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

搜索文档
渤海最大油气平台青岛造
齐鲁晚报· 2025-07-23 05:47
15个篮球场大小的钢铁巨物在波涛中无声滑行,这座万吨级"巨无霸",其背后多项创新技术支撑,为亿吨级 油田年内投产、助力渤海油田上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渤海亿吨级油田——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中心处理平台是由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承 建的,该公司成功完成浮托安装,一举打破渤海区域海上油气平台尺寸和重量新纪录。 本次安装的中心处理平台是一座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3层8腿多功能海洋平台,高度22.8米,投影面积相 当于近1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设计重量超2万吨,是渤海海域重量最重、外形尺寸最大的海上油气平台,超 过了国内海上浮吊的能力极限,采用浮托技术进行海上安装。 当2万吨钢铁巨构在波涛间举重若轻,世界看见的不仅是山东智造的"硬实力",更是中国工程师以柔克刚的 智慧。据大众新闻 "我们精确监测海况信息,在施工船舶设置多套'毫米级防撞雷达',并应用自主设计的新型护舷系统和桩腿 耦合缓冲等保护装置,成功将8个插尖和桩腿的对接精度控制在了5毫米以内。"海油工程垦利10-2项目安 装经理马晋雄介绍说。 由于此次浮托的组块重量和尺寸大,载荷转移过程中导管架承载重量大,且目标海域水位较浅,在潮差影响 下存在浅水 ...
金融服务焕新升级 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0 18:12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注重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1] -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需提供全链条服务以激活传统产业潜能、培育新兴业态并破解海洋科技研发转化难题[1] 传统产业金融服务创新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推出供应链融资产品"融易信"为船舶制造上游供应商提供线上应收账款融资 授信余额超15亿元 合作企业30余家[2] - 福建石狮农商银行制定《海洋园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27家企业授信1.7亿元 推动精深加工占比从35%提升至68%[3] - 农业银行广东湛江分行设立海洋金融服务中心整合供应链金融等功能支持海上粮仓建设[3] 新兴产业金融支持 - 工商银行南京分行牵头主承销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25苏国信GN002" 规模5.3亿元 票面利率1.74% 资金专项用于海上风电及新型储能项目[2] - 专家建议银行设立专项信贷资金优先支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3] 海洋科技金融解决方案 - 中国银行天津滨海分行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发放设备更新贷款6000万元 期限5年 支持水下智能无人系统研发[4] - 浦发银行青岛分行通过海域使用权抵押结合科技信用贷政策为涉海企业提供融资 累计服务超千家企业 融资规模超300亿元[4] - 专家建议银行与政府合作设立专项基金 推出长期限低利率信贷产品 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5] 产业链协同与模式创新 - 石狮农商银行创新"福海·渔仓贷"带动冷链仓储周转率提升50%[3] - 专家建议银行引导海洋装备制造与渔业、交通运输业深度合作 支持跨产业新型装备研发[3]
中国制造业抢占高端海洋装备制高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2:55
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达10.5万亿元,占GDP比重7.8%,其中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比超三成[2] - 海洋高端装备领域技术突破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2]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 - 中国中车"启航号"为全球最大功率等级漂浮式风电机组,功率20兆瓦,风轮直径260米,年满发小时数约3500小时,年节约燃煤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万吨[3] -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18年不到500万千瓦增长至2024年4127万千瓦,连续4年全球首位[3] - 预计2030年国内海上风电总装机达2亿千瓦,总投资2.6万亿元,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4] - 中国风电产业链全球最完善,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零部件60%-70%在中国生产[5] 中国中车风电业务 - 中国中车在2023年风力发电机领域市场份额全球第一[5] - 覆盖陆上1.5-12兆瓦及海上8-20兆瓦不同功率等级风机,与Vestas、Nordex、SGRE等国际企业合作[3][9] - 海外市场要求严格,如仿真数据与实测差值需小于5%,产品噪音小于100分贝[10]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 2024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9.1%,预计2025年达1126亿元[6] - 中集集团为高端海工装备总包建造商,业务包括FPSO、FLNG、风电安装船等,订单排产至2027年[6][7] - 全球仅不超过5家企业掌握FPSO、FLNG核心技术[6] 中国海工装备全球竞争力 - 2024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272.2亿美元,中国承接106艘订单,金额116亿美元,占比42.6%,全球第一[9] - 中集来福士交付全球最大油电混动风电安装船,关键指标全球领先[8] - 中国海工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7]
上半年南沙口岸进出口货物6167.4亿元 同比增长21.7%
搜狐财经· 2025-07-18 19:36
南沙口岸进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南沙口岸进出口货物6167.4亿元,同比增长21.7% [1][2] - 广州市出口船舶同比增长11.4%,出口海上钻探生产平台、船用发动机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同比增长64.7% [1] - 南沙港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分别占广东同类产品出口比例的七成和五成 [1] 南沙港产业支持措施 - 广州海关细化制定102条具体措施,加快推动临港经济、海湾经济、口岸物流集群高质量发展 [1] - 实施加工贸易账册监管模式改革,缩短船舶生产周期10% [1] - 支持国际航行船舶全品类保税油加注业务,上半年监管保税燃料油加注36.8万吨,同比增长3.2% [2] 南沙港物流枢纽建设 - 南沙港拥有170余条外贸班轮航线通达全球 [2] - 深化"一港通"改革,开通航线23条,覆盖广东、湖南、贵州三省12个城市的19个内河码头和4个铁路陆港 [2] - 出口货物在支线港完成通关后可直接换乘国际货轮出海,无需二次申报和查验 [2] 南沙港区位优势 - 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珠三角地区联通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 [2] - 每天有数以万计的集装箱从南沙港装船出口 [2]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有所走弱-20250717
国信证券· 2025-07-17 19:43
周度观察 - 截至2025年7月12日当周,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0.4,指数B为50.6且较上期下降[1][12] 高技术制造业跟踪 - 6 - 氨基青霉烷酸价格220元/千克,较上周降10元/千克;丙烯腈价格8150元/吨,较上周降50元/吨;六氟磷酸锂价格4.98万元/吨,较上周降0.08万元/吨[2][14] - 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1.5080美元,较上周升0.059美元;晶圆价格2.68美元/片,与上周持平;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液晶显示器)报91.04,与上周持平[2][14] - 7月16日上海印发方案,到2027年长兴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高技术船型比例达80%[2][14] - 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年第三次访华,H20芯片已重新获批销售,将推动更多Blackwell架构产品落地中国[2][14] 风险提示 -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或致指标失灵;经济和产业政策干预;经济增速下滑[3][25] 基础数据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2.80%;社零总额当月同比4.80%;出口当月同比5.80%;M2为8.30%[5]
博迈科: 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6:14
业绩说明会安排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28日09:00-10: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方式召开 [1][2] - 投资者可在2025年7月21日至7月25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securities@bomesc.com提交问题 [1][3] - 说明会主要内容为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情况交流 [2] 参会人员 - 董事长兼总裁彭文成先生将出席 [2]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裁王新先生将出席 [2] - 财务总监谢红军先生将出席 [2] - 独立董事陆建忠先生将出席 [2] - 证券部经理宋杨女士将出席 [2]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通过登录上证路演中心(https://roadshow.sseinfo.com/)在线参与 [2][3] - 说明会结束后可在上证路演中心查看会议主要内容 [3] 其他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26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2] - 证券部联系电话为022-66219991 [3]
兴业证券:布局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 推进海洋经济区域协同
智通财经· 2025-07-17 11:59
海洋经济战略地位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将海洋经济提升至战略高度 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层面继《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后 再次强化海洋经济战略地位 [1] 海洋经济总量与增速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38亿元 同比+5.9%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 [2] - 海洋船舶工业 海洋电力增速均超14% 主要系海上风电装机加速及航运市场景气度上行推动 [2] 海洋新兴产业 - 2024年新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4% 近五年CAGR为9.0% [1][4] - 海洋电力 海洋船舶与工程装备近五年CAGR分别为19.7% 12.8% 增速位列新兴产业前二 [4] - 2024年海上风电装机70.2GW 同比+13.6% 克拉克森预测2035年海上风电装机量将达到389.3GW [4] 海洋产业细分领域 - 海洋船舶制造行业景气度回落 关注高附加值船舶与绿色船舶结构性机遇 [4] - 海洋工程装备订单以海上生产装置(MOPU)为主 2024年全球海工船手持订单价值831亿美元 MOPU订单占比52% [4] 区域发展格局 - 我国已形成环渤海地区 长三角地区和中国南海地区三大海洋经济圈 [1][5] - 环渤海地区以天津 青岛等大型港口为枢纽 长三角地区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南海地区与"一带一路"协同发展 [5] 政策支持方向 -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3] - "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 地方政府如上海 广东发布规划推动协同发展 [3]
舟山中天重工因特种设备事故致人死亡被罚18万元
齐鲁晚报· 2025-07-16 15:41
事故处罚公告 - 舟山中天重工有限公司因起重作业挤压事故被处以18万元罚款,事故造成1人死亡 [1] - 事故发生于2025年1月11日13时30分,地点为公司厂区内,经调查认定为特种设备一般事故 [1] - 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三条 [1] - 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九十条,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07-11 [1] - 公司需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缴纳罚款 [1] 公司基本信息 - 舟山中天重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原名舟山中电绿科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057亿元 [3] - 公司注册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街道东山嘴,业务覆盖船舶修理、改装及海洋工程设备制造 [3] - 公司持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股东包括Isthmus International Limited(42.23%)、舟山南洋之星船业有限公司(29.85%)和Double Hawkfeather Limited(27.93%) [3] 行政处罚详情 - 违法行为类型为"负有责任的单位发生一般特种设备事故的行为案" [3] - 主要违法事实为2025年1月11日发生的起重作业挤压事故造成1人死亡 [3] - 处罚内容为罚款人民币5.638475万元,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02-25 [3] - 处罚机关为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为舟定小罚决字2024第000046号 [3]
专访丨葡萄牙愿与中国拓展供应链伙伴关系——访葡中工商会秘书长伯纳德
新华网· 2025-07-16 15:33
链博会平台价值 - 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被评价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专业平台,葡萄牙首次组团参展并将此视为深化中葡经贸合作的重要契机[1] - 展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主办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机构为参展方提供全方位支持,组织流程专业高效[1] - 链博会能在全球供应链承压背景下促进企业间多维度合作(经济/技术/物流等),最终惠及终端消费者[2] 葡萄牙参展战略 - 葡萄牙代表团由海洋工程、离岸能源、认证服务、保险、教育投资等跨领域企业和机构组成,旨在展示其在认证、能源、物流等领域的创新能力[2] - 葡萄牙基础设施优势明显,可作为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及葡语国家市场的跳板,近年重点布局绿色能源、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2] - 参展核心目标包括提升葡企在华知名度、建立市场联系,并推动具体合作项目通过链博会平台落地[1][2] 中葡供应链合作机遇 - 葡萄牙视链博会为拓展双边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关键渠道,尤其关注能源、物流、法律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领域的协作[2] - 葡萄牙代表团团长强调展会"规模大、影响力强",能有效对接中国市场资源,反映其国际化企业群体的合作诉求[1]
华电科工20250425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电科工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5.41 亿元,同比增加 5.11%,新签销售合同 142.72 亿元,同比增加 54.19%,另有中标暂未签订的合同 10.1 亿元 [1]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97 亿元,同比增加 17.42%,实现净利润 -0.82 亿元,同比增加 15.18%,新签销售合同 39 亿元,中标暂未签订合同 11.17 亿元,二者合计 50.17 亿元 [2] 2. **主力业务收入情况**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实现收入 14.70 亿元,同比减少 2.57%,主要因执行项目规模略有下降 [2] - 热能工程业务实现收入 18.19 亿元,同比增长 51.16%,因上年新签合同较多,在报告期内陆续形成收入 [2] - 高端钢结构业务实现收入 29.07 亿元,同比增加 20%,因新投建的巴耶纳尔基地在报告期内投产并取得收入 [2] - 新能业务实现收入 0.79 亿元,同比减少 84.66%,因报告期内执行项目相对上年有所减少 [2] 3. **公司 2025 年经营目标**:新签销售合同 150 亿元,营业收入增长率为 15.10%,利润总额为 2.585 亿元 [6] 4. **氢能业务情况** - 掌握多项关键技术和装备,包括大功率碱性电解水制氢和 PAM 电解水制氢系统等 [7] - 拥有多条生产线,如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组装线 100 台套/年等 [8] - 2024 年市场拓展取得重要进展,获得集团外多个项目合同,并入围中能电 2025 年度执行设备集中采购框架协议 [9] - 新能产业关键装备入选电力行业重大技术装备及工程目录,斩获多个奖项,推动多项技术研发动作 [10] - 多个产品下线并获高度评价,部分系统成功稳定运行,产线逐步实现关键材料和装备自主化生产 [11][12] - 多个项目取得成果,如包头项目点火成功、辽宁项目开创先河、完成大连项目氢能供应任务等 [13] 5. **电解槽项目运行情况** - 达茂旗 11 台电解槽平均运行小时数约 3000 小时,最多一台达 5000 多小时;铁岭 14 台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运行相对安全稳定,但运行小时数较低 [15][17] - 项目运行中存在绿电可再生能源波动等小问题,但较好解决,业主满意 [16] - 业主最看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其次是能耗,希望滞留电耗能越低越好 [20] 6. **储能作用**:储能主要用于构造微电网,保证电压和频率稳定,起安全保障作用,如铁岭离网制氢项目配了 25 兆瓦供电和 5 兆瓦/小时的储能 [21][22] 7. **纯氨事业部情况**:2024 年初成立纯氨事业部,与氢能事业部合并运行,目的是解决绿氢储运成本高问题,将氢气做成氨或醇便于存储和运输,目前销纳场景主要围绕绿色行业 [23][24][25] 8. **订单情况** - 2024 年新签合同达到上市以来最高额度,热能工程占比 19.6%,钢结构占比 25.5%,海洋工程占比 29.2%,氢能实现部分集团外合同 [37][38] - 2024 年一季度新签合同情况良好,海洋业务一季度占比相对小 [39] - 2024 年海洋工程签订合同约 40 亿,确认收入十亿出头,2025 年合同目标 150 亿,海洋工程是重要支撑部分 [39][40] 9. **行业状况及前景** - 行业热度高,但盈利能力和盈利模式不强,绿氢或绿色氢氨醇的绿色溢价未完全体现 [42] - 136 号文出台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氢氨醇消纳,对行业有促进作用 [43] - 未来几年行业会有洗牌,碱性电解槽企业产能过剩,装备制造企业将迎来淘汰阶段 [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4 年 12 月,熔岩储热试验平台及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熔岩储热试验基地投入使用,为相关工作提供测试数据和技术支撑 [3] 2. 海洋工程业务在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牧场等领域推进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取得多项成果,如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方案通过挪威船级社认证、承接项目合同等 [4] 3. 新能业务研发的电解槽产品性能指标大幅提升,对隔膜材料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研究,提高了材料性能 [5] 4. 铁岭项目和达茂旗项目因风光资源不同,运行小时数和稳定性存在差异,铁岭项目规模小,存在稳定供氢问题,新批项目开工建设后有望改善 [34][35][36] 5. 目前氢气销纳场景主要围绕绿色行业,预计 2026 - 2027 年绿色甲醇会有较好销纳场景和售价 [25][26] 6. 公司集团层面统一协调布局氢气销纳问题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