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年收入预期峰值435亿,上海家化原高管接任董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7:5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杭州报道 近日,"CXO一哥"药明康德(603259.SH/2359.HK)给出了一份超预期的半年度成绩单,推动公司股价 大涨。 7月29日-30日,药明康德A股累计上涨7.9%,H股累计上涨11.6%。 2025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208.0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204.1亿 元,同比增长24.2%。同一时期,公司归母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101.9%,另一指标经调整non- IFRS归母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44.4%。 基于这一增长势头和在手订单情况,药明康德还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 回双位数增长,增速从10-15%上调至13-17%,将公司整体收入预期从415-430亿元上调至425-435亿 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披露上半年成绩单的同时,药明康德宣布了一项人事变动,原董事会秘书张远舟因工 作调整申请辞去职务,接任者为韩敏女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比发现,这位新任药明康德董秘的韩敏女士,不仅与上海家化(600315.SH)原首 席财务官、副总经理和董秘韩敏女士同名,且年龄、过往工作经历也几乎一致 ...
港股医药板块持续冲高,微创医疗领涨超8%,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大涨3%活跃3连涨,连续3日获资金加仓,规模突破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30 14:13
中银证券最新研报指出,我们依旧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具备稳健增长的领域。医疗器械和药品是最 先经历集采的板块,不少品种的影响已经逐步出清,尤其是医疗耗材领域,我们认为行业的成长性伴随 新产品的上市有望持续,继续重点关注。 2、25 年,CXO 板块和医疗设备板块,随着国内投融资以及财政政策的向好,后续有望逐步迎来反 转,建议关注CXO。 截至2025年7月30日 13:24,恒生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强势上涨1.88%,成分股微创医疗(00853)上涨 8.63%,石药集团(01093)上涨7.40%,微创脑科学(02172)上涨6.97%,药师帮(09885),同源康医药- B(02410)等个股跟涨。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上涨3.00%, 冲击3连涨。最新价报1.34元。拉长时间 看,截至2025年7月29日,恒生生物科技ETF近1周累计上涨8.89%。 流动性方面,恒生生物科技ETF盘中换手34.45%,成交1.61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7 月29日,恒生生物科技ETF近1周日均成交1.92亿元。 规模方面,恒生生物科技ETF最新规模达4.61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份 ...
股指期货:科技成?强化股指期权:加仓或?盈平仓伴随买权策略
中信期货· 2025-07-30 10: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期货震荡偏强 [7] - 股指期权震荡 [8] - 国债期货震荡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股指期货市场风偏积极,继续往科技成长主线切换,科技成长仍有补涨空间,建议配置IM多单 [7] - 股指期权市场短期有回调忧虑,衍生出两个交易逻辑,短线建议双卖策略,中期视角下备兑延续 [2][8] - 国债期货市场短期扰动因素偏多,后续反内卷政策推进和地方债发行提速会影响债市情绪,建议采取相应策略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观点 股指期货 - 周二沪指低开走高,量能维持在1.83万亿元,市场风偏积极,科技成长主线切换,医药生物和通信行业领涨,资金从部分板块流出,科技成长有补涨空间,建议配置IM多单 [7] 股指期权 - 昨日标的强势延续,期权市场流动性有变化,波动率变动暗含回调忧虑,衍生出两个交易逻辑,短线建议双卖策略,中期备兑延续 [2][8] 国债期货 - 昨日国债期货全线下跌,央行大额净投放但债市情绪偏弱,市场提前计价重大会议潜在风险,短期债市扰动因素多,建议采取多种策略 [2][10] 经济日历 - 本周需关注美国ADP就业人数、美联储利率决定、中国官方制造业PMI、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等指标 [12] 重要信息资讯跟踪 - 2025年1 - 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5.2% [12] - 1 - 6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0.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6月末资产负债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13]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澄清光伏行业反内卷相关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 [13] - 北京洪涝灾害,国家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2亿元用于灾后应急恢复 [13]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730
中泰国际· 2025-07-30 10:07
港股市场 - 7月29日恒生指数微跌0.2%,收报25,52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4%,收报5,644点,大市成交2,670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127.2亿港元[1] - 港股大盘短线调整风险上升,因技术指标超买、8月季节性疲弱、美元或反弹,但整固后有望向基本面靠拢[2] - 消费、AI、医疗保健、新能源及公用事业等板块有不同表现,如育儿概念、乳业股、浪潮数字企业、药明康德、光伏及电力设备股等走势各异[3][4] 房地产行业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40万平方米,同比跌16.8%,环比升4.7%,不同类别城市皆同比下跌[5] - 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1349万平方米,同比跌48.6%,环比跌23.0%[8] - 7月21日国务院发布《住房租赁条例》,9月15日起施行[9] 投资策略 - 港股当前升势健康,若中美达成协议与政策催化共振,或延续渐进式修复,关注恒生科指等板块[12] - 美股短期对大盘谨慎,关注医疗保健等板块,考虑做多VIX波动率指数[13] - 美债高位震荡,10年期收益率波动区间4.25%-4.6%,延续逢高配置策略[14]
创新药继续活跃,港股医药ETF(159718.SZ)现涨超2%,刷年内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7-30 10:05
根据此前的数据批露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医药板块整体拥挤度处于历史中枢水平,其中创新药相对拥 挤,但CXO板块筹码拥挤度较低;目前,CXO板块业绩逐步走出低谷,多家企业展现出复苏迹象,未 来在美联储降息、医药投融资环境变好等积极催化因素推动下,有望迎来强劲复苏。 兴业证券称,中报季即将到来,展望25Q2我们预计板块业绩情况和Q1接近,处于向好阶段的子领域预 计趋势可持续,主要包括创新药(处于放量阶段的品种收入将持续环比增长)和创新药产业链(部分公 司订单已出现回暖趋势,25年业绩端将持续改善)。 港股医药ETF聚焦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覆盖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石药集团、三生制药等创新药核 心企业,极具前沿性和稀缺性,充分受益于全球创新药研发红利。政策红利、出海"爆发"、盈利兑现, 三力共振推动港股医药估值重塑,建议关注港股医药ETF(159718.SZ)及其联接基金(A类:019598,C 类:019599)。 7月30日早,创新药板块情绪持续高昂。港股医药ETF(159718.SZ)上涨2.01%,冲击6连涨,年内涨幅近 84%,净值创新高。成分股微创医疗(00853)上涨6.32%,信达生物(01801) ...
A股晚间热点 | 稳定币牌照发放在即!香港金管局发布申请指南 首批仅发数张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23:10
中美经贸合作 -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 鼓励美企投资中国装备机械和智能制造领域 强调中美产业合作互利共赢 [1] - 特朗普表示可能应邀访华 外交部回应称中美经贸会谈仍在瑞典进行 [2] 香港金融监管 - 香港金管局发布稳定币监管文件 2025年8月1日实施 初期仅发放数张牌照 已有数十家机构表达兴趣 [3] 光伏行业动态 - 光伏行业协会澄清多晶硅"以大收小"传闻不实 涉及信义、南玻等企业 业内称去库存是关键 [4][5] 国有企业经济数据 - 1-6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0.75万亿元 同比下降0.2% 利润总额2.18万亿元 同比下降3.1% 资产负债率65.2% [6][7][8][9][10] 金融市场异动 - 恒生电子涨停 市场传闻其子公司与蚂蚁数科合作虚拟资产系统 公司回应称与蚂蚁有过前期沟通 [11] - 上纬新材15天涨10倍 营业部席位净卖出9773万元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营业部散户净买入超2400万元 [13][14] 医药与科技板块 - CXO板块领涨 药明康德上调全年收入预期至425-435亿元 增速13-17% 中金看好创新药需求带动产业链复苏 [12] - AI硬件推动高端PCB需求激增 高多层板及HDI产品供需缺口显著 头部厂商扩产 [19] 美股及投资动向 - 诺和诺德跌20% 下调2025年销售增长指引至8-14% 默沙东Q2营收低于预期 [15] - 大摩、瑞银等机构建议逢低买入美股 看好AI及企业盈利驱动 [16] - 但斌二季度美股持仓11.26亿美元 英伟达仍为首重仓 新增Coinbase持仓5470万美元 [17] 行业快讯 - 家电:欧盟因高温采购中国空调 [22] - 汽车:字节跳动拟打造"豆包汽车"对标鸿蒙智行 [22] - 影视:暑期档票房破55亿元 [22] 公司公告精选 - 药明康德拟上调回购价至114.15元/股 仕佳光子上半年净利同比增1712% [23] - 拉卡拉遭联想控股减持535.96万股 赛恩斯上半年净利预降57-60% [23]
策略周报:资金透视,交易型资金热度仍在-20250729
华泰证券· 2025-07-29 22:05
核心观点 - 上周A股放量,交易性资金活跃提供增量资金支撑,交易型资金或为主要增量资金,融资余额突破2020年以来高点,7月27日私募基金当月备案产品数量创年内同期新高;配置型资金热度小幅回暖,7月中旬以来公募基金仓位回升,被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入规模创去年10月初以来最大单周净流入,但宽基ETF持续净流出A股,港股ETF净流入相对强势;资金共识布局科技、医药中低拥挤度板块,如医疗器械、CXO、半导体等 [2] 交易型资金热度情况 - 上周交易型资金热度持续回升,融资连续五周净流入,融资余额突破2020年以来高点,资金活跃度突破2018年以来常态区间,创2025年以来新高,但相比2024年10月中旬11%的高点仍有空间 [3] - 散户资金净流入意愿回升,个人投资者占比更高的行业ETF连续四周净流入,近期债基赎回规模增加,目前债基赎回主要是理财等资管机构预防性赎回,居民端资金尚未大规模流出,存款搬家规模相对可控 [3] - 截至7月27日,私募基金备案产品数量创年内同期新高,远期增量资金或仍有支撑 [3] 外资情况 - 陆股通成交金额近期升温,7月16 - 23日配置型外资持续净流入,主动配置型外资仍净流出,专注中国市场基金流出最多,全球新兴市场基金继续流出,被动外资流入激增,创去年10月初以来最大单周净流入 [5] - 截至7月初,主动配置型外资对A股仓位相对分化,全球、新兴市场配置型基金相比6月初加仓A股,部分地域配置型外资如亚洲除日本基金,A股仓位环比6月有所回落 [5] 市场布局方向 - 上周后半周各类资金在科技、医药达成共识,融资资金和公募基金在医药、电子方面呈现净流入和仓位环比回升态势 [6] - 资金共识流入科技、医药中的低位板块,如医疗器械、AI国产算力链等,对前期涨幅较高的创新药、海外算力链关注度回落,高切低仍是市场交易特征 [6] 各类资金边际变化 - 散户资金上周净流入100亿元,净流入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基础化工等行业,净流出医药生物、银行、汽车等方向 [7] - 杠杆资金上周净流入447亿元,交易活跃度回升至10.4%,净流入有色金属、医药、机械等行业,净流出食品饮料、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行业 [7] - 公募基金上周普通型、偏股型基金权益仓位环比小幅回升,新发强度回升 [7] - 7月16 - 23日,配置型外资转向净流入80.3亿元,其中主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14.6亿元,被动配置型外资持续净流入95亿元,截至7月初,全球、新兴市场配置型基金相比6月初加仓A股 [7] - 上周股票型ETF净流出18亿元,其中宽基ETF净流出112.90亿元,建筑、有色金属、建材、基础化工等行业净流入居前 [7] 每周资金面概述 - 各类主力资金行为周观察 散户资金 - 上周净流入99.9亿元,6月新增开户数165万户,环比提升;7月17日以来转向净流入;上期净流入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基础化工等行业,净流出医药生物、银行、汽车等方向 [13] 融资资金 - 上周净流入447亿元,融资交易活跃度环比回升至10.44%,市场平均担保比例为281.7%,环比回升;净流入有色金属、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净流出食品饮料、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行业 [19] 公募基金 - 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194亿份,新发强度回升,存量股票/混合基金权益仓位环比小幅回升 [34] ETF - 上周股票型ETF净赎回43亿份,净流出18亿元,宽基ETF净流出112.90亿元,净流出有所收窄;周期、公共服务板块和建筑、有色金属、建材、基础化工等行业净流入居前 [45]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今年上半年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达5461只,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54%,较去年下半年环比增幅超100%;截至7月27日,当月备案产品数量创年内同期新高 [55] 长线资金 - 险资入市比例分化,截至2025Q1,财产险公司中权益资产占资金运用比例为15.80%,环比24Q4的16.33%小幅回落,人身险公司中权益资产占资金运用比例为13.09%,较24Q4的12.50%小幅回升 [57] 北向资金 - 上周北向资金日均交易额回升至2313.5亿元;7月17 - 23日,配置型外资转向净流入80.3亿元,其中主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14.6亿元,被动配置型外资持续净流入95亿元;截至7月初,主动配置型外资对A股仓位相对分化 [61] 资金流向周观察 产业资本 - 上周二级市场重要股东净减持40.5亿元,本周解禁市值961亿元,供给端压力环比回升;上期二级市场股票回购金额35亿元,回购预案金额为3亿元,回购金额环比前期小幅回落 [71] 一级市场 - 上周一级市场募资金额环比回升,新增IPO 2支,募资11.41亿元;新增定增2支,募资66.55亿元;新增可转债2支,募资56.50亿元 [86] QDII ETF - 上周净流出46亿元,主要净流出中国香港,溢价率环比小幅回落 [94]
CXO赛道又添两员猛将
猛兽派选股· 2025-07-29 13:17
冒一下头,井底超量首破年高公式 第二次提示CXO赛道,是这篇: 本ID首次提示CXO赛道,是这篇: 当然,这不是建议现在去追高,而是在CXO强势锚定的背景下,提前选择在支点或者支点后回调区域 介入,这么一个模式的再次解释。一个细分类别在初始突破一阶段,进入二阶段期间,股票会先后相继 突围,这是米讷维尼给出的经典总结,依此计而行必定大有斩获。 市场依然遵循幂律:少部分赛道和股票拥有高胜率。这是报酬递增正反馈自然规律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一定要拨开日间轮动的重重幻影,看准真正的主线,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行为动机和信心。 大局观远比局部的量价技巧重要得多。不要成为图形的奴隶,一个在图形面前纠结徘徊的游魂,或者只 会刷选股公式的行尸走肉。 CXO格局已成,崭新的进攻型主线 现在已经汇溪成河,成为持续攻击的主导力量之一。 今天盘面上,这一赛道又蹦出两只超量首破年高的票: ...
“吃药”行情再爆发,药ETF上探2%,恒瑞医药续创4年新高!CXO巨头业绩狂飙,A股最大医疗ETF冲击十连阳
新浪基金· 2025-07-29 11:26
7月29日早盘,A股"吃药"行情再爆发,制药、医疗联袂拉涨。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药明康德作为CXO行业龙头,此次漂亮的半年报和调高的指引印证,医药行业创 新合作需求具备刚性,尽管行业发展有起伏,但需求只增不减。 机构认为,当前医药板块或正经历三重逻辑转换: 一是从"政策压制"到"政策赋能",医保支付改革、审评审批提速、数据开放等政策组合拳,构建创新药 发展新生态; 二是从"成本优势"到"技术输出",恒瑞、百济等企业通过全球合作,将中国研发能力嵌入全球价值链高 端; 三是从"单一产品"到"平台化竞争",以药明康德为代表的CXO企业通过 "CRO+CDMO" 一体化布局, 实现从服务提供商向技术合作伙伴的升级。 国内首只跟踪制药指数的药ETF(562050)盘中上探2%!百亿美元出海大单加持,核心权重股恒瑞医 药继昨日涨停后续涨超4%,股价续创4年新高,市值站上4300亿元。 | | | 分时 多日 1分 5分 15分 30分 60分 F | | | | F9 我前最后 空部 九秋 图纹 工具 @ 0 | | 药ETF 1 | | 562050 | | --- | --- | --- | --- | --- | ...
CXO和创新药的热度能否延续?市场情绪当前处于什么位置?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创新药领域、CXO 行业、细胞基因治疗(CGT)、双抗、ADC、小核酸、核药、自免领域、医疗服务、器械行业、半导体、商贸零售、电子行业 - **公司**:药明康德、三生制药、康方生物、Summit、Sammy、辉瑞、德州仪器、英特尔、谷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医药行业景气度 - **观点**:今年以来医药行业表现突出,二季度持续走强,行业景气度从局部复苏向全面复苏转变 [1][3] - **论据**:美股 CXO 公司业绩超预期带动板块上涨,国内 CXO 需求和订单改善;美国降息预期提升资金风险偏好,XBI 指数表现良好,大小型企业对 CXO 服务需求增加 [3][10] 国内 CXO 市场 - **观点**:需求端改善,订单量增加,竞争格局优化,价格有望上升 [1][8] - **论据**:一级市场融资虽下降,但 BD 首付款等渠道资金增长 62%,为研发提供支持;小公司产能退出 [1][3][8] 海外 CXO 市场 - **观点**:价格稳定,订单量波动大,早期研发需求强劲 [1][8] - **论据**:以 Mapace 等公司为例,虽部分时段订单下降,但近期业绩超预期 [8] 全球 CXO 行业 - **观点**:出现新产品和创新周期迹象,新技术突破将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1][9] - **论据**:ADC、PD - 1/VEGF 替代品、小核酸等新兴技术受关注 [1][9] 国内创新药企业融资 - **观点**:呈现多元化趋势,为研发提供更多资金 [1][6] - **论据**:BD 首付款等渠道资金大幅增长,二级市场通道顺畅 [1][6][7] 美股生物科技及医药行业 - **观点**:景气度从局部复苏向全面复苏转变 [10] - **论据**:美国降息预期改善融资环境,XBI 指数表现好,大小型企业需求增加 [10] 医药行业发展阶段 - **观点**:仍处于发展早期,肿瘤治疗领域预期高 [11] - **论据**:新药发现和治疗方法有突破,如三生制药 BD 案例提升市场预期 [11] 创新药投资 - **观点**:是医药行业引领者,部分领域潜力大,但需注意风险 [16][19] - **论据**:肿瘤、双抗和 ADC 等领域峰值销售额高;临床数据失败或成功会使估值大幅变化 [16][19] 市场情绪和资金配置 - **观点**:创新药领域市场情绪上升,资金环境积极,但需警惕风险 [22][29] - **论据**:投资者对临床前数据预期高,资金持续流入,但市场处于短期情绪周期后段 [22][27][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过去行业低迷原因**:受集采政策、疫情影响以及整体行业景气度下降等因素影响 [5] - **集采政策变化**:今年优化集采政策出台,政策更温和,高值耗材表现良好 [5] - **BD 交易指标**:首付款和总包金额是关键指标,5 亿美金以上首付款罕见,下半年预计有大型 BD 交易落地 [12] - **海外并购影响**:对国内医药行业有催化作用,如康方生物旗下公司 Summit 被收购提升投资价值 [13] - **自免领域问题**:中美自免标准疗法有差距,药品上市慢,存在海外数据复现性担忧 [14] - **小核酸等技术发展**:在国内处于早期阶段,需积累经验缩小与国际差距 [15] - **医药板块配置**:非医药基金配置连续两季度增加,但与历史高点有差距,全行业仍低配 [18] - **创新药估值差异**:中国创新药市场部分由 MNC 的 BD 定价驱动,有好产品的公司有提升空间 [20] - **医疗服务等细分行业**:有投资价值,政策变化推动发展,CXO 是重要方向 [21] - **创新药板块风险和催化剂**:风险为临床数据不达预期和大规模退货,催化剂为市场行情好能融资研发 [23] - **市场整体变化**:5 月中旬到 6 月初市场情绪上行,处于短期情绪周期后段,中报是重要催化剂 [24][27] - **德州仪器财报**:近期财报低于预期,对未来展望谨慎,可能与中国地区提前备货有关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