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

搜索文档
双线开花!乌军确认袭击梁赞炼油厂和卢甘斯克油库,再次重创俄罗斯能源命脉
搜狐财经· 2025-09-05 21:57
袭击事件确认 - 乌克兰武装部队证实袭击俄罗斯四大炼油厂之一及一座军用油库 [1] - 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指挥官确认9月4日夜袭梁赞炼油厂和卢甘斯克油库 [3] - 梁赞炼油厂遭乌克兰第14无人系统团、特种部队、情报总局等多部门联合袭击 [5] 袭击目标与影响 - 梁赞炼油厂为俄罗斯四大炼油厂之一 遭无人机袭击后发生火灾 [5][7] - 卢甘斯克油库为俄军供应燃料 袭击后发生大火 [9] - 自2024年初以来乌克兰无人机定期袭击俄罗斯炼油厂 导致主要石油加工设备受损需维修 [11] 军事行动背景 - 乌克兰总参谋部确认多数袭击行动 称系统性措施旨在削弱俄军作战潜力并迫使停止侵略 [13] - 俄罗斯梁赞州州长声称夜间击落8架无人机 残骸坠落工业设施 [7]
伊拉克有望停止进口成品油
中国化工报· 2025-09-05 10:38
炼油产能提升 - 伊拉克炼油日产能从2024年的110万桶提升至130万桶 实现成品油自给自足并具备出口能力 [2] - 伊拉克政府设定165万桶/日的战略目标 计划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完全停止成品油进口 [2] - 2023至2024年建成卡尔巴拉炼油厂(11.5万桶/日) 完成巴士拉炼油厂扩建和拜吉炼油厂重建 三座炼油厂合计贡献超36.5万桶/日新增产能 [3] 进口替代与出口转变 - 汽油进口量从每日1600万升降至600万升 柴油和航空燃油实现零进口 年节省进口支出达45亿美元 [2] - 2025年第二季度成品油进口总量降至5.63万桶/日 较2023年9万桶/日下降37% 其中汽油占比超50% [3] - 石脑油出口量超18万桶/日(主要输往阿联酋) 燃料油月出口量约30万桶/日 标志着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转变 [3] 运营效率与投资 - 2024年炼油厂产能利用率仅为62% 反映技术与运营瓶颈 [3] - 当前运营产能为118万桶/日 低于130万桶/日的设计加工能力 显示仍有产能释放空间 [3] - 政府持续投入新建炼油项目、产能扩张及设备升级以提升运营效率 [3]
伊通社编译版: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执政以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上马92个国家级建设项目
商务部网站· 2025-09-05 00:51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执政以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上马92个国家级建设项目 [1] - 炼油厂汽油日产能增加500万升 [1] - 天然气日产量增加3480万立方米 [1] 油气运输能力提升 - 石油部新启动三条总长1000公里产品运输管道 [1] - 阿巴斯港-拉夫桑詹管道项目全长450公里 [1] - 管道每日输送量达4800万升并减少1600辆油罐车运输需求 [1] 炼油加工技术升级 - 政府启动多个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项目提升油品质量 [1] 石化产能扩张 - 波斯湾阿帕达纳甲醇联合体年产能达165万吨 [1] - 伊拉姆阿尔加凡聚丙烯年产能达15万吨 [1] - 伊斯法罕基米亚聚苯乙烯年产能达5万吨 [1]
印度能否在能源博弈中持续保持优势?
期货日报网· 2025-09-03 09:14
印度炼油产能与全球地位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印度炼油总产能达2.58亿吨/年 位居全球第四 同时为第七大精炼产品出口国 [2] - 产能扩张与地缘政治驱动的贸易流重塑支撑其出口地位 [2] 行业格局与主体结构 - 行业以公共部门为主导 包括印度石油公司 巴拉特石油公司和印度斯坦石油公司等巨头 [2] - 民营部门以信实工业贾姆讷格尔综合设施(全球最大单一炼厂)和纳亚拉能源瓦德纳尔炼厂为代表 另有一家合资企业HPCL-米塔尔 [2] 原油供应与进口依赖 - 2025年1-5月国内原油产量仅1192万吨 主要来自孟买近海和拉贾斯坦盆地 [2]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国内供应自给率仅10% 能源安全高度依赖进口 [2] - 2024年原油进口量达484万桶/日 为全球第三大原油进口国 [4] - 进口来源以俄罗斯(第一) 伊拉克(第二)和沙特阿拉伯(第三)为主 美国页岩油等新来源逐步渗透 [4][5] 需求增长与结构特征 - 2024年原油总需求为1090万桶/日 预计2030年达1200万桶/日 增量110万桶/日占全球需求增长超三分之一 [4] - 柴油需求增长54万桶/日 占国内需求增量近半 LPG消费因清洁烹饪计划增长 航空煤油年均增5.9% [4] - 电动汽车推广与能效提升预计抑制48万桶/日潜在需求增长 [4] 炼厂产能分布与扩张 - 2025年上半年总加工能力为515万桶/日 大型炼厂集聚于古吉拉特邦西部 [6] - 贾姆讷格尔两座炼厂合计年产能6820万吨 东北和中部分布较小规模炼厂 [6] - 计划至2028年总炼能增至3亿吨/年 增量主要来自棕地扩建项目 [6] 盈利能力与驱动因素 - 2025财年第一季度信实工业石化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增10.8% [6] - 国有炼厂中印度石油公司净利润569亿卢比(显著增长) 巴拉特石油公司净利润612亿卢比(同比翻倍) [6] - 利润改善源于需求恢复 原油价格回落及降本增效措施 [7] 国有与民营炼厂运营差异 - 国有炼厂承担国内供应保障 产品价格受调控或市场机制影响 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后出口余量 [7] - 民营炼厂以国际市场为导向 自主安排生产与出口计划 经营更灵活 [7] - 民营炼厂大量采购折扣俄罗斯原油 加工后销往欧美市场 国有炼厂依赖中东原油 主要供应国内 [9] - 民营炼厂拥有先进低耗能大型一体化装置 运营效率高 国有炼厂部分设备需升级改造 [9] - 国有炼厂享有国家政策支持(资本注入 税收优惠) 民营炼厂自主性高但较少获得补贴 [9] 产品结构与消费特征 - 柴油占产量40%-45% 主导因素为国内交通运输/工业需求及出口机会 [10] - 汽油占比15%-20% 服务于快速增长私家车及摩托车市场 [10] - LPG 2024年消费量2966万吨(同比增4%) 主因农村燃气连接计划及政府补贴推动 [10] - 国内LPG产量极低(炼油产出占比仅4.2%) 约三分之二需求依赖进口加工 [10] - 预测2025年LPG需求增至3200万吨 2040年达4250万吨 [10] 石化转型战略 - 信实工业贾姆讷格尔基地为全球最大聚酯 对二甲苯及聚丙烯单体生产厂 持续扩建芳烃/烯烃产能 [11] - 印度石油公司Paradip和Barmer炼厂采用油化一体化模式 巴默尔工厂规划26%产出转化芳烃及聚合物中间体 [11] - 印度石油公司计划2030年将石化强度指数提升至15% [11] 基础设施与储备体系 - 原油和成品油管道网络持续扩张 印度石油公司管网从2015年19500公里延至2025年20500公里 [12][15] - 新建项目包括HPCL的Barmer—Palanpur管道(216公里) Haldia—Panagarh管道(215公里)及IOCL帕拉迪普—海得拉巴管道(1212公里) [12][15] - 战略原油储备通过三大盐穴基地形成533万吨能力 正规划新建设施以实现90天应急储备目标 [15] - 商业储备依托314个油品终端及仓库 规模远超战略储备 [15] - 形成"管道+仓储+储备"全链条体系 支撑原油进口与炼化出口能力 [15] 基础设施国际对比 - 中国以国有企业主导全国主干网 美国由民营资本主导区域互联网络 印度呈现国营与民营协同发展 [15] - 印度管网需兼顾沿海进口接收 内陆供应及出口输送 形成"放射状+网络化"布局 [16] - 战略储备规模小于美国(数亿桶) 但通过商业储备补充形成"应急储备+日常调峰"混合模式 [16]
美国指责印度买俄油牟利,遭印度高层怒怼,没人逼你买印度成品油
搜狐财经· 2025-09-02 21:10
近期,印度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两国关系陷入紧张状态。在美国政府宣布对印度加征高达 50%的关税后,印度政府高层官员公开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对美国的这一决定表示强烈不满和抗 议。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更是在多个国际场合批评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称其严重损害了国际贸易 秩序。 美国政府此次对印度实施惩罚性关税的导火索,主要源于印度在俄乌冲突期间大幅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原 油的行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近期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明确表示,印度利用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 通过大量采购折扣俄罗斯原油获取巨额利润,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精神。贝森 特强调,在美国及其盟友试图通过经济制裁削弱俄罗斯战争能力之际,印度的做法令人无法接受。 事实上,印度的操作模式相当精明:以优惠价格大量进口俄罗斯原油,在国内先进的炼油设施中进行精 炼加工,再将成品油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销往全球市场,包括欧洲和美国。从客观数据来看,美国的指 责确实有一定依据。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自身也是印度成品油的重要买家。根据印度商务部2023 年的贸易数据显示,在美国进口的印度炼化产品中,美国独占23%的份额,远超欧盟14%的进口比例。 ...
燃料油日报-20250902
银河期货· 2025-09-02 18: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洲近端高硫供应及库存高位维持,三季度供应压力较预期减小,需求端季节性发电需求回落但进料需求有支撑,近月关注新仓单生成及后续库存消化节奏 [7] - 低硫燃料油现货贴水持续走低,供应持续回升且下游需求无具体驱动,关注近端低硫出口、配额调整及下发节奏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 相关数据 - FU主力2025年9月2日价格为2847,较上一交易日涨15;持仓19.3万手,较上一交易日增13.6万手;仓单119580吨,较上一交易日无变化 [3] - LU主力2025年9月2日价格为3559,较上一交易日涨85;持仓7.9万手,较上一交易日增0.8万手;仓单35110吨,较上一交易日无变化 [3] - 2025年9月2日,FU10 - 1为5,较上一交易日降3;LU11 - 12为22,较上一交易日涨8;LU - FU主力价差为712,较上一交易日涨70;FU10 - 外盘09为 - 0.3,较上一交易日降1.9;LU11 - 外盘10为12.4,较上一交易日涨2.3 [3] 第二部分 市场研判 重要资讯 - 越南Nghi Son招标出售5千吨燃料油,9月7 - 9日装载 [6] - 尼日利亚的丹格特炼油厂向美国出口了第一批汽油货物 [6] 行情研判 - 高硫方面,供应端因乌克兰对俄炼厂轰炸、墨西哥出口回落、美国制裁伊朗运输网络等因素,压力减小;需求端季节性发电需求回落但进料需求有支撑,新加坡7月高硫船燃加注量达IMO2020以来历史最高水平 [7] - 低硫方面,现货贴水持续走低,供应持续回升且下游需求无具体驱动,南苏丹与阿联酋矛盾、尼日利亚装置不稳定、Al - Zour出口回升等因素影响供应,中国市场供应充裕需求稳定 [7] 其他信息 - FU仓单119580吨、LU仓单35110吨,较上一交易日无变化 [8] - 新加坡纸货市场,高硫Sep/Oct月差从1.5降至1.0美金/吨,低硫Sep/Oct月差从1.8降至1.5美金/吨 [8] 第三部分 相关附图 - 包含新加坡高硫现货贴水、低硫现货贴水、高低硫价差、LSFO - GO、高硫燃料油裂解、低硫燃料油裂解等数据图表 [9]
俄罗斯被打得都加不起油了,我们收台时,一定不能这样打
搜狐财经· 2025-09-02 11:05
俄罗斯燃油危机现状 - 俄罗斯国内加油站频繁断供 民众排队数小时 汽油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 克里米亚地区实施限购措施[1] -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导致俄罗斯超过17%炼油能力被摧毁 每日产能减少接近110万桶[1] - 柴油库存优先保障军工和运输 民用汽油市场几近崩溃 远东城市加油排队现象尤为严重[1] 乌克兰能源打击行动 - 2025年8月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导致640万吨炼油能力停摆 其中近半数由无人机直接摧毁[3] - 袭击目标涵盖梁赞 伏尔加格勒 图阿普谢 克拉斯诺达尔等能源重镇 造成国内供应链严重失衡[3] - A-95汽油价格冲至每吨82300卢布 较年初上涨54% 南部和远东地区出现无油可加局面[3] 军事系统受影响情况 - 俄空军因航空燃油供应链紧张被迫调整训练计划 战术机动部队因燃料不足丧失灵活性[5] - 储油点分散转移拉长补给链 增加前线部队等待与暴露风险 整体作战节奏被打乱[5] - 即便拥有空地火力优势 俄军仍难以有效组织攻势 陷入被动应对局面[5] 经济层面冲击 - 炼油产能下降迫使俄罗斯削减成品油出口 增加原油出口比例 降低单位出口收益[7] - 能源出口收入同比明显下滑 创战争以来新低 日原油出口量较年初回落[7] - 通胀率维持在9%左右 卢布进一步贬值 经济压力持续加剧[7] 社会与战略影响 - 油价飞涨与公共服务削减导致战争渗透至民众生活 地方财政紧张问题凸显[8] - 西方通过支持乌克兰达成系统性削弱俄罗斯目标 俄方可能仅获得地图层面胜利[8] - 现代战争体现为国家系统韧性较量 快速精准的压制策略可避免消耗战风险[8]
荆门石化暑期航煤供应量超16万吨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11:02
公司运营举措 - 深化与中航油等重点客户合作以保障航煤供应 [1] - 通过优化物流配送提升供应效率 [1] - 建立常态化客户沟通机制并跟踪每日消耗动态及流向变化 [1] - 科学制订生产排产方案和发运计划 [1] - 实施精细化产销衔接管理体系 [1] - 构建从生产到输送的全流程高效协同机制 [1] - 炼油装置保持高负荷稳定运行确保源头供应安全可靠 [1] - 对湖北省内及周边优先采用公路运输提升配送灵活性 [1] - 对远距离大批量供应主要依靠铁路运输确保渠道稳定 [1] 供应数据表现 - 6至8月航煤供应总量达16.72万吨 [1] - 湖北省内供应量超6.5万吨 [1] 行业需求特征 - 暑期航空用油需求高峰推动航煤需求持续增长 [1] - 传统出行旺季呈现需求增长态势 [1] 市场影响 - 航煤供应保障当地航空运输市场稳定运行 [1]
EPA批准小型炼厂生物燃料豁免申请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10:41
EPA生物燃料豁免批准 - 美国环境保护署批准63项全额豁免和77项部分豁免 同时驳回28项申请 清空2016年以来积压的204项待审申请[1] - 获批豁免相当于约53.4亿个可再生燃料信用识别码(RINs) 其中仅13.9亿个RINs具有实际合规价值[1] - EPA表示将很快发布关于豁免量再分配方案的提案[1] 行业反应与市场影响 - 生物燃料行业担忧需求受创 乙醇产业组织要求通过增加其他炼油厂义务平衡豁免责任[1] - 可再生燃料信用额价格跃升至每份1.16美元以上 较周四的1.07美元上涨[1] - 美国燃料与石化制造商协会尚未对EPA决定发表评论[1] 政策合规机制 - RINs是美国生物燃料强制掺混政策的合规指标 具有两年有效期限制[1] - Growth Energy要求EPA对每一加仑豁免量进行责任再分配 以减轻对生物燃料需求的潜在影响[1]
克普勒:亚洲石油产品需求疲软甚至面临零增长局面
中国化工报· 2025-09-02 10:34
亚洲石油产品需求趋势 - 亚洲石油产品需求疲软已成为趋势并将延续至明年甚至面临零增长局面[1] - 消费者信心减弱与电动汽车普及是推动当前燃油需求趋势的两大关键因素[1] - 电动汽车冲击在亚太地区尤为显著预计该地区今年石油产品需求将零增长[1] - 石化产能过剩、区域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与燃油效率提升将导致2025年亚太地区石油需求增长停滞[1] - 若电气化按当前速度推进则石油的长期前景不会好于短期预测[1] - 若贸易战结束且全球经济增速加快亚洲的石油产品需求也将随之改善[1] 亚洲天然气需求前景 - 亚洲天然气需求前景远好于原油几乎没有预测认为电动汽车会削弱天然气需求[1] - 交通电气化与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将在全球范围内推高电力需求而天然气是电力生产的重要支撑[1] - 摩根士丹利预测亚洲天然气需求年增速将达5%远超欧洲与美国等主要地区[1] - 未来十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将远超多数燃料已成为能源安全的支柱在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电气化需求中发挥关键作用[1] 欧洲石油产品需求态势 - 欧洲石油产品需求呈现意外的强劲增长态势尽管各国政府加速推广电动汽车但燃油需求仍保持强劲[2] - 克普勒预计今年欧洲汽油与航空燃油需求将增长而燃料油与石脑油需求则会下降[2]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警告欧洲正面临航空燃油短缺因炼油厂逐步关闭导致产量下降对进口依赖度上升危及航空业能源安全[2] - 过去几年欧洲大幅收紧对炼油厂的环保法规导致多座炼油厂关闭炼油产能受限[2] - 能源咨询公司FGE指出由于美国柴油供应减少欧洲下半年还将面临柴油短缺归因于美国炼油产能关闭、秋季检修计划增加以及油价变化导致采购成本上升[2] - 尽管欧洲经济增长微乎其微但其石油产品消费仍保持稳定若经济好转需求也可能回升[2] 北美石油产品需求展望 - 美国燃油需求虽不会大幅增长但仍将保持稳定冬季供暖需求与航空出行稳步增长将成为主要驱动力[2] - 2026年北美汽油需求预计将下降而柴油需求也将因关税对货运活动的冲击而承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