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圆满收官
苏州日报· 2025-07-15 08:08
今年,创业周主会场开幕式首次与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合并举办,并 举办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成果对接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超1700名海内外嘉宾参会, 诺贝尔奖得主,超百位海内外院士,百余所海内外高校领导出席。开幕式上,苏州市"百亿人才基金"正 式成立,同步设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文化创意、青年创业等子基金,重点投向领军人 才、赛事选手、初创企业和硬科技。创业周期间,全流程智能招聘平台、人才政策智能匹配平台、人才 综合服务平台3个"AI+"工作平台发布,助力人才便捷找工作、精准查政策、快速享服务。 8日至12日,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举行,吸引各路英才奔赴而来。最新统 计数据显示,本届创业周市县两级意向合作项目达2388个,其中创业投资项目2267个,创新合作项目 121个。 本届创业周,4000平方米的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成果对接展集结24所高校、41家企业、苏州科技 商学院,展出超1300项科技成果,吸引4200余人观展洽谈,4000余名苏州学子前来观摩学习。苏州联合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首届"春晖创新训练营",吸引百余名海外人才线下参 ...
中原有城“势”已成——写在中原医学科学城建设两周年之际
河南日报· 2025-07-15 07:40
2023年7月15日,省委、省政府站位高远、前瞻谋局,重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一体打造中原医学科学 城(以下简称"中原医科城"),拉开了中原医科城建设的大幕。 两年建设发展,中原医科城"城"势而上,聚变升级。 集聚之势澎湃——顶尖科研机构、高端医疗企业、一流创新人才加速汇聚,形成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的"强磁场"。 协同之势强劲——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贯通,创新生态活力迸 发。 领先之势凸显——突破关键技术、抢占行业高地,在基因治疗、智能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引领风向。 三"势"联动,一座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医学创新标杆之城,正以澎湃动能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 区这片热土强势崛起! 集聚之势"加速度" 将一组血液样本无序放入设备,只需轻轻按键,便可实现自动分类、自动检测、自动生成数据……华润 医学诊断技术(河南)有限公司全自动实验室流水线"威力"大,可开展肿瘤早筛等2000余项检测项目, 日检测能力达万份样本。 政策集聚、数据集聚、成果集聚……2024年9月,在第41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中原医科城荣获 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新城"称号——随着龙头企业、领军人物 ...
上海市工商联举办媒体采风活动 解码松江创新创业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05:00
活动现场,上海市工商联发布了2025年度创新创业专题宣传片。宣传片通过"点亮梦想、学成归国、厚 积薄发、扬帆出海"四个篇章,呈现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突出营商环境优势,展示城市魅力。 采风活动通过走访参观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松江经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中的 创新实践。上海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汪剑明,松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大章,松江区委常 委、宣传部部长顾建斌参加活动。 中新网上海7月14日电(范宇斌)近日,2025年度上海市工商联媒体采风活动在上海市松江经开区正泰智 电港举行。该活动以"双向奔赴的创新创业生态"为主题,旨在搭建媒体与民营企业对接桥梁,发掘优秀 企业典型,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松江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松江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沈伟表示,作为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和科创中心重要 承载区,松江区坚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创新、以务实的举措赋能创业。 在企业交流环节,正泰智电港、上海世纪利通、尼信电子、强昕鼎益、快思瑞科技、泰氢晨能源、睿速 创生医疗、睿植康医疗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在松江的创业故事与深刻感悟。(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活动现场。范宇斌摄 采 ...
创投市场频现“A+++”
上海证券报· 2025-07-15 02:29
近日,浦东创投集团参与完成上海恩凯细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恩凯赛药")A+++轮融资。恩凯赛药 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核心产品临床试验及新产品管线开发,加速NK细胞药物临床转化。 ◎记者 邓贞 谭镕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创投市场近年频现"+++"甚至"++++""+++++"轮次,集中出现在半导体、生 物医药、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赛道。部分创业企业难以一次性满足下一轮融资门槛,技术研发与商业 化验证周期长,遂通过多次"+轮"融资延长发展周期;同时,一级市场估值推高迹象明显,机构出手谨 慎却不愿错失好项目,于是以"小步快跑"方式完成融资。 在受访专家看来,"+轮"密集出现,意味着企业原本完整的一轮融资被拆分为两次甚至多次完成,融资 周期被动拉长。 机构出手谨慎 对于这些获得市场青睐的创业企业而言,原本拿一笔钱就能走完一个阶段的周期,为何如今却需要多次 融资? 茹华杰介绍,按照以往对融资轮次的界定,A、B、C、D轮标准明确,代表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 同轮次间往往代表着里程碑式事件的达成,并且在估值逻辑和估值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轮"融资扎堆 近两年,Pre-A+、A+、A++、B+、B++等案例屡见不鲜。 ...
香港发出首个正式的士车队牌照;深圳私募创投在投本金超9700亿元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01:15
深圳私募创投行业 - 截至2024年4月末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本金达9702.75亿元覆盖全国1.25万家企业投资项目总数2.04万个 [1] -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项目数量同比增长均超2%其中初创科技型企业项目数量和在投本金分别增长3.89%和3.93% [1] - 科技创新债券融资工具的应用有助于缓解募资压力并为科技企业提供精准资本支持 [1] 香港交通服务业 - 香港运输署向星群的士服务有限公司发出首张正式混合车队牌照有效期五年车队将提供网约服务 [2] - 的士车队制度旨在通过专业化管理和科技应用提升服务质量为行业引入新运营模式 [2] 生物医药创新 - 深圳某医院首次开具国产减重新药玛仕度肽和替尔泊肽处方两款药物通过多通路协同显著改善顽固性肥胖疗效 [3] - 药物应用体现中国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及深圳在医疗科技前沿的探索地位 [3] 海洋科技装备 - 我国首艘2000吨级智能科考船"同济"号正式交付该船于2024年4月在南沙开建 [4] - 该船将推动海洋学科从基础研究向技术应用转型构建科研全链条体系 [4] 深交所市场动态 - 7月14日深证成指收跌0.11%报10684.52点 [5] - 长荣股份欣灵电气德固特分别以20.03%19.99%19.98%涨幅领涨元道通信*ST紫天C同字跌幅达20.00%17.76%12.50% [6]
培育企业蓬勃生长的沃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八
新华网· 2025-07-14 22:53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题:培育企业蓬勃生长的沃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八 新华社记者 市场,机遇的代名词,企业的生命线。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 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 市场如水,企业如鱼,水活则鱼跃。记者在近期采访中发现,各地各部门打出一系列强基础、补短板、 通梗阻的"组合拳",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各类经营主体蓬 勃生长,推动中国经济绽放更充沛的活力、收获更强劲的韧性。 促进竞争,打造公平"大舞台" 6月10日,浙江苍南,三澳核电项目建设迎来关键节点:1号机组"热试"圆满完成,为后期高质量投产打 下坚实基础。 2020年,在这里,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实现"破冰",占股2%;去年8月,国务院核准包括浙江三澳二 期在内的五个核电项目,都引入了民间资本,且参股比例提高到了10%。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5月的数 据显示,有的核电项目民资参股比例已达20%。 "核电'大门'向民间资本越开越大,不仅给予核电产业链民营企业直接投资机会,也有利于整个产业链 协同发展,有利于促进民间投资在发展新质生产 ...
血亏超4亿,募资缩水,护肤品败走!禾元生物“带伤”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19:29
科创板上市进展 - 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成功过会 距上市仅一步之遥 [1] - 2024年7月4日正式提交注册申请 [1] 募资情况 - 本次拟发行近9000万股 拟募集资金约24亿元 [2] - 募资规模较2022年计划的35亿元大幅缩水 [4]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16.58亿元)、新药研发(超6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亿元) [2][3] 主营业务与收入结构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406.14万元 占比95.42% [6] - 其他业务(主要为美妆原料销售)收入115.47万元 占比4.58% [6] - 美妆业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8.23万元、79.12万元、115.47万元 [5][6]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连续亏损 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1.87亿元、-1.51亿元 [8][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414.31万元(同比下滑37.88%) 净利润-4819.52万元(同比下滑超60%) [10]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700-1300万元 净利润-8700至-7300万元 [10] 研发与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III期临床 2024年9月NDA获受理 [11] - 该产品研发历时19年 有望打破人血清白蛋白治疗药物进口依赖 [11] - 目前公司尚无获批上市药品 收入主要来自药用辅料和科研试剂 [10] 诉讼风险 - 涉及与美国Ventria Bioscience的专利纠纷 包括337调查和法院诉讼 [12] - 2024年公司发起反诉 指控对方侵犯其多项美国专利 [12] - 诉讼涉及培养基领域专利 不影响HY1001药品研发和销售 [13] 历史业务尝试 - 曾布局护肤品牌"叁的三次方"和"MAGGIC DOCTOR" 均已注销 [7] - 医美企业华熙集团、朗姿股份曾通过投资基金持有公司0.82%股份 [7]
长江一号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出资额超34亿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7-14 19:02
基金成立与出资结构 - 湖北长江一号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成立,出资额34.01亿人民币,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湖北省长江新动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由湖北长江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份额99.97%)和湖北省长江新动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份额0.03%)共同出资 [1] - 两家出资公司均隶属于长江产业集团,是湖北省重要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 [1] 基金战略定位与目标 -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是湖北省重点打造的万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 [1] - 长江一号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是长江产业集团加快布局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抓手 [1] - 基金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和项目引进,此前集团已与光谷生物城就生物医药产业合作达成共识 [1] 产业协同与上市公司 - 广济药业(000952)是长江产业集团重要控股子公司,全球主要维生素B2供应商,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基金将为广济药业在产业协同、项目落地、并购发展方面提供资本保障 [2] - 长江产业集团控股6家上市公司,覆盖生物医药、光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3] 集团实力与产业规模 - 长江产业集团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336亿元,资产总额2509亿元,旗下认缴基金规模超7000亿元 [3] - 2024年湖北省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15%,预计2025年突破9500亿元 [3] - 湖北省计划设立100亿元大健康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支持生物医药等领域 [3] 区域产业生态 - 湖北省大健康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500家,较2020年增长65% [4] - 人福医药、远大医药在全国麻醉镇痛药、眼药水等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4] - 武汉光谷生物城聚集超400家生物企业,在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等领域形成集群优势 [4] 专家支持机制 - 基金将组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专家委员会,为项目推进提供智力支持 [2] - 专家委员会将研判行业动态、技术路线、并购标准等,提升产业发展科学性 [2]
瞭望 | 穿越生物医药创新“死亡之谷”
新华社· 2025-07-14 18:37
生物医药中试平台的核心作用 - 中试平台通过模拟实际生产环境解决量产阶段的工艺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显著提高产品投产成功率[2] - 优良的中试平台可将创新药10%的成功率大幅提升,并使估值呈指数级增长(实验室配方估值仅数万美元,完成中试后增长几十至上百倍)[3] - 平台已实现80多批次中试工艺研究,产出5个一类创新药、48项发明专利和18个临床试验批件,预计新药上市创造超百亿元销售额[2] 成本与效率优化 - 企业使用中试平台后运营成本从千万级降至百万级,无需自建场地或增加辅助人员[1][5] - 自建中试平台使原料药采购成本从500美元/克降至30美元/克,提升产业链本土化[5] - 中试平台缩短研发周期至少2年,例如江苏宝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基因工程重组蛋白酶项目[5] 产业协同与创新生态 - 泰州医药城平台提供450台共享设备,形成"研发—中试—临床—生产"闭环,服务模块可自由组合[6][7] - 健进制药中试平台与诺华合作获得全球首仿,并助力西岭源药业完成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剂的全球化布局[6] - 平台促成凯米生物获超亿元首轮融资,体现其对独角兽企业的孵化能力[6] 行业挑战与发展建议 - 国内80%生物医药企业缺乏自建中试平台能力,现有公共平台难以匹配创新药个性化需求[8] - 建议由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专业中试平台,增强兼容性和经验共享[9] - 需加强数字化中试系统开发(如数据采集、数字孪生),并建立政府引导基金矩阵支持高风险项目[10] 资源整合与人才需求 - 需全面梳理高校、科研院所成果与中试资源,建立匹配数据库激活闲置资源[10] - 中试工程师需具备跨部门协调能力,当前中小企中试人员素质不足制约转化效率[9] - 建议通过技术服务合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链条,依法落实成果完成人激励[10]
两家企业跻身“百强” 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5:26
以先声药业为例,2024年,其创新药收入占比已超74%,近年来,集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已实现上市 创新药数量10款。本月初,其申报的恩泽舒 (注射用苏维西塔单抗)获批上市。这款一类抗体新药, 也是我国首个取得铂耐药卵巢癌全人群适应症的靶向药,打破了该领域既往治疗选择有限的困局。 另一家入围企业健友股份,则是我国肝素原料药生产的龙头企业,其肝素制剂不仅畅销中国市场,更成 功打入欧美高端市场,全球化的优质客户群包括辉瑞、山德士、赛诺菲安万特等国际顶尖跨国制药巨 头。 如果说医药工业百强榜单看的是综合实力,不久前发布的《2025中国药品研发实力排行榜》系列榜单则 更注重"研值"。这系列"研值"榜中,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有3家企业登榜:健友股份登上2025中国 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南京威凯尔登上2025中国医药CRO企业20强,药石科技(300725)登上2025中 国医药CDMO企业20强。 近日,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揭晓。其中,南京有2家 企业入选——先声药业与健友股份(603707),均来自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园区。 "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集中度是衡量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