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
搜索文档
神工股份:半导体产业正在“换挡变速” 公司将稳健扩产并提升硅零部件收入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6:41
神工股份(688233)10月27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于10月26日举行线上会议及现场交 流,中信证券、金鹰基金、宏利基金等50余家机构投资者参与活动。 神工股份专注于半导体级单晶硅材料及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有三大类主营产品,分别是 大直径硅材料、硅零部件以及半导体大尺寸硅片。随着国产自主供应链的不断发展,公司大直径刻蚀用 硅材料国内市场增长迅速,所占比重已超过日韩市场;公司硅零部件产品主要供给国内的刻蚀机原厂及 各大主要的存储和逻辑类Fab厂;硅片产品亦主要针对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家。 当前,中国本土存储芯片制造厂商发展迅猛,已在前沿技术和市场份额两方面不断赶超海外竞争对手, 改变了既有的全球产业格局。中国芯片制造国产化进程进入"深水区",供应链安全需求迫切,国产设备 厂商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产品持续迭代升级。 "综上,市场机会窗口敞开,公司业绩弹性有望实现。"神工股份表示,分析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公司管理层关注三个趋势:第一,公司主力业务大直径硅材料的毛利率仍然保持在60个点以上,继续保 持着领先的盈利能力,本季度公司的毛利率继续提升;第二,公司成长型业 ...
神工股份:半导体产业正在“换挡变速”,公司将稳健扩产并提升硅零部件收入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6:29
"综上,市场机会窗口敞开,公司业绩弹性有望实现。"神工股份表示,分析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公司管理层关注三个趋势:第一,公司主力业务大直径硅材料的毛利率仍然保持在60个点以上,继续保 持着领先的盈利能力,本季度公司的毛利率继续提升;第二,公司成长型业务硅零部件占公司总营收的 比重持续超过大直径硅材料,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进一步强化。公司已经从一家原材料公司逐步转变为一 家植根中国本土市场的"材料+零部件"公司;第三,以上两项业务的融合,"自产材料+零部件",有望改 变公司业绩"周期性"的特点,"成长性"将日益明显。 神工股份注意到,半导体硅片产业在因时而变。在8英寸轻掺抛光硅片领域,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和寡头 垄断地位的日本厂商,正在将更多产能调配至12英寸轻掺抛光硅片,以在不额外增加资本开支的前提 下,改善其盈利能力。考虑到中国本土8英寸轻掺硅片的潜在市场需求仍然存在增长,日本厂商的动向 有望扩大国产化空间。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具备8英寸轻掺抛光硅片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有望在行业 供求关系的变动中,发挥自身独特技术优势,优化变动成本,改善竞争地位。公司已在第三季度投入资 源,针对下游评估的实际需求,小幅增加硅 ...
上海合晶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均双位数增长
证券日报· 2025-10-27 15:0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3.80亿元,同比增长25.85%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8.4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7.02% [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10.06亿元,同比增长19.05% [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增长32.86% [2] - 业绩呈现单季提速、全年稳健的态势 [2] 业绩驱动因素 - 行业景气度回升,下游客户库存水位回归合理,产品销量增加 [2] - 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带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上升 [2] - 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下游需求回暖,外延片需求重回增长态势 [2] - 12英寸客户需求增加带动销量提升 [2] 公司战略与产品进展 - 积极布局12英寸大尺寸硅片的研发与建厂扩产 [2] - 12英寸55nm CIS外延片已实现量产 [2] - 12英寸28nm P/P-外延片正在研发中 [2] - 8英寸产品差异化策略进一步落实,推动功率器件领域外延片高端国产化替代 [2]
半导体设备、材料助力主板上攻!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获得资金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4:23
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27日13点52分,沪指逼近4000点,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行业交投活跃 [1]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和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午后涨幅均超3%,成交额分别突破5亿元和1亿元 [1] - 相关ETF成分股如晶瑞电材、南大光电、艾森股份涨幅明显 [1] 资金流向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5个交易日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10亿元,日均净流入4191.25万元 [1]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近12个交易日合计吸金2007.66万元,买盘活跃 [1] 行业观点与驱动因素 - 资金正围绕科技自立主线进行集中布局 [1] - 头部半导体设备企业订单能见度有望持续提升,设备环节是重要规划下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突破的直接受益者 [1] - 短期看,AI算力需求可能推动国内外逻辑与存储厂商扩产,导致刻蚀、薄膜沉积设备需求旺盛 [1] - 长期看,在科技自强战略下,国产替代逻辑或将更为稳固 [1] ETF产品信息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其成分中半导体设备占61%,半导体材料占23% [2]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同样聚焦半导体上游,其指数成分中半导体设备占61%,半导体材料占21% [2] -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是重要的国产替代领域,具备国产化率低、替代天花板高的属性 [2] - 行业受益于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半导体需求扩张、科技重组并购浪潮以及光刻机技术进展 [2]
上海新阳被监管,股民索赔可期
新浪财经· 2025-10-27 13:30
公司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于2024年9月1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1] - 违规行为涉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公司于2023年11月3日通过场外质押授信方式购买挂钩中证1000指数的场外期权金融衍生品1亿元 但未在2024年一季度报告中确认该衍生品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91.59万元 [1] - 上述会计处理错误导致公司虚增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2.85万元 [1] 投资者索赔相关安排 - 律师事务所向在2024年4月20日至2024年8月16日期间买入公司股票或债券等产品 并在2024年8月17日及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受损投资者征集诉讼代理 [2] - 投资者索赔登记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证券账户开户信息确认单及证券交易记录流水等材料 [3] - 根据相关法律 因虚假陈述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的 赔偿责任范围包括投资差额 佣金 印花税等 [1]
光刻胶领域迎重磅突破 概念股集体异动 万润股份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3:05
市场表现 - 10月27日光刻胶概念股集体异动,万润股份(002643 SZ)涨停,晶瑞电材(300655 SZ)领涨,锦华新材(920015 BJ)涨9.93%,迦南科技(300412 SZ)涨8.21%,佳先股份(920489 BJ)涨8.12% [2][8][9] - 晶瑞电材股价17.30元,单日涨幅15.10%,5日涨幅26.55% [8] - 万润股份股价13.97元,单日涨幅10.00%,5日涨幅11.23% [8] 行业标准进展 - 我国首个EUV光刻胶标准《极紫外(EUV)光刻胶测试方法》于10月23日作为拟立项标准开始公示,截止时间为11月22日 [2] - 该标准制定周期为16个月,归口及执行单位为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5] - 标准起草单位包括上海大学、张江国家实验室、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技术研发突破 - 北京大学彭海琳教授团队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 [6] - 该技术指导开发出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相关论文刊发于《自然·通讯》 [6] - 深入掌握液体中聚合物的结构与微观行为,可推动先进制程中光刻、蚀刻和湿法清洗等关键工艺的缺陷控制与良率提升 [6]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光刻胶作为半导体、印制电路板、平板显示等行业的基础材料,其技术进步可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6] - 半导体材料板块正处于需求扩张与国产替代的共振阶段,光刻胶等核心材料受益于晶圆投片量增加和国产化率提升的政策支持 [7] - 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光刻胶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8%至179亿元 [7]
光刻胶概念爆发,晶瑞电材20%涨停,南大光电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0:33
市场表现 - 光刻胶概念股于27日盘中大幅拉升 晶瑞电材20%涨停 迦南科技和南大光电涨幅超过13% 艾森股份涨逾12% 格林达与彤程新材亦涨停 [1] 行业标准进展 - 中国首个极紫外光刻胶标准《极紫外光刻胶测试方法》于10月23日作为拟立项标准开始公示 截止时间为11月22日 [1] -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上海大学、张江国家实验室、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 技术突破 - 北京大学彭海琳教授团队与合作者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 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 [1] - 该研究指导开发出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 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讯》 [1] - 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为在原子或分子尺度上解析液相界面反应提供了强大工具 [2] - 深入掌握液体中聚合物的结构与微观行为 可推动先进制程中光刻、蚀刻和湿法清洗等关键工艺的缺陷控制与良率提升 [2] 市场规模与产业链影响 - 2024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增长至114亿元人民币以上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可达123亿元人民币 [2] - 光刻胶是半导体、印制电路板、平板显示等行业的基础材料 其技术进步可促进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展 [2] - 产业链上游的材料供应商与设备制造商 中游的光刻胶生产企业 以及下游的产品应用企业均能从中受益 [2]
光刻机、光刻胶概念股开盘领涨,彤程新材竞价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09:48
行业市场表现 - 光刻机与光刻胶概念股在10月27日开盘领涨 [2] - 艾森股份和晶瑞电材股价涨幅超过10% [2] - 南大光电和上海新阳等多只股票开盘价格走高 [2] 公司股价异动 - 彤程新材在集合竞价阶段即涨停 [2]
石油石化行业行深业度周报告:美加大对俄油企业制裁,油价涨幅走扩-20251026
平安证券· 2025-10-26 20:56
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石化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为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石油石化:美国加大对俄罗斯油企制裁,叠加地缘政治事件影响,油价涨幅走扩,WTI原油期货价上涨6.53%,布伦特油期货价上涨7.09% [6] - 氟化工:热门氟制冷剂品种供需偏紧,价格延续强势行情,R32和R134a制冷剂均高位续涨 [6] -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库存去化趋势向好,周期上行与国产替代形成共振 [7] 化工市场行情概览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石油石化指数收于2,348.03点,周涨幅为4.33%,跑赢沪深300指数(周涨幅3.24%)[10] - 基础化工指数收于4,035.46点,周涨幅为2.14% [10] - 化工细分板块中,石油化工指数周涨3.70%,煤化工指数周涨3.32%,氟化工指数周涨2.14%,半导体材料指数周涨3.11% [10] - 申万三级化工细分板块周涨幅前三为油田服务(+5.51%)、合成树脂(+5.20%)、改性塑料(+4.81%)[12] 石油石化板块分析 - 地缘政治因素支撑油价:加沙停火协议面临严峻考验,俄乌停火未有实质进展,美国宣布制裁俄罗斯最大两家石油企业 [6][84] - 基本面数据:美国商业原油小幅去库,汽油和航空煤油等成品油仍呈去库态势 [6] - 政策动向:特朗普政府计划采购100万桶石油以补充战略石油储备 [6][84] - 投资逻辑:短期油价有支撑,但中长期随着OPEC+增产,基本面过剩预期或致油价中枢下移;国内油企通过一体化布局降低油价敏感性 [7] 氟化工板块分析 - 供给端受限:二代制冷剂产量继续下降,三代制冷剂产量及配额已被锁定,行业集中度高 [6] - 需求端向好:四季度制冷剂内需上升,2025年10-12月家用空调排产预计环比增加4.2%、25.3%和16.6% [6] - 汽车产业带动:2025年9月中国汽车产销首次同期超3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提升制冷剂需求 [6] - 投资逻辑:供应端确定性受限,需求端在政策刺激下增势向好,供需格局改善 [7] 半导体材料板块分析 - 行业趋势:半导体库存去化趋势向好,终端基本面逐步回暖 [7] - 核心驱动:周期上行与国产替代形成共振 [7] 投资建议 - 石油石化:建议关注盈利韧性强的“三桶油”,即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 [7] - 氟化工:建议关注三代制冷剂产能领先企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及上游萤石资源企业金石资源 [7] - 半导体材料:建议关注南大光电、上海新阳、联瑞新材、强力新材 [7] 市场动态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拒绝特朗普重启伊核谈判的提议 [84] - 中美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举行,双方贸易冲突有望缓和 [6][84]
日本不少领域依然强得可怕,遥遥领先我们,原因就“四个字”
新浪财经· 2025-10-26 16:18
日本科技与工业的竞争优势 - 日本科技优势并非体现在总量规模上,而是专注于“卡脖子”的关键小领域,通过死磕细节的长期主义建立优势 [1] - 全球70%的光刻胶供应依赖日本,其优势在于将化学材料的纯度、稳定性和批次一致性做到极致 [3] - 全球70%的精密机床包含日本技术,发那科、山崎马扎克等公司不上市不炒作,长期专注于齿轮、传感器等微米级误差环节的研发 [3] 日本在特定行业的深度耕耘 - 日本在氢能领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丰田氢燃料车经过十几年才勉强回本,体现了长期投入的特点 [9] - 日本动漫产业优势建立在成熟的产业链基础上,涵盖编剧、分镜、配音到周边及版权运营等环节 [11] - 日本拥有45189家百年老店,其传承机制依赖于不扩张、不上市、专注于家族传承的生存模式 [11] 日本社会与公共管理体系 - 日本人均寿命84岁位居全球顶尖,其基础是全民健康管理体系,包括从幼儿园开始的健康教育、企业定期体检和政府补贴的癌症筛查 [5][7] - 日本垃圾分类要求家庭分七类,塑料瓶盖与瓶身需分开,最终实现90%以上的垃圾再利用率,焚烧厂排放比燃煤电厂更干净 [7][9] - 日本医疗体系以预防为核心目标,而非医院创收,结果表现为慢性病少、误诊少和过度治疗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