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信用受损

搜索文档
2023年下半年银行股投资策略:基于美元信用长期受损的银行股研究
国金证券· 2025-07-22 16:15
上半年港股表现及反弹因素 - 2025年上半年港股走出强劲结构性牛市,开局受AI等科技重估带动,虽经4月初“对等关税”扰动,但新消费、创新药、非银金融轮动支撑反弹[2][5] - 反弹得益于四大因素:地缘风险降温推升风险偏好;弱美元环境下人民币升值显著提振港股盈利预期和外资信心;香港金管局为维持联系汇率及应对IPO热潮投放巨量流动性,压低融资成本;南向资金加速流入且话语权提升,改善流动性并推动AH溢价收敛,港股定价属性向A股靠拢[2] - 南向资金成为关键“护盘力量”,流入规模激增,持仓核心在金融,近期开始多元化配置信息技术、通讯服务等;各类资金整体青睐金融与科技板块,周期类信心仍偏弱[2] 下半年港股展望 - 基于美元信用长期受损及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低估,叠加南向资金持续支撑,预计港股“结构性牛市”韧性仍在,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及港股作为人民币核心资产代表的价值是长期看点,但需关注美元潜在反弹等变量带来的短期波动,预计对人民币压力可控[2] - 短期市场情绪受中美关系改善窗口、联储降息及部分行业基本面波动影响,板块轮动料将持续,可关注前期涨幅小、有基本面改善预期的冷门板块[3] - 长期看,随着宏观政策托底和改革深化,港股有望迎来“人民币资产第三轮重估”,其“国家风险溢价”收敛潜力大,内资定价权上升将放大重估高度[3] 风险提示 - 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流动性利好不兑现[4] - 国内基本面超预期下行,压制外资信心[4] - 特朗普若超预期重启关税施压,可能从情绪上压制港股表现,出口相关板块存在风险[4]
【财经分析】金价持续震荡,下半年还能买吗?
新华财经· 2025-06-10 19:01
黄金价格波动原因 - 5月以来黄金价格剧烈波动,伦敦现货黄金及纽约黄金主力期货价格持续走低,黄金相关ETF纷纷下行 [1] - 金价走弱受美国5月非农就业数据略超预期(增加13.9万人,超出预期的12.6万人)及消费者通胀预期降温影响 [2] -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5月美国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从4月的3.6%降至3.2%,三年期、五年期通胀预期也下降 [2] -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6月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概率为99.9%,7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为85.5%,市场预期首次降息时点或延后至9月 [2] 央行购金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5月末黄金储备为7383万盎司,较4月末增加6万盎司,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 [5] - 7个月间累计增持黄金103万盎司,但5月增持速度放缓至6万盎司,3月增持9万盎司,4月增持7万盎司 [5] 黄金中长期配置价值 - 2025年开年以来伦敦现货黄金和上海金涨幅分别达26.9%和25.3%,涨幅已持平2024年全年 [7] - 分析师认为美国"类滞胀"风险加剧(低关税情景下CPI半年均值或升至3.5%以上,高关税或超5%)、美元信用受损及央行购金延续支撑黄金配置价值 [7][8] - 当美国CPI半年均值大于2.5%时,金价上涨概率明显高于下跌概率 [7] - 预计2025下半年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下限2980-3098美元/盎司,上限3500-3600美元/盎司;上海金下限720-750元/克,上限820-860元/克 [8] 美联储政策与就业市场 - 美国5月失业率稳定在4.2%,但3月和4月新增就业人数累计下修9.5万人,小企业雇佣意愿低位徘徊或预示未来非农就业走弱 [7] - 美国债务负担过高可能促使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 [7] 全球央行购金趋势 - 尽管中国央行购金速度放缓,但美债危机及美元信用受损背景下,全球央行或持续购金以分散外汇储备 [8] - 分析师预计未来半年到一年央行仍将增持黄金,黄金储备有较大提升空间 [8]
中金:近期美元信用受损下 全球对美元资产的需求有所走弱 非美货币普遍升值
快讯· 2025-05-08 12:15
美元信用受损与全球资产配置变化 - 近期美元信用受损导致全球对美元资产需求走弱 [1] - 非美货币普遍升值可能促使贸易商和金融投资者将美元资产换回非美资产 [1]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 大量贸易顺差补结汇可能推动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快升值趋势 [1] - 若货币政策不希望汇率升值过多 货币市场利率需要更多补降 [1]
黄金价值凸显,炒金更需谨慎
搜狐财经· 2025-04-28 09:09
黄金的货币属性回归 - 黄金正在重新货币化,成为人们避险的首选,因美元信用日益受损[1] - 黄金的物理特性与稀缺性使其天然具备货币属性,已有4000多年历史[1] - 上世纪70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黄金一度被认为退出货币体系,但当前货币属性正在回归[1] 黄金价格的历史表现 -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国际金价从35美元/盎司开始,经历3次标志性上涨[1] - 1970—1980年滞胀期,金价飙升23倍至850美元[1] - 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金价从700美元涨至1920美元[1] - 2020年疫情冲击下,金价突破2000美元并开启新一轮牛市[1]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 - 上世纪70年代滞胀期间,美国CPI高达13%,黄金作为抗通胀资产需求大增[1] - 2007—2012年金融危机期间,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价值储存工具受到重视[1] - 当前美国"关税大棒"和国内经济问题推动金价攀升[1] 央行购金行为与金价影响 - 全球央行正以惊人速度囤积黄金,2024年购金量连续第三年超过1000吨[1] - 央行每增加100吨黄金需求将推升金价上涨2%[1] - 金融机构大多对黄金价格作出持续上涨的判断[1] 黄金投资的潜在风险 - 白宫政策变化、美国经济结构性难题和地缘政治变化可能引发金价剧烈波动[1] - 金价曾出现3个月内暴跌18%的情况[1] - 高杠杆投资黄金可能让投资者血本无归[1] - 中国多家银行已发布公告警示投资黄金风险并严控信用卡资金炒作[1] 黄金的终极价值 - 黄金作为非债务性资产,在信用波动时终极价值凸显[1] - 当纸币、债券、股市、金融衍生品甚至加密货币信用波动时,黄金成为"绝对信用"追求的最终附着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