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痛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每克2800元,多地卖断货!有人升值收益超12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8:57
核心观点 - "痛金"(黄金与热门IP结合的饰品)在年轻消费者中迅速流行 成为二次元文化衍生消费的新趋势 其高溢价和限量属性推动市场热度及投资价值提升 [1][2][4] 市场热度与消费行为 - 网络社交平台"痛金"相关话题浏览量突破225万次 [2] - 二次元游戏爱好者携带价值上万的"金钞痛包"在漫展引发关注 相关帖子获超7万点赞 [2] - 电商平台IP黄金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94% 平台已为"IP黄金"设立独立类目 [2] - 原价899元的1g金钞在二手平台被炒至近1600元 溢价约78% 仍有上百用户标记"想要" [2] - 老庙黄金与《天官赐福》联名金饰套装被炒至1.66万元 吸引上万人浏览 [2] 产品案例与溢价分析 - 周大福与Chiikawa联名产品售价560元(金重0.2克) 约合金价2800元/克 [4] - 老凤祥皮卡丘足金金卡售价888元(金重0.5克) 约合金价1776元/克 [4] - 圣斗士星矢黄金摆件售价89万元(金重666克) 约合金价1334元/克 [4] - 老凤祥1000克黄金高达藏品原价88万元 当前金饰行情下价值超100万元 升值超12万元 [4] - 同系列圣斗士星矢摆件(666克)售价88万元 二手平台溢价10万至98.8万元 [4] 行业趋势与市场定位 - 18至34岁年轻人贡献超三分之一黄金首饰销售额 年轻一代购买力提升推动金饰消费增长 [5] - "痛金"融合情绪消费与文化表达 是黄金消费市场的细分赛道 呈现短期快速增长趋势 [5] - 传统黄金饰品消费仍占市场主流 "痛金"因高溢价和高波动性难以成为主导品类 [6] - IP情感连接使年轻人愿意支付溢价 黄金材质比传统周边更耐用 [6]
小红书造「痛」岛背后,是一场社区兴趣扩容
36氪· 2025-08-12 21:46
小红书社区进化与兴趣圈层发展 - 小红书在上海复兴岛打造全球首个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RED LAND",为游戏和二次元爱好者提供沉浸式体验[4][7] - "痛"文化源于日本,指在物品上绘制动漫图案的行为,现已发展成极繁主义美学,反映爱好者精神表达需求[7] - 活动邀请50多个知名游戏动漫IP,包括《王者荣耀》《原神》《宝可梦》等,阵容超过ChinaJoy和BW展会[11] - Echo Project音乐节现场表演引发狂热反响,EVA初号机无人机表演登上站内热榜[13] 游戏与二次元内容增长 - 小红书二次元内容从2023年起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仅次于时尚、美食的第三大垂类[18] - 游戏用户MAU达1.1亿+,游戏笔记日均曝光20亿+,日均阅读近10亿[18] - 二次元和游戏笔记发布量分别同比增长175%和168%,在所有垂类中排名第三和第四[19] - 形成独特的"2.5次元"文化,即二次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体[20] 社区内容创新与用户互动 - 通过"平底锅"等创意展示游戏内容,体现平台特有的现实创造性[20][22] - 二次元生活方式化趋势明显,如海底捞庆生、痛毕业服等现实场景应用[25] - 游戏侧与米哈游等超级IP合作,引入1351位独立游戏制作人,孵化38位万粉作者[30] - COS团建、谷子交换等强社交属性内容正在平台上兴起[25] 兴趣社区战略转型 - 小红书slogan从"你的生活指南"升级为"你的生活兴趣社区",强调兴趣聚合[33] - "痛金"、"cos团建"等兴趣话题笔记发布量同比增幅达数百至上千个百分点[33] - 平台已有超过2500个兴趣标签圈层,通过去中心化分发机制促进兴趣生长[37] - 每天将超过50%流量给到千粉以下用户,构建紧密社交网络[37] 社区生态与未来展望 - 兴趣圈层带来更高用户黏性和消费时长,直接提升社区生命力[36] - 2.5次元特色已形成,话题趋势与现实生活诉求高度关联[38] - 从"有用"到"兴趣"的转变,是平台连接人与人的持续进化过程[39] - 兴趣社区定位为长尾人群提供参与空间,拓展用户增量[38]
线上线下协同 文创上市公司发力展会经济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动漫展会经济崛起 - 2024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突破2700亿元 超过智能家居和咖啡产业 成为全球最大二次元市场 [2] - 今年ChinaJoy带动餐饮 零售 住宿 交通及其他服务消费约6.61亿元 [2] - 各地政府争抢顶级漫展举办权 哔哩哔哩BW 2025吸引90万人预约 首轮开票35秒售罄 二轮6秒售罄 [2][4] "痛"文化驱动IP商业化 - "痛包""痛车"概念兴起 带动高价二次元周边饰品消费 [3] - 叠纸游戏旗下"暖暖"系列潮玩品牌Dear Nikki天猫首日销量突破4万件 [4] - 米哈游2023年双十一期间登顶天猫玩具潮玩销售榜 并进入"亿元俱乐部" [4] 游戏公司线下布局策略 - 世纪华通在ChinaJoy展出13款游戏 重点打造《无尽冬日》冰雪嘉年华主题展区 [6] - 网易游戏展出45款作品 新游试玩区域排起长龙 [6] - 腾讯游戏搭建40米长"鹅MAX"大屏 覆盖十余种玩法品类 推出《符文战场》等新品试玩 [6][7] 线下体验成为行业关键 - 巨人网络通过新游首秀 IP联动 "游戏+AI"三大方向布展 [7] - 哔哩哔哩借展会加大单机游戏推广力度 [7] - 线下试玩可直观获取玩家反馈 排队现象本身形成有效宣发 尤其对3A游戏口碑至关重要 [7][8] IP全价值链开发趋势 - 游戏公司从单纯开发转向构建IP生态圈 迪士尼模式被广泛借鉴 [5] - 消费品品牌加速与游戏IP跨界联名 追求更高商品溢价空间 [5] - 文创企业通过展会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获取一手玩家数据并扩大宣传窗口 [2][4]
“明星怼脸海报七层楼高、进商场以为钻了偶像家卧室”,打工人逛个街快成富婆应援的NPC?
36氪· 2025-08-05 16:12
童年逛商场,是伴随着刘德华"耶咦耶咦耶咦耶↗啊哦↘"的歌声,一路买新衣、囤年货,一头扎进经济上行的喜气洋洋里。 长大了逛商场,是B1层先整点预制菜,团券买杯9块9的奶茶,再去优衣库和名创优品溜达一圈消消食,最后刮张寄托一夜暴富梦的刮刮乐,或者抽个泡 泡玛特的盲盒摆在办公桌上哄自己上班。 现在逛商场,却冷不丁闯进了一个异次元。前脚刚迈进门,后脚就被各路号称"盛世美颜"的怼脸海报团团包围,熟悉的、不熟的、真人的、纸片的、还原 美貌的、精修过度的,那叫一个层峦叠嶂漫山遍野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救命,这是给我干哪儿来了?" 01 痛楼,一场精心布阵的鬼打墙 当我第100次脱口而出"这谁啊到底"时,只能默默接受一个现实:一朝天子一朝臣,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在贴吧为本命爱豆舌战八方的小女孩了。 这被称为"痛楼"的热闹排场,精髓在于"精心布阵的鬼打墙",目之所及,所到之处,无不是TA——向上看是巨幅天幕和飘扬吊幔,向下看是地贴、花墙 和堪比北京地铁10号线早高峰的人潮长龙。 图源:(左)张杰北京新辰里痛楼(小红书@偷吃一口泡芙);(右)祁煜上海环球港痛楼(小红书@巴克Baak) 蔡徐坤深圳布吉岛万象汇痛楼(图源:小红书@是你 ...
为什么“痛文化”能吸引年轻人?如何顺势打造商业新爆款
36氪· 2025-07-18 10:39
痛文化市场表现 - 2024年闲鱼平台痛文化商品新发数同比增长268%,95后用户占比超70%,05后用户占25% [1] - 小红书痛包话题浏览量达14.5亿,讨论量974万;抖音痛包话题播放量16.9亿次;痛学士服话题引发超7000万围观 [5] - 泡泡玛特×杭州嘉里中心联名展通过角色扮演机制实现消费者深度参与,参与者通过互动解锁限定周边 [11] 痛文化商业价值 - 痛展从边缘活动发展为商业空间流量策源地,案例覆盖重庆、广州、上海等地 [5] - 上海静安大悦城通过"痛车展""二次元市集"等结构化内容系统实现持续运营,与B站UP主等圈层深度共创 [17] - 益禾堂联名《全职高手》IP产品5天热销150万杯,粉丝将杯身与大屏作为"流动痛墙" [7] 痛文化空间重构逻辑 - 痛文化以高密度表达重构公共空间视觉权力,形成"温和的占领"而非破坏性反叛 [9] - 商业空间设计转向"内容系统",需具备持续生产语义、吸纳用户参与身份构建、激活用户关系网络三大能力 [18] - THE MONSTERS展览将商场转化为IP叙事剧场,消费者通过任务互动成为内容共创者而非被动观众 [11] 痛文化用户行为特征 - 用户通过痛墙、痛包等载体实现"身份确认",表达权下沉推动圈层视觉自治 [1][7] - 消费动机聚焦归属感与代入感,情绪需求驱动取代功能叠加逻辑 [12][16] - 线下互动行为具备强社交属性,形成"剧场化、可转发的兴趣空间" [7][11] 行业启示 - 商业地产需从"内容展示"升级为"内容系统",培育用户社群语言与身份认同 [19] - 有效案例表明:单次热点快闪难以持续,需建立可反复演绎的空间语言体系 [18] - 痛文化验证了"情绪调度"对Z世代消费的优先级,空间设计需匹配情感代偿需求 [16]
00后的痛你可以不懂,但背后的千亿经济你要了解一下
虎嗅· 2025-07-15 07:52
行业趋势 -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千亿[6]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超5亿人 人均年支出超千元[71] - 痛文化代表消费升级 汽车/珠宝等耐消品通过二次元营销打开新客群[47][49][63] 平台数据 - B站BW漫展2024年创纪录:90万预约抢票 40万人次到场[17] - 展会规模达24万㎡ 为日本AnimeJapan四倍 美国芝加哥动漫展十倍[18] - 参展商超700家 非ACGN类品牌达18家 覆盖金融/3C/食品/汽车等[34] 品牌案例 食品饮料 - 上好佳×《蛋仔派对》打造"零食探险岛" 成为最出圈展位[28][29] - 芬达合作《绝区零》游戏 IP联动提升年轻消费群体触达[32] 汽车行业 - 华为智界×《凸变英雄》 极氪×《明末》推出定制痛车[38] - BW现场聚集800辆痛车 形成浙痛组等垂直社群[36][45] 珠宝零售 - 周大福×《黑神话》联名系列销售额超1.5亿元[63] - 定价黄金产品2025财年营业额增长105.5%[67] - 通过chiikawa等IP联名吸引男性新客群[64] 营销方法论 - 传统品类展会陷入同质化竞争 漫展提供差异化内容营销场景[55][56] - 线下大型活动成流量新入口 沉浸式体验提升品牌粘性[59] - 品牌需从"品类第一"转向"人群唯一" 建立情感连接护城河[68][69]
“整个商场就像巨型‘谷子店’,逛完快闪店又去了其他品牌店,还上楼吃了饭” 一场“黄油小熊”风暴席卷徐家汇商圈
解放日报· 2025-05-25 10:05
IP营销与消费场景重塑 - "黄油小熊"IP通过表情包传播和品牌联名迅速走红,符合"人格化、提供情绪价值、引发互动与二次传播"的路径 [2] - 瑞幸与"黄油小熊"联名推出的周边产品(徽章、贴纸、纸袋)成为消费者疯抢对象,饮品反成次要 [2]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黄油小熊"快闪店推出100多种商品,价格亲民(明信片9.9元,挂件69元),上海限定款常断货 [3] 商场与IP联动效应 - "黄油小熊"快闪活动带动港汇恒隆广场客流量增长超30%,消费额环比增长36% [4] - 商场内品牌商户主动参与联动,如CASETiFY推出联名手机壳、LADY M首发"春日绮梦"系列,形成多元化商业生态 [3][4] - 商场从"空间出租者"转向"内容运营商",通过沉浸式体验(如"女明星走秀"场景)增强用户停留时长与消费黏性 [3][4] 二次元文化驱动的IP经济 - "黄油小熊"本土化运营由国内IP营销公司主导,通过三维实体角色与二次元文化融合,创新消费场景 [5] - "痛文化"与"谷子经济"结合,上海成熟的二次元产业链支撑IP孵化,如快闪、联名、粉丝互动活动 [6] - IP迭代加速导致用户消费呈现"次抛"性,需借鉴长线运营案例(如二次元游戏衍生品)避免短期热度消退 [6] 行业趋势与案例 - 上海商业地产近期密集推出"商场+IP"案例,如静安嘉里×哆啦A梦、西岸梦中心×迪士尼,强化情感共鸣与首发经济 [4] - IP跨界合作(如Paul Lafayet推出"黄油奶霜拿铁")延伸消费场景,提升品牌协同效应 [4] - 二次元IP的线下变现路径依赖社交媒体传播与衍生品开发,边界逐渐消解于虚拟与现实之间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