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珠宝

搜索文档
浙江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 同比增长5.8%
每日商报· 2025-07-22 06:22
浙江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 8%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131亿元增长3 5% 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2亿元增长5 6% 第三产业增加值26921亿元增长6 0% [1] 新兴产业发展态势 -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 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营收均比一季度加快 [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部投资 [2] - 1-5月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 0% 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 08% [3] - 六大科创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 84% 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 67个百分点 [3]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企业 算力服务 数据服务 算法模型 智能终端营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3]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79亿元同比增长5 3%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 8个百分点 [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通讯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 家具类等享受国补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4 5% 70 6% 60 9%和50 2% [4] -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7 4% 增速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2 1个百分点 [4] - 即时零售 闪购等新零售兴起 天猫618促销活动期间淘宝闪购带动3C数码等品类成交创新高 [4] - 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7 6% 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 2% [5] - 上半年举办数十场大型演唱会 观众超150万人次 有效带动票房收入和综合消费 [5] - 网游 网剧 网文等文化新三样不断激发消费新增长点 如《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观展突破20万人次 [5]
上半年消费数据呈现四大特点
证券日报· 2025-07-21 00:19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2025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1] - 消费市场呈现扩容、提质、焕新、开放四大特点,展现蓬勃生机 [1] 消费市场扩容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1] - 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反映国内消费需求强劲增长 [1] 消费提质升级 - 绿色智能产品销量攀升,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500万辆,同比增长33.3% [1]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较快增长 [1] - 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新型消费焕新 - 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1] - 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IP+消费等新增长点涌现 [1] - Labubu潮玩盲盒风靡全球 [1] 消费市场开放 - 免签政策扩大吸引外国游客,五一假期免签入境外国人人次同比增长72.7%,端午假期增长59.4% [2] - 国际游客将中国游流量转化为中国购增量 [2] 政策支持方向 - 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和信心 [3] - 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基础设施 [3] - 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分配,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
消费市场需求升级活力释放
金融时报· 2025-07-18 10:30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1][2]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撑起经济增长"半壁江山" [1][2]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略高于商品零售额的5.1%,消费支出结构逐步优化 [2] 消费升级趋势 - 体育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1.3%,享受型消费增长显著 [2] - 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增长较快,绿色消费成为新风尚 [2] - 悦己消费、情绪消费、小众定制等新玩法层出不穷,如直播间"多巴胺配色"商品、宠物咖啡馆等 [3] 节假日消费拉动 - "春节""五一""端午"三大假期拉动餐饮、旅游、文娱、出行消费,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免签政策扩大后,"五一""端午"假期适用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次同比分别增长72.7%、59.4%,带动国内消费 [2] 政策支持与金融助力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由1500亿元扩大至3000亿元,前两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下达 [4]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及养老产业 [5] - 6月24日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金融与财政政策协同效应显现 [5]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国补"政策推动通信器材、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等销售快速增长,如立式空调补贴后价格从7000多元降至5000多元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计划7月下达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并制定分领域月度、周度资金使用计划 [4] 价格市场动态 - 6月CPI同比上涨0.1%,近几个月首次回升,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去年以来新高 [6] - 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价格修复,以旧换新和"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 [6] - 上半年CPI同比下降0.1%,与一季度持平,传统动能调整与新动能成长共同影响价格走势 [6] 下半年展望 - 业内预计下半年价格将低位温和回升,需以更大力度稳企业、促就业、增收入,增强居民消费内生动力 [7] - 政策持续发力有望巩固消费市场回升向好态势,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或进一步提高 [1][7]
上半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5.5%
北京青年报· 2025-07-18 09:37
宏观经济表现 - 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呈现平稳运行、向新向好态势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合计达87.0%,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 [2]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1%,设备购置投资增长近1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占设备购置投资比重超8成 [4] 行业增长亮点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集成电路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等领域收入增长15%以上 [2] -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需求旺盛 [2] - 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和16.8%,锂电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医疗仪器设备产量成倍增长 [8] 消费与投资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58.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额增长4.7% [4] - 限额以上便利店、超市和仓储会员店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0%以上,时尚类商品零售占比10.2% [4]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2.9%,设备购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8.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5][8] 企业创新与市场活力 - 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增长4.1%,技术合同成交额3595.3亿元,增长6.2% [7] - 中关村示范区重点企业技术收入增长11.0%,占总收入比重27.3% [7] - 全市新设企业近15万家,同比增长约20%,证券交易额增长20.3% [5] 数字经济与新兴产业 - 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8.7%,核心产业增长10.5% [8]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12.3%和10.2% [8] - "专精特新"企业收入增长4.9%,地理遥感信息、新能源技术推广领域发展较好 [7] 居民收入与就业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44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6.1%,快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 [12][13] - 工资性收入增长5.3%,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1.3% [12] -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4.1%,与一季度持平 [6]
半年报出炉,“消费第三城”再承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07:03
北京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9.2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 5% [1] - 全市实现社零总额6734 2亿元 同比下降3 8% [1] -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金银珠宝类 体育娱乐用品类及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6 1% 9 3%和7 6%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 6%和3 1% [1] - 粮油食品类 日用品类等基本生活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3 9%和2 7% [1] 社零总额变化趋势 - 2022年北京社零总额被重庆超越 目前保持全国第三位 [1] - 2023年全年社零总额增速为-2 7% 今年上半年延续下降趋势 [2] - 通讯器材类商品因企业经营模式变化 跨区域设立经营主体增加 影响在京零售额 [2] - 燃油车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 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也呈现降势 [2] 消费结构转型 - 北京提出以市场总消费额(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替代社零总额作为消费衡量指标 [3] - 上半年北京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 7% 体验式消费表现突出 [3] - 国际电影节 大型展览 演唱会等带动文娱服务性消费 电影票房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互联网直播 游戏及生活服务推动信息服务性消费持续向好 [3] - 上半年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 9% 低于2030年年均增长5%的目标 [3] 政策支持 - 北京市印发《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目标到2030年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 [2] - 推出24条提振消费举措 包括推动居民增收减负 优化服务消费体验 增强商品消费动能等 [3]
社零总额连续下降,北京消费乏力了? 专家: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综合性指标 更全面反映消费市场变化
北京商报· 2025-07-17 21:21
北京消费市场结构变化 - 上半年北京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9%,其中服务性消费增长4.7%,社零总额下降3.8%至6734.2亿元 [1][5] - 社零总额统计方式以商品消费为主,需完善为包含服务消费的更全面指标体系 [1] - 居民消费支出稳定增长,上半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增长2.6%和4.3% [5] 商品零售细分表现 - 商品零售6061.6亿元(下降3.8%),餐饮收入672.6亿元(下降3.6%) [5] - 基本生活类和时尚类商品销售较好:粮油食品类(+13.9%)、金银珠宝类(+36.1%)、体育娱乐用品类(+9.3%)、化妆品类(+7.6%) [5] - 家电和文化办公用品受"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分别增长4.6%和3.1% [5] - 汽车类和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大幅下降20.0%和24.0%,对社零总额形成显著拖累 [5] 服务消费与新兴业态 - 服务性消费在信息、交通、文化娱乐领域带动下强劲增长,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占比达58.9% [7] - "票根经济"延伸多轮消费,如五月天演唱会带动西单更新场商户联动促销 [7] - "它经济"爆发:上半年国内宠物消费773.75亿元(+8.84%),其中服务消费192亿元,北京宠物家庭持续增加 [8] 时尚消费趋势 - 中国消费者对小众品牌接受度达79%,美妆、服饰、家居领域渗透率攀升 [8] - 北京市发布《行动方案》,提出构建首发时尚矩阵,集聚国际品牌并培育本土品牌,支持设立研发中心和总部 [9] 消费转型与政策方向 - 服务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增速显著快于传统商品消费,文商旅融合成为重要路径 [13] - 北京推动服务消费从被动供给转向主动创造,通过文化IP、特色旅游线路等提升体验价值 [13] - 消费统计体系需加快完善,建立覆盖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分类指标以反映市场变化 [13][14]
北京经济“半年报”出炉,四个特点需要关注
新京报· 2025-07-17 20:59
北京上半年经济运行 - 上半年北京GDP达25029.2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快于全国0.2个百分点 [1] - 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工业三大行业贡献近90%的经济增长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较一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 [2] 行业表现 工业与制造业 - 电子和汽车行业表现突出: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医疗仪器设备、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330%、150%、110%、14.9% [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5%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和9.9% [4] 消费领域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34.2亿元,同比下降3.8% [3] - 服务性消费占比近60%,化妆品、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等时尚类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 [3] -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增加值增长110%,贡献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近50% [4] - 新能源汽车产量超26万辆,增长150%,占全市汽车产量比重达36.7%(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4] 新兴动能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0.1%和7.8% [4] - 智能车载设备、锂离子电池、充电桩等配套产品快速放量 [4] 收入与就业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8%,工资性收入增长5.3%(贡献率71.3%) [5]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4元,同比增长6.1%,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5] -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4.1%,6月因毕业季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至4.1% [5] 价格与市场 - CPI同比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8%,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3% [6] - 新能源小汽车、燃油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3%和3%,汽柴油价格下降7.2%-7.7% [6] - 服务价格微涨0.1%,母婴护理和养老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3%和1.1% [6] - 金饰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上涨38.3% [6] 下半年展望 - 政策支持与经济韧性将巩固稳中向好态势,新兴动能持续壮大 [7] - 存量与增量政策叠加,预计下半年保持稳中有进 [7]
2025年6月社零数据点评:6月社零整体同增4.8%,家具、家电等品类增速较快
华源证券· 2025-07-17 20: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社零整体同增4.8%,家具、家电等品类增速较快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社零总体数据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287亿元,同比增长4.8%,除汽车外为37649亿元,同比增长4.8% [5][6] - 6月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36559/5728亿元,分别同比+4.8%/+4.5% [5][6] - 6月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为18327亿元,同比增长5.0% [5] - 6月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餐饮收入总额分别为16955/1372亿元,同比+5.5%/-0.4%;商品零售/餐饮收入总额分别为37580/4708亿元,同比+5.3%/+0.9% [5][12] 中国限额以上分品类月同比数据 必选消费 - 粮油食品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8.7%,饮料类同比-4.4%,烟酒类同比-0.7%,日用品类同比+7.8% [5][16] 可选消费 - 纺服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1.9%,化妆品类同比-2.3%,金银珠宝类同比+6.1%,通讯器材类同比+13.9% [5][26] 其他消费品类 - 家具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28.7%,家电类同比+32.4%,建材类同比+1.0%,石油及制品类同比-7.3% [5][34]
【广发•早间速递】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开始体现
搜狐财经· 2025-07-17 09:13
宏观: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 - 6月美国CPI同比增2.7%,高于前值2.4%和市场预期2.6%,能源价格反弹为主要驱动因素 [1] - 核心CPI增速温和回升,核心商品价格环比反弹至0.2%,同比0.7%,为连续第二个月回升 [1] - 关税影响开始显现,多种核心商品价格指数相对于2023–2024年趋势线有所回升,但整体仍低于趋势线 [1] - 预计美国核心CPI同比四季度最高回升至3.3%附近,关税额外影响约80bp [1] 宏观:上半年经济增长 - 2025年二季度实际GDP同比5.2%,名义GDP同比3.9%,名义增长成为微观体感主要约束项 [2] - 6月经济延续"强供给弱需求"特征,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高,但终端需求分化,消费、投资、地产销售趋缓 [3] - 上半年实际增长同比5.3%,但工业产销率继续下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偏低,餐饮消费增速下降较快 [3] 农业:原奶周期 - 当前奶价持续磨底,行业亏损周期长达18个月,社会牧场散奶销售仅能覆盖最低饲料成本 [4] - 秋季牧场面临青贮饲料采购资金压力,行业产能去化有望加速 [4] - 前期淘汰后备牛群的供应缺口逐步显现,国内外原奶价格倒挂,原奶周期拐点临近 [5] 零售与消费 - 2025年6月社零同比增长4.8%,粮油食品零售额同比+8.7%,饮料同比-4.4%,烟酒同比-0.7% [7] - 化妆品零售额同比-2.3%,金银珠宝同比+6.1%,家电零售额同比+32.4%,汽车零售额同比+4.6% [7] - 线上零售龙头重塑供应链,地区零售龙头关闭亏损门店,利润端显著改善 [8] - 黄金珠宝消费回暖,但6月增速不及5月,建议关注后续金价变化 [8] 旅游与教育 - 7月进入暑期出行高峰,天气炎热,建议关注传统景区与热门IP结合 [8] - 教培板块高景气,存续龙头产能恢复支撑业绩,职业教育龙头基本面改善 [8]
消费逐季度改善,内需成上半年重要支撑力|2025中国经济半年报
华夏时报· 2025-07-16 16:37
内需成为GDP增长支柱 - 2025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 [2] -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3%,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4.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23% [2] - 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内需尤其是消费支撑作用显著 [2] 消费数据向好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二季度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3] - 商品零售额21.8万亿元增长5.1%,餐饮收入2.75万亿元增长4.3% [3] - 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22.2%、11.3% [3]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4] - 全国网上零售额7.43万亿元增长8.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2万亿元增长6.0%,占社零总额比重24.9% [4]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4] 消费结构分化 - 家电、汽车等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品类涨幅较大,石油及制品类因油价影响形成拖累 [5] - 6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8%,环比下降0.16%,受618促销提前影响消退 [5] - 下半年消费面临基数压力,部分月份社零同比可能出现波动 [5] 固定资产投资表现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7万亿元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6% [6]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制造业投资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 [7] - 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扣除房地产开发后增长5.1% [7]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 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航空及航天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4%、26.3%、21.5% [7] - 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扩张可能放大供需失衡矛盾,需注重效率和效益 [7] - 发改委审批固投项目金额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沥青开工率上行显示基建意愿较强 [8] 投资潜力与方向 - 现阶段高质量发展投资潜力大,包括新质生产力、城市更新改造、民生补短板等领域 [8] - 需优化投资布局,改善投资环境,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