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

搜索文档
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第一财经· 2025-07-21 11:11
答:欧盟不顾中方多次交涉和反对,一意孤行,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继续将部分中国企业列入清 单,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制裁两家中国金融机构。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方一贯反对没有 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欧方做法有违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对中欧经贸关 系和金融合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中方敦促欧方,立即停止列单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错误做法。中 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正当合法权益。 7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事答记者问。 问:7月18日,欧盟宣布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将部分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列入清单。请问中方对此有 何评论? ...
2025年6月图说债市月报:信用债市场量价齐升,关注科创债ETF落地后投资机会-20250718
中诚信国际· 2025-07-18 19:59
核心观点 - 内外因素支撑债券配置价值,收益率中枢或维持低位,首批科创债ETF落地,可关注有关投资机会,当前是债券发行合适时间窗口,发行人可提前布局融资计划 [5] 债券市场回顾 债市风险 - 6月债券市场月度滚动违约率为0.28%,与上月持平,新增1家违约主体武汉天盈投资集团,5家主体进行债券展期 [11][15] - 6月19家主体评级被上调,32家主体评级被下调,主要原因包括营业收入下滑、业绩亏损加大和债务负担加重等 [16] - 6月信用利差走势分化,中短期票据1年期和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多数走扩,5年期普遍收窄,等级间利差普遍收窄 [17][19] 债券市场运行 宏观及货币环境 - 6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月回升,财新制造业PMI为50.4%,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 [27] - 6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2844亿元,各期限质押式回购利率多数上行 [25][28] 一级市场 - 6月信用债发行升温,发行规模共计13687.12亿元,较上月增加5283.58亿元,净融资额较上月增加2055.38亿元至2559.96亿元 [39] - 6月科技创新类债券发行热度升温,发行只数为223只,发行规模为2404.15亿元,科创金融债发行16只,发行规模为275.70亿元 [40] - 信用债平均发行利率涨跌互现,多数行业发行成本回落,不同地区发行利率普遍下行 [40][41][43] 二级市场 - 5月债市杠杆率为107.11%,较前一月下降0.18个百分点,6月二级市场债券日均交投活跃度升温 [50] - 6月债券市场收益率全面下行,各期限国债收益率较上月普遍下行1 - 12bp,信用债收益率全面下行1 - 15bp [51] - 6月多数行业和地区利差走扩 [52] 展望及策略建议 债券收益率走势 - 国内经济弱复苏,政策呵护,外部风险犹存,预计债券收益率仍维持低位运行 [5][7] 投资机会 - 关注首批科创债ETF投资机会,但需注意其流动性和赎回压力 [5][8] 发行建议 - 目前债券发行成本低位波动,发行人可根据自身情况提前布局融资计划 [5][10]
美元飙升:广场协议魔咒将再现?中国会步日本后尘吗?
搜狐财经· 2025-07-18 12:34
《广场协议》如同"良方",却成了引爆泡沫的"雷管"。日元在几年内升值近一倍,造成出口制造业毁灭性打击,产品国际竞争力丧失,无数中小企业倒闭, 实体经济根基动摇。为对冲日元升值冲击,日本央行采取更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放水"救市,却进一步吹大了泡沫。最终,日本央行急刹车,快速加息, 泡沫破裂,股市崩盘,房价暴跌,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表崩塌,留下堆积如山的坏账和长达数十年的经济停滞——"失去的二十年"。 日本悲剧的根源在于,它将美国的"药方"当作了自己的"诊断书",试图用汇率工具解决本应通过内部结构性改革解决的泡沫问题,高估了汇率升值的作用, 却低估了剧烈波动对自身金融体系的冲击。 美元的微笑与中国的应对:一场超越广场协议的世纪博弈 三十多年后,美元的强势回归,人民币承压,贸易摩擦再起,历史的影子悄然浮现,让人不禁回想起1985年那个在纽约广场饭店,一杯咖啡决定日本三十年 国运的秋天。国际舆论场上,"中国会成为下一个日本吗?"的疑问此起彼伏,看似在预测未来,实则在探究中美博弈的本质。要解答这个问题,不能仅仅停 留在K线图的表面相似性上,而需深入剖析美元这头巨兽,以及当年日本与今日中国这两位与之博弈的棋手,探究棋盘与 ...
上半年新旧动能加速切换,内外需平衡改善
交银国际· 2025-07-16 14:53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展现较强韧性,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内外需平衡仍待优化,内生动力需加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需进一步巩固[1][2] 各部分总结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2季度同比增长5.2%,较1季度稍有放缓但整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三大需求协调性较1季度明显改善,内需贡献增长,外需有韧性,6月数据呈分化态势[1] 工业生产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月当月增长6.8%,制造业增长7.0%,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上半年分别增长10.2%和9.5%,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季度产能利用率74.0%,工业利润前五月累计下降1.1% [2] 消费市场 - 上半年社零同比增长5.0%,6月当月增长4.8%,较5月回落,消费升级品类和“以旧换新”政策涉及品类表现亮眼,服务消费需求稳步恢复,下半年期待政策提振[3] 投资情况 - 2025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6%,制造业投资增长7.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民间投资下降0.6%,6月投资增速回落,未来新动能方向有投资增长空间[5] 房地产市场 - 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降3.5%和5.5%,6月数据不佳,各线城市房价有调整趋势,供给端数据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1.2%,期待政策推动回稳[6] 对外贸易 -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2.9%,出口增7.2%、进口降2.7%,贸易顺差扩大,6月数据持续改善,机电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贸易伙伴多元化成效明显,需关注贸易政策扰动[7] 社融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同比多增4.74万亿元,6月金融数据超预期,流动性结构和信贷结构有积极变化,体现金融支持政策效果[8]
海外高频 | 关税豁免到期,发达市场多数下跌(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13 14:19
大类资产表现 - 发达市场股指多数下跌,标普500下跌0.3%,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0%,德国DAX、法国CAC40、英国富时100分别上涨2.0%、1.7%、1.3% [2][4] - 新兴市场股指多数上涨,胡志明指数、韩国综合指数、开罗CASE30分别上涨5.1%、4.0%、1.5%,巴西IBOVESPA指数、印度SENSEX30分别下跌3.6%、1.1% [4] - 美国标普500行业多数下跌,金融、日常消费和通讯服务分别下跌1.9%、1.8%和1.2%,能源、公用事业和工业上涨2.5%、0.7%和0.6% [9] - 恒生指数全线上涨,恒生科技、中国企业指数、恒生指数分别上涨0.9%、0.9%和0.6% [14] 债券市场 - 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悉数上行,德国上行16bp至2.8%,法国上行14bp至3.4%,意大利上行13bp至3.6%,美国上行8bp至4.4% [18] - 新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上行,土耳其上行92bp至29.7%,巴西上行26bp至13.9%,南非上行15bp至9.9% [25] 外汇市场 - 美元指数上涨0.9%至97.87,日元兑美元贬值2.0%,英镑兑美元贬值1.1%,欧元兑美元贬值0.7% [31] -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美元兑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为7.1710和7.1736 [42] 大宗商品 - WTI原油上涨2.9%至68.5美元/桶,布油上涨3.0%至70.4美元/桶 [48] - 有色金属涨跌互现,LME铜下跌2.4%至9640美元/吨,LME铝上涨0.1% [54] - 贵金属悉数上涨,COMEX黄金上涨0.8%至3359.8美元/盎司,COMEX银上涨5.9%至38.9美元/盎司 [54] 关税政策 - 美国宣布提升14国关税,生效日期为8月1日,包括日本25%、韩国25%、南非30%等 [2][65] - 美国对进口铜产品征收50%关税,对巴西商品征收50%的关税 [65] 美联储动态 - 6月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官员对于政策利率前景分歧显现,部分官员认为关税将会导致一次性价格上涨,多数与会者认为关税可能会对通胀产生更持久的影响 [81] - 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明显下降,当前市场预期9月、12月降息,9月概率下降至57.40% [81] 欧元区经济 - 5月欧元区零售销售量环比-0.7%,同比1.6%,均较4月回落,居民消费者信心低迷仍然是经济掣肘 [84] 美国财政 - 截至7月8日,美国2025日历年累计财政赤字规模804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725亿美元 [69] - 累计支出规模4.4万亿美元,去年同期4.1万亿美元,累计财政税收收入2.8万亿美元,去年同期2.6万亿 [69]
我们的钱,被西方偷走了
搜狐财经· 2025-07-12 17:49
这事你可能早就听说过,只不过没这么细想过。我查了下,2023年全球制造业产值,中国占比超过30%,而G7七国合起来,也就和我们差不多持平。但问 题来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清算体系,基本还是牢牢握在西方手里。你去看国际结算结构,超过80%的跨境结算依然是美元主导。人民币? 连2%都捞不到。 这就像什么?不是比喻,是现实。我们造东西、卖东西,占着全球货物流的大头,最后赚的是实打实的辛苦钱;而人家西方,靠着控制金融规则和货币主 导,能从我们这边持续吸走利润,还能把通胀压力倒灌回我们身上。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一直在拼命干活,可最后钱却总流向了别人手里? 我不是在说那种感觉,是明明白白的事实。你随便翻一份世界贸易数据报告就能看见,中国制造在全球商品出口总额里长期占比超过14%,甚至疫情之后一 度逼近18%。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出口占比基本维持在8%左右。看起来我们是世界工厂,但我们赚的钱,跟干的活根本不成比例。 比如石油。 别看我们现在能源进口多元化搞得挺好,但全球石油交易95%以上还是用美元结算。你不认这个体系也没用,只要用油、要买原材料,就得先换美元,等于 你辛辛苦苦卖了一堆货,最后还得再出钱去借美元来买 ...
揭秘涨停丨超200万手买单抢筹稀土龙头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9:16
市场概况 - A股市场今日收盘共69股涨停,剔除ST板块和退市股后61股涨停,30股封板未遂,整体封板率为69.7% [1] 涨停战场 - 包钢股份封单量最高达240.71万手,其次是绿地控股(115.92万手)、上纬新材(67.69万手)、京运通(67.31万手) [2] - 包钢股份拟将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干量,REO=50%),并强调以稀土钢新材料为核心发展方向 [2] - 四方新材、国投中鲁连续5天涨停,*ST新潮、华媒控股、*ST宇顺连续4天涨停,上纬新材等5股连续3天涨停 [2] - 18股封单金额超1亿元,上纬新材(9.1亿元)、北方稀土(5.12亿元)、包钢股份(5.03亿元)居前 [3] 龙头点睛 稀土概念 - 华宏科技稀土永磁材料总产能1.5万吨/年,山东梁山二期及包头1万吨高性能磁材项目在建 [4] - 北方稀土推行新品种稀土产品研产销一体化机制,单镧、单铈及新品种产销量显著提升 [4] - 中国稀土因产品价格回升调整营销策略,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增加 [5] 大金融 - 南华期货获香港第1类及第4类牌照,并取得沪港通、深港通参与者资格 [6] - 中银证券推进科技赋能下的财富管理转型,加快资管主动管理转型 [6] - 中原证券强化资管业务与财富、投行条线协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6] 医药 - 凯莱英一季度新签订单中,小分子业务稳定增长,新兴业务快速增长 [7] - 药明康德通过"CRDMO"模式降低研发门槛,提升客户研发效率 [7] - 浩欧博与中国生物制药协同发展,强化创新研发及市场赋能 [7] 龙虎看台 - 龙虎榜净买入额前三为抚顺特钢(2.47亿元)、国瑞科技(1.9亿元)、上海钢联(1.74亿元) [9] - 机构净买入前三为浩欧博(1.34亿元)、国瑞科技(6520.86万元)、中科金财(5226.27万元) [10] - 深股通净买入楚天龙1亿元,沪股通净买入益方生物-U6580.15万元 [11]
地产金融表现强劲,大盘股指相对偏强
南华期货· 2025-07-10 18: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日股指集体收涨,尾盘有所回落,北京市政府发布的方案刺激房地产板块午后开盘大幅拉升领涨,金融板块也表现强劲,四大行股价创新高带动大盘股偏强 [6] - 海外贸易风波再起,但市场反应相对脱敏,等待后续数据验证 [6] - 两市成交额有所缩量但依旧逼近1.5万亿元,资金情绪无明显变化,预计股指短期延续震荡稍偏强 [6] 市场回顾 - 今日股指集体收涨,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收盘上涨0.47%,两市成交额回落110.28亿元,期指均放量上涨 [4] 重要资讯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致8个国家领导人有关加征关税的信函,新税率8月1日起生效 [5] - 北京市印发方案,力争到2030年本市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打造2 - 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5] 策略推荐 - 多头持仓观望 [7] 期指市场观察 | | IF | IH | IC | IM | | --- | --- | --- | --- | --- | | 主力日内涨跌幅(%) | 0.38 | 0.49 | 0.36 | 0.19 | | 成交量(万手) | 9.7027 | 5.6248 | 7.3407 | 16.8165 | | 成交量环比(万手) | 1.4938 | 1.3869 | 0.2623 | 0.5777 | | 持仓量(万手) | 25.802 | 9.5486 | 22.7469 | 33.3057 | | 持仓量环比(万手) | 1.1835 | 0.9632 | 0.5291 | 1.1313 | [7][8] 现货市场观察 | 名称 | 数值 | | --- | --- | | 上证涨跌幅(%) | 0.48 | | 深证涨跌幅(%) | 0.47 | | 个股涨跌数比 | 1.29 | | 两市成交额(亿元) | 14941.48 | | 成交额环比(亿元) | -110.28 | [8]
险资加速布局:港股高股息资产成“心头好”
环球网· 2025-07-08 10:28
险资在港股市场的投资动态 - 中国香港市场投资余额占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余额的51%,是险资境外股票和债券投资首选 [3] - 63%的机构计划2025年增加港股投资规模 [3] - 港股通资金集中于金融、能源、电信等行业 [3]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其中三分之二为H股标的 [3] H股的投资优势 - H股标的具有估值低、股息率高、分红稳定的特点 [3] - 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上半年下跌近10%,但截至上半年末仍接近130,A股价格比H股高近30% [3] - 机构投资者通过港股通连续持有满12个月,股息红利所得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3] - 港股国际化程度高,险资通过动态平衡持仓可降低投资组合波动 [3] 险资投资策略调整 - 在利率下行、存量高收益资产到期、权益市场波动背景下,险资资产再配置压力增大 [4] - 险资更倾向寻找底层资产安全、长期收益稳定的标的,高股息港股成为"压舱石"资产之一 [4] - 今年一季度多家险企还加仓A股高股息标的 [4] 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 新会计准则切换对险资投资影响显著,自2023年起上市险企实施,非上市险企最晚2026年实施 [4] - 新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变化大,权益类资产市值波动直接进利润表,放大险企利润波动 [4] - 不少险企加大布局OCI类资产以平抑报表波动 [4]
建设全国统一数据市场的多维突破路径|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4 18:16
数据要素交易与全国统一数据市场建设 - 数据要素交易是构建全国统一数据市场的核心驱动力,需通过供给侧、需求侧及制度设计破解市场化配置矛盾 [1] - 数据要素已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但当前存在公共数据流通困难、供需矛盾及交易机制不畅等问题 [2] 公共数据整合与共享 - 公共数据覆盖广、权威性高,2017-2018年国家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截至2024年28个省级及205个市级政府上线数据开放平台 [4] - 公共数据跨域流通存在技术限制和地区保护主义壁垒,纵向流动因接口未开放导致效率低下 [5] - 需通过技术升级、收益分配机制及分级保护体系完善全国一体化共享体系 [6] 多元主体数据壁垒与协同机制 - 金融行业数据交易占比30%,互联网行业占24%,个人数据场外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9] - 个人因隐私泄露风险降低分享意愿,企业因行业竞争排斥数据共享,政府因技术和管理问题倾向封闭数据 [9][10] - 需强化数据安全技术、完善法律框架(如《数据安全法》实施细则)及建立经济激励机制(税收优惠、收益分配) [11] 技术瓶颈与数据价值释放 - 需求侧存在数据"用不了"(技术能力不足)和"用不好"(标准不统一)问题,数据价值挖掘停留在浅层统计阶段 [13] - 技术不匹配与标准缺失加剧使用难度,需统一存储格式、质量标准等以促进数据向资源转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