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负债
icon
搜索文档
旭辉林中:真正“站起来”,可能还需要三年!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23:0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董事局主席林中提出"二次创业"概念,强调行业模式已从"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转向"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发展道路 [2] - 新发展模式聚焦三大核心业务:稳定的收租业务、高度聚焦的自营开发业务(收缩至少数核心城市)、大力发展房地产资管业务(对标铁狮门、黑石模式) [2] 债务重组进展 - 截至2024年底有息负债降至866亿元,是少数在手资产仍大于负债的民营房企 [2] - 7月22日四笔公司债(余额60.7亿元)重组方案获通过,占重组规模超60%,涉及H20旭辉2/3、H21旭辉01/2等债券 [2] - 境外重组被视作改善资本结构、修复资产负债表的关键前提 [3] 经营数据 - 2025年1-7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112亿元,销售面积108.06万平方米 [3] - 7月单月合同销售金额10.4亿元,销售面积9.13万平方米 [3] 行业环境认知 - 房地产行业面临市场、商业模式、客户需求的根本性变化,公司需主动适应转型 [2] - 董事局主席坦言未来三年仍将面临重大挑战与压力 [2]
旭辉境外债务重组已进入“最关键阶段”,林中致歉债权人
华夏时报· 2025-05-15 17:55
债务重组方案 - 公司境外重组债务总计本金68亿美元,包括44.9亿美元的12笔高级债、永续债和可转债,以及23.1亿美元的13笔境外贷款 [1] - 方案提供五大类选项:短端削债、中端转股、长端保本降息,具体包括零息新债券、强制可转债、新中期票据等多样化选择 [2] - 选项1A/1B将32%旧债转为零息新债券或贷款,期限2-3年,到期按剩余本金100%偿还 [2] - 选项2A/2B提供3500万美元头部现金分期支付,并分别将90%/60%旧债转为4年期零息强制可转债(转股价1.6港元) [2] - 选项3与选项5共享500万美元前置本金,剩余转为票息1.00%-1.25%的新长期票据,初始年期6年可延至9年 [3] - 接近90%境外重组债务本金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RSA),投票程序于2024年5月启动 [3] 财务与资本结构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息负债866亿元人民币,其中70%为境内外信用债,较峰值压缩超30% [1][5] - 预计完成重组后信用债规模缩减50%以上至300亿元内,存量债务久期延展至9-10年,利率下调至可承受水平 [1][5] - 公司股东权益超百亿人民币,权益货值1300亿元,持有型商业资产460亿元(2024年租金收入18亿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477.89亿元(同比降33.5%),毛利73.62亿元(同比降34.5%),净亏损70.76亿元(同比减亏19.07亿元) [7] 战略转型规划 - 公司将摒弃"三高"模式,转向"低负债、轻资产、高质量"发展路径,重点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 [1][4] - 未来聚焦三大业务:收租业务、自营开发业务、房地产资管业务,学习铁狮门、黑石等美式开发商经验 [5] - 财务风控体系全面升级,建立严格财务红线体系,强化周期应对能力以保障跨周期发展 [5] - 剩余260亿元抵押类负债中,三分之一为商业地产经营贷,三分之二为住宅开发贷,计划通过销售交付和资产优化实现清偿 [6] 管理层表态 - 董事局主席林中承认过去规模扩张中风险把控不足,承诺通过重组修复资产负债表并为未来发展奠基 [1][4] - 公司预计将经历债务重组、信用修复、审慎拓展、恢复盈利、恢复分红五个阶段,但坦言彻底站起来仍面临挑战 [6]
林中时隔3年首度公开露面 旭辉控股境外债务重组进入关键时刻
中国经营报· 2025-05-15 16:41
债务重组进展 - 境外债务重组采取"短端削债、中端转股、长端保本降息"框架,涉及12笔高级债券和13笔境外贷款,本金共计68亿美元[2][5] - 境内债务正推进百亿元公司债整体重组,已完成中期票据和CMBS债务重组[3] - 境外重组方案提供5类选项:1A/1B为2~3年期零息新债,2A/2B为核心转股方案,3/4/5为6~9年期低息票据[6] - 预计完成重组后信用债规模缩减50%以上至300亿元以内,存量债务久期延至9~10年[3] 财务数据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77.89亿元,同比下降33.5%;合同销售额336.7亿元,同比下降51.89%[2] - 股东权益应占净亏损70.76亿元,同比减亏19.07亿元[2] - 有息负债降至866亿元,较峰值压缩超30%[3] - 抵押类有息负债规模约260亿元,其中三分之一为经营物业贷款,三分之二为住宅开发贷[4] 战略转型方向 - 未来将转向"低负债、轻资产、高质量"发展路径,聚焦商业地产收租、核心城市开发和房地产资管三大业务[2][7] - 持有460亿元优质商业资产,2024年租金收入约18亿元[7] - 确立五大核心战略:深耕战略、精品战略、"四好"战略、竞争制胜战略、稳健经营战略[8] - 保留全链条赋能、全业态运营和协同、全国化网络三大核心能力[8] 重组时间节点 - 境外债重组已进入投票阶段,6月3日召开债权人会议,6月26日进行香港高等法院核准聆讯[6] - 公司规划五个发展阶段:债务重组、信用修复、恢复投资、恢复盈利、恢复分红[7]
债务重组后如何站起来?旭辉控股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5-13 17:22
债务重组进展 - 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境内正积极推进百亿公司债整体重组 [1] - 境外重组方案主流选项是债转股,境内主流选项是以资抵债 [1] - 预计完成境内外大重组后信用债规模将缩减50%以上至300亿元内,存量债务久期延至9-10年,利率下调至可承受水平 [8]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有息负债降至866亿元,较峰值压缩超30% [8] - 境外重组债务包括本金约44.9亿美元的12笔高级债、永续债和可转债,以及本金约23.1亿美元的13笔境外贷款,总计68亿美元 [9] - 境外重组已进入最关键阶段,5月7日公告"计划安排通知",6月3日召开债权人会议,6月26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进行核准聆讯 [9] 未来业务战略 - 将聚焦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稳定的收租业务、高度聚焦自营开发业务、大力发展房地产资管业务 [1][4] - 收租业务持有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二线城市460亿元优质商业资产,2024年租金达到18亿元 [4] - 开发业务确立五大核心战略:深耕战略、精品战略、四好战略、竞争制胜战略、稳健经营战略 [4] - 转向"低负债、轻资产、高质量"发展模式 [4] - 财务风控体系全面升级,建立更严格财务红线体系 [5] 核心能力与优势 - 保留"三全"核心能力:全链条赋能、全业态运营和协同能力、全国化网络 [5] - 具备25年经验沉淀标准化产品体系与整建制团队,覆盖募投建管退全周期开发能力 [5] - 整合物业、长租、商业等多业态运营经验,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5] - 深度布局长三角等经济圈,依托属地化资源实现多业态布局 [5] - 具备四大支柱:人才队伍建制、信念与坚守、积极应对转型、戈壁徒步沉淀的坚毅文化 [3]
旭辉控股境外重组进入最关键阶段 董事局主席林中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证券日报网· 2025-05-13 11:44
公司重组进展 - 公司召开债权人电话会议系统阐述重组进展、未来战略及复苏路径展现出"活下来、站起来"的坚定信心 [1] - 境外债务重组历时近900天方案反复调整但各方最终达成共识 [1] - 境外债重组进入最关键阶段5月7日公告"计划安排通知"5月26日为托管指令截止日期6月3日召开债权人会议6月26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进行核准聆讯 [3]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明确转向"低负债、轻资产、高质量"发展路径聚焦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商业地产持有业务、核心城市开发业务、房地产资管业务 [1] - 坚决摒弃"三高"模式(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 [1] - 境外债务重组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赢得经营窗口期 [1] 公司资产情况 - 公司权益后货值约1300亿元主要布局在北京、广州、成都、太原、重庆、武汉等重点城市 [2] - 持有物业资产估值约460亿元2024年贡献近18亿元租金 [2] - 核心城市优质可售资源及轻资产与商业持有业务为公司提供持续经营性现金流支撑 [2] 债务重组细节 - 境内外信用债占比70%均按市场化原则推进重组 [2] - 境外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境内债方面完成中票及CMBS债务重组正积极推进百亿元公司债整体重组 [2] - 预计完成重组后信用债规模缩减50%以上至300亿元以内存量债务久期延至9-10年利率下调至可承受水平 [2] - 建议债权人优先考虑"债转股"选项认为股票流动性优于有息债务且具价值想象空间 [3] 行业环境 - 行业仍处深度调整期资产质量和现金流稳定性成为市场信心基石 [2] - 上海、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楼市销售持续回稳对拥有核心城市土储的企业形成有利外部环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