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达峰
icon
搜索文档
什么是绿电直连?对新能源影响几何?
中国能源网· 2025-06-22 16:21
绿电直连政策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边界与操作路径,为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和用户侧用能结构转型奠定制度基础 [1] - 绿电直连是破解能源转型与碳关税壁垒双重挑战的制度创新,回应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问题,推动新能源生产与消费融合发展 [1] 绿电直连定义与分类 - 绿电直连定义为风光等新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而通过专用电力线路与单一电力用户直接连接,实现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 [2] - 绿电直连项目分为并网型和离网型两类:并网型项目电源、用户和线路作为整体接入公共电网,离网型项目完全不与公用电网发生电气连接 [2] - 新能源可以是分布式或集中式,分布式光伏需按《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执行,项目建成后可自主选择离网或并网运行模式 [2] 政策背景与需求 - 伴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和新能源跃升式发展,部分电力用户提出就地消纳、绿电直连诉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也从高质量发展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2] - 新能源消纳遇到瓶颈,政策鼓励更精准的新能源与负荷匹配,提升消纳能力,同时为工业产品出口提供有力支持 [3]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和新电池法案对"可追溯"绿色用电提出要求,国内供用电模式缺少"物理路径"证明,导致外贸成本增加 [3] 绿电直连应用场景 - 新增负荷可通过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实现绿电直连 [4] - 存量负荷开展绿电直连需满足条件,如自备电厂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发电空间需通过调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 [4] - 出口外向型企业可探索开展绿电直连,充分利用周边新能源资源 [4] - 存量新能源项目若未开展电网接入工程建设或当地电网消纳空间不足,履行必要变更手续后可开展绿电直连 [4] 新能源与负荷匹配机制 - 政策鼓励发电与负荷"双向奔赴",新增负荷可配建新能源,存量负荷可就近绿电直连,新能源项目履行程序后也可开展绿电直连 [5] - 并网型项目"以荷定源",设置市场限制、电能平衡要求和反送限制,强调绿电直连应以服务负荷需要为主 [5] - 提高匹配度的方法包括根据生产负荷可调节能力判断新能源配置规模、结合项目投产计划合理决策、配置或租赁储能容量形成"源荷储"模式 [5] 绿电直连发展前景 - 允许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绿电直连项目,包括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将激发新能源领域投资活力 [6] - 以绿电直连为基础场景,配置储能、供热供气、制备氢能等场景及数字技术加持,将发展更多元有源主体和商业模式 [6] - 随着市场规范,虚拟电厂、综合能源服务、碳管理服务、绿色金融中间商等中间服务商将得到发展,为能源电力市场注入新活力 [6] 政策落地与协同 - 绿电直连可为用户实现清洁低碳生产和转型发展提供保障,但需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和社会责任 [7] - 价格政策应向确保同类项目"公平承担成本、公平参与市场"的方向发展 [7] - 政策落地需省级政府主管部门细化管理、电网企业和市场运营机构支持服务、国家层面指导监管 [7]
亳州:“光储充”一体化 助力构建绿色智慧交通网络
新华网· 2025-06-20 10:05
项目概况 - 亳州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建成投运交通枢纽"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位于亳州高铁南站,创新融合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充电桩,打造"源-网-荷-储"闭环能源体系 [1] - 项目利用高铁站公交首末站及社会停车场空间,建设钢结构光伏车棚,安装高效单晶硅组件,配置50千瓦/100千瓦时锂离子储能系统,配套快充、慢充充电桩 [1] 技术亮点 - 采用三大核心技术:"光-储-充"全链条能源管理、AI智能调度系统实时优化运行、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功能提升碳效率 [2] - 智慧能源平台实现动态充放电优化,系统运行效率提升85%以上,自用消纳比例达34.5% [1] - 智慧管理平台具备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和数据分析功能,最大化能源利用效率 [2] 环保效益 - 年均发电量111.98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38.4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29.42吨 [1] - 项目为交通枢纽零碳转型提供可复制样板,助力亳州市"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 [2] 经济效益 - 首年实现收入82.41万元,年均经济效益76.86万元,税后收益率7.34%,资本金动态投资回收期14.09年 [1] - 项目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创新"光伏车棚+储能+充电"一体化设计 [1][2] 行业影响 - 项目为安徽省零碳交通发展提供典型案例,成功经验正推广至公交站、高速服务区等场景 [2]
沪市债券新语 | 首单清洁能源持有型不动产ABS发行 上交所构建多层次REITs市场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6-19 18:41
项目概况 - 远景能源ABS成功发行设立 发行规模2 85亿元 采用平层结构设计 项目期限约50年 底层资产为河北魏县恒朋风电场 装机容量100MW 主要收入来源为风电上网电费和绿色环境权益收入 [1] - 该项目为市场首单清洁能源类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证券 标志着风电资产证券化迈出关键一步 为绿色电力和ESG需求企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1] - 远景能源将对底层资产风场提供20年托管式运营管理服务 确保资产质量 收益稳定性及长期可持续性 [3] 底层资产详情 - 魏县恒朋风电场包括18台风力发电机组 预计平均每年向社会销售绿电2 3亿千瓦时 与传统火力发电项目相较 预计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179837 46吨 替代化石能源量69804 95吨标准煤 [5] - 风电场接入河北南网 长期处于相对紧平衡的电力供需状态 具有较低弃风率 较高发电小时数和稳定上网电价 支撑优异风险收益特征 [2][3] - 项目创新性将绿证入池 根据上网电量情况按政策获得绿证 提升清洁能源项目经济价值 [6]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清洁能源行业项目资金投入需求大 运营周期长 资产流动性低 传统间接融资方式无法完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 [4] - 证监会支持绿色产业企业发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 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 [4] 发行主体实力 - 远景能源为全球领先绿色科技企业 截至2024年风机累计装机突破80GW 2024年订单量全球第一 装机全球第二 风机海外订单连续三年占中国风机企业海外订单的60% [2] 投资者结构与市场影响 - 项目获得保险资金 银行理财 券商资管 公募基金专户 信托公司 私募基金 地方能源集团及外资企业等多元化投资者参与 [7][8] - 丰田通商(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外资机构参与投资 通过该模式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多元化 [8] - 项目通过份额化处理 为无法投资整站的中小客户提供灵活且经济性碳中和解决方案 企业投资者可获得发电项目绿色权益证书 [3] 交易所市场建设 - 上交所已形成公募REITs 持有型不动产ABS 绿色债券等多元化产品体系 支持清洁能源行业发展 [9] - 截至目前 上交所已上市清洁能源REITs共5只 合计发行规模142 90亿元 [10] - 持有型不动产ABS已有21单项目申报 拟发行规模344亿元 成功发行7单项目 发行规模125亿元 [11]
华银电力: 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9 18:1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利0.74亿元 [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3.48亿元,同比减少15.91亿元,降幅16.00% [1] - 平均上网电价(含税)为532.25元/兆瓦时,同比下降5.91元/兆瓦时 [1] - 发电量为185.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2.79亿千瓦时 [1] - 营业成本为79.32亿元,同比减少15.27亿元,主要因火电燃料成本降低16.13亿元 [1] - 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90万千瓦,实现净利润3.42亿元 [1] - 资产负债率93.72%,资产总额280.68亿元,负债总额263.05亿元 [1] 新能源发展 - 新能源装机从2021年初的51.6万千瓦提高到193.03万千瓦,增长3倍 [1] - 并表新能源装机占比从7.9%提高到28.01%,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30.05% [1] - 株洲百万煤电项目已全面开工,计划2025年、2026年分别投产1台 [1] - 2024年共计86.85万千瓦项目进入湖南省新能源重点项目优选清单 [17] 行业情况 - 2024年湖南省GDP达5.32万亿元,增长4.8% [19] - 湖南省工业投资增长9.5%,电力、热力等行业投资增长9.9% [19] - 湖南省全年用电量2374亿千瓦时 [19] - 公司火电装机容量占湖南省统调公用火电机组的18.04% [20] - 公司在役装机689.03万千瓦,其中火电482万千瓦,水电14万千瓦,风电53.95万千瓦,光伏139.08万千瓦 [20] 公司治理 - 2024年度组织召开董事会8次,审议重大决策事项51项 [1] - 战略委员会召开3次,审计委员会6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4次,提名委员会2次 [1] - 全年披露公司信息43份,无内幕交易发生 [3] - 年度识别的4个重大风险已采取严格管控措施 [3] - 内控评估发现的16项缺陷已全部整改完毕 [3]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40% [24] - 2024年授权发明专利7项,申报发明专利16项 [17] - 完成3台煤机DCS系统国产化改造 [17]
关于警惕不法分子冒用重阳投资及员工名义进行非法活动的声明
重阳投资· 2025-06-17 14:50
假冒重阳投资事件声明 - 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重阳投资及高管名义通过APP、网站、微信等平台开展非法荐股、非法集资等活动[1] - 假冒行为涉及创始人裘国根、法定代表人王庆、总裁汤进喜、合伙人舒泰峰等员工名义[1] - 不法分子以"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理财产品、"内部交流""重阳学员"等名义进行诈骗[2] 公司官方信息核实渠道 - 公司全称为"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编码P1000265,可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查询[2] - 唯一官方网站为http://www.chongyang.net/,官方微信公众号ID为cytz2009[3] - 仅在微博、雪球、今日头条等少数平台开设加V认证账号,未开发任何手机APP[3] 公司业务范围声明 - 仅开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和私募资管产品投资顾问业务[2] - 从未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从事非法荐股、非法集资活动[2] - 从未发布"碳"相关投资理财产品[2] 维权与举报方式 - 提供客服热线400-681-2989供核实行为主体[3] - 建议受害者向公安机关及监管部门举报,已受骗者应及时报案[3] - 公司保留追究冒用名义者法律责任的权利[3]
25年前5月已披露电缆业务中标金额增逾三倍、航空与新材料齐头并进 通达股份成长飞轮加速
全景网· 2025-06-16 21:44
电网投资与行业景气度 - 2025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超6500亿元 南方电网计划投资1750亿元 两网总投资首次突破8250亿元 标志着电网投资进入加速期 [1] - 电网投资规模扩大对电线电缆行业需求形成强支撑 头部企业订单高速增长 [1] 通达股份电缆业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电缆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61.98% 1-5月预中标金额同比增长335.89%至14亿元(2024年同期3.23亿元) [2] - 一季度预中标金额达10.24亿元(2024年同期1.65亿元) 5月新增中标项目3.83亿元(2.07亿元+1.76亿元) [2] - 公司在特高压/超高压线缆领域保持技术领先 中低压电缆研发覆盖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光伏等新兴领域 [2] 电缆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中标金额飙升反映市场认可 电力行业需求驱动(电网建设+新能源配套) [3] - 公司通过技术积累、质量口碑和供应链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订单增长为营收利润提供支撑 [3] - 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 布局输电网改造、城乡电网升级及新能源领域高附加值产品 [3] 航空制造与新材料业务 - 航空零部件业务(成都航飞)受益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发展 军民融合战略推动订单充足 [4] - 铝基新材料业务(通达新材料)与电缆业务形成协同 2024年底产能达16.8万吨/年 [5] - 新材料业务自2022年并表后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未来重点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整合资源 [5] 财务与战略规划 - 2024年营收62亿元(同比+11.26%)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74亿元(同比+39.35%) 净利润0.16亿元(同比+9.86%) [6] - 2025年战略聚焦巩固电力线缆地位、提升海外销售、发展新能源线缆及航空零部件业务 [6] - 公司形成"电缆+航空+新材料"三业务协同发展格局 受益碳中和及军民融合国家战略 [4][5][6]
重磅!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6 15:01
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到2027年湖南省氢能产业目标包括:形成10家全国影响力骨干企业、氢能关键材料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氢能装备市场占有率全国前列、构建"一港两廊多区"发展格局 [1][5] - 重点发展交通运输、氢储能、氢冶炼、氢化工等领域的规模应用,突破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关键技术 [1][5] - 空间布局以岳阳氢能绿港为核心,沿京广、沪昆高速打造两条示范走廊,并在长沙、株洲等地建设多个特色应用示范区 [2][10][11][13] 行动目标与发展模式 - 以打造氢能装备和材料高地、氢能应用示范区为目标,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应用场景示范等四大工程 [5] - 发展模式强调创新驱动(突破PEM电解水制氢等核心技术)与应用带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示范) [7] - 突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产业生态 [9] 空间布局具体规划 - **氢能绿港**:岳阳港口布局绿氢项目,推动氢燃料港口设备替代及内河氢动力船舶示范 [10] - **示范走廊**:京广/沪昆高速沿线布局加氢站,探索大中型货车、冷链物流的氢能应用 [11] - **应用示范区**:长沙聚焦工程机械氢能化,株洲发展轨道交通氢能技术,郴州推进"绿电制氢+氢冶炼"项目 [13] 重点任务与技术突破 - **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高压气氢储运、燃料电池零部件(膜电极、催化剂等)技术 [15] - **应用场景示范**:工程机械(混凝土搅拌车等)、交通(中重载商用车、船舶)、储能(风光发电+氢储能)领域优先推广 [16] - **产业集群建设**:发展制氢装备(电解槽)、储运设备(液驱泵、车载储氢系统)、关键材料(碳纤维、先进钢铁) [17]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基础设施**:构建绿氢供氢体系,在高速路段、港口、园区布局加氢设施,试点长距离输氢管道 [18] - **标准与人才**:参与氢能国际标准制定,高校增设交叉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20][21] - **保障措施**: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攻关,优化加氢站审批流程,建立氢能车辆高速通行优惠机制 [17][18]
同济大学刘虎沉:增强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科技日报· 2025-06-16 14:10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1] - 绿色低碳成为国际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和全球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增强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是构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必然要求 [1] 我国绿色制造发展现状 - 绿色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光伏电池、组件出口量增长分别超40%和12% [2] - 绿色低碳技术不断推广应用:2024年编制《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公布首批47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3] - 绿色制造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基本建立:2024年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382家、绿色工业园区12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6家 [3] 绿色制造发展面临的挑战 -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足:氢能储运设备、高精度环保传感器、高性能催化剂等关键领域受制于国外技术壁垒,存在"卡脖子"风险 [4] - 中小企业绿色转型进程缓慢:受资金投入与技术储备双重约束,绿色金融辐射效应未充分释放,融资成本高、渠道单一 [5] - 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较完整,中西部地区受基础设施薄弱、创新要素匮乏限制,绿色产业规模小、层次低 [5][6] 推动绿色制造发展的措施 - 完善顶层设计:健全财税、金融政策工具,设立绿色转型专项信贷及风险补偿机制,建立绿色产业企业及项目融资需求白名单 [7] - 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统筹推进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和颠覆性技术攻关,加快突破标志性高端装备 [8] - 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完善跨区域绿色产业协作机制,引导东部绿色产业链向西部延伸,支持西部发展特色绿色产业 [8]
2025-2030年中国腐殖酸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16 12:33
内容概况: ◆报告亮点 本报告预测性、适时性地对腐殖酸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腐殖酸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 对腐殖酸行业未来的发展预测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腐殖酸行业相关企业及资本机构准确了解当前腐殖酸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经 营效率,作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的不可多得的精品! "十三五"期间,我国重点开展"土壤、水和大气污染防治"三大任务攻坚战,为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乘势而上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腐 殖酸的物质属性决定了其在碳循环和土壤固碳中的重要作用,而它广泛的应用领域也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55个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前景光 明。预测,至2027年中国腐殖酸市场规模有望超过7700万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实现6%。 报告目录: 第一章、腐殖酸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第一节、腐殖酸行业定义 ◆报告核心价值 一、中国腐殖酸生产工艺流程图解 二、中国腐殖酸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三 ...
“136号文”重构分布式光伏市场 正泰安能将推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20:40
行业前景与挑战 - 碳达峰后绿电需覆盖新增用电量并替代存量化石能源发电 当前清洁能源装机量远不足支撑目标 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1] -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 85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6 8% 预计2030年 2060年将达13 3万亿千瓦时 21 8万亿千瓦时 受经济增长 新能源汽车普及 AI爆发等因素驱动 [3] - 新能源需融入综合能源一体化服务 通过配储 虚拟电厂 绿电直连 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模式构建竞争力 才能打开发展空间 [3] 公司战略与布局 - 正泰安能发布全新战略 定位全球综合能源服务领导者 以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与微电网为基础 以虚拟电厂与能源即服务为平台 构建全生命周期创新模式 [1][2] - 公司从C端分布式光伏领导者向全球综合能源服务领导者转型 国家政策如136号文认可清洁能源主力电源地位 [2] - 深耕农村户用光伏 布局城市家庭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为一带一路及非洲提供直流离网系统 聚焦乡村 社区 交通场景构建智能微电网 [3] 业务成果与市场地位 - 累计建成超180万座电站 年提供540亿度绿电 减排4320万吨二氧化碳 覆盖超2000个区县 市占率行业第一 [2] - 2019-2024年营收爆发式增长 面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红区困境 推出整村开发及泰墅系列家庭能源解决方案 [2] 技术与模式创新 - 虚拟电厂整合分散能源及负荷资源 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规模化利用 在资源整合 控制技术 市场适应性方面具优势 [4] - 综合能源服务联盟成立 联合能源央国企 金融机构等 探索智能微电网 虚拟电厂 绿电直连等新兴业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