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

搜索文档
赛晶科技:电力技术新经济赛道的实干者,凭三重优势打开投资想象空间
中金在线· 2025-09-11 18:20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6.1亿元,同比增长53%;2025年上半年营收8.88亿元,同比增长35% [2] - 2024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率从2.4%提升至5.3%;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至9300余万元,净利润率大幅增加至9.6% [2] - 2025年上半年因产品结构变化和瑞士法郎汇率波动导致毛利率承压,但通过外汇远期合约对冲汇兑风险 [2] 特高压业务 - 2025年上半年特高压业务同比增长38%,新增收入1.05亿元,受益于"沙特中南"、"甘肃至浙江"等国内外项目批量交付 [3] - 国家发改委2025年7月核准"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蒙西至京津冀"两大特高压直流项目,预计年底前启动招标 [4] - "十五五"期间国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投资规模预计超过5000亿元,行业景气度将持续10年以上 [4] - 公司在特高压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市场份额,技术积累深厚并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 [4] 功率半导体业务 - 2025年上半年自研功率半导体业务销售收入5315万元,同比增长231%,环比增长23% [5] - 推出第七代精细微沟槽技术的IGBT(i23系列)与二极管(d23系列)芯片,覆盖1200V、1700V电压等级,最大电流达300A,技术参数接近国际一线品牌 [5] - 模块端推出EP、FP、TF等新型封装产品,国内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龙头企业已完成测试并签订批量供货协议 [5] 技术创新与新兴领域布局 - 固态直流断路器通过挪威船级社(DNV)、英国劳氏船级社(LR)、中国船级社(CCS)三大认证,覆盖1kV-3kV电压等级,最大电流5kA [6] - 已与康士伯海事签订海上风电安装船订单,并参与国内多个电气化船舶项目 [6] - 脉冲功率开关已交付80余个项目,应用领域包括可控核聚变、高能物理研究和机场雷达,产品支持100kV电压、数千安培电流输出 [7] - 技术储备覆盖固态直流断路器、脉冲功率开关等前沿领域,为未来新兴应用场景提供增长潜力 [6][7] 行业背景与战略定位 - 电力电子是支撑能源革命与工业升级的核心领域,属于新经济赛道 [1] - 全球电力装备需求大周期与国内"西电东送""北电南输"战略推进为特高压行业提供长期需求支撑 [3] - 功率半导体是电力电子核心器件,高端应用领域存在国产替代机遇 [4] - 公司业务布局契合能源转型与国产替代趋势,具备技术积累和财务韧性 [8]
特高压专题:重视 2025H2 新一轮订单放量
2025-08-20 22:49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特高压建设领域,涉及直流/交流输电工程及柔性直流技术应用[1][3] - 核心公司包括中国西电(换流变压器26%份额)、特变电工(22%-23%)、保变电器(22%-23%)、国电南瑞(换流阀50%)、许继电气(换流阀20%)、平高电器(组合电器>33%)[12] --- 核心工程动态 **2025年核准与在建项目** - 2025H1已核准:藏中南至粤港澳、蒙西至京津冀两条特高压直流工程,1,000千伏燕微/海洋新安核电送出交流工程[1][3] - 在建工程:晋昌-湖北、鲁东-山东、哈密-重庆、宁夏-湖南4条直流工程接近投产,甘肃-浙江/陕北-安徽预计2026年投产[5] - 2025H2拟核准:达拉特至蒙西、浙江特高压环网、潘西至川能至天府南,巴丹吉林-四川/南疆-川渝预计半年内获批[6] **十四五存量项目** - 未开工柔性直流项目:陕西-河南、腾格里-江西、松辽-华北[8] - 直流输电储备:青海外送、库布齐至上海等线路,东吴链场主变扩建/登州升压改造交流工程[2][8] --- 设备招标与市场空间 **2025年招标数据** - 2025H1招标额24.8亿元,覆盖甘肃-浙江、大同-天津南等项目[7] - 2025H2预期:4直流+3交流工程招标,总规模710亿元,其中换流阀166亿元[7] - 柔性直流单站换流阀价值10-12亿元,若5项目招标将新增50-100亿元市场,全年换流阀规模或超200亿元[4][11] **跨区背靠背项目** - 2025H1完成6条跨区背靠背工程招标(容量3GW/站),鲁宿会配套外均有望年内核准[9] --- 技术与市场格局 **技术应用** - 柔性直流示范项目:广东东莞/广州工程(中/南通道),单站换流阀价值量行业领先[10][11] **竞争格局** - 换流变压器:中国西电(26%)>特变电工(22%-23%)≈保变电器(22%-23%)[12] - 换流阀:国电南瑞(50%)>许继电气(20%)≈中国西电(20%)[12] - 组合电器:平高电器(>33%)+中国西电(合计60%份额)[12] --- 发展预期与风险 - 2025H2订单放量或驱动上市公司业绩,股价表现有望改善[13] - 十五五初期需求将受十四五存量项目(如柔性直流/青海外送线路)推动[8]
新能源产业高景气延续 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频报喜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新能源板块上半年业绩增长 - 天顺风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2亿元-6亿元 同比增长104.72%-136.22% 新增海上风电桩基业务实现突破 陆上塔筒和叶片交付量增加 风电场并网规模和发电业务增长 [1] - 公司海上风电有效产能50万-60万吨 在欧洲和中国江苏、广东布局产能 计划完善福建和广东产能 加强单管桩、导管架及漂浮式平台优势 [1] - 海上风电行业基本实现平价 不再依赖政策补贴 预计60-70GW项目在"十四五"期间落地 [1] 光伏设备市场需求旺盛 - 捷佳伟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7.36亿元–8.12亿元 同比增长45%–60% 因市场行情好 产品需求良好 销售订单增长 软件增值税退税收益增加 [2] - TOPCon电池规划产能超600GW 公司具备整线交付能力 PE-poly、硼扩散等设备已量产运行 受益于PERC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 [2] - HJT技术中标全球头部企业整线订单 半导体领域湿法刻蚀清洗设备获批量订单 实现从光伏向半导体装备的业务拓展 [2] 新能源发电量显著提升 - 中国核电累计商运发电量1008.2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83% 上网电量948.6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11% [3] - 新能源发电量105.5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2.01% 上网电量103.8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1.92% [3] - 公司采取核电+新能源双轮驱动策略 风光在运装机突破1250万千瓦 "十四五"末目标3300万千瓦 研究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和储能技术 转型为新能源产品供应商 [3] 特高压建设带动设备需求 - 平高电气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32亿元左右 同比增长185%左右 因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电网建设加快 市场开拓力度加大 项目履约交付 营业收入增长 [4] - "十四五"期间规划"24交14直"特高压线路 川渝和黄石交流线路完成招标 另有2交5直线路争取核准 电网工程建设掀起热潮 [4] - 公司特高压领域有福州-厦门、张北-胜利、川渝等工程合同 新能源装机高增长 预计2023-2025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60-70GW 光伏年均新增装机95-125GW [4]
许继电气:公司的特高压常规直流输电等产品在国内多条特高压线路中应用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1 19:12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 - 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点对点、大功率、远距离输送特点 并具备低损耗、控制灵活、系统稳定等优势 在远距离输电应用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1] 公司产品应用情况 - 公司特高压常规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及控制保护等产品已在国内多条特高压线路中实现应用 [1]
国金证券:雅下水电万亿工程重构能源版图 带动GIL/特高压等千亿级需求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5:15
项目概况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装机容量超60GW,建设周期约15年,投产后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可替代1.2亿吨标准煤发电,减少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300万公顷森林固碳能力 [1] - 项目开工后有望联动周边5000万千瓦光伏及风电资源,西藏水电资源占全国总量1/4 [1] - 西藏电网自2015年外送电量仅160亿千瓦时,亟需提升与国网、南网互联互通能力 [1] 投资结构分析 - 项目土建/移民/设备类投资占比预计为60%/20%/20%,因隧洞引水方案降低移民需求,但高海拔、强紫外线、低温及复杂地质条件推高施工难度和设备环境适应性要求 [2] - 对比三峡工程投资结构:枢纽工程占比42%、移民资金41%、输变电工程17% [2] 建设时间规划 - 水电机组招标预计2027-2028年启动,招标后5-6年实现并网发电 [3] - 特高压直流项目建设周期约2年,比水电站早1-2年投运,大部分特高压线路集中于2031-2034年建设,GIL设备招标节奏与电站建设同步 [3] - 水电工程2035年后逐步投产 [3] 核心设备市场空间 - 特高压领域:需建设6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单条投资超200亿元)及至少2条交流特高压线路(单条投资超80亿元),总投资额超1500亿元,新增外送能力5000万千瓦 [4] - GIL领域:隧道管廊总长150-200公里,总回路数60-80回,折算单回GIL约1800公里,单价1.8万元/米,市场空间超300亿元 [4] - 特高压核心设备/GIL/水轮机组招标金额分别约550亿/320亿/400亿元 [5] 企业受益弹性 - 南瑞/平高/许继/西电/特变/保变/长高/安靠/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预计收入贡献分别为84亿/158亿/40亿/199亿/113亿/79亿/49亿/32亿/201亿/201亿元 [5] - 净利润贡献分别为20亿/35亿/9亿/36亿/21亿/11亿/10亿/6亿/24亿/20亿元,7年平均净利润对2024年利润弹性分别为4%/48%/11%/49%/7%/163%/55%/50%/12%/17% [6]
特高压设备专家交流
2025-08-05 11:20
特高压设备行业研究纪要分析 行业概况 * 特高压建设进度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前期审批滞后、已建成线路利用率偏低(普遍低于50%)、能源转型政策调整、技术迭代周期长以及经济性考量等[1] * 2024年到2025年上半年特高压建设节奏较慢,疫情遗留问题影响了十四五规划中的13条直流线路,仅完成了7条[2] * 电力市场交易推进使得内部收益率下降,一些项目被推迟,当地财政状况、环保和社会阻力也对项目造成影响[3] * 西北内蒙古地区风光大基地发展面临本地消纳能力不足问题,例如甘肃酒泉和蒙西地区的弃风率已达到7%[10] 建设规划与趋势 *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多条特高压线路计划开工或挂网,包括藏东南到粤港澳大湾区、蒙西到京津冀、陕西到河南、南疆到川渝、腾格里到江西柔直、松辽到华北柔直等[2] * 从"十四五"末到2030年,每年预计开工4到5条特高压直流线路,以及2到3条交流线路[5] * 2026年至2030年期间,预计将新建20到25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和10到15条交流线路[5] * 2025年8月底将有两条线路挂网,分别是藏东南到粤港澳大湾区和蒙西到京津冀[28] 技术发展 * 柔性直流技术(柔直)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到2030年,新增直流线路中60%-70%的换流站节点将采用柔直技术[1] * 柔性直流技术目前在换流站投资中占比约30%,预计到2030年将提升至60%[12] * 2025至2026年的新批复特高压项目中,柔直技术渗透率将突破80%[12] * 柔性直流换流阀单体成本约为50亿元,到2030年可能降至35亿元左右[13] 新能源发展 * 新建特高压项目中的新能源打捆比例有望提高,未来将更多依赖水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进行打捆输送[1] * 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7] * 雅下水电站规划容量为60GW,比三峡大坝的22GW更大,预计每年可发电3,000亿度[9] * 光伏电站收益率下降短期内抑制特高压外送需求,但长期来看跨区域输电仍是刚性需求[6] 供应链与国产化 * 高端进口绝缘件供应不足是特高压变压器生产的主要瓶颈,尤其是大张进口T4级别纸板短缺[2] * 国内企业如广信、辽宁兴企等正在积极扩能,但高端材料仍需依赖进口[2] * 国电南瑞和许继公司在自研碳化硅器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损耗降低了40%[15] * 换流阀的国产化率约为30%,中车时代电气在这部分占据了大约30%的市场份额[26] 成本分析 * 柔直换流阀的单价从2013年的每千瓦1,500元下降到2022年的450元,目前进一步降至380元[15] * 2013年至2025年间,柔直换流阀的价格下降幅度达到了80%[15] * 预计到2025年,柔直换流阀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至168亿元[16] * 绝缘纸板及绝缘件占变压器成本约为5%[17] 重点项目 * 陕西到河南、南疆到川渝两条线路预计将在2025年十月至十二月挂网[28] * 2026年计划开工的特高压项目包括腾格里到江西柔直、松辽到华北柔直等[29] * 甘肃巴丹吉林沙漠送电四川特高压直流配套风光基地预计在2026年启动[29] * 江建入川已经确定为双段全柔直系统,巴丹吉林到四川尚未最终确定方案[30]
看估值更看成长性四类资产投资机遇值得重视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06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从4月7日3583 31点上涨逾15%至8月4日3583 31点 市盈率TTM从13 27倍升至15 52倍 [1] - 中证2000 北证50 上证50等多只主要指数4月8日以来均出现估值抬升 [1] 行业估值分化 - 大消费 中游制造 中游材料等市盈率TTM及相对估值高于历史中位数 必需消费 资源类则低于历史中位数 [2] - 家电 石油石化 煤炭等行业处于相对价值洼地 但估值回归需依赖宏观流动性 产业政策等多因素改善 [2] - 食品饮料 煤炭 石油石化等行业的估值修复需经济复苏预期或商品价格明显回升的信号 [2] 有色金属行业 - 行业市盈率TTM 市净率处于低位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制造业PMI上行支撑有色金属需求 [3] - 2015年后全球有色金属生产和冶炼商资本开支不足 供应刚性极强 支撑长期价格中枢 [3] - 刚果金钴出口禁令效果显现 钴价预计继续上行 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叠加央行购金趋势看好金价中枢抬升 [3] 特高压和电力设备 - 国家双碳目标 西电东送战略推进 特高压被纳入新基建重点领域 [4] - 国内新能源装机激增 海外电网改造需求迫切 欧洲新能源并网压力加剧 [4] - 板块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普遍较好 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4] 科技成长主线 - AI算力驱动的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领域最具确定性和弹性 政策支持保障行业发展 [5] - 国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行业处于从0到1蜕变期 对标海外产业链标的仍具性价比 [5] - 科创板投资机遇值得关注 国产算力 AI应用等滞涨方向有望重新获资金青睐 [5] - 半导体芯片 软件等板块累计涨幅靠后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事件有望带来提振 [5]
万亿雅下水电工程“引爆”特高压,赛晶科技(0580.HK)享受行业高景气加速成长
格隆汇· 2025-07-28 16:49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概况 - 雅下水电工程总投资1 2万亿元 采用"截弯取直 隧洞引水"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 建成后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 兼顾本地自用需求 [1] - 工程装机规模约6000万千瓦 年提供清洁电力近3000亿度 需多条直流特高压工程支撑 [3] - 工程核心技术包括高原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建能力和特高压输电能力 将重塑全球水电格局 [1] 基建领域机会 - 工程位于大拐弯峡谷 高海拔恶劣地质环境催生盾构机"掘进+支护"一体化技术的刚性需求 [3] - 具备技术优势及施工经验的行业头部企业将享受市场红利 [3] 特高压领域机会 - 工程需要多条直流外送工程支撑 单条直流特高压工程年输送电量约300亿千瓦时 [3] - 特高压 高压主网架建设显著拉动 柔直技术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3] - 特高压产业链配套核心玩家将受长期利好 释放强劲成长动能 [3] 赛晶科技业务进展 - 公司为输配电工程提供阳性饱和电抗器 电力电容器 大功率IGBT等核心器件 技术路径与雅下工程高度协同 [5] - 2023年中标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工程6 24亿元订单 交付德国BorWin6海上风电柔直项目 [5] - 2024年初两款柔直用直流支撑电容器通过国家级鉴定 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5] 赛晶科技业绩展望 - 2025年销售收入目标20亿元(同比+25%) 归母净利润目标1 4亿元(同比+40%) [6] - 受益于特高压工程放量周期和雅下水电建设 公司订单和交付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5][6] - 柔直工程将带动高价值新产品需求 驱动业绩高质量增长 [5]
A股跳水,超4000股下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5:09
市场表现 - 7月23日A股市场分化明显 沪指微涨0.01% 深证成指跌0.37% 创业板指跌0.01% 两市成交额超1.8万亿元 较前日小幅缩量 超4000只个股下跌 1200余只上涨 [1] - 上证指数上午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 为2024年10月8日以来首次 [3] 板块涨跌 - 超级水电概念股表现强势 中国电建等多股涨停 雅江水电站指数涨2.78% 水利水电建设指数涨2.64% [1][2] - 金融板块集体走强 券商保险表现突出 国盛金控涨停 保险精选指数涨1.97% 炒股软件指数涨1.80% [1][2] - 航空运输精选指数涨2.29% CRO指数涨2.23% 半导体设备指数涨1.88% [2] - 海南自贸港指数跌4.46% 海南瑞泽触及跌停 海峡股份凯撒旅业跌超7% 特高压指数跌3.26% [1][2] - 水泥制造精选指数跌5.07% 培育钻石指数跌2.71% 中船系指数跌2.70% 老基建指数跌2.48% 航母指数跌2.34% [2] 上市公司动态 - 截至7月22日 A股329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公告 一年多次分红渐成主流 高频分红高股息率公司受机构青睐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企业座谈会 围绕"十五五"规划听取国企民企协同发展建议 强调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