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量财政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0717
光大期货· 2025-07-17 19: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股指预期未来以震荡为主,目前指数基本面取决于国内经济复苏进程,虽企业盈利改善、有配置型资金托底,但PPI下滑、化债背景下信用收缩和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指数难突破中枢大幅上涨,海外因素对国内小盘指数提振减弱,未来需关注美国内部博弈及中央财政增量政策[1] - 国债短期以震荡走势看待,6月出口增速超预期、金融数据总量超预期且结构改善、二季度GDP增速可观,但货币政策呵护下资金面无大幅收紧预期,经济保持韧性短期内降息预期较低,债市进一步走强动力不足[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研究观点 - 昨日A股市场震荡持平,Wind全A收涨0.06%,成交额1.46万亿元,中证1000指数涨0.3%,中证500指数跌0.03%,沪深300指数跌0.3%,上证50指数跌0.23%,汽车、医药生物回暖,钢铁、银行下跌,板块轮动继续[1] - 6月经济和金融数据发布,二季度我国GDP同比5.2%,6月社零同比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2.8%,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 -11.2%,需求扰动仍在,投资继续回落;金融数据方面,M1同比4.6%,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明显[1] - 中央财经委召开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市场对企业盈利回升和通胀企稳预期高,但本轮“反内卷”政策未配套增量财政政策,未来影响需参考中央财政增量政策[1] - 海外“非农”强劲使美联储降息预期稍缓,国内小盘指数受提振减弱,需关注美国内部博弈[1] - 国债期货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央行开展520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持稳于1.4%,公开市场有755亿元逆回购到期,净投放4446亿元[3] - 截至7月16日收盘,银行间市场DR001加权利率下行6.11bp至1.4689%,DR007加权利率下行4.05bp至1.5291%[3] 月度价格变动 |品种|2025 - 07 - 16|2025 - 07 - 15|涨跌|涨跌幅| | ---- | ---- | ---- | ---- | ---- | |股指期货IH|2,730.4|2,734.2|-3.8|-0.14%|[4] |股指期货IF|3,971.0|3,980.6|-9.6|-0.24%|[4] |股指期货IC|5,895.2|6,008.2|-113.0|-1.88%|[4] |股指期货IM|6,298.0|6,277.4|20.6|0.33%|[4] |股票指数上证50|2,740.9|2,747.2|-6.3|-0.23%|[4] |股票指数沪深300|4,007.2|4,019.1|-11.9|-0.30%|[4] |股票指数中证500|6,017.2|6,018.8|-1.6|-0.03%|[4] |股票指数中证1000|6,462.1|6,442.8|19.2|0.30%|[4] |国债期货TS|102.42|102.42|0.006|0.01%|[4] |国债期货TF|106.00|106.03|-0.025|-0.02%|[4] |国债期货T|108.84|108.89|-0.055|-0.05%|[4] |国债期货TL|120.71|120.71|0|0.00%|[4] |2年期国债收益率|1.3870|1.3944|-0.74||[4] |5年期国债收益率|1.5280|1.5272|0.08||[4]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623|1.6610|0.13||[4] |30年期国债收益率|1.8650|1.8640|0.1||[4] 市场消息 -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汇报,要推动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范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健全长效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发挥标准引领作用[6] - 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6] 图表分析 股指期货 - 展示了IH、IF、IM、IC主力合约走势,上证50、沪深300、中证1000、中证500股指期货当月收盘价走势[8] - 展示了IH、IF、IC、IM当月基差走势[9][11] 国债期货 - 展示了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国债现券收益率走势[15] - 展示了2年、5年、10年、30年期国债期货基差走势[17][18] - 展示了2年、5年、10年、30年期国债期货跨期价差走势、跨品种价差走势及资金利率走势[19] 汇率 - 展示了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走势[22] - 展示了远期美元兑人民币1M、3M,远期欧元兑人民币1M、3M走势[23][24] - 展示了美元指数、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美元兑日元走势[26][27] 成员介绍 - 朱金涛为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任光大期货研究所宏观金融研究总监,期货从业资格号:F3060829;期货交易咨询资格号:Z0015271[29] - 王东瀛为股指分析师,哥伦比亚硕士,主要跟踪股指期货品种,负责宏观基本面量化等内容,期货从业资格号:F03087149;期货交易咨询资格号:Z0019537[29]
【宏观】6月出口强劲,下半年怎么看?——2025年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高瑞东/周可)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5 21:10
进出口数据表现 - 2025年6月出口3251.8亿美元,同比+5.8%,高于预期+3.2%和前值3161.0亿美元(同比+4.8%)[4][6] - 进口2104.1亿美元,同比+1.1%,高于预期+0.2%,前值2128.8亿美元(同比-3.4%)[4][6] - 贸易顺差1147.7亿美元,前值1032.2亿美元[6] 出口增长驱动因素 - 对非美出口保持韧性,中美经贸关系缓和后出现"抢出口"、"抢转口"现象[4] - 出口结构优化,新质生产力动能释放,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增速转正[4] - "两重""两新"政策效果持续发力,带动内需扩大[4] 未来展望 - 对等关税期限推迟至8月1日,其他国家在8月前存在"双抢"需求,间接拉动出口[4] - 进口方面,提振内需政策效果显现,产需两端向好回升[4] - 长期看关税落地时间及各国谈判进程存在不确定性,若8月1日后关税全面实施,全球贸易总额或下滑[4] - 中国与其他国家对美出口相对关税税率差可能收窄[4]
专家称财政政策稳投资、稳楼市的力度可以进一步增加
快讯· 2025-07-11 08:05
财政政策与房地产行业 - 下半年出台增量财政政策的可能性较小,但在房地产行业偏弱的情况下需要增量政策护航 [1] - 增量储备政策中出台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概率更大 [1] - 稳投资、稳楼市和防风险的力度可以进一步增加、节奏可以进一步提速 [1] 财政支出方向 - 财政支出应继续聚焦"投资于人",包括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关键民生领域 [1]
财政政策“非常积极” 稳增长扩内需资金充足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2
财政支出力度与进度 - 今年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创近5年同期新高 [1] - 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与置换债券分别累计发行超2.1万亿元和1.7万亿元 [1] - 截至6月末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5550亿元 [1] - 前5个月广义财政支出规模达14.5万亿元同比增长6.6% [1] - 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近5.5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 财政收入状况 - 前5个月广义财政收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约为11.2万亿元同比有所下降 [1] - 公共财政收入进度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 [1]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受到低迷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掣肘影响 [1] 专项债券与超长期特别国债 - 专项债券资金投向更加多元包括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 [2] - 已有10个省份发行用于土地收储的新增专项债券1924.9亿元 [2] - 财政部将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时间较原计划提前7天至14天不等 [3] - 尚有超2万亿元的专项债券额度与745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留待发行 [3] 财政政策方向 - 财政资金向民生保障与促进消费领域倾斜前5个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等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保持同比增长 [2] - 超长期特别国债为"两新"政策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撑助力由"国补"驱动的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下半年财政工作重心已转向稳增长、扩内需 [3] - 财政支出应继续聚焦"投资于人"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关键民生领域 [4] 债务风险化解 - 今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年初即"开闸"发行截至6月末发行进度近九成 [2] - 大规模的"以债化债"为经济发展腾挪了空间 [2]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及地方各类主体能够腾挪更多精力、资金等用于经济建设及产业转型 [2]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0710
光大期货· 2025-07-10 1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股指预期未来以震荡为主,目前指数基本面取决于国内经济复苏进程,化债背景下信用收缩、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指数难突破中枢大幅上涨,但2025年上半年企业盈利较2024年明显改善,配置型资金托底,短期也不会大幅下跌 [1] - 国债短期预期延续震荡走势,债市面临资金松、经济稳、短期降息预期较低的环境,涨跌动能均不足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研究观点 - 昨日A股市场震荡收跌,Wind全A下跌0.18%,成交额1.53万亿元,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指数均下跌,传媒板块领涨,有色金属回调,板块轮动继续 [1] - 近期中央财经委召开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市场对企业盈利回升和通胀企稳预期高,但本轮“反内卷”政策未配套增量财政政策,未来影响需参考中央财政增量政策转导方式和规模 [1] - 海外“非农”强劲使美联储降息预期稍缓,国内小盘指数受提振减弱,需关注美国内部博弈过程 [1] - 国债期货收盘,30年期、10年期、5年期主力合约上涨,2年期主力合约基本持稳,央行开展75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持稳于1.4%,公开市场净回笼230亿元 [1][2] - 资金面整体宽松,DR001、DR007环比上行,6月PMI物价指数稳定,经济韧性较强 [2] 日度价格变动 |品种|2025 - 07 - 09|2025 - 07 - 08|涨跌|涨跌幅| | ---- | ---- | ---- | ---- | ---- | |IH|2,724.0|2,727.8|-3.8|-0.14%| |IF|3,952.8|3,958.6|-5.8|-0.15%| |IC|5,930.0|5,958.0|-28.0|-0.47%| |IM|6,214.0|6,235.8|-21.8|-0.35%| |上证50|2,739.9|2,747.2|-7.3|-0.26%| |沪深300|3,991.4|3,998.5|-7.1|-0.18%| |中证500|5,953.5|5,977.7|-24.3|-0.41%| |中证1000|6,390.5|6,407.7|-17.2|-0.27%| |TS|102.46|102.47|-0.002|0.00%| |TF|106.16|106.14|0.025|0.02%| |T|109.05|109.02|0.03|0.03%| |TL|121.09|120.92|0.17|0.14%|[3] 市场消息 - 2021 - 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最终消费平均贡献率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 [4] 图表分析 股指期货 - 展示IH、IF、IM、IC主力合约走势及当月基差走势图表 [6][7][9] 国债期货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国债现券收益率、各期限国债期货基差、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资金利率图表 [13][15][17] 汇率 - 展示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远期美元兑人民币1M和3M、远期欧元兑人民币1M和3M、美元指数、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美元兑日元图表 [20][21][22] 成员介绍 - 朱金涛为光大期货研究所宏观金融研究总监,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有相关从业和咨询资格号 [27] - 王东瀛为股指分析师,哥伦比亚硕士,负责股指期货相关研究,有相关从业和咨询资格号 [27]
时报观察丨更有力度增量财政政策值得期待
证券时报· 2025-07-03 08:15
财政政策动态 - 财政部近期出台鼓励外资持续投资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 显示其有能力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政策 [1] - 财政部调整三季度发债节奏 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较原计划提前7-14天 以更快补充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额度 [1] - 6月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创年内新高 显示财政部门工作重心从"以债化债"转向扩内需稳增长 [1] 债券发行计划 - 下半年尚有超2万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与745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待发行 两项工具或将在三季度集中发行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拟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有望配合专项债券进一步支持项目建设并带动基建投资 [2] 政策支持方向 -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将替代置换债券成为政府债券发行主力 发挥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的作用 [1] - 财政部提前发债将推动"两重"(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两新"(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政策有序实施 [1]
更有力度增量财政政策值得期待
证券时报· 2025-07-03 02:40
财政政策调整与发债节奏 - 财政部提出"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并调整三季度发债节奏 提前发行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 体现中央财政对"两重""两新"等稳增长工作的高度重视 [1] - 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较原计划提前7天至14天不等 此举将更快补充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额度 推动"两重""两新"政策实施 [1] - 6月以来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明显提速 6月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创年内新高 [1] 下半年政府债券发行计划 - 下半年尚有超2万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与745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待发行 两项工具有望在三季度集中发行 [2] - 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替代置换债券成为政府债券发行主力 继续发挥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的作用 [1] 配套政策与工具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正处于准备阶段 有望配合专项债券进一步支持项目建设并带动基建投资 [2] - 财政部出台鼓励外资持续投资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 显示其有能力及时推出增量政策 [2] - 在"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要求下 预计将有更多有力度的财政政策措施适时推出 [2]
财政收支分化:收入承压但支出加码 期待更多增量财政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6-24 23:44
财政收支运行情况 -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亿元同比下降0.3% 其中税收收入79156亿元同比下降1.6% 非税收入17467亿元同比增长6.2% [2]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486亿元同比下降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5137亿元同比增长1.9% [2]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953亿元同比增长4.2% 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 [3] 税收细分项表现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2.4%至30850亿元 增速较前值扩大0.6个百分点 主因去年低基数效应 [2][3] - 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2.5% 降幅较前值收窄0.6个百分点 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端修复仍待改善 [2] - 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8.2%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大幅增长52.4%至668亿元 显示资本市场活跃度回升 [2][3] 土地市场与政府性基金 - 1至5月土地出让金收入累计同比下降11.9% 政府性基金收入受拖累整体增速为负 [3] -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 反映财政扩张动能不足 房地产与土地市场处于低迷期 [3]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 5月民生相关支出同比增速维持7.8% 基建相关支出同比降至-7.7% 投资重要性弱化 [4] - 5月科技支出同比增速大幅扩大至20.1% 体现对科技创新和产业链韧性的加强 [4] 财政政策展望 - 截至5月累计广义财政赤字3.30万亿元 广义赤字率2.4% 高于过去五年多数同期水平 [5] - 6月后财政赤字通常变陡 需观察支出强度可持续性 下半年或出台更多增量财政政策 [5]
5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支出节奏放缓
国盛证券· 2025-06-22 15: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再度转负,支出力度明显回落,需观察6月及以后财政发力可持续性,后续或需增加新预算规模扩大赤字,下半年增量财政政策可期 [1][4] 各部分总结 财政收入情况 - 5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1.2%,增速再次转负,1 - 5月累计同比-1.3% [1][8] - 5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同比0.1%,税收收入同比0.6%,非税收入同比-2.2%,中央同比增长0.4%,地方增长 - 0.1% [1][10] - 5月税收同比0.56%,国内增值税同比6.1%、个人所得税同比12.3%增速突出,企业所得税同比0.02%,盈利增长承压,地产相关税种同比 - 8.6%,跌幅扩大,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分别同比17.7%、33.0% [2][12] - 5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当月同比 - 8.1%,增速由正转负,若无增量政策,短期内难以大幅改善 [2][14] 财政支出情况 - 5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4.0%,较前值明显回落,1 - 5月累计同比6.6% [1][8] - 5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6%,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8.8%,增速均下滑 [3][16] - 5月基建类财政支出整体收缩,同比增速 - 7.69%,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支出有不同程度变化,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旅游等社科文教支出增速较高 [3][16] 财政赤字情况 - 截止5月,累计广义财政赤字为3.30万亿,假设今年名义GDP增速为4%,目前累计广义赤字率为2.4%,高于过去五年多数同期水平,与2022年接近 [4][21] - 进入6月后广义财政赤字往往变陡,需观察6月财政支出能否延续较高强度 [4][21]
5月PMI:内外分化加深——中采PMI点评(25.05)(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03 09:06
制造业PMI分析 - 5月制造业PMI边际回升0.5个百分点至49.5%,生产指数上行0.9个百分点至50.7%,新订单指数上行0.6个百分点至49.8%,生产恢复快于需求[10] - 内需主导行业表现强劲:装备制造业PMI上行1.6个百分点至51.2%,消费品行业上行0.8个百分点至50.2%,食品加工和专用设备等行业产需指数均高于54%[21] - 出口依赖型行业承压:纺织、化学纤维等行业生产及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高耗能行业PMI下行0.7个百分点至47%[21] 内外需分化 - 内需订单指数回升0.3个百分点至50.1%,4-5月均值较3月回落2.2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虽回升2.8个百分点至47.5%,但4-5月均值较3月下降2.9个百分点[24] - 高频数据显示5月外贸货运量同比降至0.9%,反映"抢出口"效应减弱[24] 非制造业动态 - 建筑业PMI回落0.9个百分点至51%,地产相关指标疲弱,但土木工程建筑业PMI上行1.4个百分点至62.3%,沥青开工率同比显著回升显示基建发力[29] - 服务业PMI微升0.1个百分点至50.2%,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互联网服务等行业景气度维持在55%以上[40] 行业细分表现 - 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受五一假期提振明显,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产需指数超54%[21] - 邮政、电信等现代服务业保持高景气,商务活动指数持续高于55%[40] - 建筑业预期指数大幅下滑1.4个百分点至52.4%,但新订单指数改善3.7个百分点[84] 后续展望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需关注财政政策对内需的支撑效果,服务消费和基建投资或成发力重点[45] - 高频数据显示5月全国迁徙规模同比上升22.4%,航班量同比增3.2%(国内)和17.7%(国际),反映消费复苏韧性[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