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搜索文档
传统黄金使用逻辑更多停留在“避险”,伊克斯构建可持续“交互”
搜狐财经· 2025-07-11 22:41
黄金的传统价值与局限性 - 黄金作为人类文明史中的重要资产符号,承载着信任、稳定与价值的共识,在全球财富保值中扮演关键角色[1] - 传统黄金存在高门槛购入、低效率流通、静态储存和被动配置等问题,使用逻辑停留在"避险"而非"交互"[3] - 黄金被视为"被持有"而非"被使用"的资产,参与方式滞后于技术浪潮下的金融领域发展[3][6] 数字黄金的创新价值 - 数字黄金通过开放、透明、高效的方式重构黄金的配置路径与交互场景,打破"高净值专属"标签[3] - 数字黄金的核心意义在于构建可验证、可触达、可参与的现代价值网络,而非简单将实物资产映射上链[4][8] - 数字黄金具备行为驱动、组合使用与链上确权能力,使黄金变得更透明、流动和可协同[8] 伊克斯的生态体系设计 - 伊克斯商城作为生态核心,既是黄金认购通道,也是用户行为激励中枢,通过签到、任务等机制重构用户与黄金的关系[6][7] - 系统将黄金从静态配置转变为可被"激活"的资产单元,价值来源于市场定价和用户参与双重驱动[5][7] - 生态设计使黄金从被动持有走向主动交互,用户成为黄金网络的共建者而非旁观者[7][10]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愿景 - 在全球资产数字化背景下,"可验证、可触达、可协作"的资产形态正在成为新金融体系的底座[7][9] - 公司计划以黄金为起点,拓展至更多具备真实价值支撑的实物资产,构建开放、可信的全球参与体系[9] - 该模式不仅革新黄金参与方式,更是对新一代价值秩序的主动构建,搭建连接现实与数字的金融桥梁[7][10]
高位套现超6亿元!京北方股东拟减持不超3%股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22:37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和道(天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计划减持不超过2600万股,占总股本3% [2] - 减持方式包括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交易,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三个月内 [2] - 减持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及权益分派取得股份,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2] - 天津和道当前持有公司4203万股(占总股本6.78%),本次减持占其持股份额61.86% [3] 公司股权结构 - 天津和道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950万元 [2][3] - 该持股平台由董事长费振勇控股68.13%,其他股东包括高管赵龙虎、高昊江等核心团队成员 [2] - 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对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无重大影响 [2] 股价表现与减持规模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上涨145.33%,7月9日创历史新高27.7元/股 [3] - 按7月11日收盘价24.6元计算,本次减持或套现超6.3亿元 [3] - 今年以来高管减持频繁:2月副董事长丁志鹏减持200万股套现4240万元,6月两位副总分别减持52.92万股和4.34万股 [5] 财务与业务状况 - 2024年营收46.36亿元(同比+9.29%),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10.36%)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57亿元(同比+3.74%),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3.71%) [5] - 公司主营金融科技服务,产品涵盖智慧运营、资产管理、金融市场等九大领域 [2] - 利润下滑原因包括研发拓客投入增加、低利润业务收缩成本、软件行业验收节奏影响 [5]
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富途控股涨超1.5%
第一财经· 2025-07-11 21:4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集体下跌 道指跌0.54%至44429.61点 纳指跌0.32%至20564.65点 标普500跌0.43%至6253.55点 [2][3] - 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0.31%至22757.99点 [3] -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盘前齐跌 道指期货跌0.62% 标普500期货跌0.55% 纳指期货跌0.46% [4][5] 中概股及科技巨头动态 - 中概股涨跌互现 富途控股上涨超1.5% 贝壳下跌超2% [1][2] - 科技七巨头多数走低 谷歌下跌超0.5% 计划为美国政府提供云服务折扣 [1][2] - AMC院线美股盘前上涨7% 韦德布什将其评级由中性提升至跑赢大市 [11] 欧洲市场表现 - 欧洲主要股指齐跌 法国CAC40指数跌0.81%至7838.25点 德国DAX指数跌0.73%至24277.56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35%至8944.23点 [6][7] - 意大利富时MIB指数下跌1.26%至40015.83点 欧元区STOXX50指数下跌0.92%至5388.20点 [7] 大宗商品及经济数据 - 现货黄金日内涨幅达1% 现报3357.84美元/盎司 创7月3日以来新高 [8][10] - 加拿大6月就业人数增加8.31万人 前值增0.88万人 失业率降至6.9% [9]
车企“60天账期”满月,隐形账期待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20:39
核心观点 - 车企账期问题凸显供应链上下游博弈,名义账期缩短但隐形账期问题突出,中小企业现金流承压[1][3][5] - 隐形账期表现为延迟确权、夹层交易等形式,设备类供应商回款周期长达1-2年,远超原材料供应商的60天账期[5][10] - 监管政策虽出台但执行细则不足,中小企业陷入维护合作与保障现金流的艰难博弈[14][16][21] 账期现状与问题 - 材料类供应商已受益于60天账期新规,但设备/基建类供应商实际回款周期仍超1年[1][5] - 隐形账期产生原因:资金紧张(31%)、美化报表(26%)、议价优势(43%)[5][6] - 汽车行业设备供应商面临车企年内不验收确权的政策,导致半年以上延迟回款[5] 供应链金融困境 - 未确权账款使中小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融资,供应链金融高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18][19] - 创新模式如"确真不确权"尝试突破,但可能助长核心企业拖延确权行为[19][20] - 银行风控体系难以脱离核心企业信用兜底,中小银行尝试科技赋能新模式[19] 行业数据表现 - 2023年上市中小企业现金流量周期141天,2024年降至128天[13] - 应收账款周期从116天增至135天,存货周期从147天增至167天[13] - 应付账款周期从121天大幅增至173天,显示资金压力加剧[13] 政策与制度建议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政策出台,但需细化罚息责任等执行细则[14][16] - 建议借鉴国际经验:英国60天账期上限、欧盟利息+收款成本、美国罚息计入本金[15][16] - 呼吁强制披露应收账款账期信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21]
全球独角兽,崛起大湾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9:52
全球独角兽榜单概况 -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523家 美国第一 中国第二 [1][2] -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72家独角兽 占全国21% [2] - 大湾区独角兽估值超100亿美元的企业包括SHEIN 微众银行 荣耀 OPPO与vivo [2] 大湾区独角兽分布特点 - 深广两市集中分布61家 深圳37家 广州24家 [2][8] - 深圳"硬科技"企业占比超80% 广州超50% 覆盖半导体 新能源 AI等领域 [2][4] - 深圳半导体行业6家独角兽包括嘉立创 比亚迪半导体 航顺芯片等 [4] - 深圳AI与机器人领域5家独角兽包括引望智能 大疆 元戎启行等 [4] 大湾区协同发展优势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全球第二 [4] -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向香港输送"天河二号"算力 [5] - 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5] - 广深以人才密度换取创新浓度 东莞以制造精度支撑转化速度 [5] 产业协同典型案例 - 香港WeLab借助前海跨境数据流动试点 服务用户超7000万 [6] - 货拉拉在香港孵化 在深圳集成资源后发展为独角兽 [6] - OPPO在东莞设立总部 在深圳设研发中心 两地车程半小时 [6] - 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年产能达4亿台手机 企业超3万家 [7] 广深独角兽孵化模式差异 - 深圳采用"大厂孵小兽"模式 5家独角兽源自大厂剥离 [8][9] - 引望智能由华为车BU剥离 估值超1150亿元 [9] - 比亚迪半导体脱胎于比亚迪IC设计部门 覆盖全产业链 [9] - 广州独角兽多为细分赛道中小企业 如致景科技将纺织生产周期缩短至5-7天 [10] - 乐禾食品通过动态定价算法将生鲜损耗率从8%降至3% 估值破100亿元 [11]
具身智能加速布局养老场景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17:10
重庆AI与金融融合 - 重庆依托消费金融先发优势,推动AI在普惠金融、安全风控、客户服务等全链条业务环节的创新应用,实现人工智能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实质性突破 [1] - 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探讨具身智能技术产业化前景,该技术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成为驱动经济新动能的核心力量之一 [1] -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需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完善养老金融政策以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1] 具身智能与养老金融 - 具身智能(如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正与金融服务融合,尤其在养老金融领域构建综合服务生态圈,赋能机构养老和陪伴机器人等场景 [2] - 中国已成为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重要市场,技术快速成熟并进入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展现巨大增长潜力 [2] - 马上消费研发的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裴裴"在重庆第一社会福利院试点落地,兼具情感陪伴与金融教育功能 [2] 老龄化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占总人口22%),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政策要求加快人形机器人、AI等技术在养老领域的研发应用 [3] - 养老金融与区块链、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成为金融行业重大课题,建议运用AI反诈技术构建防骗屏障 [3]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部署2025—2027年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工作,为具身智能养老提供政策指引 [5] 智慧养老技术发展 - 《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指出智慧养老通过情感计算、大数据预测、社区互联等创新手段构建全场景关怀生态,重新定义"老有所依" [4] - 技术需平衡人工智能精准性与人类情感复杂性,同时兼顾伦理约束,这是智慧养老持续演进的核心命题 [4] - 重庆金融监管局推出"22条"科技金融举措,推动"金融+科技"融合,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信贷可得性 [6] 市场机遇与挑战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万亿级,具身智能技术有望深度重塑养老产业格局 [8] - 当前挑战包括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互通困难、隐私安全风险以及价格接受度低(64%老人预算在1万元以内,AI陪伴机器人接受度仅6%) [8] - 具身智能在机构端(to B)的市场爆发可能早于家庭端(to C),需通过规模效应逐步向普惠化服务转化 [9]
ETF投资周报 | 3500点之上热点明显切换,券商稀土等相关ETF领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6:38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本周最高涨至3555.22点,最终报收3510.18点,累计涨幅1.09% [1] - 超1000只ETF产品上涨,1200多只产品周涨幅中位数约为1.28%,较上周明显提升 [1] 涨幅领先的ETF品种 - 香港证券ETF(513090)周涨幅12.855%,创历史新高,主要布局港交所上市的券商个股,最大权重股香港交易所持仓占比18%,其他重仓股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等H股 [2][3] - 多只金融科技ETF周涨幅超6%,创去年"924"行情以来新高,权重股包括同花顺、东方财富、指南针等 [3] - 多只稀土ETF周涨幅超10%,最大权重股北方稀土预计上半年业绩爆发式增长,本周连续两个涨停 [5] - 房地产相关ETF周涨幅达6%,光伏相关ETF周涨幅也达6% [4][5] 跌幅较大的ETF品种 - 黄金股ETF表现最弱,周跌幅超2%,主要重仓股紫金矿业和山东黄金周跌幅超5% [7] - 日经指数相关ETF集体回落,日经225ETF易方达跌幅超2% [8] 市场热点切换 - 市场站上3500点后热点切换,券商、稀土、房地产等成为新热点,相关ETF涨幅领先 [4]
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一体化:领雁科技智能渠道中台赋能全渠道生态
财富在线· 2025-07-11 16:09
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今天,银行电子渠道数智化转型正面临关键拐点,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独立 渠道体验割裂、数据孤岛问题凸显的当下,银行业正经历一场全渠道整合的数智化转型。面对这一趋 势,深耕金融科技领域二十余年的领雁科技,凭借其前瞻性的洞察与技术积淀,创新性地提出了"智能- 场景-安全-技术"四位一体的数智渠道新范式,旨在重构银行全渠道服务生态,推动金融服务从"功能实 现"向"价值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安全筑基,守护金融信任:过多的安全验证步骤又会降低操作便捷性,影响用户体验。如何通过生物识 别技术、行为分析和AI风控模型等手段,在安全和便捷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银行亟待解决的难题。 特别是在开放银行背景下,API接口的安全管理、第三方合作伙伴的风险传导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银行 的风险管理复杂度。因此,在安全与便捷的平衡中,领雁科技通过多重身份认证、智能反欺诈引擎机制 和内嵌式合规引擎,构建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能够在用户交易时实时评估风险,并确保业 务流程符合最新监管要求,为银行打造值得信赖的移动金融核心入口。 技术赋能,驱动敏捷创新:在领雁科技自研的前中后端一体化开发平台Artery的强力支撑下,领雁 ...
ETF市场日报 | 稀土、金融科技板块强势领跑!银行板块回调居前
新浪财经· 2025-07-11 15:21
市场表现 - 沪指盘中涨幅达1.3%,收盘微涨0.01%,深证成指涨0.61%,创业板指涨0.80%,沪深两市成交额超1.7万亿,较昨日放量2000亿 [1] - 稀土板块领涨,稀土ETF易方达(159715)涨幅6.31%,稀土ETF嘉实(516150)涨幅6.26%,稀土ETF(516780)涨幅6.22% [1] - 金融科技板块表现强势,金融科技ETF(159851)涨幅3.76%,金融科技ETF(516860)涨幅3.57% [1] - 银行板块回调,银行ETF(512800)跌幅1.99%,银行ETF南方(512700)跌幅1.97% [3] 稀土行业动态 - 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拟将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价格上调至19109元/吨,较二季度上涨1.5%,连续第四次上调累计涨幅达13.8% [2] 金融科技行业逻辑 - 资本市场对稳定币生态持续关注,相关上市公司通过软硬件系统落地获得业务增量 [2] - 国元证券指出稳定币生态发展依赖计算机软件行业支持 [2] ETF市场活跃度 - 香港证券ETF(513090)成交额居首达382.04亿元,换手率334.06% [5][6] - 银华日利ETF(511880)成交额161.76亿元,短融ETF(511360)成交额156.20亿元 [5] - 港股医疗ETF(159366)换手率329.14%,港股金融ETF(513140)换手率247.52% [6] 新发ETF产品 - 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追踪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覆盖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等50只云计算相关企业 [7][8]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追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纯创新药企 [7][9] - 港股通创新药ETF嘉实(520970)追踪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覆盖50只创新药全产业链企业 [7][10] - 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追踪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精选百济神州、泽璟制药等30家科创板药企 [7][11] 指数编制特点 - 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覆盖沪港深三地50只云计算企业,行业集中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服务 [8]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修订后完全剔除CXO企业,成分股上限40只,单只权重不超10% [9] -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覆盖50只创新药全产业链企业,包含CXO企业 [10] - 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聚焦30家科创板药企,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11]
大利好!30cm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7-11 12:4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整体走高,上证指数涨1.05%,深证成指涨0.94%,创业板指涨1.19% [1] -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1.03万亿元,较上日明显放量,2855只个股上涨,2306只下跌 [2] - 港股同步上涨,恒生指数涨1.9%,恒生科技指数涨2.08%,恒生国企指数涨1.83% [4] 稀土板块表现 - 稀土永磁概念指数涨幅达9.36%,稀有金属指数涨4.26% [3] - 北方稀土、包钢股份涨停,包钢股份总市值逼近千亿元 [6] - 中科磁业涨16%,大地熊涨11.25%,中色股份、中国稀土、盛和资源等涨停 [7][8] - 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环比上涨1.5%至19109元/吨 [8] - 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11.7万吨,同比增9.7% [9] 金融科技板块表现 - 金融科技概念指数涨3.37%,指南针、安硕信息涨超14%,大智慧涨停 [3][11] - 古鳌科技12秒封20cm涨停,股价报12.22元/股 [12] - 上海市国资委强调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 [13] - 中信建投证券称稳定币合规化提速,资产代币化迎来"权益时代" [13] 券商及银行板块表现 - 券商等权指数涨4.19%,港股中州证券盘中涨超75%,收盘涨64.65% [3][15] - 兴证国际、恒投证券、国联民生涨幅超20%,国泰海通、申万宏源涨超10% [15][16] - 国有大行续创新高,工商银行涨2.97%,农业银行涨2.85%,建设银行涨1.22% [13][14] 其他热点板块 - CRO概念指数涨3.91%,药明康德港股涨11.34%,药明生物涨6.03% [3][4][5] - 盐湖提锂概念指数涨3.28%,城中村改造指数跌0.71% [3] - 光伏逆变器指数跌1.24%,电路板指数跌2.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