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Pro
搜索文档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87.19亿 北水抛售芯片股及科网股 全天减持腾讯(00700)超12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8:06
港股通资金流向 - 10月31日北水成交净买入87.19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7.72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9.47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小米集团-W、美团-W、三生制药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腾讯、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1] 个股净买入详情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5.5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6.46亿港元 [2][5] - 美团-W获净买入4.64亿港元 [5] - 三生制药获净买入7546万港元,港股通(沪)相关数据显示净买入5.29亿港元 [1][4][5] - 中海油获净买入3540万港元 [2][9] - 赣锋锂业港股通(沪)净买入1405.03万港元,但整体遭净卖出2740万港元 [4][9] 个股净卖出详情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1.72亿港元,北水全天抛售金额达12.19亿港元 [2][7] - 阿里巴巴-W遭净卖出4.81亿港元,北水全天抛售金额达3.65亿港元 [2][7]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7806.58万港元,北水全天抛售金额达7.11亿港元 [2][8] -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1.67亿港元,北水全天抛售金额达4.73亿港元 [2][8] - 泡泡玛特遭净卖出2.20亿港元 [2] - 中兴通讯遭净卖出3.07亿港元 [4][7] 公司及行业动态 - 小米集团:招银国际对其第四季前景保持乐观,智能手机业务预计优化销售组合并提升高端市场份额,电动车业务交货强劲且盈利能力改善,互联网业务毛利率预计达75% [5] - 美团-W:旗下国际外卖品牌Keeta在巴西圣保罗州的桑托斯和圣维森特上线,预计年底前进入圣保罗 [5] - 三生制药:辉瑞制药注册了PD-1/VEGF双抗PF-08634404的两项全球三期临床试验,涉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 [5] - 大众公用: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05.14%,公司持有深创投10.8%股份,深创投投资项目包括宇树科技和摩尔线程 [6] - 中兴通讯:富瑞报告称其2025年第三季收入同比增长5%,核心营业利润同比跌115%,净利润同比跌88%,毛利率从40%同比下降至26% [7] - 芯片板块:英伟达CEO表示美国的AI芯片需要向中国出口,银河期货指出国产芯片板块在英伟达出口可能放松的消息下出现回落 [8] - 市场情绪:恒生指数10月以来持续调整,卖空活动显著活跃,截至10月30日港股主板卖空金额约为563.7亿港元,沽空比率达15.932% [7]
88VIP无门槛9折消费券再发一波 全年最优惠 天猫“双11”再加码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16:49
平台促销策略 - 天猫"双11"提供官方立减85折优惠,并叠加无门槛9折消费券、行业品类券、购物金等多重权益 [1] - 平台在特定时间点再次发放权益,88VIP会员可领取9折无门槛消费券,该券可与其他平台优惠叠加使用 [18] - 活动现货销售持续至11月14日24点,被宣传为全年最优惠时段 [25] 美妆行业促销 - 美妆品类推出官方补贴,每人至高可领取万元品类券 [19] - 全新上线"美妆大牌特卖会",部分商品折扣低至2折,例如MAKE UP FOR EVER定妆喷雾原价290元折后87.5元,梅森马吉拉香氛原价420元折后210元 [20] 运动户外行业促销 - 运动户外品类有超过180家品牌参与加码促销,发放店铺大额券,叠加平台优惠后价格低至5折 [21] - 具体品牌优惠包括斐乐官方旗舰店限时发放满2000减400券,Columbia发放满2000减300券等,活动期为11月1日至11月7日 [21] 消费电子行业促销 - 3C产品享受国家补贴政策,iPhone 17 Pro系列可领取300元惊喜券,华为产品至高优惠1500元 [22] - vivo X300、OPPO Find X9、iQOO 15、小米17Pro等新机可享国补,并支持至高24期免息 [22] 家电家装行业促销 - 家电家装家居品类通过官方立减85折、9折消费券、至高20%国家补贴和品牌补贴四重折扣后,价格可达5折 [23] - 美的、海尔、奥克斯等品牌部分热水器价格低至千元 [23] 宠物用品行业促销 - 宠物品类发放天降券,领先、vcare、OXYFRESH等品牌购物金充值低至9折起 [24] - 通过叠加无门槛券、宠物天降券和店铺购物金,领先烘焙猫粮等热门商品价格低至5.4折 [24] 跨品类促销活动 - 平台为美妆、服饰、母婴、食品等超过15个热门品类提供官方补贴,每人至高可领取万元品类券 [19]
雷军回应小字争议,一切都结束了
新浪财经· 2025-10-29 09:16
文章核心观点 - 小米汽车及其营销策略因在宣传材料中使用“小字”进行补充说明而引发公众和网友的广泛讨论与质疑,这种“大字吸睛、小字免责”的做法被视为行业普遍现象,但可能消耗品牌信任度 [1][2][3][4][5][8][9][10][20][22][24][26][29][30] 小米的营销争议 - 小米YU7在汽车之家冬季续航测试中获得续航里程和达成率双第一,但雷军微博评论区因“小字”问题出现热议 [2] - 网友对小米宣传材料形成条件反射,会主动寻找小字说明,例如“逆光之王”旁小字标注为“产品设计目标”,“1.98秒破百”备注“不计起步时间”等 [3][11][12][16] - 行业评论人士指出,使用极小字标注“目标成为”是行业普遍陋习,但误导性小字应被消灭 [5][7] - 公司回应称小字备注是“行业通行做法”,但公众嘲讽其为“大字吹牛,小字圆场” [20][22] 行业营销现象分析 - “大字吸引注意力,小字规避法律责任”的营销手法在食品、护肤品、快消品等行业普遍存在 [8] - 有律师指出,即使此类玩法合规,也可能涉嫌误导消费者,因为普通消费者无精力破译广告文字迷宫 [24] 流量关注度的双重影响 - 小米及其高管享有高流量关注度,能为公司节省亿级广告费并带来预售量爆表等好处 [24] - 高关注度也意味着高审视,小问题易被放大为信任危机,例如小米SU7的交通事故导致舆论对智能驾驶和安全性的质疑 [24][26] - 依赖短期流量和营销话术可能导致信任消耗速度超过想象,消费者现今会更仔细地对比数据和刨根问底 [26][30] 产品性能与营销关系 - 小米YU7的产品性能数据表现突出:在冬季测试中续航表现优于特斯拉Model Y(实测469.8公里)和理想i6(573.9公里),甚至有车主数据显示YU7 Pro版能耗为11.6kWh/100km,实际续航达741公里 [27][29] - 营销应放大产品优势而非创造不存在的优势,长期信任需依靠产品本身而非营销话术 [29][30] - 真正的长期主义需靠产品说话和口碑传承,而非小字免责或流量驱动 [29][30]
招银国际:降小米集团-W目标价至61.3港元 料第三季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60%
智通财经· 2025-10-28 11:44
业绩预期 - 预期小米集团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60%至100.1亿元人民币,符合市场预期 [1] - 预计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2.9%,高于市场预测的22.5% [1] - 招银国际略降2025至2027财年的经调整净利润预测3%至4% [1] 业务板块分析 - 智能手机方面,物料成本上涨,但小米14 Pro及Pro-max可带来更高的销售组合 [1] - 电动车业务交货强劲,盈利能力改善,并有潜在产能扩张,第三季度达到收支平衡 [1] - 互联网业务稳定增长,预计毛利率达到75% [1] 投资评级与前景 - 招银国际重申对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由62.96港元下调至61.3港元 [1] - 对小米第四季度前景维持正面态度 [1]
“韭菜”觉醒了!雷军演讲翻车,小米的套路,这次真的没人买账了
搜狐财经· 2025-10-18 11:12
公司营销策略与市场反应 - 公司年度演讲未能引发消费者共鸣,市场反应冷淡,演讲后公司股价连续多日下跌,市值快速蒸发[3][6][9] - 消费者对创始人创业故事和宏大叙事兴趣减弱,更关注产品交付时间与售后服务质量等实际问题[4][8][21] - 公司试图将手机行业“流量为王”的营销模式复制到汽车领域,但低估了制造业的复杂性,互联网营销无法替代制造业的基本规律[23][28] 产品设计与安全隐患 - 汽车隐藏式门把手在车辆碰撞电路故障后失效,导致外部无法施救,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相关话题网络阅读量破亿[9][11][12] - 行业专家批评取消物理门把手是在“看不见的地方抠钱”,将用户置于危险之中,同行企业均保留物理逃生方式,且中汽研新规也要求保留物理逃生通道[14][16] - 公司对超过11万辆汽车进行召回,原因为标准版辅助驾驶系统在特殊场景下存在识别不及时或失效的隐患,解决方案为远程升级,但部分车主仍心存担忧[16][18][19] 品牌信任与沟通问题 - 公司在产品宣传中存在使用“文字游戏”的现象,例如手机宣传“逆光之王”实为“产品目标”,汽车“超强钢车身”实为“材质项目名称”,此类做法被消费者视为对其智商的冒犯[22] - 消费者日益理性,不再为情怀和故事买单,转而更关注实打实的产品力与坦诚的沟通,同行企业已更多聚焦于技术参数与生产流程的展示[21][24] - 公司面临交付体系脆弱的问题,巨大订单量导致用户等待漫长,而黄牛公开叫卖加价车辆,暴露出渠道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损害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信任[26][29][30]
雷军的演讲失去了“魔力”
虎嗅· 2025-09-30 22:03
雷军个人演讲与公众形象转变 - 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直播评论中出现相当数量的负面评价,与前五次备受追捧的情况不同 [1] - 负面评论主要集中于三方面:吐槽小米产品品质、认为雷军营销过度并审美疲劳、对奋斗故事无感 [7] - 雷军个人声望在2023年因小米Su7上市成功而达到新高度,但近期突然失去"万人迷"系统 [8][9] 雷军历年演讲主题与内容演变 - 2020年首次演讲讲述创立小米激情燃烧的10年,传播"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 [12] - 2021年演讲主题为"我的梦想我的选择",讲述上市破发、高端化困境等追寻梦想中的困难 [14] - 2022年演讲不讲小米,转而分享在金山、卓越网时面对的低谷经历,以"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结束引发共情 [15][16] - 2023年演讲主题为《成长》,突出认知突破才能获得真正成长,并顺势推出小米折叠屏旗舰MIX Fold 3 [17] 小米的企业叙事挑战 - 企业叙事是呈现组织文化、战略的粘合剂,缺乏叙事会导致战略割裂、文化不统一 [22][23] - 雷军一直采用"示弱"叙事,着重强调逆境、耻辱和糗事,如上市破发后被投资人训斥一小时,易引发打工族共鸣 [28] - "示弱"叙事在2020-2021年反垄断大环境下成为雷军的坚硬铠甲,使其成为企业家"顶流" [30][31] - 随着小米造车取得成效及雷军成为"首富",公众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示弱"叙事难以持续 [34] 科技行业环境与公众期待变化 - 2021年造车是科技领域大热门,雷军造车决定获广泛赞誉,网友喊出"干翻特斯拉" [13][38] - 2024年AI、人形机器人成为科技新热点,寒武纪AI芯片企业一度超越茅台成为新"股王",公众期待更"硬核"科技 [39] - 新能源汽车行业"新手保护期"已过,公众对安全、设计、体验要求更严格,小米被质疑技术"不够硬"和"抄袭保时捷" [41][42] - 小米需要一场真正的硬核突围来应对当前科技环境变化 [43]
泡泡玛特收入首超迪士尼,黄金突破3850元,小米17Pro背屏爆火
36氪· 2025-09-30 13:23
泡泡玛特 - 公司“星星人美味时刻系列”盲盒未售先爆,隐藏款“小熊饼干”挂件二级市场价格飙升至929元,较59元官方价溢价16倍 [4] - 超迷你版LABUBU系列整盒价格从354元涨至1499元,平台上超3000人点击“想要” [4] - 公司收入首次超过迪士尼 [1][4] 黄金市场 - 现货黄金价格于9月30日盘中再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每盎司3851.879美元,突破前高3834.12美元/盎司 [3][4] - 此轮上涨已连续7天,不断突破前高,此前高点为9月23日盘中达到的每盎司3791.08美元 [4] 小米公司 - 小米17 Pro背屏“做痛机”概念在网络上爆火,引发公司高管卢伟冰在微博关注并询问“痛机”含义 [3][4] - “痛机”源于日本“痛文化”,核心是通过涂装、粘贴等方式将动漫、游戏等二次元IP元素融入物品外观 [4] 华为公司 - 余承东将主导华为IRB(投资评审委员会),其增任由任正非亲自签发文件 [3][5] 英伟达公司 - 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出售22.5万股英伟达股票,套现超4000万美元 [3][6] 苹果公司 - 公司曾计划推出8GB平价iPad,相关原型机已被曝光 [3][6] lululemon公司 - 公司出现2021年以来首次净利润下滑 [3] 特定商业模式 - 有从业者通过制作老房子微缩模型实现年收入500万元,模型均价在8000元到15000元之间 [3][6]
你说得对,但小米17Pro是一款苹果思维的iPhone小米
虎嗅· 2025-09-29 16:03
行业竞争格局 - 手机行业厂商普遍存在口头追求先进科技但实际执行经验主义策略的现象 [1] - 小米公司通过模仿苹果公司在6.3寸手机细分市场的成功经验获得显著成功 [1] - 竞争对手在去年开始模仿小米公司的策略 同样在"小屏幕"手机市场获得积极反馈 [1] 公司战略应对 - 面对竞争对手的围攻以及iPhone 17标准版的升级计划 小米公司采取了极具话题性的市场策略 [1] - 小米公司选择推出小米17Pro产品作为应对市场竞争的关键产品 [1]
客服回应小米17背屏能耗
新京报· 2025-09-26 20:59
产品设计创新 - 小米17Pro和17ProMax采用背屏设计 分辨率约为1K 像素集中带来优异视觉效果 [1] - 背屏耗电量仅为主屏的四分之一 [1] - 背屏采用特殊玻璃材质 防摔防刮性能达到普通玻璃的10倍 [1] 技术规格亮点 - 背屏小尺寸设计实现像素高度集中 提升显示精度 [1] - 特殊玻璃材料应用显著增强设备抗冲击和抗刮擦能力 [1]
小米港股大涨,虚拟货币近13万人爆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5:58
A股市场表现 - 9月25日A股震荡上行 创业板指创3年多新高[1] - 上证指数跌0.01%至3853.30点 深证成指涨0.67%至13445.90点 北证50跌1.37%[2] - 科创50涨1.24% 创业板指涨1.58%至3235.76点 万得全A涨0.17%[2] - 沪深300涨0.60% 中证500涨0.24% 中证1000跌0.37%[2] 板块与个股表现 - AI方向走强 芯片产业链活跃 阿里算力概念股杭钢股份/宏景科技异动拉升[2] - 宁德时代股价突破400元关口 市值1.81万亿元超越贵州茅台的1.8万亿元[2] - 上纬新材20cm涨停至132.1元/股创历史新高[5] - 智元恒岳要约收购上纬新材1.49亿股 价格7.78元/股较市价折价94%[7] - 上纬新材自7月8日起17交易日大涨1320% 市值从30亿元飙升至445.6亿元[7] 港股与科技巨头动态 - 小米集团港股涨超5% 雷军举行第6次年度演讲 发布小米17系列新品[3] - 京东集团港股涨近7% 宣布未来三年投入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3]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午后涨幅明显[3] 两融数据变化 - 两市ETF两融余额1154.26亿元 较前日增3.37亿元[8] - 融资余额1073.97亿元增1.71亿元 融券余额80.3亿元增1.66亿元[8] - 沪市ETF两融余额807.55亿元增3.04亿元 深市346.72亿元增3376.93万元[8] 虚拟货币市场 - 以太坊跌破4000美元为8月8日以来首次 24小时跌超4%[10] - 比特币跌0.87%至111719.1美元 SOL跌2.92% XRP跌0.60%[11] - 近24小时全球13万人爆仓 爆仓总金额超4亿美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