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搜索文档
黑龙江省: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文旅市场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4:25
总体经济增长 - 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489.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7288.8亿元,增长5.2%,增速最快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3014.2亿元,增长3.8%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186.0亿元,同比增长4.3% [1] 农业经济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75.3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3] - 生猪出栏1839.7万头,同比增长4.9%;活家禽出栏22809.1万只,增长7.1% [3] - 水产品总产量71.1万吨,同比增长10.7% [3] -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54.9万吨,同比增长5.1%;水果产量170.4万吨,增长4.6% [3]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5个百分点 [4] - 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3.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9.9% [4] - 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13.5% [4] - 电站锅炉、电站用汽轮机、发电机组、原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5.1%、29.0%、27.3%、25.0% [4] 服务业与文旅市场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合计拉动全省GDP增速2.3个百分点 [5] - 接待国内外游客20671.1万人次,同比增长11.2%;游客旅游花费2769.9亿元,增长19.5% [5] - 规模以上研究和试验发展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1%,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9% [5]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4.6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6] - 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0.8%、56.8% [6] - 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1.5%、37.6% [6] - 全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6.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3% [6] 投资结构 -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6%,但工业投资同比增长0.7% [7] - 制造业投资增长14.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1.1% [7] - 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3.8%,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0.0% [7]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0.6%,占比提高5.0个百分点 [7] 居民收入与消费价格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0元,同比增长5.0% [7]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7元,增长5.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95元,增长4.5% [7] - 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8] - 其他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7%、3.7%;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3.9% [8]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辽宁日报· 2025-10-24 09:19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全省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428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14304.7亿元,增长5.4%,增速领先于第一产业的4.3%和第二产业的2.1% [1] - 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升发展能级 [1] 工业生产与投资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1% [1] - 采矿业增加值增长9.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 [1] -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5.4% [2] - 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2.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7% [3] - 在全省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0.0% [2]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0%、5.4% [2] - 1月至8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7.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3% [2] - 交通邮政行业持续增长,货物周转量增长4.3%,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0.9% [2] 消费市场 -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66.0亿元,同比增长4.1% [3]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1.0%,家具类零售额增长49.2%,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3.2% [3] - 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电商品零售额增长1.5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0.2% [3] -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835.5亿元增长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30.4亿元增长3.3% [3] 农业与居民收入 - 第一产业增加值1611.5亿元,增长4.3%,水产品产量增长6.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增长6.4% [1] - 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41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1元增长5.1%,增速快于城镇居民的4.5% [4] - 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1% [3]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呈现良好态势 平稳向好 趋新向优 韧性增强
河南日报· 2025-10-22 07:33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8867.5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2] - 第三产业增加值26200.44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2] - 第二产业增加值18659.76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2] 生产供给情况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 [3]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装备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 [3] -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 [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其中影视节目制作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8% [3]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134.50万吨,同比增长2.8% [3] 投资与需求情况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增速高于全国5.0个百分点 [4]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0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 [4]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7%,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4.2个百分点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9.93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 [4] - 全省进出口6431.8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高于全国14.7个百分点 [4] 新兴动能与产业发展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 [5]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 [5] - 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 [5] -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01.9%,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产量同比增长44.0% [5] - 全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7.0%,高于全国7.2个百分点 [5] - 出口"新三样"产品204.2亿元,同比增长162.4%,其中出口电动汽车187.3亿元,增长262.1% [4]
大连:1—8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5:15
工业经济表现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与1-7月增速持平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延续两位数增长态势 [1] -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9%,股份制企业增长1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2%,私营企业增长2.3% [2] - 从主要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5%,制造业增长1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 [2] 重点行业与产品产量 - 石化工业增加值增长7.1%,较1-7月提高1.4个百分点 [2] - 装备制造业增长17.8%,较1-7月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船舶行业增长62.0%,汽车行业增长27.7%,电气行业增长8.0%,电子行业增长5.4% [2] - 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9%,其中原料药制造行业增长536.3%,生物药品行业增长25.9%,卫生材料行业增长79.0% [2] - 从产品产量看,发电机组、汽车、化学药品原药、聚酯、集成电路圆片分别增长72.2%、45.6%、41.3%、37.6%、36.8% [2] 服务业与消费市场 - 1-8月全市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8%、4.1%、2.5% [3] - 1-7月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8.3%,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1.1% [3] - 1-7月规模以上装卸搬运和仓储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9%、7.0%和3.7% [3] - 1-8月大连限上单位实现零售额579.9亿元,同比增长8.2% [3] 消费商品类别与价格 - 限额以上单位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90.7%、444.7%、285.9%、249.2%、138.2% [3] - 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智能手机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6.3%、386.0%、109.0% [3] - 1-8月消费价格分类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6%,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0%,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7.0% [4] 能源与金融 - 1-8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3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其中工业用电量20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 [4] - 8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1139.8亿元,同比增长0.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318.7亿元,同比下降2.1% [3]
信阳市公布8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增
搜狐财经· 2025-09-22 18:32
宏观经济总体态势 - 全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韧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增 [1] - 公司围绕"1+2+4+N"目标任务体系,突出做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工作 [1] 工业生产 - 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速与全省持平 [1] - 8月份涉及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9.7% [1] - 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8.0个百分点,其中其他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8%、18.6% [1] - 8月份全市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绿色家居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6%、13.2%、13.2%、8.8% [1] 固定资产投资 - 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 [2] - 1—8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4.9%,高于全省14.4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61.1%,制造业投资增长21.8% [2] - 1—8月全市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1.0%,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 [2] - 1—8月全市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27.1%,较1—7月加快15.0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1.3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 - 8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10亿元,同比增长4.7%,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2% [3] - 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98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3% [3] - 8月份在限额以上单位21类商品中,有13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1.9% [3] - 8月份全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9.9%、26.0%,两类商品合计拉动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2个百分点 [3] - 8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9.4%、16.4%,分别高于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4.2、11.2个百分点 [3] 新兴产业发展 - 8月份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4%、18.3% [4] - 8月份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6%、15.4% [4] - 8月份全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9%,其中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7%、17.9% [4] - 1—8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1.0%,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5.2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品加工投资增长76.0% [4] - 1—7月全市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2.7%、23.9%,分别拉动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0.5、2.5个百分点 [4]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19 05:59
民间投资整体表现 - 1月份至8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3% [1] - 民间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展现出较强韧性 [1] - 民间投资对于稳增长调结构稳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 [1] 投资结构分化分析 - 民间投资增速承压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影响,1月份至8月份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6.7%,拉低全部民间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 [2]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增速高于全部投资水平 [2] - 前8个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4.2%,31个制造业大类中超半数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2] 重点行业投资亮点 - 汽车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达22.6%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6.2% [2] - 前8个月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 [2] - 住宿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1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7% [2] 未来发展趋势 - 投资结构将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领域转型,更多民间资本将涌入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 [1][3] - 投资模式将更加多元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 [3] - 投资主体将更趋协同化,大型民营企业引领创新,中小微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形成优势互补的投资生态 [3] 政策支持方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聚焦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务实举措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4] - 对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重大项目设定民间投资参股比例的最低要求 [4]
民间投资迎政策利好 国常会部署若干措施促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09-16 23:11
民间投资整体表现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5% [1]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1-8月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1]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快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5.5个百分点 [2] 政策支持与优化方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 [1] - 政策旨在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 [2] - 正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 [3] 重点投资领域与增长亮点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在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 [1] - 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增长23.5% [2] - 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7%和7% [2] - 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进程稳步推进 [2] 未来机制与工具创新 - 对于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将设立民间投资参股比例的最低要求 [3] - 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3]
民间投资为何持续下滑?国家统计局答一财
第一财经· 2025-09-15 11:43
民间投资总体表现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3% [1] - 民间投资增速连续3个月负增长且降幅持续扩大 [1]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 增速快于全部投资 [3] 行业结构性分化 - 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6.7% 下拉全部民间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 [3] - 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2% 占全部民间投资比重达40.6% [3] - 汽车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2.6%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长16.2% [3] - 31个制造业大类中16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3] 新兴产业投资亮点 - 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民间投资增长26.7% 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7.6% [4]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 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23.5% [4] - 住宿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17% 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7% [4] 发展支撑因素 - 民营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 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绿色产业 [5] - 民营企业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 [5] -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优化民间投资准入环境和要素保障 [5]
2025年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5 15:15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表现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总额达288229亿元 同比增长1.6% [1] 设备购置投资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3.6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2] 制造业投资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4.6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0.8% 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8% [3] - 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9%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0% [3] 基础设施投资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6个百分点 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3.0% 较上半年提升6.0个百分点 [4] -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8.9%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6% 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5.9% [4] 绿色能源投资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1.5%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4个百分点 [5] - 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力发电、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增长21.9% [5]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2%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4.6个百分点 [6] - 占全部服务业投资比重达5.1%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 [6] 项目投资结构 - 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3%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3.7个百分点 [7] - 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4.1%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2.5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 [7] - 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3.9% 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19.6%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8.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8.1% 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5.0% [7]
九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方案:旅游等服务业经营主体最高可获100万贴息贷款
搜狐财经· 2025-08-14 19:47
政策核心内容 - 九部门联合推出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旨在降低融资成本并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1][4] - 政策覆盖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1][5] - 贴息标准为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人民币 [1][6] 支持范围与条件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5] - 资金必须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或理财套利活动 [2][6][12] - 经办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 经营主体需向所在地银行申请贷款 [1][7] 贷款流程 - 经营主体向经办银行申请贷款并提供证明材料 银行按市场化原则审批并自主决策放款条件 [8] - 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需按月汇总贷款发放情况并报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审核 [8] - 贷款合同需明确贴息条件 资金用途及贷后管理要求 历史贷款可通过补充协议追溯 [8] 贴息资金管理 - 经办银行省级分行需在2026年1月底前向省级财政部门提交贴息资金需求申请 [9] - 省级财政部门在2026年2月底前向财政部提交结算申请 中央财政资金将根据预算安排拨付 [9] - 贴息资金拨付后 经办银行需在10个工作日内向经营主体返还或抵扣利息 并每月公开资金流向 [9] 行业覆盖细节 - 餐饮住宿领域涵盖正餐服务 旅馆服务及民宿服务等细分行业 [14] - 健康领域包括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产品制造及中药材种植等 [14] - 养老领域覆盖照护服务 老年用品制造及智慧养老服务 [15] - 文化娱乐和旅游领域包含文艺表演 景区管理及旅客运输服务 [16] - 体育领域支持体育赛事组织 健身休闲活动及体育场地设施管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