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饰
icon
搜索文档
秋上新开门红,抖音商城“红人上新”做对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05 22:03
©️深响原创 · 作者|林之柏 2025年,服饰行业的主旋律可以概括为"卷中求新"。 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寻找差异化卖点已成为共识——有人押注可持续面料,有人把秀场搬进直播间,务求给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感;全域经营更 是公认的突破口,线下线上多渠道共振,哪里有增量就往哪里走。 消费者端则呈现圈层细分化和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国潮、二次元、绿色环保概念相继走红,需求愈发丰富,一条裙子往往要同时满足"拍照出片"和"机洗 不起球"的要求。与此同时,理智与情感的博弈仍在继续:消费者们既为情绪上头,也为"质价比"买单。 日新月异的市场形态,对堪称品牌生命线的"上新"活动带去诸多考验,也给平台、商家打开了探索创新的大门。 在近期的抖音商城秋上新活动中,我们就发现值得关注的新方法——用"红人上新"打响开门红、引领趋势,继而通过创新内容形式、完善的触达-交易链 路拉动复购,把短期活动热度沉淀为长期品牌资产。相比于过往商家们单打独斗的普通上新,"红人上新"形成了全平台甚至溢出全网的声势,而抖音电商 红人擅长内容、拥有忠实拥趸的特质进一步承接并放大影响力,用创新内容驱动销售增长,同时为品牌带来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整体而言,抖音商 ...
一家百亿估值消费企业的破产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9-02 11:47
今年以来,泡泡玛特、霸王茶姬等项目重新唤起大家对消费赛道的热情。 再往前两三年前开始,依托我们庞大而完善的供应链,字节跳动 /TikTok 、拼多多 /TEMU 、 SHEIN 开始出海,横扫全球市场。 2018 年,我刚加入一级市场的时候,投消费才是王道。消费企业很容易就取得收入, 相比之下,硬科技企业一方面苦哈哈的没订单,还得投资人帮忙找订单,一方面估值倍数又非常高。 还有就是,咱们有14亿人口,随便一个消费项目,瞄准的可能都是数亿的目标人口。而科技项目就远没有这么性感。 所以,在那个时候,消费投资人对硬科技投资人是有鄙视链的。 今天我想记录一个项目,一个获得过大额融资的消费类项目,一个曾被称为细分赛道第一的项目。 记录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曾经近百亿估值,如今已经破产。"破产"是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甚至这些报道也都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 项目名称: YOHO 有货。 项目有两个运营主体:南京新与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新与力")、有货(江苏)商贸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有货商贸")。 (一)融资信息 投融资信息平台"鲸准"显示,新与力共计获得过 6 轮融资,全部为绝对一线的投资机构。 其中,披露了融资额的最 ...
订婚第二天,“霉霉”未婚夫与美国国民品牌推出联名系列
第一财经· 2025-09-01 17:55
与流行文化巨星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订婚后,橄榄球运动员特拉维斯·凯尔西(Travis Kelce)好事不断。 全球都在期待这对超级夫妇的首次合体亮相。 1989年10月出生的凯尔西喜欢标签、印花、大胆的颜色,他常常将比赛日变成T台时刻,大秀个人品味。现在,这位时尚达人开始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2019年,他创立个人生活方式品牌Tru Kolors,以90年代复古运动装备为灵感,推出一系列运动休闲产品。2022年,Tru Kolors与凯尔西所在球队(堪萨斯城 酋长队)合作,成为首个由NFL球员与NFL球队官方合作推出商品的品牌。 "霉霉"与凯尔西的恋情始于2023年9月,也是从那时起,这位橄榄球明星开始显现吸金能力。2023年10月,凯尔西与队友帕特里克·马霍姆斯一起投资了F1 Alpine车队。 当地时间8月27日,美国服饰品牌American Eagle宣布与凯尔西的个人品牌Tru Kolors推出限量联名系列。据悉,这个名为AE x Tru Kolors by Travis Kelce的系 列筹备期一年多,融合了时尚、运动和文化元素。 作为创意总监,凯尔西全程参与了创作过程,从设计 ...
波司登发布澄清公告
新京报· 2025-08-29 09:34
收购传闻与澄清 - 波司登发布澄清公告 否认收购Canada Goose的相关报道 称报道内容不实且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1] - 安踏体育发布澄清公告 表示并非该潜在收购的一方 [3] - 波司登方面对市场传闻不予评论 [3] 潜在交易进展 - 贝恩资本收到一项对Canada Goose的私有化收购要约 价值约13.5亿美元 [3] - 多家私募基金和服饰企业表达收购兴趣 潜在买家包括波司登集团及由方源资本和安踏集团组成的财团 [3] - 贝恩资本在收到更多收购要约前暂不做决定 预计尽职调查将在不到两个月内完成 [4]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贝恩资本持有加拿大鹅约3080万股股份 且控制60.5%的多重投票股份 在内部话语权极高 [4] - 贝恩资本于2013年12月收购加拿大鹅多数股权 2017年主导其上市 持有股权近12年 [4] 财务表现与市场动态 - 加拿大鹅2025财年营收同比增长1.09%至13.48亿加元 但近四年营收增幅持续放缓 2022-2025财年增幅分别为21.54%/10.8%/9.6%/1.09% [4]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4%至1.08亿加元 但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400万加元扩大至1.255亿加元 [4] - 受收购消息影响 加拿大鹅股价单日涨幅超16% [3]
加拿大鹅出售有新进展,安踏、波司登回应竞购传闻
新京报· 2025-08-28 20:54
收购要约进展 - 贝恩资本收到对加拿大鹅的私有化收购要约 价值约13.5亿美元 [1] - 潜在买家包括波司登集团及方源资本与安踏集团组成的财团 [1] - 安踏体育发布澄清公告否认参与潜在收购 波司登不予评论 [1] 市场反应与股权结构 - 消息披露后加拿大鹅股价上涨超过16% [1] - 贝恩资本持有加拿大鹅约3080万股股份及60.5%多重投票权股份 [1] - 贝恩资本自2013年收购多数股权后已持有该品牌近12年 [1] 财务表现分析 - 加拿大鹅2025财年营收同比增长1.09%至13.48亿加元 [2] - 近四年营收增幅持续放缓:2022财年21.54% 2023财年10.8% 2024财年9.6% 2025财年1.09% [2]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4%至1.08亿加元 [2] 盈利能力变化 - 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从去年同期7400万加元扩大至1.255亿加元 [2] - 贝恩资本出售计划可能与品牌近年市场表现疲软有关 [2]
中国资本角逐“羽绒服界爱马仕”
观察者网· 2025-08-28 14:28
交易进展 - 贝恩资本考虑出售其持有的60.5%加拿大鹅股份 并已收到多份收购要约 [1][3] - 对加拿大鹅的估值约为13.5亿美元 相当于过去12个月平均EBITDA的8倍 [3] - 潜在收购方包括安宏资本、博裕资本、波司登以及方源资本与安踏组成的财团 [3] 潜在收购方背景 - 安宏资本专注于消费升级、医疗健康及商业服务等领域 [3] - 博裕资本背靠淡马锡和李嘉诚基金会等顶级有限合伙人 今年曾计划收购中国奢侈品商场SKP [3] - 方源资本与安踏财团曾在2019年联合收购芬兰体育用品集团Amer Sports [3] 公司发展历程 - 加拿大鹅成立于1957年 最初为面向极端天气环境的小众服饰品牌 后转型为全球奢侈品牌 [4] - 贝恩资本于2013年以2.5亿美元收购多数股权 公司产品线从20种扩展至200种 [4] - 2017年在纽约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 巅峰市值超78亿美元 [4]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5财年全年销售额增长率从21.54%、10.84%、9.6%骤降至1.1% [6] - 截至2025年6月29日的第一季度全球营收同比增长22.4%至1.08亿加元 创近九个季度最大增幅 [6] - 大中华区第一季度销售额增幅为18.7% 2024年以4.22亿加元销售额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4][6] 市场战略 - 大中华区拥有近半数全球门店 北京设有全球最大旗舰店及王府中环新店 [4] - 公司通过推出鞋履(400-950美元)和太阳镜(450美元)等新品扩展产品品类 [6] - 计划加大在毛衣、太阳镜、鞋履等产品投入 推动向全年覆盖奢侈品牌转型 [6] 竞争环境 - 在中国市场面临lululemon和始祖鸟等国际品牌竞争 [6] - 波司登、高梵等本土品牌通过推出高端产品上探价格带 可能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 [6] 行业趋势 - 收购跨国公司核心业务已成为中国消费领域投资机构主要发力方向 [7] - 全球奢侈品行业遇冷导致加拿大鹅增速明显放缓 [6]
“叫我主理人”,装吗
中国青年报· 2025-08-27 08:38
7月16日,归国华侨王雪(左)在广州市锦纶会馆和同事分享一款香云纱围巾的搭配技巧。作为某服饰品牌主理人,王雪以香云纱为 纽带,将承载广东丝织业300多年历史的锦纶会馆打造为文化传播平台,通过举办非遗展览、时装秀等活动,展现香云纱这一东 方"软黄金"的魅力。陈楚红/摄 视觉中国供图 "别叫我老板,叫我主理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主理人"一词流行起来,代替了很多行业原有的称呼, 甚至成为年轻经营者之间的"身份暗号"。不管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咖啡店、奶茶店,还是文创街区的潮牌 店、小酒馆,抑或小剧场、民宿等文旅业态,其经营者、管理者乃至普通员工,都有可能成为"主理人"。 此外,"主理人"的身份认知,也让一些年轻的经营者在面对顾客的态度上出现了偏差。对于部分小店主理 人"只接待朋友,不服务上帝"的宣言,有高赞网友点评说道:"你可以不把顾客当上帝,但你不能把顾客当 抖M。"这些"伪主理人"的共同点是:只有时髦的身份标签,没有与之匹配的产品品质和理念——他们既欠 缺品牌规划意识,也不理解"用心经营"的创业核心价值,只是把"主理人"当成满足虚荣心、收割流量的捷 径。 对创业者来说,相比语言概念的包装,更重要的是产品与服务是 ...
为进穆斯林市场,连AI医疗都要做清真认证了
虎嗅· 2025-08-26 17:11
市场规模与机遇 - 全球伊斯兰金融市场规模达3.18万亿美元 全球清真食品和饮料市场规模达2.09万亿美元 清真化妆品市场规模达477亿美元 [2] - 穆斯林市场总产值达数万亿美元 但中国企业尚未系统开垦 而欧美市场竞争已白热化 [2] - 中东北非国际工程总承包金额预计达3500亿美元 中国承包商承揽金额约1000多亿美元 占比超30% 年增速达7%-10% [9] - 数据中心和算力设施等新兴科技基础设施成为新蓝海 中国企业相比土耳其和日本公司更具优势 [9] 重点市场与品类 - 印尼穆斯林人口占比86% 约2.29亿人 马来西亚穆斯林人口占比61% 约3598万人 且马来西亚是清真产业全球中心和标准制定者 [4] - 家居 食品 美妆时尚 母婴等消费赛道是重点关注领域 [4] - 穆斯林服饰在TikTok东南亚销量领先 开斋节凌晨1点-5点是黄金销售时段 [5][6] - 美妆个护中口红和底妆产品在马来西亚较好做 漱口水 牙膏等品类因注重洁净而有机会 中国品牌Metoo在东南亚快速发展 [7] - TikTok印尼站近30天销量占比:居家生活23% 美妆保养8.86% 美食餐饮6.44% 穆斯林服饰3% [9] 认证要求与挑战 - Halal认证要求产品或服务从原料到消费者全链条洁净 涉及食品饮料 美妆护肤 药品 纸尿裤等口服或接触皮肤产品 [12][13] - 认证范围扩展至鞋服(禁用猪皮) 生产包装(禁用酒精) 养殖饲料(禁用猪肉内脏) 甚至水源滤水器(禁用猪毛) [14] - 酒店 娱乐 物流 连锁品牌(如麦当劳)也需认证 AI 碳排放 管理 金融等领域也有清真标准(如AI需清除侮辱信息) [14][15] - 马来西亚JAKIM认证被48个国家承认 沙特等中东国家认证适用范围较大 但印尼等国认证仅限本国使用 [20][21] - 认证流程有时长达六个月 但中国企业最大卡点是搞不清认证适用范围 而非工厂硬件 [17][18] 法律与文化障碍 - 中东工程合同常修改FIDIC范本 删除承包商索赔条款 中国企业因合同风险预估不足导致项目延期和损失 如某学校项目损失超7000万美元 [24] - 未取得清真认证就标注穆斯林友好或使用宗教符号(如星月 清真寺圆顶)可能被罚款或触犯刑法 [25] - 沙特要求施工队伍沙化率(本地人比例)达8%-20% 但本地劳工效率低 有五次每日祈祷(每次半小时) 斋月效率减半 印巴劳工偏好日结工资 [27] - 企业需建立独立后勤体系 包括清真食堂 清真生活用品供应链 祈祷室等 增加成本和管理挑战 [27] 成功案例与策略 - 美妆品牌HEXZE通过印尼BPOM和清真认证后 气垫产品进入TikTok东南亚美妆销量周榜 月GMV达200-300万 [8] - AI医疗企业因申请清真认证获土耳其展会医疗论坛设置 并吸引大量本土企业合作 [16] - 洁具公司申请清真认证后成功进入迪拜市场 [16] - 当产品差异不大时 穆斯林客户倾向于选择尊重其文化的公司 [17]
品牌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大促
虎嗅APP· 2025-08-23 21:30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方法论 - 基于消费者真实购买行为构建品牌评分体系 完全依赖淘宝天猫平台10亿消费者的行为数据投票定义品质[8] -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关键指标 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分析6000个品牌的全维度数据自动识别区分优质品牌与普通品牌的核心指标[8] - 结合专家评分与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基于国际Anker品牌资产模型 综合多领域专家意见 最终将品牌评分标准化为0-100分区间[9] 指数核心数据表现 - 全国消费品牌指数持续增长 从2023年一季度59.42分升至2025年二季度65.17分 两年累计增长9.7%[10][13] - 2025年二季度指数达65.17分 较一季度63.38分环比增长2.14% 呈现连续季度上升趋势[10][12] - 指数增长反映消费品质提升 相当于半数消费者从排名1000外品牌转向前500名品牌 如从特步转向安踏[10] 大促期间消费品质特征 - 大促期间品牌指数逆势上扬 二季度(含618)和四季度(含双11)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季度 打破"大促即低价"的传统认知[15][16] - 2025年618期间品牌指数较2024年同期增长2.14% 显示消费者在大促期间更倾向选择高品质商品[18] - 天猫618 GMV同比增长10% 超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的增速 印证品牌消费在大促中的突出表现[16] 新锐品牌发展态势 - 新锐品牌依托电商生态快速成长 50个快消新锐品牌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广州等电商运营基础好的城市[24] - 成功新锐品牌具备三大特征:精准赛道选择 功效性与悦己性并重 极致场景细分[26] - 参半品牌通过细分市场策略成功突围 2023年Q3至2024年Q1电商份额反超行业巨头 2024年618两款产品进入垂类TOP10[27] 品牌建设与运营策略 - 大促成为品牌价值验证重要场景 蕉内通过聚焦轻薄羽绒服功能需求 在2024年双11实现羽绒服品类146%增长[23] - 大促推动品牌组织升级 多个品牌在大促前期重组或扩张天猫运营团队以应对流量洪峰[27] - 品牌需避免三大敌人:消费者疏离 自身价值模糊 时代变化迟钝 在消费偏好上升时代把握发展机遇[29][30]
服饰行业周度市场观察-20250823
艾瑞咨询· 2025-08-23 16:3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服饰行业面临结构性变革,奢侈品牌通过门店升级、美妆拓展和体验经济应对增长放缓,运动户外品牌通过高端化、设计创新和跨界联名抢占市场份额,但国产运动品牌面临增长放缓和品牌力不足的挑战,同时细分领域如香水、麻类服饰、防晒衣和童装呈现高增长潜力 [3][4][6][7][9][10][12][13][14] 行业趋势 - 香水市场快速增长,全球规模预计从2025年530亿美元增至2032年775.3亿美元,高端细分市场增长最快,运动品牌鬼塚虎和轻奢品牌珑骧通过合作专业香水企业进入市场 [4] - 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放缓,2025年上半年新开门店数量同比下降38%,焕新门店数量下降30%,但路易威登、蒂芙尼、格拉夫和巴黎世家逆势升级中国门店,展示长期承诺 [4] - 运动户外品牌高端化趋势显著,通过设计创新、门店升级和跨界联名(如On昂跑与LOEWE、PUMA与Balenciaga)提升形象,并入驻高端商业体如北京华贸中心和王府半岛酒店 [6] - 越野跑热潮带动相关装备销售,国际品牌凯乐石、HOKA、萨洛蒙主导市场,凯乐石通过赛事赞助销量大幅增长,HOKA通过时尚化策略拓展潮流圈层 [6] - 中国运动品牌集体增长放缓,国内市场增速降至5.9%,安踏、李宁、特步主品牌陷入低个位数增长,行业CR5达53%,但垂类小众品牌崛起形成冲击 [7] - 运动品牌品牌主张转向注重个人体验和包容性,例如adidas将口号改为"You Got This",迪卡侬推出"Ready to Play",以吸引Z世代消费者 [7] - 2025年奢侈品行业面临零增长挑战,Z世代消费骤降导致57亿美元蒸发,中国市场暴跌18%,消费者转向黄金珠宝等保值品类,美妆业务成为亮点但体量有限 [9] - 中国内衣市场洗牌,老牌品牌爱慕、都市丽人、安莉芳业绩下滑,新品牌ubras、内外、蕉内凭借无钢圈设计和线上营销崛起 [9] - 时尚行业回归保守与复古文化,小众复古品牌如Nonnotte、MY、KHA:KI通过深耕工艺和面料在去logo化趋势中脱颖而出 [10] - 麻类服饰成为消费新潮流,2025年上半年服装零售额达7426亿元同比增长3.1%,麻类产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原材料价格上涨30%-50% [12] - 防晒衣市场爆发式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超800亿元,预计2026年达958亿元,但存在质量参差和虚假宣传问题,相关投诉达9056件同比增长23.4% [12] - 童装市场稳定,"精致养娃"推动中高端需求,品牌需关注差异化、规模化和高端化机遇 [13] - 奢侈品牌在滨海度假胜地打造沉浸式体验,如Dior、Louis Vuitton在伊比萨岛和马尔米堡推出快闪店和主题餐厅 [14] 头部品牌动态 - 波司登跨界防晒衣市场,定价千元高端策略,三年销售额从零增至10亿元,但毛利率较低且面临激烈竞争 [16] - 拉夏贝尔通过转型贴牌授权模式实现复苏,2023年破产清算后授权店促销带动销量激增,但品控和可持续性存疑 [16] - 波司登ESG实践获MSCI ESG评级AA级,目标2038年运营净零排放,构建"1+3+X"ESG框架 [17] - UR与钟楚曦推出联名系列「梦想旅行家」,融合旅行灵感和手绘元素,体现快奢时尚定位 [18] - 老铺黄金2025年上半年营收预计120亿至125亿元同比增长241%-255%,净利润22.3亿至22.8亿元同比增长279%-288%,门店总数达41家 [20] - 日播时尚拟以14.2亿元收购四川茵地乐71%股权,形成"服装+锂电池粘结剂"双主业,茵地乐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2.16亿、2.25亿、2.33亿元 [21] - 韩国潮牌Musinsa借助安踏资源落地中国,安踏持股40%成立合资公司,应对中国市场挑战 [21] - 地素时尚业绩下滑,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6.23%,净利润下降38.52%,关闭147家门店,反映消费观念转向实用主义 [23] - GU在中国市场收缩,关闭广州和上海门店,仅剩深圳两家门店,回应称为运营布局优化 [23] - Burberry战略变革回归经典,2026财年第一季度可比门店销售额仅下降1%,股价上涨5.5%,中期目标年收入恢复至30亿英镑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