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工信部表态,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等车型的抽查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06:42
医疗健康行业 - 中办、国办将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满足多层次用药保障需求 [1] -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推动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 [1] 国际贸易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0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外贸总值16.8% [2] - 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2.3万亿元,增长2.9%,占12.8% [2] - 中国与美国贸易总值1.72万亿元,下降8.1%,占9.6%,其中对美出口下降8.7%,自美进口下降6.3% [2] 智能养老产业 - 工信部、民政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2025-2027年),聚焦安全性、可靠性制定产品标准 [3] - 引导行业开发适老化、智能化产品,提升安全可靠水平 [3] 公共服务与住房政策 -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4] - 支持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4] 汽车制造业 - 工信部加强车辆生产一致性检查,重点抽查高关注度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车型 [5] - 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采取通报、暂停产品公告等处罚措施 [5] 环保与资源利用 - 住建部目标202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50%以上 [6] 时尚消费产业 - 北京拟打造全球首发中心,支持商圈改造升级,吸引国际品牌设立首店及地区总部 [7][8] - 鼓励东城、朝阳等区建设时尚消费品首发中心,海淀等区培育科技电子消费品首发中心 [8] 劳动保障政策 -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标准,制定技能人才分类参考指引 [9] -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行动,加大以工代赈力度促进就业 [9] 电商行业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电商平台杜绝大数据杀熟、虚假营销等行为,规范直播动态监测 [10] 体育产业 - 贵阳拟出台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设立专项资金培育体育品牌 [11]
中办、国办:推动各地多渠道扩大“一老一小”服务低成本场地设施供给
快讯· 2025-06-09 17:11
政策导向 - 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重点推动"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发展 [1] - 政策要求多渠道扩大"一老一小"服务低成本场地设施供给,支持机构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服务 [1] - 将完善普惠养老和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对基本服务收费加强引导 [1] 养老服务 - 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提升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1] - 明确提出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1] 行业发展 - 政策直接利好养老服务和托育服务行业,将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 [1] - 普惠服务定位将促进行业规模化发展,价格引导机制可能影响行业利润率水平 [1]
两部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
快讯· 2025-06-09 11:43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 的通知,坚持"政府引导、需求牵引、分步实施、持续迭代"的原则,重点聚焦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缓 解家庭养老照护压力、弥补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力缺口、促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分阶段实施一批智 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促进研用双方结对开展攻关,推动产品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 构等场景中应用验证和迭代升级,形成一批能够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机器人产品,持续 建立和完善标准规范及评价体系,加快推动机器人赋能智慧养老服务和银发经济发展。 ...
两部门: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需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 部署不少于200台套
快讯· 2025-06-09 11:36
工信部、民政部发布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开展结 对攻关。面向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围绕失能失智照护、情感陪护、健康促进、智慧环 境、日常生活辅助等应用场景,以用户实际场景中的需求痛点问题为导向,针对现有产品或解决方案短 板开展研用结对攻关,逐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和服务能力。开展场景应用验证。在家 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试点应用,在应用验证过程中完成产品迭代升级,应用验证周期不少于6 个月。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需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部署不少于200台套;社区和机构类 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需完成不少于20个社区或20家养老机构应用验证,部署不少于20台套。 ...
高盛:通往2075(全球老龄化的机会)未来30年养老市场大爆发
新浪财经· 2025-06-09 09:29
全球人口趋势 - 过去50年发达经济体人口年龄中位数从30岁升至43岁,新兴经济体从19岁升至30岁,预计2075年将分别达到47岁和40岁 [2] - 发达经济体平均预期寿命从72岁增至82岁,新兴经济体从58岁增至73岁 [4] - 2022年70岁老人的身体和认知状态接近2000年53岁水平 [4] - 全球总和生育率从1963年5 4降至当前2 1,新兴经济体从1975年4 6降至2 2,发达经济体从1 9降至1 5 [4][6] - 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将在2075年达103亿峰值后下降,低于此前预期的110亿 [6] 延长职业生涯 - 发达经济体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2000年67%降至当前63%,但总就业率从46 0%升至48 3% [10][14] - 发达经济体人均有效工作年限从34年增至38年,增幅12%,超过预期寿命5%的增幅 [10] - 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部分抵消劳动力下降,美国等国家性别差距已缩小,日本和新兴经济体仍有提升空间 [13] 长寿经济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有望提升生产率,抵消劳动力减少影响 [16] - 智能辅具、服务机器人、远程监护等适老科技兴起,形成新产业机会 [16] - 医疗健康支出增长刺激生命科技产业发展,银发科技成为创新热点 [16] 中国视角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 1亿,占总人口22%,银发经济规模8万亿元并以每年数万亿元增速扩张 [18][19] - 2024年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增长12%,远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19] - 55岁以上人群消费结构中医疗健康占35%、文化娱乐旅游占22%、智能设备占18% [19][20] - 政策推动银发经济细分方向包括智能设备、康养服务、养老金融、老年旅游等 [22] - 中国将银发经济纳入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版图,推动智慧养老产业生态形成 [22][23]
适老化改造影响老人生活?“短托养老”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7 10:29
上海居家适老化改造政策 - 上海优化居家适老化改造政策 每户最高享受5000元政府补贴 [1] - 普陀区将适老化改造与短托养老服务精准匹配 解决施工期间老人生活起居问题 [1] - 胡阿姨案例显示 政府补贴覆盖50%改造费用 施工周期一周 短托服务可压缩工期 [1] - 装饰工程公司评价短托模式为适老化改造提供更好解决方案 [3] - 普陀区搭建平台联动改造服务商与养老机构 主动推送政策至需求老人 [5] 江西萍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 萍乡构建"中央厨房+统一配送"体系 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餐入户服务 [6] - 案例显示送餐菜品含小炒肉 煮南瓜 炒鸡蛋 注重营养均衡与色泽搭配 [6] - 营养师定制菜单 社区党员组成志愿队延伸送餐至自然村组 [8] - 膳食委员会每周审核菜单 标准为两荤两素少油少盐 成本控制在10元/餐 老人自付5元 [10] - 萍乡已建成88个城镇助餐网点 585个农村助餐服务中心 形成城乡统筹服务网络 [12] 浙赣跨省食堂创新模式 - 浙江常山县球川镇"幸福食堂"打破省界限制 赣籍老人可享同等补贴 [13] - 供餐案例显示菜品含红烧鸡翅尖 番茄炒蛋 白萝卜 三菜营养均衡 [13] - 江西玉山县村民徐娜谊步行10分钟就餐 每餐仅需2元 [15][17] - 食堂定价分层:80岁以上1元 70-79岁2元 60-69岁4元 [19] - 两地政府达成合作 双明镇补贴差价使赣籍老人享同等待遇 [21] - 凭身份证60岁以上可跨省就餐 实现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 [23][25]
国脉科技(002093) - 002093国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6
2025-06-06 15:48
公司AI智能体相关 - 基于居家养老场景的AI智能体6月26日发布,报名链接关注“国脉大学养老”视频号与“国脉科技GMTECH”公众号预告信息 [2] - 采取多智能体模式,本次发布三种智能体,包括前期接触与适应支持、日常生活与社交娱乐、健康与安全保障 [3] - 核心竞争优势是深耕居家养老和健康管理领域,做“专业型”智能体,能感知用户需求、打通线下服务,“国脉大学养老”提供应用场景和数据反馈 [4] - 与主流大模型均有合作,采用TDMS机制动态调用合适大模型,具体合作信息以公告为准 [4] - 先在“国脉大学养老”社区应用检验性能,再面向大众推广,同时寻求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合作探索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 [4] 国脉币相关 - 是连接AI智能体和实体服务的激励机制与服务兑换中介,引导用户参与有益活动,可用于社区消费和服务兑换,已打通与教育服务连接,未来将与更多创新服务场景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3] 市场空间相关 - 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3.1亿(占比22%),年均约1000万的速度增长,居家养老占比约90%,市场有指数级增长机遇 [4] 国脉大学养老项目相关 - 是模拟居家养老的“身联网”实验社区,融合身联网感知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精准健康管理方案,注重长者精神需求,推广结合线上线下渠道,平台曝光量已突破百万级 [5] 福州理工学院相关 - 是公司全资举办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截至2024年底在校生近1.4万人,预计新学年在校生人数提升,9月马尾基地将投入使用 [5] 产教融合战略相关 - 福州理工学院与公司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构筑事业发展赋能平台,打造产学研一体化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人才蓄水池、高效实验与应用场景三大核心壁垒,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增强业务拓展能力 [5][6] - 与厦门大学、马尾区人民政府三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国脉未来科学城”,厦门大学助力公司发展 [6] 公司业绩相关 - 2024年公司取得历史最佳业绩,归母净利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达61%,2025年一季度延续强劲增长势头,归母净利润增长55%,环比增长345% [6]
关注美国新关税政策对上游价格的影响
华泰期货· 2025-06-06 11:03
宏观日报 | 2025-06-06 关注美国新关税政策对上游价格的影响 中观事件总览 生产行业:关注后关税战对上游材料价格的影响。 1)美国将进口的钢铝以及其衍生品关税从25%提高到50%,政 策已经正式生效。对此,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尊重经济规律,摒弃零和思维,停止泛化和滥用国 家安全概念,与各方一道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各自关切,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 供应链稳定。2)据国家数据局,我国将在北京、浙江、安徽等地部署建设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支持各 地在培育经营主体、繁荣壮大数据市场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 服务行业:关注养老服务相关方案推进。 1)国际标准化组织近期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老龄化社会老龄 化包容性数字经济通用要求与指南》国际标准,这也是首个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数字经济国际标准。标准针对在 线购物、数字银行、数字医院、社交媒体等老年人参与数字经济的高频场景提出了具体建议。 数据来源:央视,iFind,华泰期货研究院 行业总览 上游:1)化工:纯碱价格回落较多。2)黑色:玻璃价格维持回落。 中游:1)化工:PX开工率持续 ...
【养老之道】 银发经济 要标准更要温度
证券时报· 2025-06-06 01:57
适老产品标准化现状 -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标准化发展规划(2025—2030)》,行业现有21 6万种适老产品和1万多家相关企业 [1] - 当前存在企业应付式达标现象,例如普通家电刷灰漆标榜"老年专用"、仅放大操作界面字体声称"适老改造",缺乏真正实用性 [1] - 标准化建设存在"办公室思维"问题,技术参数达标但忽略实际使用场景,如老年餐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但未考虑假牙老人咀嚼困难 [2] 适老产品设计痛点 - 日本养老院案例显示有效标准需结合生理机能与生活场景,如地板与墙壁色差30%以上以防老人撞墙,而国内部分适老化电梯虽符合按钮高度国标但功能键过密导致老人不敢使用 [2] - 行业标准过度聚焦硬指标(尺寸、承重),缺乏对用户体验的细腻考量,例如浴缸防滑标准可能不敌老人习惯使用的旧拖鞋 [2] - 老年食品包装存在合规标签与用户体验割裂问题,如无糖饼干营养成分表复杂难懂且缺乏试吃环节 [3] 适老服务改进方向 - 建议建立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引入"老人体验官"制度,杭州某养老院通过老人直接给护理员打分(如评价"擦脸先试水温")提升服务温度 [3] - 行业需从"符合国标"转向"场景适配",标准制定应基于实地调研(如测量老人家庭实际需求),而非单纯技术参数达标 [2][3] - 银发经济需突破标准化局限,通过"放大镜看需求、显微镜做产品、望远镜布局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
养老服务业提升服务品质增强竞争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13:52
人口老龄化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22% [1] - 《意见》提出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1] - 保险业、房地产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加速进入养老赛道,行业竞争加剧 [1] 机构养老发展现状 - 远洋集团旗下椿萱茂已运营10余年,覆盖8个城市19家老年公寓、4个城市4家长者社区及苏州2家医养结合护理院 [2] - 机构养老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技术支撑,通过标准化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 行业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持有医护、康复等专业资格证书的专技人员,养老护理员缺口最严重 [2]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椿萱茂建立完整培训体系,与地方政府合作完善养老人才培养模式 [3] - 居家养老业务成为战略重点,提供线上服务、到店服务和上门服务三类模式 [3] - 整合上下游服务提供商,通过设定服务标准进行质量管控 [3] 行业发展趋势 - 提升养老机构运营效能需精准供给和服务模式升级 [4] - 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改革中的专业支撑作用将更加突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