随销量回调[22] - 企业组织战略调整(如理想成立算力资源部门)对研发效率与商业化至关重要[21]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8月4日)
乘联分会· 2025-08-04 17:20
国内新闻 制造业PMI与行业动态 - 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 3%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 5%和49 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两端活跃 汽车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5] 智能驾驶与政策支持 - 山东省提出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逐步稳妥推广应用辅助驾驶 加快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设备 推动济南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 [6] - 广州市正编制无人驾驶装备工作指引 17家企业累计自动驾驶技术测试总时长超130万小时、总里程达2441万公里 [7] 消费与投资政策 - 贵州省发布《贵州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支持消费、文化、旅游等领域项目发行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8] 车企技术与产品动态 - 上汽智己发布"恒星"超级增程系统 搭载66kWh电池组 纯电续航超450公里 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 [9] - 鸿蒙智行推出"非辅助驾驶版车主"焕新计划 问界M5/M7/SF5车主增换购可享3万-4万元补贴 [10] - 东风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上车 能量密度350Wh/kg 续航超1000KM -30℃里程达成率70%以上 [11] - 蔚来接入美的家庭管家 打通美的互联平台能力 实现车家互联新体验 [12] 国外新闻 市场与销量 - 意大利7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5 11%至118 493辆 Stellantis销量下滑约13% [13] 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 英国新增17 37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充电桩总数同比增长27% 政府为新电动汽车提供高达3 750英镑补贴 投入2 500万英镑推动家用充电设施建设 [14] 贸易与关税 - 美韩达成贸易协议 韩国进口至美国汽车关税税率从25%降至15% 现代起亚预计节省超30亿美元关税成本 但仍面临50亿美元额外损失 [15] 企业融资与合作 - 美国锂硫电池初创公司Lyten融资2亿美元 用于收购Northvolt AB资产 包括波兰组装厂和储能系统知识产权 [16][17] 商用车 战略合作与产品发布 - 五十铃汽车与沃尔沃集团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 联合开发中型及重型卡车共用平台 合作期限至少20年 [17][18] - 福田图雅诺与星程耀达成战略合作 组建产业生态联盟 推动房车文旅新业态发展 [19] - 上汽大通MAXUS星栈平台即将全球首发 包含星湃动力、星桥架构、山海底盘与星云驾舱四大核心技术 [20][21] - 潍柴蓝擎X7新一代纯电轻卡南昌批量交付 搭载156度平台电池 支持2C快充 18分钟可从20%充至80% [22]
理想汽车盘前涨超2%,机构对理想i8和i6销量表现展望乐观,公司的辅助驾驶能力有望维持国内第一梯队水平
格隆汇· 2025-08-04 16:39
股价表现 - 理想汽车盘前上涨2.3%至25.82美元 [1] 产品发布与定价 - 新车型理想i8正式推出 起售价32.18万元 计划8月20日开启交付 [1] - 提供三款配置 售价分别为32.18万/34.98万/36.98万元 [1] - Ultra版较L8同版本便宜1万元 Pro版和Max版与L8同版本指导价相同 [1] - 实际定价较预售价低8% 被机构视为正面惊喜 [1] 产品特性 - 搭载VLA模型 标配5C超充功能 [1] - 提供宽敞舒适的座舱体验 [1] - 辅助驾驶能力有望维持国内第一梯队水平 [1]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看好i8及预计9月上市的i6车型销量表现 [1] - 摩根大通重申正面观点 预期下半年表现强劲 [1]
美股异动丨理想汽车盘前涨超2% 机构对i8和i6销量表现展望乐观
格隆汇· 2025-08-04 16:24
股价表现 - 理想汽车盘前股价上涨2.3%至25.82美元 [1]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理想i8车型 起售价32.18万元人民币 计划8月20日正式开启交付 [1] - 提供三款配置 售价分别为32.18万、34.98万和36.98万元人民币 [1] - Pro版和Max版售价与L8同版本指导价相同 Ultra版较L8 Ultra版便宜1万元 [1]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看好i8搭载VLA模型、标配5C超充以及宽敞舒适的座舱体验 [1] - 对纯电车i8和i6(预计9月上市)的销量表现展望乐观 [1] - VLA模型上车后 公司辅助驾驶能力有望维持国内第一梯队水平 [1] - 摩根大通重申对公司的正面观点 预期下半年表现强劲 [1] - 认为i8定价为正面惊喜 较公布预售价低8% [1] - i8入门车款定价与L8增程式电动车售价相同 但高端版本较L8高约1万元 [1]
智驾≠自动驾驶!新能源车不敢说的秘密,智驾宣传话术将迎史上最严监管
金融界· 2025-08-04 15:36
这组数据不仅揭开了当前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短板,更让"智驾"宣传与技术现实之间的鸿沟浮出水面。 中国智能驾驶市场正在迎来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刻。 通过率不超过60% 7月23日,央视新闻联合懂车帝,在真实高速/城市道路模拟辅助驾驶事故场景引发行业震动。模拟结果 显示,在高速夜间遇施工路段加卡车的场景中,仅47%的测试车辆能实现安全避让;面对儿童突然冲出 过马路的突发状况,有效刹停的车辆占比也仅为58%。 | | 懂车帝事故场景模拟部分项目通过率 (仅代表本次事故模拟结果) | | | | --- | --- | --- | --- | | 城区项目 | 通过率 | 高速项目 | 通过率 | | 域区小学生过马路 | 58% | 高速白天遇到临时施工 | 22% | | 城区遇到故障车 | 46% | 高速夜间遇到事故车 | 29% | | 城区转盘路汇入 | 77% | 高速夜间施工路遇到卡车 | 47% | | 城区班马线遇到电瓶车及儿童 | 58% | 高速入口白天遇到野蛮加着 | 19% | 岚图汽车高管邵明峰在个人微博发文称,懂车帝封闭高速测试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行业在极端场景下 仍存技术共性瓶颈:高速避 ...
研报掘金|华泰证券:维持理想汽车“买入”评级 对i8和i6销量表现展望乐观
格隆汇· 2025-08-04 14:08
理想汽车i8上市及定价 - i8推出3款配置 售价分别为32 18万 34 98万 36 98万元 [1] - Pro版和Max版售价与L8同版本指导价相同 Ultra版较L8 Ultra版便宜1万元 [1] 产品竞争力分析 - i8搭载VLA模型 标配5C超充 提供宽敞舒适座舱体验 [1] - VLA模型上车后 公司辅助驾驶能力有望维持国内第一梯队水平 [1] 未来产品规划 - 纯电车i6预计9月上市 [1] - 对i8和i6上市后的销量表现展望乐观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至2027年GAAP归母净利分别为103亿 158亿 178亿元 [1] - 预计同期Non GAAP净利润分别为130亿 186亿 208亿元 [1] 投资建议 - 目标价微调至139 4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硅谷观察:特斯拉首次败诉,被判支付2.43亿美元赔偿!马斯克吹过的牛都成为了证据,加州要求禁售一月
搜狐财经· 2025-08-04 09:34
核心观点 - 特斯拉因辅助驾驶系统相关诉讼首次败诉 被判支付2 43亿美元赔偿 其中4300万美元为补偿性赔偿 2亿美元为惩罚性赔偿[4] - 陪审团认定特斯拉对2019年佛罗里达致命车祸承担三分之一责任 主要依据是公司对Autopilot功能的营销方式存在误导性[4][13] - 此案可能为未来类似诉讼设立先例 打破特斯拉在辅助驾驶相关诉讼的不败纪录[4][18] 案件细节与责任认定 - 2019年4月25日佛罗里达车祸中 特斯拉Model S以100公里时速冲入停车场 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10][11] - 驾驶员乔治·麦基承认因低头捡手机导致事故 但认为Autopilot系统应提供辅助[13][17] - 陪审团认定特斯拉需承担部分责任 因Autopilot营销暗示完全自主驾驶能力 而实际系统仅处于测试阶段且不适用于交叉路口[13][14] - 特斯拉坚持认为事故与自动驾驶技术无关 完全由驾驶员分心造成 并计划上诉[5][13] 惩罚性赔偿制度与历史案例 -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旨在惩罚企业恶意欺诈或严重疏忽行为 赔偿支付给原告而非政府[7] - 历史案例显示惩罚性赔偿常在上诉后大幅削减 如麦当劳咖啡案从270万美元降至48万美元 孟山都案从2.5亿美元降至2100万美元[9] - 特斯拉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可能在上诉过程中被削减[7] 马斯克言论与营销争议 - 马斯克2016-2019年间多次公开宣称特斯拉硬件"已解决完全自动驾驶" 并使用"超越人类能力"等表述[14][16] - 2016年特斯拉官方视频宣称"驾驶员仅因法律原因坐在驾驶座" 后被揭露为误导性宣传[16] - 这些言论成为本案关键证据 原告指控特斯拉夸大Autopilot安全性和功能 鼓励驾驶员过度依赖[14][16] 行业监管与诉讼背景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报告显示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涉及至少467起碰撞事故 包括13起致命事故[22] - 加州消费者因"Autopilot"和"FSD"命名误导提起集体诉讼 加州机动车管理局寻求暂停特斯拉售车执照30天[24][26] - 特斯拉多数类似诉讼以和解告终 本案是首例进入庭审并败诉的案件[18][22] 技术实际能力与营销落差 - Autopilot和FSD均为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 距离L4级别自动驾驶有显著差距 事故责任仍归驾驶员[24] - 特斯拉近期在加州推出出行服务时 因未获L4运营资质 安全员需坐在驾驶位 与营销宣传存在落差[28]
硅谷观察:详解特斯拉2亿美元天价赔偿案,马斯克吹过的牛都成为了证据
新浪科技· 2025-08-04 07:12
特斯拉首次败诉案件 - 佛罗里达州联邦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对2019年致命车祸承担三分之一责任,支付总计2.43亿美元赔偿(包括4300万美元补偿性赔偿和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2] - 事故主因是驾驶员低头捡手机导致分心,但陪审团认定特斯拉Autopilot营销存在误导性宣传,需承担部分责任[7][9] - 特斯拉声明将上诉,称判决存在重大法律错误且阻碍汽车安全技术发展[2]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 - 美国民事诉讼中惩罚性赔偿通常不超过实际损失的9倍,旨在惩罚恶意欺诈或严重疏忽行为[4] - 典型案例包括麦当劳咖啡烫伤案(最初判罚270万美元后减至48万美元)和孟山都除草剂致癌案(最初判罚2.5亿美元后减至2100万美元)[6] - 律师通常抽取30%-40%费用,企业上诉后赔偿金额常被大幅削减[4][6] Autopilot技术争议 - 特斯拉Autopilot和FSD均为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但命名和营销被指控误导消费者相信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21] - 马斯克多次公开宣称特斯拉车辆"比人类更安全"、"硬件问题已解决",2016年宣传视频被证实使用预测绘路线[10][12] - 美国NHTSA报告显示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涉及至少467起碰撞事故(含13起致命事故)[18] 特斯拉法律风险 - 此次败诉可能开创先例,未来面临更多类似诉讼[13] - 加州消费者集体诉讼和DMV行政诉讼仍在进行,可能面临30天禁售处罚[21][23] - 过去二十多起类似诉讼大多以和解告终,包括2018年华裔工程师死亡案件[14][16][18] 营销策略问题 - Robotaxi服务在加州未获无人驾驶资质,实际由驾驶员操控,涉嫌错位营销[26] - 公司持续面临"虚假误导营销"指控,加州法院多次驳回终止诉讼请求[21] - 行业监管机构持续质疑系统安全性,认为存在"关键安全差距"[18]
东风奕派科技携手Momenta正式发布“天元T500”辅助驾驶方案
搜狐网· 2025-08-03 15:55
产品发布 - 东风奕派科技正式发布"天元T500"辅助驾驶方案,该方案由公司与Momenta联合开发 [1] - "天元T500"基于一段式端到端的飞轮大模型,可覆盖高速高架、泊车和城市场景 [3] - 该方案能提供全场景覆盖的连续、可靠的驾驶体验,适用于拥堵城市道路和复杂交通场景 [3] - 搭载该方案的奕派全新车型预计将在2026年正式发布 [3] 技术合作 - 公司与Momenta在飞轮大模型算法等核心领域深度协同 [3] - Momenta CEO表示双方合作将共同为车主构建更智能、舒适、安全的出行新生态 [3] - 公司联合体系内外所有合作伙伴打造奕派+生态矩阵 [3] 战略布局 - 公司总经理表示正联合Momenta等头部技术服务商丰富新能源出行场景 [3] - 公司致力于构筑智慧技术生态圈 [3] - Momenta CEO认为奕派科技的启航是东风集团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时代战略转型的里程碑 [3]
通向L3的正确范式?理想i8全球首发VLA高阶辅助驾驶,我们帮你试了试
机器之心· 2025-08-02 12:43
理想i8与VLA司机大模型 - 理想全新纯电SUV i8上市,搭载新一代VLA辅助驾驶系统,成为全球首个展示VLA辅助驾驶范式的车企 [2] - VLA系统基于视觉-语言-行为大模型、英伟达Thor-U芯片和禾赛ATL激光雷达,辅助驾驶能力大幅提升 [2] - VLA架构最大改进在于利用大模型语言智能提供决策能力,将空间智能转化为语言理解编码再形成动作指令 [6] VLA技术特点 - 具备思维推理能力:通过CoT(思维链)推理充分理解环境并生成驾驶决策 [17] - 拥有沟通能力: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可接受人类实时指令调整驾驶行为 [9][17] - 具备记忆能力:可记住特定道路的驾驶设置并在下次自动应用 [17] - 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仿真环境自我迭代,利用生成数据持续提升 [17] - 驾驶平顺性提升:采用Diffusion生成光滑轨迹,相比之前连接轨迹点的方案更丝滑 [13] - 驾驶风格改进:从模仿"老司机"转向"专车司机"风格,更加稳健 [15] 技术演进与数据积累 - 辅助驾驶技术从BEV方案演进到无图辅助驾驶,再到端到端架构,现升级至VLA范式 [23] - 端到端辅助驾驶MPI(接管里程)从最初十几公里提升至100公里,7个月增长10倍 [5] - 已积累43亿公里用户智驾总里程,134万辆用户规模,云端算力达13EFLOPS [24] - 累计12亿公里有效数据,覆盖不同天气、道路类型等多样化场景 [24] - 通过世界模型生成合成数据解决长尾场景问题,提升数据价值 [25][26] 算法与工程优化 - 构建MindGPT基座模型,通过五步流程实现VLA大模型生成 [28] - 采用仿真测试大幅降低成本:从2023年实车测试157万公里(成本18.4元/公里)降至2024年仿真测试4009万公里(成本0.53元/公里) [28] - 实现模型量化:在Thor-U芯片部署4B模型并进行FP8、INT8量化,未来FP4精度可使算力翻倍 [29] - 算法效率高,强化学习应用显著,可实现天级发版迭代 [28] 未来展望 - 已在北京总部运行MEGA Home接驳车,实现全区域(含地下停车场)巡游 [30] - 构建1×1km完全仿真环境,训练速度远超真实世界 [32] - 预计一年后MPI可达1000公里,加速智能驾驶技术迭代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