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零售

搜索文档
迁安市承鹏商贸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2 05:47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迁安市承鹏商贸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志伟,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用农产品零售;办公 用品销售;灯具销售;卫生洁具销售;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批发;日用品销售;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销售;计算机 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五金产品零售;建筑材料销售;消防器材销售;劳动保护用品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 零售;金属制品修理;专用设备修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 可项目:烟草制品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 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新华财经早报:8月10日
新华财经· 2025-08-10 09:14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CPI环比上涨0.4%,同比持平,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3] - 7月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同比下降3.6% [3] - 7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与上月持平,分行业指数6升2降,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业和住宿餐饮业上升幅度明显 [3] 行业动态 - 生猪产能阶段性偏高,将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引导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3] -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2省(区、市)经新通道累计进出口突破4万亿元,达到4.06万亿元 [3] - 弘康人寿通过港股通二级市场买入港华智慧能源股票,持股比例达到5%,触发举牌,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已达22次 [3] 政策与标准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为医疗保障领域首项国家标准 [3] - 四川省税务局联合重庆市、云南省、陕西省税务部门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离境口岸互认新举措 [3] 国际贸易与关税 - 美国对全球所有产品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升至20.11%,大幅高于年初的2.44%,简单平均关税税率从年初的2.08%升至17.39% [5] - 世界贸易组织将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2.5%下调至1.8%,警告近期关税调整将对全球贸易前景产生负面影响 [5] 影视与娱乐 - 《罗小黑战记2》将于2025年9月5日登陆北美院线,由GKIDS负责发行 [3] 基础设施与交通 -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所有受灾村庄进村道路实现抢通,具备抢险应急救援人员通行条件 [3] - 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因野火得到控制,恢复运行 [5]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7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与上月持平
新浪财经· 2025-08-10 07:52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 7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9 0 与上月持平 [1] - 分行业指数呈现6升2降态势 行业运行整体向好 [1] 分行业指数变化 - 建筑业指数上升幅度最大 较上月增加0 6点至89 6 [1][2] - 交通运输业指数上升0 4点至83 7 [1][2] - 房地产业指数上升0 3点至91 6 [1][2] - 社会服务业指数上升0 3点至89 1 [1][2] - 信息传输软件业指数上升0 3点至89 2 [1][2] - 住宿餐饮业指数上升0 3点至80 8 [1][2] - 工业指数小幅下降0 2点至89 5 [1][2] - 批发零售业指数微降0 1点至88 8 [1][2]
南凌科技:接受长盛基金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2:53
公司动态 - 南凌科技将于2025年7月28日10:00-11:00接受长盛基金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喻荔参与接待并回答投资者问题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其他业务占比最高达24.15% [2] - 制造业收入占比23.45%,位列第二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占比20.75% [2] - 批发和零售业务贡献17.96%的收入 [2] - 金融业收入占比7.47%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收入占比6.22% [2]
农业驱动津巴布韦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
商务部网站· 2025-08-02 23:53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津巴布韦GDP达3350亿津格 高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2990亿津格 [1] - GDP增长主要由农业 电力 信息通信 金融保险等行业推动 [1] 行业增长情况 - 农业增长18.8% 电力增长6.1% 信息通信与金融保险各增长4.3% [1] - 矿业下降21.6% 住宿餐饮下降24.1% 供水下降12.3% [1] 行业GDP贡献占比 - 制造业贡献最大 占比15% [1] - 矿业占比12.4% 农业占比11.7% 批发零售占比11.6% 金融保险占比11.2% [1]
“个转企”不只是名称之变(新知)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48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并降低转换成本 [1] - 政策允许个体工商户通过直接变更方式转为企业,保留原有字号等经营要素,同步办理税务、社保、公积金等事项 [3] - 符合条件的行政许可可延续,为经营主体提供便利的"上升通道" [3] 个体工商户现状 - 全国个体工商户数量达1.27亿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 [2] - 90%个体工商户集中在服务业,业态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为主 [3] - 个体工商户存在融资贷款难、土地不能竞标等竞争劣势 [2] 转型效益与案例 - 山东某手机店"个转企"后交易量同比增长200%,获得"国补"资格并成功申请扩大经营贷款 [1] - 转型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知名企业创业初期多为个体工商户 [2] - 转型后企业可拓展经营领域、提升品牌效应,突破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瓶颈 [2] 政策实施要点 - 重点培育"成长型""发展型"和"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加强政策支持和职业技能培训 [4] - 禁止强制或诱导转型,避免设置数量、增速等指标搞形式主义 [4] - 尊重个体工商户自主选择经营模式,优化"小而美"个体工商户的营商环境 [4] 经济影响 - "个转企"被视为撬动市场活力的支点,有助于畅通市场经济"毛细血管" [3] - 个体工商户是民营企业的"孵化器",转型将夯实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 [4] - 服务业个体工商户发展越好,就业创业"蓄水池"和"人间烟火"效应越显著 [3]
今年上半年杭州用电量走出“微笑曲线”
每日商报· 2025-07-22 11:00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上半年杭州市全社会用电量达5032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2 [1] - 用电曲线呈微笑形跃升 前三个月快速增长 4月增速下滑12个百分点 5月至6月增速跃升至74和145 [1] - 三大产业用电全部实现正增长 反映经济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1] 科创企业表现 - 2040家规上外贸型制造企业3月至6月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0 -01 35 98 经历4月短暂下滑后快速反弹 [1] - 164家重点科创型企业用电量增速从一季度78提升至二季度117 呈现逆势增长 [1] - 半导体头部企业士兰微电子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39 [1] 数字经济表现 - 第三产业用电量达1789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9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增速157高速领跑 互联网服务业用电量增速达2377 [2] 工业领域用电 - 上半年工业累计用电217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6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1个百分点 [2] - 仪器仪表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214 126 120 位列前三 [2]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传统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87 [2] 消费市场表现 - 批发和零售业 房地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31 118 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2]
宏观深度报告20250717:寻找内需增量:发挥最低工资的“灯塔效应”
东吴证券· 2025-07-17 15:32
最低工资上调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 最低工资上调有“灯塔效应”,能“扩中提低”,“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13%,劳动报酬占GDP比重2010 - 2015年提高2.7个百分点;2016 - 2020年平均增速降至3.3%,比重仅提高0.8个百分点[1][6][7] - 2009 - 2015年最低工资相当于人均GDP比例从30.6%提至35.9%,2015 - 2020年降至29.3%[6][7] 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现状 - 实行多元制度,各地区标准不同,2025年初31个省市自治区有84种月最低工资标准[12] - 有月和小时两种标准,小时标准换算后更高,考虑了社保等因素[13][14] - 大部分地区2 - 3年调整一次,2004年规定每两年至少调一次,2015年改为每两年至三年至少调一次[14] 国际最低工资制度情况 - 全球90%国家建立该制度,84%法定,6%协商确定;52%单一制,48%多元制[16] - 2019年3.27亿有薪劳动者薪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占比19%,集中在农林牧渔等4个行业[21] - 2022年150个样本国家最低工资相当于人均GDP比例约52.3%,与经济发展程度成反比[21] 德国多元最低工资制度案例 - 2025年法定标准为12.82欧元/小时,9个特定行业标准为13 - 20.86欧元/小时[1][25]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议 - 设定增长目标,适度高于经济增速,将最低工资相对比例提至50%左右[30] - 采取分类制度,考虑行业、职业、技能等因素,参考德国经验规范流程、频率等[30][31] 风险提示 - 不同历史时期最低工资增速宏观环境和政策不同,历史比较有风险[1][35] - 不同国家制度细节差异大[1][35] - 政策落地有不确定性[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