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再生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 逐绿前行 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央视网· 2025-10-23 08:58
"十四五"规划中的特高压"能源动脉"也在冲破地理屏障,加速生长。五年间,19条特高压开工建设,织 成了一张电力输送的超级网络。如今,从西到东跨区域输送清洁能源电量增长了70%,来自西部的绿电 支撑了东中部地区五分之一的用电需求。新型储能第一次出现在"五年规划"中。靠重力储能、靠压缩空 气,今年夏天,这些"巨型充电宝"大规模参与"迎峰度夏"战役,成为电网应对"尖峰时刻"的"定海神 针"。 今天(10月20日),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的"十四 五"目标如期完成。 今天的中国,一年发电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全社会用电中,每3度就有1度来自风吹日晒水流 的馈赠。 这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绿色奇迹。 长江干流上,六座大型水电站拦江而立,串联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里,昔 日寸草难生的土地变身蓝色光伏的海洋。"十四五"规划布局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有七个都在西部地 区。如果把五年间全国新增的光伏板铺展开,总面积可以覆盖53万座足球场;把新增的风机叶片依次连 接,长度相当于从中国最东端到最西端走一个来回。 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与荒滩变身巨大的 ...
21社论丨大力推进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7:22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与中国承诺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二氧化碳增长速度已增至三倍,浓度水平达到至少80万年来的最高值,地球正朝着升温3摄氏度的方向发展 [1] - 中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 - 过去五年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 [1] 中国在气候治理与清洁能源领域的成就与目标 - 中国是全球最大清洁技术出口和投资国,推动风电、光伏成本大幅下降 [2] -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包括: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2]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2]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与适应挑战 - 气候变化已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并不断向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次和强度预计将进一步增加 [3] - 最近10多年中国东部地区汛期多雨带明显地北移,今年7至8月呈现"北涝南旱"的降水格局 [3] - 中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的受灾面积高达1000多万公顷,气候变化可能扩大受灾面积 [3] “十五五”期间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重点 - 需提升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尤其是加快北方基础设施的适应型改造 [4] - 应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加强基础设施韧性建设,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提高应对特大干旱能力 [4][5] - 需强化农业应变减灾工作体系,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农业巨灾保险机制 [5]
挖掘资源潜力,寻求国际合作,能源转型助力解决非洲电力困境
环球时报· 2025-10-23 06:52
【环球时报驻南非特派记者 董嘉怡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日前南非政府斥资2.2万亿兰特(约合1267亿美元)推进能源转型的消息,再度将非 洲电力供应难题推向公众视野。"非洲电力短缺,6亿人用不上电。"尼日利亚"赋能非洲"网站报道称,能源供应短缺仍是非洲当前最紧迫的挑战之 一,停电与限电更是多国的日常。为解决这一问题,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已相继启动能源转型进程。但问题随之而来:巨额投入如何缓 解"电荒"?非洲能源转型又有哪些挑战? 南非斥资万亿背后 南非作为非洲最大经济体之一,长期以来始终难以摆脱电力危机的困扰。该国电力和能源部部长拉莫豪帕在近期新闻发布会上坦言:"电力一直是 我们国家经济的结构性制约因素。" 据报道,2007年以来,拉闸限电成为南非的常态,直到今年大选前后才有所缓解。究其原因,一是过度依赖平均服役年限超过30年的老旧燃煤电 厂;二是国有电力巨头Eskom持续面临债务危机。据路透社报道,今年7月,Eskom负债高达约232亿美元。 持续"电荒"对南非经济造成冲击。据普华永道相关报告,2020年南非有45万人因限电失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46亿美元。南非科学和工业研究 理事会(CSIR)的 ...
在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的推动下,中国电力需求年增长4-5%
搜狐财经· 2025-10-22 17:51
中国电力需求增长预测 - 在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和先进制造业推动下,至2030年中国电力需求预计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 [2] - 2026-2030年间电力使用量可能增加2500TWh,大致相当于欧盟全年电力需求 [2] - 电力需求将转向技术和服务型行业,增长与GDP关联更紧密 [2] 能源供应结构变化 - 可再生能源预计将提供高达80%的新增电力需求 [3] - 大型国有发电企业将引领新的投资 [3] - 煤炭仍将作为基本负荷能源,主要充当可再生能源的灵活备用 [4] - 电力行业碳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 [4]
20cm速递|算力需求爆发,重视AIDC!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规模同类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0:35
行业趋势与电力需求 - 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量预计将从2022年的460TWh增长至2026年的1000TWh [1] - 人工智能业务在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中的占比预计将从目前的2%猛增至2025年的10% [1] - 40%的新增电力产能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其中陆上风能和太阳能的成本竞争力已强于天然气 [1] - 为满足数据中心持续稳定的电力需求 混合解决方案(结合绿色电力、储能电池和天然气)必不可少 [1]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产品概况 - 该ETF是全市场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规模最大ETF基金 也是同类产品中唯一拥有场外联接的基金 [2]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主要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涉及电池、光伏等多个细分领域 [2] - 该ETF弹性最大涨幅可达20cm 费率最低管理费和托管费合计仅为0.2% [2]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 该基金规模达10.85亿元 近一月日均成交8576万元 [2] - 该基金储能含量达51% 固态电池含量达30% 契合当下市场热点 [2] 当日市场表现 - 10月22日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低开回调0.9% [1] - 其持仓股新强联涨超8% 德福科技涨超6% 帝科股份涨超3% [1]
数说“十四五”:中国能源转型的“绿”与“新”
搜狐财经· 2025-10-22 10:21
中国能源转型总体成就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发电量三分之一 [1] - 2024年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超五分之一 [1] - 全社会每消费3度电中有1度源自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1] - “十四五”以来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和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 “十四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2] - 截至2024年7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21.7亿千瓦,稳居全球首位,其中风电装机5.7亿千瓦、光伏装机超1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翻倍增长 [2] - 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60%,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于2024年首次超过煤电 [2] - 2024年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8%,较2020年提升近4个百分点 [8] 区域清洁能源发展模式 - 云南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全国装机排名前10位的水电站中有6座在云南 [3] - 四川依托水电优势发展绿氢产业,形成“水风光氢”多能互补范式 [3] - 西藏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形成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清洁能源体系 [3] - 青海塔拉滩探索“牧光互补”新模式,实现生态与发电协同发展 [5] 跨区域绿电输送与电网升级 - 首笔沪藏跨区域绿电外送交易电量为785万千瓦时,可帮助上海减少2.41万吨标准煤消耗,减排二氧化碳6.01万吨 [5] - 电力系统关键环节围绕新能源发展升级,“西电东送”电量正从煤电主导转向绿色电力主导 [6] 能源科技创新与成本下降 -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总量四成以上 [8]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 [9] - 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间分别下降约60%和80% [11] - 国家电网公司“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近1700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21% [11] 能效提升与未来目标 - “十四五”以来单位GDP能源消耗4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欧盟2024年碳排放总量50% [12] - 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14]
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
央广网· 2025-10-22 09:4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时代 [1] - 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5.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5.7% [1] - 规模以上企业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1% [1] - 行业目标为“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2030年累计装机达13亿千瓦,2060年累计装机达50亿千瓦 [2] 技术发展与创新 - 风电装备企业推出AI融合的创新装备,可根据电价智能调节发电量以减少损耗 [1] - 应用AI技术可使风电设备设计使用寿命延长5年,收益率提升2%至2.5% [1] - 全球首个AI风储一体机结合气象与能源大模型,能使风电场收益提升20%以上 [1] 资源潜力与开发 - “三北”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75亿千瓦,可提供最低成本电力 [2] - 中东南部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5亿千瓦,集约发展空间广阔 [2] - 离岸300公里范围内海上风能资源开发量超过27亿千瓦,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 [2] 市场表现 - 截至目前,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超5784万千瓦 [1]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4.5%至5% 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将成重要推动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22:26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坚信中国今年将实现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 近日,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作出如上表述。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约为5.4%。在这个基础上,今后几年若能保持4.5%至 5%的经济增长速度,就能为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对下一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展望?今后可能会在哪些领域加大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围绕这些话 题,近日,朱光耀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 朱光耀,长期从事国际财经外交工作,曾多次参与中美经济对话机制建立以来对话的磋商和筹备工作。 未来几年有望保持4.5%至5%的经济增速 NBD:您提到,坚信今年能够实现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支撑?今年是"十四 五"规划收官之年,您对接下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展望? 朱光耀: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全年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目 前看来是非 ...
每日复盘-20251021
国元证券· 2025-10-21 21:11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1.36%至3916.33点,深证成指上涨2.06%,创业板指上涨3.02%[2][7][15] - 市场成交额达18926.9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413.97亿元[2][15] - 全市场4629只个股上涨,729只个股下跌,呈现普涨格局[2][15] 市场风格与行业 - 市场风格排序为成长>周期>消费>金融>稳定,成长风格领涨[2][21] - 通信行业涨幅居前达4.89%,电子和房地产分别上涨3.21%和2.26%[2][21] - 煤炭行业下跌1.05%,食品饮料和交通运输涨幅靠后分别为0.22%和0.35%[2][2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277.24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入310.23亿元,大单净流出32.99亿元[3][25] - 南向资金净流入11.71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25.24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出13.53亿港元[4][27] - 港股市场成交额2646.57亿港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54.96亿港元[4][27] ETF动态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增加9.57亿元至45.11亿元,南方中证500ETF成交额增加9.64亿元至35.22亿元[3][29] - 10月20日主要宽基ETF资金主要流入上证50ETF,流入金额为15.26亿元[3][29] 全球市场 - 恒生指数上涨0.65%,日经225指数上涨0.27%,澳洲标普200指数上涨0.70%[4][33] - 美股道琼斯指数上涨1.12%,标普500指数上涨1.07%,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37%[5][34] - 欧洲德国DAX指数上涨1.80%,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52%,法国CAC40指数上涨0.39%[5][34]
深交所向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蔡彬、秦鹏、孙虎、周乔发出监管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7:48
监管函核心内容 - 深交所于2025年10月20日向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发出监管函 [1] - 监管函依据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出具的警示函决定 [1] 公司违规行为详情 - 公司在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期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1] - 公司披露共购买理财产品22笔,其中3笔为保本型,19笔为非保本型 [1] - 违规行为包括产品类型披露不准确,以及未充分、完整地提示购买非保本产品的本金损失风险 [1] 涉及的责任人 - 董事长兼总经理蔡彬未能恪尽职守、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2] - 董事会秘书秦鹏未能恪尽职守、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2] - 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孙虎对违规行为负有重要责任 [2] - 时任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周乔对违规行为负有重要责任 [2] 违反的规则条款 - 公司行为违反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5.1.1条 [1] - 同时违反了《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第6.3.8条第一款 [1] - 相关责任人违反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5.1.2条及2022年修订版的第1.4条、2.1.2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