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振政策

搜索文档
上半年北京市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同比增长2.5%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5:16
北京写字楼市场租金与供需情况 - 二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租金降幅持续收窄 全市租金环比下降2 3%至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币221 94元 五大核心商圈租金环比下降2 6%至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币257 58元 [1] - 二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无新增供应 甲级写字楼总存量维持在1368万平方米 [1] - 上半年全市写字楼市场半年度净吸纳量达19 4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 5% 空置率较2024年底下降1 4个百分点至16 9% [1] - 五大核心商圈半年度净吸纳量11 1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9 0% [1] 租赁需求行业分布 - 续租面积占季度租赁总成交面积的29 2% [1] - TMT行业在新租和搬迁类型中成交占比达55% 主要受AI和通讯类企业大面积新租推动 [1] - 零售业租赁需求占比8 5% 位列第四 受消费提振政策推动 [1] 未来市场供应与租金展望 - 下半年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预计仍无新增供应入市 持续去化或推动空置率继续下调 [2] - 2026-2028年市场将迎来约180万平方米未来供应 其中中央商务区和望京-酒仙桥区域占比达70% [2] - 预计2025年底租金或将趋于稳定 [2]
北京写字楼租金降幅收窄,五大核心商圈空置率继续下降
36氪· 2025-07-08 20:33
北京写字楼市场表现 - 二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租金降幅持续收窄,空置率较2024年底下降1.4个百分点至16.9% [1] - 2025年二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无新增供应,总存量维持在1368万平方米,全市和五大核心商圈季度净吸纳量分别为39677平方米和-3984平方米 [1] - 上半年全北京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达1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五大核心商圈半年度净吸纳量1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0%,空置率降至10.9% [1] - 全市租金环比下降2.3%至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币221.94元,五大核心商圈租金环比下降2.6%至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币257.58元,降幅呈收窄态势 [1] 租赁需求行业分布 - 科技互联网企业和消费类企业租赁需求活跃,续租面积占季度租赁总成交面积的29.2% [3] - TMT行业在新租和搬迁类型中成交占比达55%,专业服务行业成交占比较上季度提升3个百分点达13.1%,金融行业以10.9%位居第三,零售业租赁需求占比8.5% [3] 市场预测与趋势 - 下半年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预计仍无新增供应,持续去化或推动空置率继续下调 [4] - 业主方对租金的让度空间已接近极限,市场处于筑底横盘阶段,预计2025年底租金或将趋于稳定 [4] - 北京产业园市场处于换挡阶段,生物医药产业载体迎来集中交付高峰,短期内区域供需矛盾加剧,细分市场租金持续承压下调 [4] - 产业园运营主体转向"服务+生态"竞争格局,通过构建园区级生态、产业联盟协作机制等方式构筑差异化壁垒 [4] - 短期来看,产业园市场空置率或维持高位,运营方采取"以价换量"策略,但长期来看,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将释放潜在租赁需求 [4]
如何构建促消费长效机制:从补贴驱动到制度创新(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7-02 20:29
促消费政策历史与现状 - 我国促消费政策工具箱包括直接财政补贴(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消费券)和间接优惠支持(如汽车购置税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3] - 全国层面促消费政策侧重大宗商品(汽车、家电),地方层面则以多元化消费券为主,覆盖商品和服务消费[3] - 家电下乡政策从2007年试点到2009年全国推广,补贴产品从3类扩至9类,补贴比例13%[4][5] - 2024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覆盖8类产品,2025年扩至12类,补贴比例15%-20%,上限2000元/台,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比例9:1[5] 政策效果分析 - 首轮家电及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2007-2012)累计投入补贴765亿元,实现销售额6597.6亿元,财政乘数达8.6[6] - 2009-2010年政策高峰期,汽车和家电销售同比增速分别达62%和53%,2010年全年累计同比24.8%和27.7%[6] - 农村家电保有量显著提升,2011年底冰箱和空调保有量达61.5台/百户和22.6台/百户,较2006年年均复合增速22%和25%[6]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电销售同比增速达39%,2025年首批810亿元财政资金已前置下达[9] 基础设施与制度配套 - 1998-2004年农村电网改造投入2100多亿元,2006年"户户通电"工程为家电下乡奠定基础[7] -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全国农民年减负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叠加四万亿计划提升农村收入[8] - 2025年假日增加2天,优化休假制度有助于释放服务消费潜力[10] 服务消费潜力与方向 - 2023年人均服务性消费较趋势线缺口达1700元,商品消费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10] - 服务消费政策可聚焦文旅、餐饮等领域,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或消费券刺激[10] - "一老一小"定向支持政策或带动中西部地区食品、医疗保健消费,如西藏食品烟酒消费占比43.8%,陕西医疗保健支出占比10.6%[12] 长效机制构建 - 短期政策需与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完善等深层次制度协同,如提高养老金(职工/居民分别年增1700亿/2100亿元)和生育补贴(全国推广需1076亿元)[11] - 未来政策需实现商品与服务消费协同、财政与制度改革配合、"一老一小"精准支持三维突破[13] - 长期需通过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创新,推动消费从政策驱动转向内生增长[13]
张涛:促消费要防止“内卷式”竞争固化,适时转换政策重心
搜狐财经· 2025-06-26 17:15
消费提振政策 - 政策力度持续增加 去年安排1500亿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新增3000亿特别国债资金 [1] - 今年前5个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0.32万亿元 同比增长5% 其中商品零售总额18.04万亿元 同比增长5.1% [1] - 从去年3月到今年5月 社会零售总额累计增长6.5% 但CPI中消费品物价累计涨幅为-0.6% [1] 消费提振模式分析 - 模式1:商家通过降价销售获取订单 表现为"薄利多销" 但容易导致无序竞争和低物价预期强化 [1] - 模式2:商家通过产品创新激发新需求 实现量价齐升 带动经济良性循环 [2] - 模式2才是真正的消费提振 通过创新改善盈利预期 增加就业和薪酬 扭转低物价预期 [4] 政策建议 - 供给端需防止"内卷式"无序竞争 支持企业开展有效创新 拓展新市场 [4] - 消费端需扭转低物价预期 改善收入预期和财富增长预期 [6]
部分领域供需关系有所改善 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3 08:13
核心CPI - 5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升态势[1][3] - 节假日消费旺季及提振消费政策效果显现,带动居民消费需求回暖,消费品分项价格出现积极变化[3] - 1-4月核心CPI同比涨幅分别为0.3%、0.5%、0.5%,5月延续回升趋势[3] CPI整体表现 - 5月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1]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1%,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47个百分点[2] - 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2] - 蔬菜、水果、蛋类批发价格环比分别下降9.5%、1.9%、2.2%,猪肉略涨0.2%,水产品上涨0.5%[2] 非食品及服务价格 - 金饰品价格环比上涨40.1%,拉动其他用品及服务大类环比上涨[3]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交通工具租赁费、飞机票、旅游价格均由降转涨[4] - 交通工具用燃料环比下降3.7%,旅游环比上涨0.8%[3] 工业消费品价格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同比上涨0.6%,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4] - 家用纺织品、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9%、1.8%[4] -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4.2%、2.8%[4] PPI表现 - 5月PPI同比下降3.3%,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1][5] - 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6%,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下降3.5%,合计影响PPI环比降幅超五成[6]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2.8%,制鞋业上涨0.8%,计算机整机制造上涨0.2%[6] 行业供需与价格变化 - 煤炭采选、油气开采等上游行业跌幅较大,有色矿采环比上涨[7] - 油煤加工、化学原料、化学纤维等中游原料行业跌幅显著[7] - 家用洗衣机、电视机制造、汽车整车制造价格降幅分别收窄1.6、1.4、0.6个百分点[6]
5月份核心CPI同比涨幅继续扩大
搜狐财经· 2025-06-09 17:10
CPI数据 - 5月CPI环比下降0.2% 同比下降0.1% 其中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1% 影响CPI下降约0.47个百分点 [1][4] - 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1% 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2% 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 [4] - 蔬菜 水果 蛋类价格环比分别下降9.5% 1.9% 2.2% 猪肉价格环比略涨0.2% 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5% [4] - 核心CPI同比上涨0.6% 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5] PPI数据 - 5月PPI同比下降3.3% 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4% 降幅与上月相同 [1][7] - 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6%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3.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2% 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23个百分点 [9]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2.8% 制鞋业价格上涨0.8% 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上涨0.2% [7] 行业表现 - 金饰品价格环比上涨40.1% 拉动其他用品及服务大类环比上涨 [5] - 家用洗衣机 电视机制造 汽车整车制造价格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6个 1.4个和0.6个百分点 [7] - 医药制造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 黑色冶炼压力平稳 有色冶炼压力加大 发电企业利润扩大 [9] 市场动态 - 南华工业品指数月度均值环比下降2.1% 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 其中钢材价格拖累金属指数环比下降0.4% 石油煤炭价格带动能化指数环比下降3.3% [9] - 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月度均值环比下跌1.7% 为去年9月以来最大环比降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