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

搜索文档
风云A9L上市,奇瑞提速新能源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9 12:32
奇瑞重磅打造的新能源产品序列风云再迎重磅车型。7月8日晚,"鉴真章"风云品牌之夜暨风云A9L全球上市发布会举行。新车共推出4个版型,置换抢购价 为13.99万元至19.79万元。 奇瑞风云A9L。奇瑞供图 风云这一名称,可追溯至奇瑞诞生之初。1997年,在安徽芜湖的奇瑞"小草房"中,初代创业者怀揣"为国民造好车"的梦想,组装出了第一辆轿车,它的名字 就叫——风云。在步入智电时代后,奇瑞在2023年11月重新以风云作为锚定混动新能源赛道的产品序列。 此次推出的风云A9L瞄准中高端商务车市场,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是其亮点,例如,该车型以C级车尺寸实现D级车的乘坐空间,后排具备较大横向空间与 头部空间,膝部空间可达165毫米;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在降低风阻的同时,还能以两种开启方式提高安全性;座舱内,舒云座椅采用13层舒适座椅结 构,副驾配备零重力座椅等。 电混技术方面,风云A9L四驱版最大功率达470千瓦,最大扭矩达854牛米,百公里加速跻身4秒级;同时,在鲲鹏超能电混CDM 6.0系统的赋能下,风云A9L 实测纯电续航260公里,综合续航最高超过2500公里,并且实现快速充电,从电量30%充至80%仅需14.5分 ...
林泰新材(920106):乘用车湿式纸基摩擦片国产先锋,混动放量+产能释放驱动高成长
东吴证券· 2025-07-06 23: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林泰新材,给予“买入”评级 [1][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林泰新材是乘用车湿式纸基摩擦片国产唯一品牌,新能源混动车系放量与产能释放并驱成长,多领域拓展渗透打开成长空间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0/2.15/3.23亿元,对应最新PE为40.30/28.21/18.73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林泰新材: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国产先锋,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 深耕湿式纸基摩擦片,打造乘用车领域国产唯一品牌 公司成立于2015年,掌握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是国内唯一规模化配套企业,产品配套多家车企及厂商,2024年对比亚迪批量供货并获称号 [11] - 股权结构较为集中,子公司业务协同分工明确 截至2025年一季度,刘健夫妇为实际控制人,下辖南通林泰与上海林泰两家子公司 [13][14] - 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研发团队技术能力优秀 董事长刘健等高管经验丰富,公司建立优秀研发团队,拥有多个研发平台 [16] - 产品用于湿式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扭矩传递,覆盖市场主流自动变速器 主要产品为湿式纸基摩擦片和对偶片,应用于多种主流自动变速器,提前实现国产化目标 [21] - 近五年业绩复合增速达50%,25Q1毛利率提升至49% 2021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24.09%和50%,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287.62%,毛利率同比+7.86pct 自动变速器摩擦副营收占比超7成,各产品毛利率稳步提升,综合利率上升,费用率下降 [23][29][33] 卡位乘用车高景气赛道,混动车系放量与产能释放并驱成长 - 湿式纸基摩擦片为自动变速器核心零件,直接决定起步和制动的连贯性与舒适度 自动变速器渗透率高,湿式纸基摩擦片是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低,与对偶片配合实现制动和传动需求,纸基材料是主导品种 [35][40][44] - 受益于混动汽车份额增长驱动,乘用车摩擦片市场需求稳步提升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增长,混动汽车市场份额将大幅增加,自动变速器摩擦片需求总体呈上升态势,预计2035年需求量达74,450.40万片 [54][58][63] - 国产替代浪潮中占据先发优势,募投扩产突破产能瓶颈 全球仅少数供应商配套乘用车领域,林泰新材是国内唯一抗衡的国产品牌,技术指标与国外无实质差异且更具性价比 已与多家国内企业建立供货关系,进入麦格纳供应链 2021 - 2024H1产能利用率高,募投项目建成后产能将大幅提升 [68][73][80] 加速布局海外提升市占率,多领域拓展渗透打开成长空间 - 与麦格纳达成DCT量产合作,构筑全球化供应链地位 2024年12月DCT项目通过麦格纳量产审核,提升公司多方面实力,拓展产品应用渠道 [83] - 推进纸基替代金属基,期待工程机械与农机渗透率提升 工程机械和农机领域当前主要用金属基摩擦材料,存在不足,国外已推广纸基摩擦片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良好,已进入多家企业,相关销售金额和占比上升 预计2035年工程机械、农机、商用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市场规模分别达57.26亿元、2.94亿元 [85][94][90] - 开展飞行汽车技术验证,切入新型赛道延伸潜力 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迅速,预计2035年产业规模达6万亿元 湿式纸基摩擦片可应用于无人机和飞行汽车领域,公司已与飞行汽车制造商合作研发 [100][10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4/6.08/9.15亿元,同比增速为38.78%/40.20%/50.52%;实现归母净利润1.50/2.15/3.23亿元,同比增速为85.29%/42.87%/50.63%;毛利率水平分别为48.54%/48.79%/49.38% 参考可比公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9][110][111]
中国距离飞机油电混动时代有多远?
虎嗅· 2025-07-05 10:11
油电混动飞机技术突破 - Electra公司研发的EL9油电混动飞机仅需90米跑道即可起飞,滑跑距离仅45米,起飞速度60公里/小时[1][12] - 采用气流增升技术,机翼上方安装8个电动螺旋桨,起飞噪音极低[9][11][13] - 动力系统采用电池+涡轮发电机+独立电机模块三重保障,即使电池失效仍可安全降落[20]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EL9为9座短途飞机,标价1000万美元,实际售价可能低至500万美元,运营成本仅为直升机三分之一[5][6][8] - 首发市场瞄准城际短途飞行,计划2029年商用,实现"小区起降点-机场"无缝接驳[21][22] - 巴西Moya Aero等竞品转向混动方案,航程目标163海里,主攻景区观光/短途物流[15][16] 技术优势与行业趋势 - 混动方案平衡了纯电飞机航程不足与传统喷气飞机高成本高噪音的问题[20][26] - 中国追梦空天DF600混动飞行器已实现1000公里航程,但主要面向军用市场[17][18] - 全球动力电池40%市占率的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具备电池技术优势[41][42] 应用场景与市场机遇 - 当前技术最适合支线机场、县市通勤、景区观光等短途场景[35][38] - 中国低空经济政策与支线机场网络为混动飞机提供发展空间[37][38] - 电池能量密度不足限制干线航空应用,大飞机改装需6-10年周期[30][33] 产业链优势 - 中国企业在电池管理系统、供应链整合和成本控制方面具备竞争优势[42][43] - 新能源飞机可能复制新能源汽车从边缘到主流的发展路径[44][45]
代号“SEA-S”,极氪将发布全球首个全栈900V高压混动架构
快讯· 2025-07-04 10:57
技术发布 - 公司将在7月9日的9X技术发布会上推出全新的浩瀚超级电混架构——浩瀚-S(SEA-S)[1] - 该架构是全球第一个基于纯电架构打造的豪华超级电混专属架构[1] - 该架构是全球首个全栈900伏的高压混动架构[1] - 该架构将带来混动领域首个兆瓦级电驱[1]
2025年过半,纯电和混动之争该结束了吧?
36氪· 2025-07-03 09:56
新能源汽车补能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5月末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超过1440万台同比上升45.1% [4] - 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设充电设施5929个累计建成充电桩约3.5万个 [4] - 蔚来在全国建成超过8000座充换设施其中换电站数量达3371座苏浙沪区域累计建成1044座换电站 [8][6] 纯电动汽车使用现状 - 长三角地区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充足纯电出行无需特别规划 [6] - 导航软件已提供专门新能源车选项功能完善匹配车主需求 [14] - 车主心态逐渐适应纯电汽车特性高峰期充电等待时间基本控制在1小时内 [11] 混动车型使用经济性 - 某混动车型年行驶26000公里能耗成本3200元(电费1600元+油费1600元) [17] - 相比原有A级油车每月1000-1200元燃料成本混动车费用仅为零头 [18] - 混动车型可兼顾日常通勤低成本与长途出行无需补能焦虑 [15][21]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 2025年新能源车选择已不存在技术障碍最优解取决于个人需求 [23] - 纯电车型在中远期将主导市场但过渡期仍存在不确定性 [26] - 换电模式在800伏快充普及背景下仍具特定场景优势 [9][8]
小鹏增程下放至G7、MONA等,多新车迎战零跑、比亚迪
36氪· 2025-07-03 09:04
产品规划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四季度推出两款增程版大型车G9和X9,首次进入纯电以外的市场[1] - 后续将把增程技术下放到中端和低端市场,包括即将推出的G7和MONA系列车型[2] - 正在研发至少三款MONA系列全新车型,大部分将同步推出纯电和增程版本[4] - 将推出代号E29的高端轿车和一款旗舰轿车,填补P7i停产后的产品空缺[4] 市场策略 - 采取高中低三市场同步推进增程技术落地的策略[7] - MONA系列首款车型M03定价11.98-13.98万元,主攻15万元及以下市场[3][8] - 2025年一季度15万元以下乘用车销量占整体60%,达303万辆[10] - 目标2024年销量实现翻倍增长,达到约40万辆[11] 技术路线 - 将采用"纯电+超电"双技术路线,"超电"指增程式混动技术[7] - 增程技术命名为"鲲鹏电动",主打差异化:更大纯电续航、超静音发动机[7] - 目标增程发动机启动后音量仅比电动机高出几分贝[7] 销售表现 - 2024年6月交付新车3.5万辆,连续8个月销量超3万辆[10] - 2024年上半年累计交付19.7万辆,超2023年全年[10] - MONA M03上半年销量超8万辆,占公司总销量四成以上[4][10] - 2023年8月M03交付后,月销量从不足1万辆迅速回升至2万辆以上[10] 竞争格局 - M03主要竞争对手为比亚迪秦L EV、海豹06 EV等[8] - 将直面零跑、比亚迪等品牌,零跑2024年上半年销量22.2万辆[11] - 性价比市场新对手不断涌现,如零跑B01、吉利银河星耀8等[11] 内部管理 - 2023年进行大规模高管调整,裁撤10名高管[10] - 重点提升制造、采购等环节效率,实现成本控制[10] - 新款P7+、G6等车型定价比老款低数万元[10]
6月销量翻倍式增长,新能源重卡市场迎来一位新玩家
第一财经· 2025-07-01 21:21
新能源重卡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重卡市场销量达9.2万辆 同比增长29% 实现自4月以来的同比三连涨 [1] - 同期新能源重卡销量超1.5万辆 同比增长超1.2倍 月度渗透率连续三个月超过23% [1] - "以旧换新"置换补贴政策和"国七"排放标准制定推动新能源重卡快速发展 [1] 车企布局动态 - 长城汽车首次进军重卡市场 推出G系列混动重卡旗舰车型G1050 面向快递冷链等干线物流市场 搭载Hi4-G超级智能混动系统及L2级辅助驾驶 平原高速工况油耗19.9L/百公里 起售价53.66万元 [1] - 一汽解放 福田欧曼 三一集团等企业加大混动重卡市场布局 [1] 技术路线分析 - 当前新能源重卡以纯电技术路线为主 但使用场景多样性和工况复杂性导致需要更多新能源动力类型补足 [2] - 混动重卡在燃油经济性和维护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2024年全生命周期成本较柴油重卡降低约35万元 [2] - 长城混动重卡较普通卡车节油近10升/百公里 物流企业更关注TCO优势 [2] 市场前景预测 - 混动重卡将在重载工程车和丘陵山区长途运输牵引车领域快速渗透 该场景占重卡销量40%以上 [3] - 预计2024/2025/2026年混动重卡渗透率分别为1%/5%/10% 2030年市场占比有望达30% [3] - 率先推出最佳混动解决方案的企业有望确立竞争优势 [3] 行业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但沃尔沃 戴姆勒 斯堪尼亚等外资品牌通过国产化降低成本 [4] - 行业出现"零首付""零利率"等金融促销手段 部分经销商通过增加手续费等方式提高实际购车成本 [4]
混动靠谱吗?53.66万售价高吗?关于长城重卡的几点疑问和分析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28 21:29
长城混动重卡技术亮点 - 采用P2+P2.5+DHT混动专用变速箱技术模式,区别于传统P2单电机方案,配备Hi4-G超级混动系统[8] - 首创三引擎动力架构(康明斯13L 560马力柴油机+双180KW电机),综合马力达1050ps,解决爬坡/超车功率不足问题[8][9] - 双电机协同使发动机长期保持经济转速区间,平原高速节油率23.2%,山区节油率21.6%,综合节油15%-25%[9][12]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旗舰车型G1050定价53.66万,瞄准快递快运/冷链/高端专线场景,对标沃尔沃等进口重卡实现"进口替代"[16] - 价格介于进口重卡(60万+)与国产高端重卡(40-50万)之间,通过更低TCO和灵活营销策略竞争[16] - 下半年将推出970马力G970车型,覆盖6×4双驱和4×2单驱,价格更亲民[20] 未来产品规划 - 计划推出50.9度高倍率三元锂电池版本,支持长坡道能量回收及外接充电,覆盖常规混动与插混市场[22][23] - 电池升级后可在云贵川山区实现高效充放电,降低长上坡发动机负荷,进一步优化山区油耗[22] 行业技术背景 - 传统混动重卡因电机功率小/控制复杂导致高速节油效果不佳,P2电机直驱仍是主流路线[5] - 长城Hi4-G系统基于乘用车混动平台开发,继承多合一域控/电池管理等成熟技术,可靠性有保障[11]
长城:重卡要混动 老板要省钱 司机要省力 运营要省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7 14:01
产品发布 - 长城G系列混动重卡正式上市,起售价53.66万元,搭载自研芯片级"动力大脑"与双电机DHT混动专用变速箱,动力达1050匹,油耗降低15%-25% [1] - 针对干线物流及高时效快递场景的G970车型即将上市,满足多样化需求 [3] - 公司公布与高端进口重卡对比实测数据:百公里节油8.4升,综合节油率19.8% [6] 技术优势 - 采用Hi4-G超级智能混动架构、低风阻造型、轻量化设计、智能滑行等技术实现能耗及维保成本降低 [5] - 自研"云网天行大数据管理平台"及主被动安全配置提升车队运营效率 [6] - 通过电液转向系统、智能护航等智能化配置降低司机劳动强度 [6] 市场策略 - 推出三大首销福利:前200台用户享受"不省油就退钱"、三年维保全包服务、保证三年残值不低于50% [6] - 公司定位为"二次创业",强调长期主义发展理念 [3] - 以全链价值提升为核心,打造"老板省钱、运营省心、司机省力"的产品理念 [5] 行业背景 - 2024年商用车市场国内销量同比下降9%,货车销量下降5%,中重卡市场承压严重 [3] - 行业面临运力过剩、运价走低、购车需求抑制等挑战 [3] - 混动技术有望推动国内重卡产业升级,加速进入智能混动时代 [7][9] 产品定位 - 不局限于传统以车为中心的研发逻辑,创新性提出以人为本的产品理念 [5] - 通过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实现全链价值提升 [7] - 为物流行业提供降本增效与减碳压力的解决方案 [6]
长城汽车(601633):HI4-G混动重卡正式上市 剑指3 700+亿长途干线运输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6-27 12:27
产品发布 - 长城汽车G系列多款混动重卡正式亮相,旗舰车型G1050上市,起售价Pro版本53.66万元,Plus/Max/Ultra版售价分别为56.66万元/57.90万元/61.66万元 [1] - 推出首销福利包括前200台用户享受"不省油就退钱"、三年维保全包服务以及保证三年残值不低于50% [1] 技术亮点 - 搭载Hi4-G混动系统,采用P2+P2.5双电机架构,集成福田康明斯13L(560马力)发动机与自研8挡DHT变速箱,匹配双245马力电机,综合输出1,050马力 [1] - 9合1动力域控制器优化能量管理,提升13L发动机效能30%以上 [1] - 专为重卡设计的混动策略,复杂工况节油率达15%-25%,按年行驶20万公里测算,三年燃料节约成本可覆盖新车购置差价 [1] - 实测综合油耗29.7L/100km,较国四标准低17% [1] 行业动态 - 混动重卡成为行业技术升级重要方向,主流厂商如欧曼、一汽解放、奇瑞商用车相继布局混动车型 [2] - 长城混动重卡在Hi4-G技术加持下兼具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优势,叠加品牌溢价能力,定价策略更具市场竞争力 [2] 市场表现 - 2025年1-5月公司累计销量45.9万辆,同比微降0.54%,其中新能源累计销量12.4万辆,渗透率升至27% [3] - 5月海外市场销量3.5万辆,巴西工厂将于7月投产,规划初期年产能5万辆,重点生产哈弗H6混动版等三款战略车型 [3] - 魏牌受益于摩卡PHEV等新品放量,5月销量同比增长115.3%,坦克品牌保持稳健增长,哈弗品牌5月销量同比增长22.6%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510.5/2,948.3/3,139.9亿元,归母净利润149.6/173.6/191.9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