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利差压缩

搜索文档
除了银行,险资到底还喜欢哪些高股息?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19 22:42
核心观点 - 太平洋人寿(太保)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调整投资策略,从传统固定收益转向权益投资以提升收益 [8][9][15] - 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近20年年化收益达14%,近10年为7%,显著高于债券市场,成为险资权益配置的重要参考 [16][17][20][21] - 险资权益投资策略从相对收益转向绝对收益目标,增加被动策略和核心策略占比以降低波动 [22][23][24][26][27] - 被动投资(如ETF、Smart Beta)因费率低、流动性强等优势逐步替代部分主动管理份额 [28][29] - 险资举牌集中在港股低估值高股息标的,银行占比87%,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等垄断性行业为主 [30][31][32] -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分类(FVTPL/FVOCI/权益法)影响利润表波动率,推动分账户投资体系搭建 [33][34][35] - 险资选股框架聚焦长期竞争力、ROE/ROIC等财务指标、经营稳健性及分红能力 [36][37] - 太保建议监管放宽衍生品使用范围以对冲风险,并呼吁差异化政策(如资本优惠)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38][39][40][41] 行业与公司动态 固定收益市场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4年4%降至1.7%,信用利差收窄且违约风险上升,固收资产量价双缩 [9][13][14] - 地方隐性债务治理加速非标资产(如保债计划)萎缩,城投债收益率下行填平价值洼地 [13] 权益投资趋势 -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再投资收益率近10年达4.6%,成为险资提升收益的关键工具 [17][20][21] - 险资核心策略以长期股权投资(举牌)、OCI账户红利策略为主,主动策略为辅 [26][27] - 2024年险资举牌30家上市公司46次,港股低估值高股息标的占比高,银行板块占87% [30][31][32] 被动投资发展 - Smart Beta策略因规则透明、超额收益潜力受关注,ETF市场成为指数化投资主要驱动力 [28][29] 会计与监管 - 新会计准则下FVOCI账户可降低利润波动,推动险资构建分账户投资体系 [34][35] - 太保建议监管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缓解偿付能力压力,优化资本约束机制 [41]
【财经分析】信用债行情能否延续?机构判断配置需求将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财经· 2025-07-16 07:44
信用债市场表现 - 银行间信用债市场收益率随利率债调整有所上探,中债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AAA)3M期限跳升3BP至1.60%,3年期上探1BP至1.82%,5年期上行2BP至1.92% [1][2] - 信用债相比利率债更具抗跌性,中低等级品种表现优于高评级 [2] - 7月以来基金净买入信用债规模达885亿元(同比增391亿元),其他产品类、保险净买入规模分别为313亿元(同比增78亿元)和152亿元(同比增50亿元) [2] 配置需求与信用利差 - 基金净买入信用债规模保持在日均50亿元以上有助于支撑信用利差维持低位,7月7日至10日滚动5日净买入规模达100亿至140亿元 [3] - 中票高评级10年期信用利差仍高于均值-1倍标准差14BP至18BP,3年/5年期高于均值-2倍标准差5BP至12BP,城投债低评级3年期高于均值-2倍标准差8BP至10BP [3] - 7月供需格局对信用债有利,信用利差仍有小幅压缩空间,长端品种潜在压缩空间较大 [3][4][6] 城投债投资策略 - 城投债仍是热门标的,建议在3年期品种内多做下沉,优质区域如江苏省内3年期城投债估值偏高但挖掘空间大,中部省份如河南省利差偏厚可适当配置 [5][6] - 风险偏好较低机构可关注江浙板块城投债拉久期至5年,河南省内城投债空间较大但需注意"网红"主体省份(如云南、陕西、天津)的舆情风险 [5][6] - 3年期城投债下沉策略可获取10BP至20BP收益增强,主流机构建议结合负债端稳定性参与5年以上超长端信用债 [6][7] 市场展望与操作建议 - 7月债市或呈震荡偏强格局,理财规模修复和ETF扩容将助推信用债需求改善,中短端信用利差大概率维持低位震荡 [7] - 建议持有2-3年期中短端下沉信用债,同时挖掘3-5年期中高等级品种,超长端信用债存在做多窗口期 [6][7] - 需防范个券流动性偏弱导致的超调风险,灵活进行久期波段交易操作(聚焦高等级信用债) [6]
点评报告:顺风中稳健前行,积极布局中长久期信用债
长江证券· 2025-06-24 1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16 - 20日信用债市场在“资产荒”和资金宽松驱动下延续利差压缩行情,6月23 - 27日建议维持积极配置基调,优先布局中长久期信用债,分散久期和券种控制风险 [3][7] - 利率债短期内或维持震荡,信用债行情受多因素驱动,对货币政策敏感度低,利差挖掘可延续涨势,建议聚焦信用债内部结构性机会 [8] - 非银机构成信用债市场核心交易力量,季末银行减持、非银加仓形成配置机会,理财资金回流债市趋势不变 [9] - 信用债策略应积极,聚焦中长久期和低等级品种,加强个券筛选和行业轮动,兼顾进攻与防御,把握6月底至7月上旬做多窗口 [3][10] 各部分总结 收益率与利差总览各期限收益率及变动 - 展示各券种不同期限收益率、较上周变动及历史分位,如地方政府债1Y收益率1.47%,较上周降6.0bp,历史分位5.4% [18] 各期限利差及变动 - 呈现各券种不同期限利差、较上周变动及历史分位,如地方政府债1Y利差 - 2bp,较上周降4.0bp,历史分位63.8% [20] 信用债分类别收益率与利差(Hermite算法) 城投债分地区收益率与利差 - 各期限收益率及变动:展示各省份公募非永续城投债重点期限收益率、较上周变动及历史分位,如安徽1Y收益率1.82%,较上周降1.7bp,历史分位2.0% [23] - 各期限利差及变动:呈现各省份公募非永续城投债重点期限信用利差、较上周变动及历史分位,如安徽1Y信用利差33.20bp,较上周降0.1bp,历史分位6.6% [26] - 各隐含评级收益率及变动:展示各省份公募非永续城投债各隐含评级收益率、较上周变动及历史分位,如安徽AAA级1Y收益率1.76%,较上周降1.7bp,历史分位3.2% [30] - 各隐含评级利差及变动:呈现各省份公募非永续城投债各隐含评级信用利差、较上周变动及历史分位,如安徽AAA级1Y信用利差27.76bp,较上周降0.1bp,历史分位30.0% [35]
信用债投资仍处“顺风期” 建议关注久期策略
新华财经· 2025-06-19 13:46
信用债市场表现 - 近期信用债市场表现优于利率债 各等级期限利差持续收窄 [1] - 6月9日至6月13日信用债收益率明显下行 信用利差显著压缩 长久期信用债表现更优 [2] - 城投债领跑信用债市场 收益率全线下行1BP至7BP 10年期以内品种信用利差均收窄 [2] - 中长久期城投债表现占优 5年、10年期AA及以上等级信用利差压缩幅度达4BP至8BP [2] 机构增持动态 - 保险公司持续增持信用债 长久期买入力量保持强势 6月9日至6月13日买入力度与4月以来周度水平相当 [2] - 基金买入力度环比回升 久期明显增长 上周累计增持451.63亿元 [2] 产品交易结构 - 城投债3-5年期、产业债5年期以上、二永债3-5年期长久期产品交易维持高位 [3] - 城投债3年期以上品种交易占比约28% 产业债5年期以上占比11% 二永债3-5年期占比达64% [3] 市场驱动因素 - 资金面宽松预期支撑信用债表现 央行维稳态度明确 三季度政策利率调整可能性存在 [4] - 市场预期年中至三季度债市利率震荡下行 建议逢利率上行增配债券 久期策略占优 [4] 收益率数据 - 截至6月18日银行间信用债收益率波动下探 中债中短期票据(AAA)3M期限回落1BP至1.67% 3年期下探1BP至1.82% [5] - 中债中短期票据(A)1年期下行1BP至7.00% [5]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在中短端信用债底仓配置基础上 适度增配3-5年期高票息个券 获取信用利差压缩收益 [7] - 利率债投资可维持"3年期政金债+10年期国债"组合 增加3-5年期信用债和二永债持仓 [8]
信用策略周报20250615:跨季抢跑再现?-20250616
天风证券· 2025-06-16 08:45
报告核心观点 在利率或延续震荡市格局下,供需关系较好的信用债或仍有利差压缩行情,短信用利差极致压缩性价比有限,中长端风险可控,超长普信参与需结合负债端稳定性,理财跨季回表对信用利差的负向作用相对可控 [5][44] 各部分总结 跨季抢跑行情再现 - 当周(6 月 9 日至 6 月 13 日),外围扰动和基本面利好债市,央行呵护下资金面平稳,债市收益率小幅下行 [9] 信用利差压缩行情延续 - 信用利差压缩行情延续但表现分化,短信用(主要是短二永)6 月第一周随利率下行后当周小幅回调 [1][10] - 机构对低等级城投下沉品种参与情绪高,1 年内品种收益率下行超 5bp,2 - 3 年左右债项收益率下行幅度也不低 [1][10] - 中高等级信用债久期进一步拉长,加大对 5 年期以上超长信用品种的参与 [1][10] 机构抢跑 - 当周信用债主要买盘净买入力度明显增加,合计净买入规模创今年以来新高,公募基金、其他产品是主力,银行理财、保险公司增持力量弱,更多参与存单、地方债 [2][15] - 利率或延续震荡市,机构对供需格局好的信用债预期乐观,央行呵护资金和流动性提振市场情绪 [2][19] - 信用供给或延续结构性偏弱格局,城投债新增供给有限,科创债发行规模预计扩容,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需求不大 [19] - 存款利率下调后非银需求不弱,公募基金信用配置需求释放,存款“搬家”带来增量需求,支撑信用利差压缩行情 [25] 追超长信用 - 5 月中旬以来,5 年期以上超长信用债一级供给起量,机构投标情绪高于中短端,带动二级表现领跑中短端 [3][4] - 前期参与主力是保险、理财等配置盘,近一周以公募基金、其他产品为主,可能包含部分理财和年金类产品资金 [4][38] 后续信用看法 - 短端博弈空间有限,短信用利差极致压缩,性价比低,可作底仓配置,利差压缩空间小,下沉思路可行但寻券空间有限 [5][44] - 中长端信用利差或震荡压缩,季末负债端扰动下中长端风险可控,优选 5 年以上长二永品种,4 年左右信用品种有骑乘收益 [5][44] - 超长普信参与需结合负债端稳定性,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配置,流动性诉求强的机构需控制仓位 [5][44] - 6 月理财跨季回表对信用利差负向作用可控,无需过分担忧 [5][44]
信用周观察系列:信用利差压缩行情启动
华西证券· 2025-05-19 11: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期债牛观点不变,但短期债市或进入震荡期,信用利差压缩行情或开启 [2][12] - 震荡期内信用债表现普遍优于利率债,下沉策略占优,中短期限下沉是更优选择,长信用债适合负债端稳定的账户 [2][13][27] - 3 年左右低评级和 10 年高评级信用债收益率较高且利差压缩空间大,性价比凸显,重点关注 3 年 AA(2)城投债、3 年 AA 银行资本债和 1 年 AA - 银行永续债 [6][27] 各部分总结 市场行情与信用债表现 - 5 月 12 - 16 日,中美关税谈判进展、出口数据与 PPI、信贷数据影响下,利率债收益率上行,中短端信用债受青睐,城投债 1 - 2 年收益率下行 3 - 6bp,利差收窄 6 - 9bp [1][10] - 信用债买盘热度小幅降温,城投债和产业债日均成交笔数减少,产业债成交向高等级集中,两者均拉久期,一级市场发行情绪回升 [1][11][12] - 5 月以来信用债净融资为负,主要受城投债拖累,城投债发行 1130 亿元,净融资 - 438 亿元,产业债发行 1774 亿元,净融资 210 亿元 [12] 震荡期债券表现对比 - 筛选 2022 年以来 3 个震荡周期,震荡行情中信用债表现普遍优于利率债,下沉策略占优,10 年长久期信用债流动性弱、波动大,持有期收益有时不及利率债 [2][13] 信用债投资分析 - 品种选择上,近一周银行资本债表现弱于普信债,短久期大行资本债性价比回升,短期内表现或好于普信债 [3][19][20] - 静态收益率方面,普信债高等级拉久期和中长久期下沉性价比高,银行资本债中中长久期和 3Y AA - 品种票息较高 [4][23] - 信用利差方面,10Y 中高评级中短票、10Y 二级资本债、5Y AA 二级资本债、3Y 低评级城投债、3Y AA 和 1Y AA - 银行永续债信用利差潜在压缩空间较大 [5][26] 各类型债券情况 城投债 - 2025 年 5 月 1 - 18 日,城投债净融出扩大至 438 亿元,一级发行情绪升温,多个期限发行利率创历史新低 [30] - 二级市场短端表现更好,5 月 9 - 16 日,短端收益率下行幅度大,信用利差普遍压缩,经纪商成交短端低估值幅度大,隐含评级 AA(2)和 AA - 及部分区域表现好 [33][36] 产业债 - 5 月 1 - 18 日,产业债发行和净融资同比均下降,发行 1774 亿元,净融资 210 亿元,中短久期发行占比提升,发行期限向 1 - 3 年集中 [38] - 经纪商成交显示买盘情绪转弱,成交拉久期,高评级成交占比回升 [41] 银行资本债 - 5 月 12 - 16 日,多家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二级市场表现分化,大行资本债和 AA - 二级资本债收益率普遍上行,中小行永续债被抢配,收益率多下行且信用利差大幅收窄 [44][45] - 经纪商成交情绪明显转弱,国有行永续债成交拉久期,股份行成交小幅降久期,城商行二级资本债成交降久期,永续债成交小幅拉久期并向 AA + 集中 [48] TLAC 债与商金债 - 3Y、5Y、10Y 二级资本债 - TLAC 债利差有波动,截至 5 月 16 日,3 年处于中枢位置附近,5 年处于中枢偏高水平,10 年处于中枢偏低水平,当前 10 年 TLAC 债更具性价比 [51] - 截至 5 月 16 日,3Y AAA 商金债信用利差为 15bp,在利差中枢偏低水平 [55]
【财经分析】“紧供给”支撑信用债行情走强 城投债依旧受捧
新华财经· 2025-05-16 17:53
信用债市场走势 - 近期信用债收益率持续震荡下行,短端利率下行的确定性最强,投资建议以中短久期信用债作为底仓 [1] - 银行间信用债市场收益率整体下行,中债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AAA)3年期下探1BP至1.83%,5年期收益率行至1.99%附近 [2] - 上周信用债1至3年期产品收益率下行了5BP至7BP,5年期收益率下行了1BP至4BP [2] 供需关系分析 - 上周共有194支非金融信用债发行,金额合计1707亿元,净增量仅有48亿元,取消发行涉及金额约25亿元 [2] - 理财净买入规模为98亿元,基金净买入规模上升至577亿元,其他资管类机构净买入50亿元 [3] - 银行理财的净买入规模为116亿元,基金净买入规模达490亿元,其他类资管机构净买入69亿元 [3] 城投债表现 - 城投债仍是优选品种,上周发行规模仅有832亿元,净增量为-92亿元 [3] - 城投债发行认购达3倍以上的占比环比前一周上升了9个百分点至57% [4] - 城投债和产业债的日均成交笔数有所增加,TKN占比稳定在78%左右 [4]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优先选择收益率、信用利差较高的品种,3年期AA(2)等级和5年期AA等级城投债、10年期AAA等级和AA+等级中短票的绝对收益率高、利差压缩空间大 [6] - 对于2027年6月之前到期的城投债,违约风险较小,是首选的高票息品种 [7] - 负债端稳定的账户可以关注3年至5年期城投债,优先选择流动性好、期限利差陡峭的主体 [7] 市场展望 - 未来基本面可能重新成为市场博弈的焦点,当前处于等待基本面变化的阶段 [5] - 预计信用利差仍有压缩空间,短端信用债更值得关注 [6] - 城投债的交易料围绕宽货币落地进行,各机构抢筹短期限品种的特征有望进一步凸显 [4]
【招银研究|固收产品月报】债市回调空间受限,配置可从短债开始(2025年3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3-19 18:23
核心观点 - 债券利率上行导致固收产品净值下跌,投资收益回落 [2][3] - 同业存单指基和现金管理类产品表现优于其他固收产品 [3] - 债市展望:利率短期高位震荡,中期或转为下行 [28][29] - 固收产品配置策略需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调整 [34][35] 固收产品收益回顾 - 近一个月收益率排序:同业存单指基0.12% > 现金管理类0.11% > 含权债基-0.02% > 短债基金-0.14% > 中长期债基-0.65% [3] - 中短债指数下跌0.99%,长债指数下跌5.39% [9] - 权益资产表现优于债券资产,万得全A上涨3.54% [9] 债市回顾 - 同业存单利率震荡上行,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率上行18bp至1.98% [10] - 利率债明显上行:1年期国债上行17bp至1.59%,10年期国债上行20bp至1.9% [12] - 信用债方面:3年期AAA中票利率上行8bp至2.2%,信用利差压缩7bp [16][17] - 金融债表现差于利率债,10年期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利率上行38bp至3.29% [21] 底层资产展望 - 同业存单利率预计震荡在1.8-2.0%,二季度或有10-20bp下行空间 [28] - 10年期国债利率预计在1.8-2.0%区间震荡 [30] - 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为主,信用利差或继续压缩 [31] - A股消费板块有望产生超额收益,科技成长板块热度下降 [32] 固收产品策略 - 流动性需求投资者:保持现金类产品配置,增加稳健低波理财或短债基金 [35] - 稳健型投资者:10年期国债2.0%以上可考虑增加纯债仓位 [35] - 稳健进阶投资者:可增配固收+产品,但需减少偏股转债配置 [35] - 债券久期策略:目前建议中短久期,不建议拉长久期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