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电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研发机器人台链三大方向切入
经济日报· 2025-05-31 07:36
全球人形机器人发展关键期 - 未来五年是全球人形机器人发展关键期 将改写科技强国排序 [1][4] - 摩根士丹利2025年"机器人100强"报告显示台湾仅四家公司上榜 鸿海 和大 上银 台积电 [1] - 台湾产业链与中国差距明显 电子五哥高阶主管直言"差太远" [1] - 美国与中国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年 美国新创成为台厂合作对象 中国供应链正积极准备 [1] 台湾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现状 - 台湾业者认为与中国零组件成本结构悬殊 直接竞争没有机会 [2] - 台湾过去人形机器人发展案例包括鸿海与软银合作Pepper 华硕Zenbo 和硕展示机器人 但均已式微 [2] - AI技术兴起颠覆传统机器人编程技术 人形机器人新创已改朝换代 [2] - 台湾供应链面临对内不够完整 对外面临中国低成本竞争压力 [3] - 美中关系紧张可能使人形机器人成为贸易战限制项目 为台湾供应链创造契机 [3] 台湾产业发展建议 - Digitimes分析师建议台湾应专注半导体相关机会 如感测芯片 [2] - 应提供更具整合性系统组件 如线性滑轨及滚珠螺杆组成的局部元件 [2] - 需深入了解终端需求 确认客户具体应用需求和安全考量后再设计零件 [2] - 拓墣总监建议避开与国际巨头直接竞争 专注关键零件和应用整合 [3] - 应提早布局减速机的"机电一体化"和微型化设计趋势 [3] - 镜头业者应思考如何将机器视觉系统整合AI技术应用于机器人 [3] 政策与研发方向 - 国科会主委表示具体"智能机器人科技方案"需待科技办公室讨论 今年由行政院通过 [3] - 民间已有业者投入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研发 但政府政策白皮书尚未颁布 [4] - 产学界对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意见分歧 但对扶植供应链已有高度共识 [3]
九号公司:E-bike业务聚焦欧美线下渠道拓展,整体推进顺利
巨潮资讯· 2025-05-21 18:41
E-bike业务发展 - 公司E-bike业务聚焦欧美线下渠道拓展,优先布局北美市场,基于Segway品牌知名度、美国市场需求集中及与电动滑板车渠道重合的考量 [2] - 选择当前进入E-bike行业因早期中置电机成本高导致盈利困难,现通过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等技术创新提升盈利水平 [2] - 业务处于早期阶段,重点推进渠道开拓和产品力提升 [2]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布局 - 智能电动两轮车国内市占率达70%,未来通过巩固智能化技术优势提升全球渗透率 [2] - 机器人业务专注配送与割草机器人领域,依托三电系统及高精度移动技术保持竞争力 [2] - 海外市场采取审慎策略,计划通过小范围模型验证后系统性推进区域落地 [2] 电动滑板车业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自主品牌零售营收同比增长30.13% [3] - 第三代产品启动欧美市场铺货,强化"最后一公里"出行场景优势 [3] - 深化智能交互功能开发,优化车机互联、自适应驾驶辅助等应用场景 [3] 市场定位与新兴业务 - 坚守中高端市场定位,拒绝低价策略,通过差异化价值巩固品牌形象 [3] - 门店网络目标扩张至1万家,同步强化合规管理与店销能力 [3] - 女性定制化车型落地操控便捷性与安全设计,割草机器人在欧洲渗透率提升,美国处于用户教育阶段 [3] - 与宝马合作探索下一代两轮交通工具创新形态 [3]
绿的谐波:25Q1业绩修复,关注公司产品和高端场景拓展-20250515
山西证券· 2025-05-15 16: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 - A”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修复,关注公司产品和高端场景拓展 [1] - 考虑到公司在国产谐波减速器的龙头地位,以及其产品和高端场景的拓展能力,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54/0.67/0.83,对应公司5月14日收盘价145.48元,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71.4/217.5/175.4 [9] 事件描述 - 公司披露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同比 + 8.77%;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 - 33.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 - 38.09% [2] - 24Q4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 + 9.1%;归母净利润 - 0.03亿元,同比 - 122.86% [2] - 25Q1营业收入0.98亿元,同比 + 19.65%;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 + 0.66%,环比实现扭亏 [2] 事件点评 - 2024年业绩承压,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下滑3.60/9.41pc;25Q1环比扭亏 [4]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7.54%/14.41%,同比分别 - 3.60pc / - 9.41pc [4] - 分行业,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需求回暖,公司工业及服务机器人零部件收入2.77亿元/yoy + 3.93% [4] - 分产品,谐波减速器及金属件收入3.25亿元/yoy + 2.56%,收入贡献84.00%,毛利率36.13%/yoy - 5.03pc;机电一体化产品收入0.53亿元/yoy + 56.74%,收入贡献13.58%,毛利率41.14%/yoy + 0.11pc [4] - 费用端,公司货币资金利息收入减少,财务费用 - 28.17万元,同比增加0.23亿元;此外,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34亿元,同比 + 0.16亿元,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 [4] 产品与场景拓展 - 谐波减速器持续优化迭代,不断拓展高端应用场景,在半导体装备、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取得进展 [5] - 加速行星滚柱丝杠布局,构建全场景精密传动解决方案,已覆盖多系列智能机器人直线模组的相关需求,并实现小批量出货 [5] - 围绕机电一体化趋势,开发了超10款直线伺服关节,并具有大力重比、高精度、长寿命、低成本等特性 [5] 产能与布局 - 年产50万台精密减速器的扩产项目目前进入全面达产阶段,新募投项目“新一代精密传动装置智能制造项目”也在2025年启动建设 [6] - 2024年在日韩、东南亚、北美、欧洲完成销售团队搭建;收购德国Haux公司,实现公司精密传动部件在欧洲本土化投产 [6][8]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56|387|459|572|776| |YoY(%)|-20.1|8.8|18.4|24.6|35.7| |净利润(百万元)|84|56|98|123|152| |YoY(%)|-45.8|-33.3|74.8|24.8|24.0| |毛利率(%)|41.1|37.5|37.3|38.8|40.1| |EPS(摊薄/元)|0.46|0.31|0.54|0.67|0.83| |ROE(%)|4.2|1.6|2.8|3.4|4.1| |P/E(倍)|316.7|474.5|271.4|217.5|175.4| |P/B(倍)|13.2|7.8|7.6|7.4|7.2| |净利率(%)|23.6|14.5|21.4|21.4|19.6| [11]
绿的谐波(688017):25Q1业绩修复,关注公司产品和高端场景拓展
山西证券· 2025-05-15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 - A”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修复,关注公司产品和高端场景拓展 [1] - 考虑到公司在国产谐波减速器的龙头地位,以及其产品和高端场景的拓展能力,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54/0.67/0.83,对应公司5月14日收盘价145.48元,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71.4/217.5/175.4 [9] 事件描述 - 公司披露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同比 + 8.77%;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 - 33.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 - 38.09%;24Q4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 + 9.1%;归母净利润 - 0.03亿元,同比 - 122.86%;25Q1营业收入0.98亿元,同比 + 19.65%;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 + 0.66%,环比实现扭亏 [2] 事件点评 业绩情况 - 2024年业绩承压,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下滑3.60/9.41pct;25Q1环比扭亏,20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7.54%/14.41%,同比分别 - 3.60pct/-9.41pct [4] - 分行业,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需求回暖,公司工业及服务机器人零部件收入2.77亿元/yoy + 3.93% [4] - 分产品,谐波减速器及金属件收入3.25亿元/yoy + 2.56%,收入贡献84.00%,毛利率36.13%/yoy - 5.03pct;机电一体化产品收入0.53亿元/yoy + 56.74%,收入贡献13.58%,毛利率41.14%/yoy + 0.11pct [4] - 费用端,公司货币资金利息收入减少,财务费用 - 28.17万元,同比增加0.23亿元;此外,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34亿元,同比 + 0.16亿元,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 [4] 产品与场景拓展 - 谐波减速器持续优化迭代,不断拓展高端应用场景,在半导体装备、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有突破 [5] - 加速行星滚柱丝杠布局,构建全场景精密传动解决方案,已覆盖多系列智能机器人直线模组的相关需求,并实现小批量出货;围绕机电一体化趋势,开发了超10款直线伺服关节 [5] 产能与布局 - 产能提升稳步推进,年产50万台精密减速器的扩产项目目前进入全面达产阶段,新募投项目“新一代精密传动装置智能制造项目”也在2025年启动建设 [6] - 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2024年在日韩、东南亚、北美、欧洲完成销售团队搭建;收购德国Haux公司,获得其在欧洲的生产基地和本地化服务团队,实现公司精密传动部件在欧洲本土化投产 [6][8] 财务数据与估值 财务数据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56|387|459|572|776| |YoY(%)|-20.1|8.8|18.4|24.6|35.7| |净利润(百万元)|84|56|98|123|152| |YoY(%)|-45.8|-33.3|74.8|24.8|24.0| |毛利率(%)|41.1|37.5|37.3|38.8|40.1| |EPS(摊薄/元)|0.46|0.31|0.54|0.67|0.83| |ROE(%)|4.2|1.6|2.8|3.4|4.1| |P/E(倍)|316.7|474.5|271.4|217.5|175.4| |P/B(倍)|13.2|7.8|7.6|7.4|7.2| |净利率(%)|23.6|14.5|21.4|21.4|19.6|[11]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等内容 [13][14]
瑞迪智驱(301596)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4-29 18:58
行业发展前景 - 产品应用广泛,市场前景明朗 [2] - 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带来产品高端需求 [2] - 产品向机电一体化、驱控一体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2] - 行业整体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高端产品进口替代潜力巨大 [2] 公司业绩驱动因素 - 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地位提升 [3] 公司盈利表现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4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