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
搜索文档
文新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投用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适老化改造样板间活动 - 西湖区文新街道竞舟社区举办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参观活动,吸引众多老年居民参与[3] - 样板间展示72小时内完成翻新的先进技术,打消老年人对改造过程的顾虑[3] - 现场实景展示让老年人直观了解改造效果,获得张奶奶等居民好评[3] 幸福荟·文新臻享中心 - 文新街道打造西湖区首家社区嵌入式老年人服务综合体,破解"养老难"问题[3][4] - 中心构建"医康养护"四大基础功能和"学购文娱"四大拓展功能[4] - 设立七大特色场景,提供一站式养老生活解决方案[4] 中心特色服务 - 配备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全科、中医、检验和药房服务,实现"线上问诊+线下诊疗"[4] - 设立康复辅具租赁点,提供5大类31小类辅具产品[4] - 创新"坐享幸福"爬楼机项目解决老旧小区上下楼难题[4] - AI场景体验空间配备智能监测设备和陪聊机器人[4] 文新街道养老现状 - 街道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19%,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2500人[4] - 2017年成立专业养老机构探索服务模式创新[4] - 2024年在阳光社区成立银发经济场景创新促进中心[4] - 与文新臻享中心形成东西呼应格局,全面覆盖辖区老人需求[4] 银发经济合作 - 引入浙江绿居智装、戴恩医疗、咪咕数媒等银发经济企业[5] - 搭建银发产业发展平台,持续优化合作与管理[5] - 建立服务评价体系动态调整服务方向,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生态圈"[5]
佛山卡位“夕阳红”新赛道,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即将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6:25
佛山市银发经济发展规划 - 佛山即将举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发布《佛山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1] - 佛山老龄化程度已达17.76%,预计2025年升至19.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 - 银发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计2035年中国市场规模突破30万亿元,占GDP超10%[1] 佛山市产业基础与布局 - 佛山泛家居产业占全国70%,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器械产业产值居广东省前三[2] - 康复辅具类用品年产值和出口量占全国50%,牙种植体、牙科椅国际市场占有率超60%[2] - 佛山现有老年用品相关企业超千家,其中主体生产企业84家,集中在南海、顺德、三水区[2] 政策与产业升级举措 - 佛山将银发经济从传统养老服务升级为与城市产业深度融合的支柱产业[2] - 成立佛山市银发经济促进会,并举行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授牌仪式[3] - 通过政策、市场与社会力量协同探索特大城市银发经济发展路径[3]
100亿长三角数智文化产业基金成立;合肥首支QFLP基金落户,规模达1亿美元 | 06.09-06.15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49
基金设立动态 - 广东省启动100亿智能产业基金,聚焦AI大模型、智能机器人、芯片半导体等领域,首期募资20亿元,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 [2] - 服贸二期基金启航,规模100亿元,围绕数字贸易与服务贸易创新,存续期最长15年,由招商局资本担任管理人 [2] - 长三角数智文化产业基金成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重点布局"文化+AI"融合领域 [2] - 陕西省首支AIC股权投资基金注册设立,规模4亿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空间、智能制造 [2] - 四川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启动,规模50亿元,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卡脖子"领域 [2] 区域基金发展 - 湖北孝感临空型产业投资基金完成注册,目标规模50亿元,首期20亿元,重点聚焦无人机制造、航空物流等低空经济核心赛道 [3] - 江西九江成立高质量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出资额30.01亿人民币 [3] - 江苏连云港设立10亿元新材料产业母基金,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重点投向高性能纤维、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 [3] - 湖州吴兴推出5亿元人才科创专项投资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等领域 [3] - 无为福城股权投资母基金公开征集子基金管理机构,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3] 产业聚焦基金 - 深圳福田联手荣耀成立AI终端基金,总规模50亿,首期20亿,由深创投作为管理人 [4] - 济南中银产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即将设立,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 [4] - 合肥首支QFLP基金落户,规模达1亿美元,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湖北江城华发产业投资基金完成注册,规模10.1亿元,重点布局集成电路、光通信、激光等泛半导体领域 [6] - 全国首支养老科创产业基金落地上海,重点投向养老硬科技研发、智慧医疗场景应用等领域 [8] 国际资本动向 - 硅谷风投机构Felicis完成9亿美元第十期基金募资,94%资金聚焦种子至A轮阶段,持续加码早期AI及科技投资 [5] - 高盛资管正在寻求新一期S基金募资,预计总额超过142亿美元 [5] 政策支持 - 厦门市推出新政,设立150亿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包括50亿元产业链创新基金、50亿元科创风投基金和50亿元并购基金 [10] - 福建省印发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要求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 [10] - 天津调整完善海河产业基金管理规定,明确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在津投资总额需累计不低于引导基金出资规模的1.2倍 [11]
2025上海老博会开幕 勾勒 “养老未来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09:55
展会概况 - 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海老博会)于6月11日开幕,吸引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参加 [1] - 展会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约5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3] - 展会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承办 [3][4] 行业背景 - 上海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截至2024年末,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577.6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7.6% [3] - 中国养老产业赛道热度攀升,康复护理、老年教育、医疗疗养等细分领域潜力凸显,相关企业加速布局 [4] 产品趋势 - 科技养老产品成为展会焦点,包括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电动床、人工智能眼镜等创新产品 [3][5] - 养老产品呈现从高价专业机构用品向平价居家个人消费品转型的趋势,中国品牌占比显著提升 [4] - 具体案例包括艾灸机器人已在上海养老机构投用,人工智能眼镜帮助老年人改善视听障碍 [4][5] 市场反馈 - 参展老年人积极体验科技产品,认可科技对老年生活的改善作用 [4] - 展会通过"智慧养老院"展厅和"视听障碍体验空间"等场景化展示,直观呈现养老科技应用前景 [4][5]
科技产品银发群体双向奔赴,上海老博会迸发新活力
第一财经· 2025-06-11 22:57
银发经济新趋势 - 上海老博会聚焦行业大牌、跨界品牌、国际参与度、养老黑科技及银发消费品类多元化 [1][3] - 银发经济从"被动养老"转向"主动备老",老年观众活力强且接受新事物 [3] - 银发经济被视为朝阳产业,涵盖智能科技与传统养生 [7] 科技与智能产品 - 老凤祥推出首款搭载豆包大模型的AI智能眼镜,解决老年人出行、沟通、情感陪伴等痛点 [4] - 腾飞科技研发智能心电衣,支持60秒心电图分析、24小时实时监测,连续使用25小时 [4] - 世道创新设计专利床垫"骨气",含150个可活动关节,模拟人体脊椎曲线提升舒适度 [4] - 银发群体主动试用AI机器人、VR健身设备,科技产品与银发人群"双向奔赴" [4] 银发消费品类多元化 - 银发消费品贯穿衣食住行,老食惠快闪活动结合AI体验、大师工坊、现场试吃等互动环节 [5] - 上海银行推出覆盖"食、游、住、娱、康、行、卡、付"八大场景的惠民举措 [7] 养老金融生态 - 银行机构创新养老金、养老理财、养老信用卡等服务,保险机构整合产业与医疗资源赋能养老社区 [8] - 上海银行推出"长辈版"手机银行及"上银安心付"APP,服务500万老年客户,管理养老金资产超5000亿元 [8] - 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为60岁以上人群提供信用卡服务,上海农商银行近360家网点提供高频社保服务 [8] 养老社区与场景创新 - 国华人寿高端康养项目展示数智养老、活力养老、认知症感受区三大主题场景 [9] - "安享小屋"还原网点社交场景,适老化智能终端优化设计细节 [9] 养老产业赛道发展 - 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7762万人占比376,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860万人占比56 [11] - 2025上海老博会规模创历史新高,5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 [11] - 康复护理、老年教育、医疗疗养等细分领域潜力凸显,企业加速布局 [11] - 上海首个养老科技产业园开园,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引进40余家创新企业 [11][12] - 产业园聚焦智能化、高端化产品研发,打造国际影响力养老科技产业集群 [12]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等11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
齐鲁晚报· 2025-06-10 08:2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联合11部门印发《山东省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旨在推进中国式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方案提出发挥山东省"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为老龄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2] 重点任务举措 - 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15项重点任务,包括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养老产业投融资支持、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等 [2] - 要求金融机构对接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经济圈,为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 - 鼓励加大对老年用品、智慧康养、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老年旅游等产业的信贷支持 [2] 区域发展重点 - 威海、烟台、淄博、日照、滨州等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地市要创新融资服务模式,率先突破养老产业发展 [2] - 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培育银发经济发债主体,支持养老医药企业通过上市、并购、发债等方式融资 [2] 实施成效 - 2024年成立山东省养老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全省养老产业项目库 [3] - 截至2025年4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42.5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5.2个百分点 [3]
云南:拓展新业态 激发新活力 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6 06:14
银发经济发展政策 - 云南省出台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实施意见 聚焦健全助老服务体系 提升产品供给质量 培育潜力产业 拓展旅居服务业态 推动规模化 标准化 集群化 品牌化发展 [1] - 2024年全省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小区563个 完成6.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对1万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庭开展专项改造 [1] 智慧养老与数据应用 - 建成"5+13+N"公共数据资源体系 初步构建人口基础数据库 推进云南数字老龄平台建设 融合大数据 大模型 人工智能技术 探索养老服务AI应用场景 [1] 养老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安享存""养盈存"专属养老金融产品 推进"惠民保"商业医疗保险 累计超2万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2] - 太平人寿 太平洋人寿在昆明 大理运营综合健康养老社区 [2] 康养旅居产业布局 - 推出4条旅居养老线路(昆明—楚雄—大理—临沧等) 覆盖50余家旅居养老服务机构 [2] - 与13省(区)民政部门签订合作协议 纳入14省(区)旅居养老合作框架 联合8省(区 市)养老协会共建"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服务平台 [2]
中国康养:构建养老产业生态圈,助力实现中国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5 10:05
行业发展趋势 -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引下,养老产业正通过医疗、保险、地产等多领域企业协同构建生态圈,推动可持续发展产品和股权分红机制[1] - 人口老龄化加剧促使社会资源向养老服务体系倾斜,医疗、保险、房地产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成为行业核心发展方向[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推广绿色建筑、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及可再生资源利用等产品,降低环境负荷的同时提升老年人生活安全性[3] - 实施科学收益分配机制,以稳健股权分红策略增强资本实力并吸引投资者资源,形成产业发展的正向循环[4] 社会价值实现 - 整合多领域资源构建养老生态圈,既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又为社会注入经济活力,契合国家共同富裕目标[5] - 未来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通过"以人为本"的宗旨推动社会和谐,探索全民福祉提升路径[5][6]
金融“五篇大文章”引领变革,股权投资迎来新的变化
Wind万得· 2025-06-05 07:31
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背景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构建"1+N"政策体系,明确重点领域和着力点,推动金融行业创新发展 [3] -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作为资本市场关键环节,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3] 硬科技投资 - 科技金融政策强调"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4] - 配套措施包括优化融资环境(贷款+直投、知识产权质押等)、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4]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保险资金参与重大科技任务,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5] - 2025年前5月硬科技领域投融数据:机器人赛道261起/120亿元(+45.8%/+42.8%)、半导体450起/250亿元(降幅收窄)、新材料290起/190亿元(+52.4%)、人工智能570起/305亿元(+16%) [7] 绿色产业投资 - 绿色金融政策完善标准体系,推动碳核算和信息披露,2024年清洁能源产业经济贡献13.6万亿元(+19.3%),超过房地产(9.6万亿元) [8] - 碳中和赛道2024年投融1380起/1800亿元,细分领域包括氢能、核能、新型储能等 [9][10] - 建立全方位融资渠道(碳中和债券、绿色信贷贴息、绿色IPO等)降低PEVC投资风险 [11] 养老经济投资 -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约7万亿元(占GDP6%),2035年预计达30万亿元(占GDP10%) [13] - 2024年养老领域融资仅36起/亿元,显示资本关注度低但潜力巨大 [13] - 政策支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新模式,鼓励布局养老服务、康复机器人、适老化改造等 [14] 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 - 普惠金融聚焦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3万亿元 [16] -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超5万起/5000亿元,专精特新企业4.7万起/17.5万亿元 [16] - 金融科技赛道2024年5月末投融6700起/1.1万亿元,重点领域包括数字支付、区块链应用等 [18] 股权投资生态变革 - 募资环境改善(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注入),投资聚焦科技/绿色/养老等国家战略领域 [19] - 退出渠道优化(注册制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估值体系更趋理性 [19]
拱墅区首次将“银发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杭州日报· 2025-06-04 10:35
人口老龄化与政策支持 - 拱墅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5.99万人,占总人口28.57%,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 - 拱墅区首次将"银发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家社院"养老融合服务模式,计划新建6家大运河社区食堂、提升改造4家[3] - 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月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浙江省相关政策于2025年1月施行[5]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25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约7万亿元,2035年有望增长至30万亿元[5] - 拱墅区创新"六床联动"模式,熙鸿谷雨半山康养中心床位入住率从54%提升至83%[5] - 杭州广宇安诺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观察到适老化改造展厅人流量显著增加,预计行业两到三年将迎来"风口期"[6] 企业参与与产品创新 - 杭州高厚智能科技建议政府培育细分领域"潜力股"企业,推动多样化、智能化产品投入市场[3] - 大关街道举办"IN龄"共富市集吸引数千名老人参与,探索银发经济与社区治理融合[6] - 祥符街道首户完成适老化改造的案例显示,智能马桶等设备显著提升生活安全感和便利性[6]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拱墅区"家社院"模式整合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床位等六类资源,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动态监测和资源调配[5] - 朝晖街道代表关注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强调提高照护人才队伍素质[3] - 政策引导下适老化改造认知度提升,企业认为当前处于行业"窗口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