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口运输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1-5月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分析:累计值47.1亿吨,累计增长2.3%
产业信息网· 2025-08-03 10:2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沿海港口大宗货物运输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机会研 判报告》 2025年1-5月,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为47.1亿吨,累计增长2.3%;2025年5月,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 吐量当期值为100748万吨,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4.45%。 ...
2025年1-5月全国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分析:累计值73.45亿吨,累计增长3.8%
产业信息网· 2025-08-03 10:2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沿海港口大宗货物运输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机会研 判报告》 2025年1-5月,全国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73.45亿吨,累计增长3.8%;2025年5月,全国全国港口货物 吞吐量当期值为158993万吨,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69%。 ...
拉脱维亚港口2025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3.5%
商务部网站· 2025-08-01 23:42
据拉通社网站7月15日报道:根据拉脱维亚交通部的数据,2025年1至6月拉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1730.1 万吨,同比下降 3.5%。其中,散货吞吐量为752.1万吨,同比下降15.3%,普通货物吞吐量661.4 万吨,同比下降3.6%。散货中,谷物及谷物制品269.7万吨,同比下降21%;木片123.5万吨,下降 14.8%;煤炭66.6万吨,增长23.6%;化学品24.4万吨,增长8.2%。普通货物中,集装箱货物吞吐量252.6 万吨,同比增长2.2%;木材吞吐量235.7万吨,同比下降13.1%;滚装货物吞吐量161.9万吨,同比增长 4.4%。 (原标题:拉脱维亚港口2025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3.5%) ...
济青都市圈联动发展,重点突破哪里
齐鲁晚报网· 2025-07-29 07:50
核心观点 - 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需以优势互补为基础,围绕产业联动、科技协作、公共服务共享、对外开放合作、体制机制等领域重点突破,构建多层次网络化互联互动、竞合共赢的发展格局 [1] 交通基础设施 - 济青中线全线贯通,济青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 [2] - 需推动胶东机场、济南机场协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加快轨道上都市圈建设,提升高速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能力 [8] 产业共建 - 济钢集团产业转移和转型发展是两大都市圈联动发展的典型案例 [2] - 济青枣潍工业母机集群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带动数字经济崛起 [2] - 需联合梳理产业图谱,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产业等领域加强跨区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8] 科创资源共享 - 济青就A类人才互认达成初步意向,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构建覆盖济青烟三地的海洋大数据处理平台 [2] - 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加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7] 对外开放合作 - 济青联动打通"内陆—沿海"双向开放通道,合力建设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 [2] - 需深化青岛港与济南内陆港便捷联运,提升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能级 [9] 经济数据 - 2024年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常住人口分别为1828万人、1568万人,GDP之和分别达到2.0万亿元、2.1万亿元 [3] - 2018-2024年两大都市圈GDP占全省比重由38.8%提升至42.1%,常住人口占比由32.0%提升至33.7% [3] 核心城市竞争力 - 2024年济青两市GDP和常住人口之和分别为3.0万亿元、1996万人,占全省比重为30.7%、19.8%,低于广州、深圳对广东省的贡献 [4] - 2024年济南、青岛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926.1亿元、709.6亿元,仅为西安的20.6%、15.8% [4] 产业链协作 - 济南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群,青岛拥有智能家电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但产业链横向合作和纵向延伸有待加强 [5] - 需加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协同创新,联动打造应用场景 [7] 体制机制 - 行政壁垒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需在省级、市级、部门层级建立三级联动嵌套机制 [6][9] - 需探索成本共担和收益共享机制,避免利益分配不均 [6]
中国宏观周报(2025年7月第4周)-20250728
平安证券· 2025-07-28 12:09
工业 - 钢铁建材产量和表观需求环比分别提升0.6%、2.7%,板材产量和表观需求季节性调整[3][5] - 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高于去年同期,库容比上周环比提升1.4%[9] - 浮法玻璃开工率本周环比调整,库存本周环比回落[11] - 石油沥青开工率本周环比调整,山东地炼开工率本周环比提升1.8%[13] - 纺织聚酯、聚酯织造业开工率季节性调整,汽车轮胎半钢胎和全钢胎开工率略有调整[15][17] 地产 - 本周30大中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 -8.5%,增速较上周提升18.8个百分点[1] - 截至7月14日,近四周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环比 -0.45%[1][22] 内需 - 7月1 - 2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1%,乘联会推算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7.6%[1] - 截至7月11日,近四周主要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2.6%,较上周提升2.3个百分点[1] - 本周日均电影票房收入14065万元,环比增长39.0%,北京投入1000万元电影惠民补贴[1] 外需 - 截至7月20日,近四周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7.5%、4.3%[1][32] - 7月前20个工作日韩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1%,增速较6月略回落0.2个百分点[1] -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 -3.2%,宁波、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继续调整[1]
中国经济半年报|流动中国彰显经济发展活力——透视上半年我国交通运输运行数据
新华社· 2025-07-26 17:09
交通运输行业总体表现 - 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经济数据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体现"稳"的特点,与宏观经济走势基本吻合 [1][5] - 运输生产主要指标保持平稳增长,营业性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增速均在4%左右 [5] - 港口货物吞吐量、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有不同程度加快 [5] 航空运输 - 上半年民航全行业客运量为3.7亿人次,同比增长6% [1] - 国际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28.5%,实现快速增长 [1] - 首都机场上半年旅客吞吐量达3417万人次,同比增长4.5% [1] 铁路运输 - 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83列,同比增长7.5% [2] - 5月1日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2] 港口运输 - 上半年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9亿吨,同比增长4% [3] - 集装箱吞吐量1.7亿标箱,同比增长6.9% [3] - 宁波舟山港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1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8% [3] -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9%,增速快于内贸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上半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474亿元,其中公路完成投资11291亿元 [4] - 乌玛高速公路惠农至石嘴山段建成通车,全长57公里,概算投资56亿元 [4] - 新高速公路打通蒙宁省际瓶颈路段,形成贯穿宁夏、连通蒙甘的双通道 [4]
恒生指数早盘跌1.11% CRO板块延续强势
智通财经· 2025-07-25 12: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 11%至25383点 下跌284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 69% 早盘成交额达1510亿港元 [1] 医疗器械行业 -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明确反内卷 机构看好行业拐点机会 爱康医疗上涨7 93% 威高股份上涨4 37% [1] - 永胜医疗盈喜后涨幅超27% 销售订单增加带动收入上升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加超50% [2] - 归创通桥上涨2 6%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长66 9% 公司积极拥抱集采并布局海外市场 [6] CRO及创新药行业 - CRO概念股延续涨势 创新药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康龙化成上涨8 4% 昭衍新药上涨5 7% 药明生物上涨4 5% [2] 消费品行业 - 农夫山泉上涨3 56% 创三年半新高 机构预计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高于市场预期 [3] 物流及港口行业 - 中远海运港口上涨超4% 中远海运集团拟加入收购长和港口资产 [5] 锂矿行业 - 锂矿供给端扰动消息频出 天齐锂业上涨3 6% [7] 免税行业 - 中国中免回落逾6% 海南免税细则待公布 机构称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影响呈两面性 [7] 科技行业 - 千循科技再跌超3% 较前高回撤23% 余伟文近期提及避免稳定币过度炒作 [8] 包装印刷行业 - 吉宏股份上涨16% 两大主要业务表现亮眼 预计上半年纯利增长最多65% [4]
A股,突发!重大反转,刚刚彻底沸腾!
券商中国· 2025-07-24 11:30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及市场反应 - 海南自贸港概念股集体涨停潮 包括中国中免A股涨停/H股涨16%、海航控股、海南机场、海德股份等10余只个股封板 板块单日涨幅超9% [1][4] - 市场波动源于资金博弈 昨日发布会后部分资金利好兑现导致板块调整 今日超预期反转显示政策想象力超越短期套现压力 [1][4] - 封关核心时间节点为2025年12月18日 将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特殊监管制度 覆盖全岛范围 [4] 封关政策四大升级方向 - 货物"零关税"税目比例从21%提升至74% 加工增值超30%产品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5][8] - 贸易管理放宽 对全国现有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开放性安排 [6] - 通行便利化 新增10个"二线口岸"并优化放行流程 [6] - 监管模式高效化 对"零关税"货物实施低干预精准监管 [7] 封关后政策三大结构性变化 - "零关税"商品税目从1900个扩至6600个 覆盖率提升53个百分点至74% [8] - 享惠主体从注册企业扩大至全岛企事业单位 允许商品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 [9] - 取消企业自用限制 加工制成品可免补税流动 强化产业集群效应 [9] 行业受益逻辑 - 旅游产业链成为长期赢家 景区、酒店、旅游零售、出行服务商直接受益 [2][11] - 离岛免税运营商保持竞争优势 封关带来人流增长与政策红利叠加 [11][12] - 旅行社受益于国际游客增长 跨境游服务需求提升 [12] - 免税零售商虽面临"零关税"竞争 但政策与需求双驱动下仍具差异化优势 [12] 市场影响维度 - 与雅江水电站等事件形成共振 强化市场多头信心 [12] - 资金从其他热点板块(如中国电建)切换至海南概念 [1] - 经济企稳预期增强背景下 海南政策成为重要催化因素 [12]
港股港口运输股午后拉升,中远海控(01919.HK)涨超4%,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涨超3%,太平洋航运(02343.HK)、中国外运(00598.HK) 跟涨。
快讯· 2025-07-22 13:06
港股港口运输股表现 - 中远海控(01919 HK)午后涨幅超过4% [1] - 东方海外国际(00316 HK)涨幅超过3% [1] - 太平洋航运(02343 HK)和中国外运(00598 HK)跟随上涨 [1]
企业创新升级背后的“产融方程式”
金融时报· 2025-07-21 10:29
青岛制造业标杆企业创新实践 -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通过桥吊自动对位、箱区智能调度等技术实现装卸量屡破世界纪录,形成完全自主可控的"中国方案"[1] - 海信家电通过顶级体育赛事营销展现中国品牌升级,海信集团以芯片研发、显示技术为核心推出RGB-Mini LED等全球首发技术[1][5] - 海尔连续1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零售量第一,构建智慧住居、大健康、数字经济三大生态体系,实现从产品到场景的生态转型[1][3] 企业创新路径与成果 - 青岛港2013年突破国外技术垄断,自主攻克数百项技术难题建设自动化码头,十年间从荒滩发展为国际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2] - 海尔提出"产品被场景替代、行业被生态覆盖"理念,通过三大生态赛道打破行业边界实现动态进化[3] - 青岛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9年第80位跃升至2024年第20位,成为国内进步最快的科技集群城市[2] 产融协同模式创新 - 山东港口财务公司2014年发放首笔20亿元自动化码头建设贷款,较其他机构提前1个月完成授信[6] - 海尔财务公司通过对接产业系统数据接口,为中小微经销商提供全线上化秒批信用贷款,拉动集团销售[8] - 海信财务公司推行"金融合伙人"模式两年,整合外汇、信贷等部门形成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9] 全球化布局与金融支持 - 青岛企业从传统家电出口转向智能穿戴、海洋装备等高端制造,通过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等平台拓展全球市场[12] - 山东港口财务公司半年内协助集团建成香港境外财资中心,海尔财务公司为欧洲市场落地4亿欧元授信应对汇率风险[12][13] - 财务公司通过司库体系建设实现跨境结算、多币种融资等全球资金管理,支撑企业海外并购与项目建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