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商战了3个月,“即时零售”到底是什么东西?
吴晓波频道· 2025-07-02 23:45
即时零售行业分析 行业核心观点 - 即时零售行业将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核心驱动力为"基础设施三角":15分钟生活圈的高密度场景、冷链政策突破的品类边界、县域物流网络开拓的下沉通路 [17]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3.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约25% [7] - 行业竞争围绕"多快好省"展开,美团、阿里系、京东形成三强格局,差异化布局履约能力与品类优势 [29][30][31][33]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撑 - 商务部提出2025年全面推广"15分钟便民生活圈",已建成4321个生活圈覆盖1.07亿居民,为即时零售提供密集履约节点 [12][13] - 冷链政策突破生鲜品类限制:地方补贴冷库改造(最高100万元)和冷藏车购置(20%),构建"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14] - 县域物流网络加速下沉:2025年目标实现"县县有物流中心、村村有快递站点",农村快递覆盖率达95% [15] 市场需求与品类变革 -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即需即得"需求显著增强,95后更注重配送速度,"宅经济"和"懒人经济"驱动增长 [19] - 非餐品类占比超60%,生鲜、数码3C增速超70%,夜间配送和应急品类(如药品)呈现爆发式增长 [20] - 高客单价品类(如3C数码)通过前置仓模式渗透下沉市场,冷链技术保障生鲜品质 [11][31] 竞争格局与战略差异 - **美团**:依托600万骑手网络实现90%核心区"30分钟达",但品类依赖第三方商家,通过"闪电仓"轻资产模式计划2027年扩展至10万家商户 [30][34] - **京东**:自建物流和冷链优势突出,聚焦高客单品类,采用"共享仓"重资产模式实现"入仓即享"分钟级配送,但骑手资源不足 [31][35] - **阿里系**:整合淘宝流量、饿了么400万骑手和盒马门店,但存在协同内耗,县域市场履约成本过高 [33] 技术驱动与未来趋势 - 无人机配送、自动驾驶、AI调度等技术商业化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配送效率 [18][38] - AI预测与生态融合能力(会员体系、流量入口)将构筑长期行业壁垒 [38] - 即时零售通过"匹配效率+规模效应+履约能力"对传统零售形成降维打击,加速行业洗牌 [42][43]
美团优选宣布下线,社区团购为什么做不下去?
声动活泼· 2025-07-01 12:09
社区团购行业现状 - 社区团购是一种以社区为中心的拼团购物模式,由小卖部老板担任团长组织下单,平台统一发货到店次日自提 [1] - 该模式在疫情期间迅速崛起,但由于生鲜品类管理难度大、团长忠诚度低等问题,滴滴、同程等公司相继撤退 [1] - 目前仅剩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等少数平台坚持,但美团优选近期宣布停运 [1][5] - 社区团购主阵地在下沉市场,美团优选业务高峰期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市,超过一半自提点位于乡镇 [2] 美团优选业务分析 - 美团CEO王兴曾认为社区团购是五年一遇的机会,可将服务拓展至实物电商领域 [1] - 美团优选获客成本高达150元/人,远高于多多买菜的5-7元/人 [4] - 2022-2024年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累计亏损超550亿元 [6] - 美团自营仓库多导致成本压力大,供应链难以与地方对手竞争 [6] - 2022年4月起陆续关闭西北四省及北京业务,2023年宣布不再专注扩大规模 [5] 商业模式挑战 - 外卖满足即时性需求,而美团优选采用次日达+自提的强计划性消费场景 [4] - 美团核心用户近七成分布在二线及以上城市,与社区团购下沉市场定位不匹配 [2][4] - 监管部门出台"九不得"新规禁止低价倾销,2021年对美团优选等企业罚款 [7] - 社区超市成为最大竞争对手,当价格优势不再用户自然流失 [7] 战略调整方向 - 美团将重心从美团优选转移到小象超市和美团快驴等业务 [8] - 美团闪购即时零售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可发挥外卖骑手优势 [6] - 小象超市正在重新开设线下社区门店,瞄准有山姆会员店的城市 [8] - 美团优选积累的供应链将转为支持小象超市和美团快驴业务 [8]
外卖骑手们盯上“雪王”,送1.68元柠檬水能拿10元配送费
36氪· 2025-06-30 19:25
外卖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美团闪购618期间整体成交额创新高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6000万单 [3] - 外卖行业形成美团 京东 淘宝(饿了么)三方阵营 从骑手权益争夺到补贴大战话题不断 [6] - 美团被迫迎战 京东四处当"鲇鱼" 淘天整合饿了么和飞猪 超级App竞争加剧 [18] 即时零售市场发展 - 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 同比增长28.89% 增速比网络零售高17.89个百分点 [17] - 预计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成为拉动消费新增长点 [17] - 美团闪购已合作超3万家零售品牌 建设大量闪电仓 小象超市在20城设近千前置仓 [17] - 京东七鲜在京津区域密集落地18家仓店 打响生鲜电商价格战 [17] 平台骑手运营策略 - 美团设置梯度奖励机制 完成99单奖99元 完成288单奖720元 刺激骑手冲单 [9] - 骑手利用"多胞胎"订单(同一地址多单)提高效率 5单配送费可达15.5元 配送费常高于商品价格 [4][6] - 部分骑手通过"找人下单自己接单"方式刷单 规避平台虚假配送处罚 [13] - 上海某饿了么站点单量增长50% 骑手工作强度加大 需更多人力补充 [15] 蜜雪冰城经营情况 - 北京朝阳区蜜雪冰城丽都店24小时营业 日销量500-600杯 成骑手重点目标 [4] - 平台拼好饭活动中柠檬水低至1.68元 与正常价4元形成价差 吸引骑手刷单 [4][13] - 多平台配送时效对比:淘宝闪购约20分钟 美团25分钟 京东23分钟 [13] 行业战略布局 - 京东布局外卖实质是构建生鲜供应链 刘强东表示前端可永远不赚钱 靠供应链盈利 [17] - 美团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 包括闪购品类拓展 加码小象超市 开拓海外市场 [16] - 阿里整合饿了么和飞猪入电商事业群 实现业务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16]
即时零售行业研究:履约形态适配中国土壤,即时零售潜力或超预期
中泰证券· 2025-06-30 19: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评级为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制于较高履约成本,即时零售在美国是小众市场,但在中国,在便捷需求与成本结构优势共振下,较大概率成为主流零售模式,美团有望提高估值潜力 [5] - 零售理念统一,但履约形态需因地制宜,各国人口、城市特征等会影响需求侧重点与供给侧成本结构,即时零售在中国或成第三种大规模零售履约模式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零售理念是固定的,但履约形态需因地制宜 - 理念上,优秀零售商围绕消费者需求,不断降低供应链成本,为消费者降低交易成本是零售组织的天职,该理念有微观经济学支撑,消费者是零售商第一客户,零售公司价值体现在优化无差异曲线 [10][11][15] - 形式上,中美电商履约分别以快递和仓配为主,美日线下零售分别以大卖场和便利店为主,履约形态需适配人口、城市等特征 [18][19][25] 送货上门的履约形态高度适配中国土壤 - 即时零售在中美市场经历长期探索,美国 Webvan 失败后 Instacart 和亚马逊发展,中国早期探索企业有亏损破产情况,2024 年后部分企业实现盈利 [28][29][35] - 相对海外,即时零售更适配中国土壤,需求侧中国居民便捷需求旺盛,倾向小规模、多频次采购,家庭小型化和闲暇时间稀缺增强该需求;供给侧中国配送成本低廉,人口密度高和社会结构特点形成低成本配送体系,原有线下零售业态落后也提供发展土壤,市场规模有望在 2030 年突破 2 万亿 [36][38][62] 即时零售的竞争要素分析 - 前置仓商业模式贴近于线下零售,供应链建设与运营能力是关键,众多玩家布局,行业格局或持续分散,小象超市有望增长 [69][73][76] - 平台模式考验履约与供给改造,依靠外卖构建履约关键一环,可复用物流网络、削峰填谷、提高稳定性,供给改造向闪电仓转型,美团占据主导权但市场份额难达外卖水平,长期看前置仓和平台模式边界或模糊 [77][94][104] - 投资建议,美团闪购单量和 UE 有望提升,中远期有望贡献 160 亿左右经营利润;叮咚买菜在江浙沪有优势,中期经营利润率有望提升,账面有较多净现金 [105][109][112]
行业周报:泡泡玛特进军家电传递美好生活,第三方即配龙头乘风而起-20250629
开源证券· 2025-06-29 22: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暑期民航量增价稳,亲子客群为出行主力,欧洲申根地区旅游热度高;泡泡玛特进军家电行业,古茗加码下沉咖啡市场;即时零售市场发展良好,顺丰同城表现亮眼;本周 A 股社服板块跑赢大盘,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跑输大盘 [3][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行旅游 - 2025 年暑运民航国内航班预计 91.4 万班次,同比增 2.7%,国际航班预计 12.3 万班次,同比增 14.1%,旅客运输量预计 1.5 亿人次,日均 240 万人次,同比增 5.4%,经济舱平均票价 946 元,较 2019 年高 7.6%、较 2024 年高 16%,约 600 万人首次乘飞机出行 [15] - 暑运民航国内航班亲子客群出行比例预计达 34.7%,国际航线约 23%,学生群体国内航线占比预计达 26.8%,国际航线超 33%,携程暑期签证办理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欧洲申根地区签证办理量同比涨幅超 80% [17] IP+家电 - 2024 年国内市场年度授权商品零售总额 1550.9 亿元,同比增 10.7%,超 90%受访被授权商认为 IP 授权带动销售提升 [19] - 2024 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 8468 亿元,同比增 9.0%,大家电零售额占比六成以上,生活小家电正增长 [26] - 飞科、苏泊尔等家电品牌推出 IP 联名款,迪士尼授权推出创意小家电,泡泡玛特进军家电行业,招聘家电人才,产品面向年轻用户 [29][32] 茶饮 - 截至 2025 年 6 月,古茗现磨咖啡覆盖超 7600 家门店,引入咖啡后门店销售额平均增长 10%,咖啡品类占比达 15% [33] - 6 月 23 日 - 7 月 4 日,古茗 7600 + 门店开启“全场咖啡 8.9 元”活动,咖啡豆从烘焙到出杯控制在 30 天内,配备顶级商用咖啡机,复用茶饮供应链优势 [36] 即时零售 即时零售 - 美团 2025 年 618 闪购成交额创新高,手机等 20 余类“大件”商品成交额增长 2 倍,下单用户数超 1 亿,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超 40%,活跃本地商户近百万家 [41] - 京东 2025 年 6 月 1 日日订单量突破 2500 万单,全职骑手突破 10 万人;淘宝闪购 6 月 23 日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突破 6000 万单,零售订单同比增长 179%,订单准时率 96% [42][43] - 2025 年 618 大促即时零售销售额达 296 亿元,同比增 18.7%,预计 2026/2030 年市场规模超 1 万亿/2 万亿 [43] - 5 月 13 日 - 6 月 22 日,顺丰同城即配服务单量同比每日增幅超 50%,高峰期同比翻倍,饮品等品类单量翻倍增长,全渠道订单显著增长,“最后一公里”单量同比激增 [44] 顺丰同城 - 2018 - 2024 年顺丰同城营收由 9.93 亿元增至 157.5 亿元,CAGR 达 58%,2024 年收入增速 27.1%,呈加速增长,毛利率由 - 23.3%增至 6.8%,2024 年归母净利润 1.3 亿元,yoy + 161.8% [45] - 2024 年同城配送收入 91.21 亿元,yoy + 23.5%,To - B 端收入 66.9 亿元,yoy + 28.1%,新增 KA 合作门店数超 7500 家,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 73%,活跃商家数量 65 万人,yoy + 38.3%;To - C 端活跃消费者超 2341 万人,收入 24.33 亿元,同比增 12.2% [53] - 2024 年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营业收入 66.25 亿元,同比 + 32.5%,全年日均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突破 150 万单,与非主要客户合作收入同比提升 106% [54] 出行数据跟踪 航空 - 本周(6.22 - 6.28)全国日均客运执行航班量 15669 架次,较 2024 年同期 + 3%,环比 + 4%,国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 13419 架次,较 2024 年同期 + 1%,环比 + 4.3%,国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 1887 次,环比 + 2.4%,恢复至 2019 年同期 88% [59] 访港数据追踪 - 本周(6.21 - 6.27)内地访客总入境人次 65.75 万人,环比 + 21.3%,全球访客总入境人次 21.01 万人,环比 + 3.8%,内地访客日均人数较 2024 年日均 + 17.9%,全球访客日均人数较 2024 年日均 + 12.4% [66] 行业行情回顾 A 股行业跟踪 - 本周(6.23 - 6.27)社会服务指数 + 4.61%,跑赢沪深 300 指数 2.66pct,在 31 个一级行业中排第 8;2025 年初至今社会服务行业指数 + 2.50%,强于沪深 300 指数 [70] A 股社服标的表现 - 本周(6.23 - 6.27)A 股涨幅前十名以检测、旅游类为主,涨幅前三为电科院、天目湖、创业黑马,后三为金陵体育、中金辐照、ST 张家界;净流入额前三为中公教育、豆神教育、创业黑马,后三为华测检测、金陵体育、ST 张家界 [77] 港股行业跟踪 - 本周(6.23 - 6.27)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 + 2.50%,跑输恒生指数 0.71pct,在 30 个一级行业中排第 16;2025 年初至今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 - 10.98%,弱于恒生指数 [87] 港股消费者服务标的表现 - 本周(6.23 - 6.27)港股旅游、博彩类涨幅靠前,涨幅前三为香港中旅、新濠国际发展、天立国际控股,后三为中国中免、华夏视听教育、东方甄选 [93] 推荐标的 - 旅游:长白山;教育:好未来、科德教育;餐饮/会展:特海国际、米奥会展;美护:科思股份、水羊股份、康冠科技、倍加洁 [7] 受益标的 - 餐饮:百胜中国、蜜雪集团、古茗;IP:泡泡玛特、布鲁可、华立科技、青木科技;美护:毛戈平、上美股份、若羽臣、巨子生物、爱美客、青木科技;新消费:赤子城科技;运动:力盛体育;即时零售:美团 - W、顺丰同城;眼镜:博士眼镜、佳禾智能、亿道信息;旅游:西域旅游、九华旅游、同程旅行、携程集团 - S;教育:凯文教育、有道 [7]
即时零售要快更要好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8
即时零售行业现状 - 美团推出"闪购"、京东上线"秒送"、淘宝与饿了么合作打造"淘宝闪购",各大平台加速布局即时零售赛道[1] - 即时零售凭借半小时左右的配送时效成为居民消费新增长点[1] 行业核心问题 - 食品安全问题、服务体验欠佳、维权成本高倒逼平台重新审视服务逻辑[1] - 消费者对"被杀熟""价格歧视"等算法问题高度敏感[2] 用户体验优化方向 - 需从商品品质、履约流程、客服响应、投诉处理等全环节提升体验[1] - 需打破"只管送到,不管送好"的思维,强化商品源头把控和售后责任归属[1] - 平台应利用数据能力实现公平定价、公开优惠规则和精准推荐[2] 行业规范发展 - 湖北、深圳等地已探索监管规则,明确送达时间、电商责任等条款[2] - 需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和安全规范以实现有章可循的发展[2] 未来竞争关键 - 不能仅比拼配送速度,需回归消费体验本质[1] - 智能分发和内容化营销可提升购物便利性与愉悦感[2]
从“坐等客来”到“主动触达”,商家在闪购找到增长锚点
搜狐财经· 2025-06-27 17:22
即时零售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推动线下商家从单一线下销售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域经营转变,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和经营效率提升[3] - 即时零售从新兴业态迈向主流模式,重塑本地零售底层逻辑,为线下商家提供确定性增长路径[3][18] - 商务部预测2025年即时零售规模将超万亿元,2030年超2万亿元,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约15%[18] 美团闪购平台表现 - 美团闪购618期间联合近百万家实体门店,吸引超1亿名顾客,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超1倍[3][8] - 美团闪购618首周智能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倍,电子教育产品增长超5倍,华为官方授权店铺成交额增长超2倍[5][8] - 美团闪购非食订单量一季度实现超60%增速,累计交易用户规模突破5亿[19][20] 酒水品类增长 - 美团闪购618大促12小时内白酒整体成交额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200倍,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名酒成交额均超千万元[5][6] - 酒食酒市618大促首日卖出300多瓶五粮液,半个月内GMV同比翻十倍[2][3] - 酒易淘在南京市场实现40倍增长,备货频率从每两天一次调整为每天两到三配[4][5] 家电及3C品类表现 - 大家电品类在美团闪购增长显著,奥克斯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0倍,格力相比去年双十一增长近9倍[8] - 美团闪购联合格力、美的推出"空调半日送装"服务,提升家电品类履约能力[8] - 小天才手表零售业务实际增长超8倍,远超原定2倍目标[5][8] 商家案例与策略 - 酒食酒市创始人梅江川通过美团闪购半年内实现门店回本,计划开发自有酒水品牌并布局上游供应链[9][15] - 琥珀酒铺计划将闪电仓数量从15家拓展至100家,满足夜间订单和冰镇等长尾需求[12][13] - 茅台计划为5000-7000家终端店构建即时零售网络,实现"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小时达"闭环[14] 美团闪购竞争优势 - 美团闪购依托本地餐饮外卖高频流量和即时配送心智,覆盖全国近百万家线下店铺[20] - 美团闪电仓全国开仓超3万个,计划2027年建成10万仓[20][22] - 美团闪购推出"安心闪购"计划,包含14项服务保障措施,为行业首个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8]
即时零售大爆发!顺丰同城、闪送们能否分得一杯羹
搜狐财经· 2025-06-27 15:36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业务上线4个月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入驻品质餐饮门店超150万家,全职骑手突破12万人 [3]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6000万单,阿里巴巴将饿了么合并入电商事业群以集中资源推动业务 [3] - 美团计划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供应链延伸至200个优质农产区,闪购品类扩充至3C家电、生鲜等 [3] 互联网巨头战略布局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亲自体验外卖配送并为业务造势,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与CEO吴泳铭现身饿了么工区参与淘宝闪购周会 [4] - 京东物流推出"秒送仓"服务,采用共享前置仓+自营配送模式,实现核心区域订单30分钟内送达,降低商家入场门槛 [8][9] - 京东物流招募全职骑手并设立副站长岗位,强化配送专业化管理 [7][8] 第三方即时配送企业机会 - 顺丰同城认为即时零售将进入非餐领域爆发期,预计3年后外卖+即时零售日单量将超过电商单量 [11] - 淘宝闪购非餐饮订单同比增长179%,显示消费习惯向全品类即时配送迁移 [11] - 顺丰同城聚焦全场景定制化运力,覆盖商超、医药等垂直品类,通过顺丰生态构建"仓储+转运+配送"一体化供应链 [11] - 公司差异化优势包括服务多平台商家的私域需求、科技调度骑手体系、承接中小商家订单形成多元生态 [12]
拼多多入局,四巨头混战即时零售
华尔街见闻· 2025-06-27 11:47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万亿,2030年超2万亿,未来5年CAGR约15% [47][49] - 行业增速显著高于传统电商,2020-2022年保持50%以上增速,2023年同比增长29% [48] - 美团当前占据外卖市场65%份额,非餐即时零售市占率从2022年33%升至45% [50][51] - 饿了么外卖占比约33%,非餐即时零售份额从23%降至21% [50][51] - 京东到家在非餐即时零售领域长期停滞在5%份额 [51] 拼多多战略布局 - 多多买菜将上线即时配送服务,复用社区团购"铁军"团队拓展新业务 [3][8][11] - 多多买菜2022年反超美团优选成为社区团购第一,年成交额2000亿元 [9] - 拼多多试图结合社区团购成本优势与即时零售时效性,打造特色模式 [13][15] - 初期将借鉴美团自营+平台模式,筛选生鲜和品牌商品延续低价策略 [14] - 核心挑战在于保持低价同时提升履约品质,需优化供应链和配送团队 [15][16] 京东进攻策略 - 京东2024年整合"小时达"和"京东到家"推出"京东秒送" [19] - 刘强东亲自宣战美团,宣布承担外卖骑手全额五险一金成本 [19][24] - 推出"品质外卖"定位,4个月内实现日订单2500万单,入驻餐饮门店超150万家 [26][30] - 战略目标是通过外卖切入生鲜供应链,重建京东增长引擎 [20][21] 美团防御措施 - 美团迅速推出"美团闪购"品牌,定位30分钟送达的购物平台 [27] - 宣布2025年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应对京东竞争 [25] - 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同时收缩社区团购业务至两省 [45][46] - 王兴表态"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强调美团十年积累的履约优势 [31][56] 阿里参战动态 - 淘天升级"小时达"为"淘宝闪购",获APP首页一级入口 [34] - 饿了么供给全面接入淘宝闪购,两月内外卖订单增长6倍 [34][44] - 组织架构调整: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马云参与业务周会 [39][41] - 淘宝闪购订单量已达美团2/3,显示饿了么战斗力提升 [44] 行业模式分析 - 平台模式代表:美团闪购/京东秒送/饿了么,轻资产运营收取服务费 [53] - 自营模式代表:小象超市/叮咚买菜/盒马,拥有商品货权赚取差价 [54] - 美团核心壁垒:全国骑手网络+高效履约+商家资源深度绑定 [56] - 下沉市场成新增长点,县域即时零售2023年规模1500亿(+23%) [58]
重兵压境VS轻装上阵,即时零售的终极模式究竟是什么?
36氪· 2025-06-27 11:40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赛道竞争激烈,京东秒送最快9分钟送达,淘宝闪购直播间商品即刻到家,美团优选在全国18省闭仓停业,集中资源加码小象超市和闪购业务,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正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将于今年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 [2] - 即时零售领域正发生轻/重模式激烈碰撞,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淘宝闪购依赖饿了么提供商家和骑手,京东外卖全力以赴供应链打造 [2][3] 轻资产模式分析 - 拼多多多多买菜采用轻资产平台模式,主要依靠商家抽佣与营销收入盈利,无需承担太多仓储、物流成本,2022年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年成交额达2000亿元 [4][5] - 多多买菜轻资产模式带来更具竞争力商品价格和丰富度,无需承担沉重仓储物流成本,平台能以更低价格吸引更多商家入驻,符合消费者追求性价比和便利性心理 [5] - 淘宝闪购属于较轻资产即时零售模式,依托饿了么即时配送网络及部分商家资源,避免大规模自建物流体系和前置仓重资产投入 [7] 重资产模式分析 - 京东秒送业务采用前置仓模式,将商品提前存储在靠近消费者城市仓中实现快速配送,需要大量资金用于仓储建设和库存管理 [8] - 美团在即时零售业务投入大量资源用于供应链建设,自营小象超市采用前置仓模式,已覆盖二十个城市,计划拓展至所有一二线城市,同时考虑重启线下门店,加大源头直采占比 [8] - 京东整合供应链、数字化和物流配送等环节,通过打通养车、商超、大健康等多个板块服务链路,确保商品供应稳定性及配送高效性 [9] 模式优劣比较 - 轻资产模式如拼多多多多买菜在社区团购领域比偏自营的美团更具盈利优势,但即时零售领域目前没有定论 [6] - 重资产模式如京东、美团虽面临盈利挑战,但从长远看能积累强大供应链优势和用户忠诚度 [8] - 重资产模式前期投入高、运营成本高、盈利周期长,轻资产模式在运力紧张时对合作伙伴配送能力依赖度较高 [10] 未来发展趋势 - 企业可在核心城市或高需求区域采用重资产模式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其他地区或特定品类上采用轻资产模式降低运营成本 [11] - 平台需推出更多高毛利自营商品,美团小象超市和京东京选都在这么做 [12] - 即时零售成本结构复杂,需在仓配、物流、运营等多方面投入大量资源,美团配送成本从早期10元/单降至6.5元/单 [12] - 京东招聘12万全职骑手增强履约能力但也带来成本压力,社保问题增加成本负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