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搜索文档
铁皮石斛:从悬崖仙草到富民瑰宝的产业蜕变
中国食品网· 2025-07-25 17:15
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如何从峭壁之上的珍稀本草,蜕变为驱动乡村共富的"黄金产 业"?带着这一核心命题,浙江理工大学"研茗兴斛"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近日奔赴浙江乐清雁荡山北 麓,展开了一场铁皮石斛产业的深度解码之旅。从主题博物馆到现代化企业展厅,从种苗基地到红火的 共富市集,实践团沉浸式探寻这株千年本草的传承密码与现代活力。 铁皮石斛博物馆:文化传承与历史溯源 乐清市雁荡山铁枫堂铁皮石斛博物馆是浙江省文物局唯一备案的"铁皮石斛"主题博物馆,位于铁枫堂创 始人宋康池故居及行医馆址的原址。馆内现有藏品300余件,分为历史厅、非遗厅和功效厅。历史厅 内,翔实的史料与实物系统梳理了雁荡山铁皮石斛的千年应用史与铁枫堂五代传承脉络,并创新运用 VR技术生动再现明清药农攀崖采斛的艰险场景,令成员仿佛亲历"江南仙草"的传奇历程。非遗厅聚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皮枫斗加工技艺,成员们亲手体验"十九道古法炮制",在揉捻、烘焙、定 型中感受鲜条蜷曲成"龙头凤尾"枫斗的匠心独运,非遗传承人指尖抚过的铜炒锅裂痕,无声诉说着百年 技艺的温度。功效厅则通过实物标本对比、古籍文献佐证与现代科研解析,清晰呈现铁皮石斛的品种鉴 ...
铁皮石斛产业:多元发展,传承创新共谱新篇
中国食品网· 2025-07-25 17:15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研茗兴斛"奔赴铁皮石斛主产区,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文旅 园区,对蓬勃发展的铁皮石斛产业展开深度调研。实践队员们发现,这株被誉为"仙草"的珍贵植物,正 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健康食品创新、盆景观赏艺术化以及文旅研学融合等多条路径,在传承千年智慧的 同时,谱写着产业创新升级的新篇章。 位于雁荡山麓的铁定溜溜石斛文化园,为我们展示了铁皮石斛产业的"文旅+"魅力。这里不仅是石斛农 产品的展销平台,更创新开发了石斛酒、护肤品、糕点等特色商品。最吸引实践团的是其丰富的沉浸式 体验项目:游客可亲手制作石斛盆栽、石斛面膜、石斛肥皂,深度感知石斛文化。园区巧妙融合石斛与 美食,推出的石斛豆花等特色甜品饮品,凭借颜值与美味成为网红打卡点。为了让更多游客深入了解铁 皮石斛,石斛文化园还通过制作通俗易懂的科普小手册、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丰富多样的科普内容等方 式,向游客普及石斛知识,增强游客对石斛的认知和兴趣。同时,园区积极开展直播活动,借助电商平 台的优势,不断扩大销售范围,有效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尽管面临运营挑战,文化园凭借创新产品与 体验活动,成功地将石斛文化推广至更广阔人群。 为期一周的深度调 ...
青年入乡站点引实践 浙理学子探石斛兴乡策
中国食品网· 2025-07-25 17:09
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一站式服务助青年扎根 今年正值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五周年。为吸引青年返乡创业、赋能乡村振兴,浙江省创新推 出"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并将其纳入2025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研茗兴斛"暑期社会实 践团怀揣乡土深情与时代担当,依托专业知识与青春热忱,走进温州乐清市大荆镇,以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为基地,以 实际行动谱写助力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不仅是政策的"传声筒",更是青年扎根乡村的"能量站"。该站点提供"1+N"一站式服务(即 人才招引+就业指导、创业孵化、技能培训、技术服务、政策咨询、学习交流、生活配套等),着力解决青年入乡 的"燃眉之急"与"后顾之忧",为其深度参与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激活小微活力:脚步丈量乡土经济韧性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龙头引领,更离不开小微主体的活力。实践团深入街巷村落,探访家庭作坊、小微加工厂与特 色手工作坊。同学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经济的真实脉动,细致记录这些小企业在生存发展中的挑战与亮点。这一过程让 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关注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充满韧性的市场主体。 图1 浙江铁枫 ...
标准化种植 品牌化营销 山西晋城全力推动陵川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4 08:19
产业发展现状 - 中药材产业覆盖陵川县11个乡镇和80%以上行政村,从业人口突破6万人,全产业链产值达22亿元[1] - 中药材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省内外具有标志性特色产业影响力[1] - 种植面积达8.5万公顷,年产量突破1.66万吨,规模效益持续释放[2] 标准化建设 - 出台《陵川县野生连翘抚育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陵川连翘""陵川潞党参"两项省级地方标准[1] - 制定连翘、党参、黄芩、柴胡、紫苏等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对全产业链实施严格监管[1] - 九州天润道地药材公司的连翘基地获国家认证为"三无一全"基地品种[1] 品牌化建设 - "陵川连翘""陵川潞党参"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连翘、党参、连翘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 - "陵川连翘"获得晋城市唯一"中国气候好产品"称号[2] - 乡土人家公司的"丹韵"连翘红茶在2023文旅康养城市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金奖[2] 产业转型与拓展 - 推动中药材从分散种植向集中连片规模开发转型,种植区域由东部山区向中西部丘陵区拓展[2] - 开展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基地建设、野生抚育、高标准温室育苗基地等项目[2] 市场推广平台 - 连续举办7届"太行连翘节",成功打造连翘产业大会并永久落户陵川县[2] - 构建集宣传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优质载体,助力产业对接大市场[2]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行业研究:中医养生观念深入人心,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获消费者青睐
源达信息· 2025-07-22 19:22
报告核心观点 中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政策鼓励居民日常保健,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食补养生年轻化推动行业创新升级,中药饮片迎来市场机会,建议关注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 [1][2] 各部分内容总结 药食同源历史悠久,中医养生观念深入人心 - 中国古代有“寓医于食”传统,当代保健食品基于药食同源理念发展,药食同源目录多次扩容,从最初33种增加到目前119种,市场有望发展 [7] -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含“药食同源”和中药材原料的食品,监管要求不同,常见成分有多糖、黄酮等,有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9] 多重因素推动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扩容 中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人群基数庞大 - 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比22%,65岁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养生保健食品需求大 [1][11] - 养生消费群体年轻化,年轻群体成为新生力量,需求精细化、多元化推动市场高端化、定制化 [11] - 中国中药材保健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加,2021年为181.6亿元,预计2025年达682.1亿元,年复合增速39.2% [11] - 政策鼓励居民日常保健,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养生保健食品市场有望加速扩容 [1][15] - 不同老龄群体对保健食品需求特征有差异,市场需求多元化,空间广阔 [16] 食补养生年轻化,推动行业创新和结构性升级 - 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养生,推动传统养生产品创新,如中药奶茶、中医版酸梅汤等受青睐,零食化高端滋补品受欢迎 [2][17] - 青年群体健康保健需求个性化,精准营养能满足需求,功能性食品是推进精准营养理念落地的载体 [20] - 精准营养理念普及促使功能性食品需求增长,中药材功能性食品有望成为快速增长的细分赛道 [22]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2019 - 2020年中药材保健食品渗透率低,2023年达4.79%,头豹研究院预测2028年将达6.52% [2][22] - 老字号企业打造国潮IP,线上年轻消费者占比高,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7] 获益于中医养生热潮,中药饮片迎来市场机会 - 中药行业产业链包括上、中、下游,中药饮片是下游直接原料,受益于下游需求扩容 [28] - 传统中药饮片加工分净制、切制和炮制三道工序 [30] - 中医养生观念普及,年轻群体养生热潮推动中药饮片企业产品创新,市场空间持续增加 [32] 投资建议 - 云南白药从中成药企业发展为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形成多品牌格局,中医养生市场扩容利好业绩增长 [35] - 东阿阿胶从事阿胶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开发多种中药材功能性食品,有望受益于食补养生市场扩容 [38]
湖南靖州商贸物流“链”式增长密码:茯苓出山、竹品出海、电商通途
央视网· 2025-07-21 09:27
茯苓产业 - 靖州茯苓贸易大市场2023年交易量11万吨,交易额20亿元,占全国交易量70% [2] - 茯苓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延伸至保健品、食品、美容品等领域,推出茯苓面、茯苓茶、茯苓面膜等多款产品 [2] - 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茯苓种植、加工全流程可追溯,鲜茯苓通过怀化国际陆港枢纽实现72小时全球鲜达 [3] 竹制品产业 - 辰铭竹业上半年发运出口标柜126个,竹筷单月订单超2万件,物流效率提升节省5天时间 [4] - 领高新材料竹纤维食品包装获美国FDA及欧洲SGS等认证,订单达3.5亿元,物流成本降低18% [4] - 靖州竹产业上半年产值突破30.6亿元,全国首部竹产业单行条例实施后原料运输时间缩短4小时 [5] 电商与物流 - 电商直播间实现48小时全国直达,产品覆盖200多个城市,跨境电商竹制茶具东南亚月销超万件 [7] - 怀化国际陆港海铁联运班列使石油焦运输时间缩短1-2天,成本降低30%,上半年吞吐量35万吨同比翻倍 [8] - 新能源重卡电车实现2小时内货物分拨至湘黔桂三省交界区域,支撑周边四省供应链需求 [8] 区域经济联动 - 靖州通过"铁路+海运"专线连接广州南沙、广西钦州等港口,辐射韩国仁川、日本大阪、美国纽约等国际市场 [4] - 商贸物流体系整合茯苓、竹制品、石油焦等产业,形成"出山、出海、通途"三位一体的全球枢纽格局 [1][8]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丨山高何为先
河南日报· 2025-07-21 07:21
中岳嵩山,脉起于此,"九山半岭半分川"的地形,既造就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一度困住了向外发展的脚 步。 嵩县田湖镇张庄村将昔日的荒坡变成丹参基地,围绕特色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资料图 片 记者 邓放 摄 山大而高曰嵩,嵩县名副其实。 如何破解与生俱来的"碎片化困局"?嵩县的答案是因地制宜,靠山靠水靠人才,将零散资源转化为规模优 势,以"片区化推进"做足增量,通过组团式整合实现系统性突围。 从资源禀赋造就的劣势到和美乡村建设的先导,曾经的"穷山恶水",变成生存发展的"自然银行",嵩县为河 南抓好乡村振兴树立起样板。 找准脚下路辨山识势,把地形短板变跳板 "咱这多是丘陵地,以前村民种粮食都是靠天收,忙活一年落不下仨瓜俩枣,没有年轻人愿意留在村里。"嵩 县城关镇叶岭村党支部书记董广聚谈起从前的情况,语气里充满无奈。 相较于平原地区,山区乡村的耕地细碎化突出,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发展的短板 与约束众多。嵩县县委书记辛俊峰认为,以片区化组团式推进乡村振兴,将具备产业关联性、资源互补性的 乡邻乡镇村庄整合规划,推动三产融合,形成产业集群,可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今年河南发布宜居宜业和美乡 ...
链博会观察|一杯茶的沉浮 健康理念让传统文化“沏”出新味道
贝壳财经· 2025-07-19 09:38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中国茶叶行业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达到5309.6亿元 [2] - 健康生活理念和年轻化趋势推动即饮茶饮料、奶茶等创新产品需求增长 [2][6] - 养生茶饮相关企业注册量2024年同比增长6.1倍,存量企业同比增长44.4% [22] 产业链转型与创新 - 传统茶企从种植、批发向全产业链布局转型,涵盖研发、深加工、境内外销售等环节 [3][7][9] - 湖北省茶业集团开发茶衍生品如茶啤酒、茶曲奇、茶冰淇淋等,并建立海内外营销渠道 [7] - 新宝堂打造陈皮全产业链,涵盖种植、批发、食品研发、生物科技等领域 [9][14] 供应链合作与品牌联动 - 茶叶、中药材企业成为健康饮品品牌供应商,如星巴克使用广西茉莉花茶、福建铁观音作为茶咖原料 [17][20] - 农夫山泉在云南采购茶叶7000余吨,投资1亿元建设茶叶初制厂 [21] - 茶百道与凤庆合作建设"滇红茶园"生产基地,解决茶农"卖茶难"问题 [21] 产品创新与消费场景 - AI泡茶机、茶咖、茶味冰淇淋等创新产品涌现,拓宽茶饮消费场景 [1][7] - 星巴克推出本土化茶咖饮品,包装实现100%中国采购与加工 [19][28] - 东阿阿胶开发阿胶入茶饮品,正大集团探索养生纯茶饮料 [26] 传统文化与现代融合 - 年轻消费者通过奶茶、茶饮料等非传统方式接触茶文化 [7][20] - 老字号企业如新宝堂通过陈皮饮料等创新产品实现传统技艺年轻化转型 [14][23] - 茶饮与咖啡、中药等跨界融合,推动产品功能化、个性化发展 [17][27]
包头土右旗双擎记:储下绿电千兆 流转药香万里
内蒙古日报· 2025-07-18 18:48
储能电站建设 - 国轩高科子公司内蒙古辉宏新能源正在建设"包头威俊20万千瓦/120万千瓦时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占地133亩,投资9亿元,预计2024年底建成,采用长寿命磷酸铁锂储能系统 [3] - 土右旗吸引博思、明阳、储阳、卧龙等5家企业联合打造包头威俊500KV变电站150万千瓦/900万千瓦时电网侧独立储能超级工程,计划2025年完成 [3] - 明阳集团同期开工"威俊40万千瓦/24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采用循环寿命超6000次的314Ah电芯与高规格安全防护体系 [3] 中药材智慧产业园 - 内蒙古恒立物流投资1.65亿元在土右旗沟门镇建设中药材智慧产业园,1号交易库钢结构已成型 [5] - 产业园将建成交易、保鲜、加工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中枢,一期投产后预计年交易额15亿元、税收3000万元,新增就业200人 [5] - 2026年二期饮片精深加工区启动后,年周转加工量将突破10万吨,目标成为内蒙古中西部最大综合型中药材产业高地 [5] 区域经济发展 - 储能项目将在低谷时吸纳富余风光电能,高峰时释放电力,为蒙西电网提供稳定性,并为内蒙古探索储能产业政策与商业模式提供样本 [3] - 中药材智慧产业园将推动包头道地黄芪、甘草走向全国,加速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高地和民生福祉 [5] - 重大项目被视为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的科技密钥和区域经济换挡升级的核心引擎 [5]
记者手记|美国花旗参农的关税烦恼
新华网· 2025-07-17 14:29
行业概况 - 威斯康星州是美国唯一生产优质花旗参的地区,拥有125年种植历史,气候和土壤赋予其"浓郁苦味后带甜味"的独特品质 [1] - 行业鼎盛时期(1980-1990年代)拥有超过1200名种植户,年产量超260万磅(约118万公斤),带动地区经济繁荣 [1] - 当前种植户数量锐减至79户,预计未来两年再减少12户,产量降至约100万磅(约45.4万公斤) [1][2] 市场挑战 - 国际竞争加剧:加拿大等国大规模种植导致市场份额被挤压,威斯康星州产量仅占全球8% [2] - 生产成本飙升:过去40年工资/肥料/原材料成本上涨5-6倍,但批发价反降至25-30美元/磅(1980年代为40美元/磅) [3] - 极端天气风险:如2010年暴雪导致遮阳结构坍塌,大量花旗参缺氧死亡 [2] 贸易战影响 - 关税政策造成重大不确定性,干扰3-5年种植周期的产业规划 [2] - 许氏参业集团因关税导致销售额下降,裁员33%(员工减少1/3),关闭5个农场(共40个) [3] - 亚洲市场(尤其中国)占威斯康星州花旗参销量的80%,政策波动直接影响行业生存 [2] 行业衰退表现 - 价格长期停滞:当前批发价较1980年代名义下降25%-37.5%,考虑通胀后实际跌幅更大 [3] - 产业规模萎缩:种植户数量较峰值减少93.4%,产量下降61.5% [1][2] - 投资吸引力丧失:低利润导致新种植者稀缺,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