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健康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Q1睿兽分析监测到并购交易534个,涉及交易金额2371.86亿元人民币丨睿兽分析并购季报
搜狐财经· 2025-05-27 14:58
并购市场总体情况 - 2025年Q1监测到并购交易534个,涉及交易金额2371.86亿元人民币,交易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21] - 首次披露并购事件421个,涉及交易金额1040.28亿元人民币 [2][21] - 已完成并购事件173个,涉及交易金额1282.89亿元人民币 [2][21] 热门并购行业 - 传统行业交易量位居榜首,共94个交易(占比17.60%),其中传统制造业35个、建筑15个、传统能源7个、房产家居5个 [23][25] - 智能制造行业71个交易(占比13.30%),能源电力48个交易(占比8.99%) [23][25] - 首次披露交易中传统行业70个、智能制造56个、能源电力42个 [25] - 已完成交易中传统行业、智能制造、企业服务为前三热门行业 [23] 并购交易规模 - 传统行业已披露交易规模最大,达190.52亿元人民币 [4][25] - 文化娱乐行业交易规模156.09亿元人民币,电子商务119.67亿元人民币 [4][25] - 单笔交易规模集中在1000万元以下区间(70个交易,占比26.02%),其次是2亿~5亿元(36个)、5000万~1亿元(34个)、50亿~100亿元(34个) [6][29] 区域分布 - 并购交易主要聚集于东部沿海地区,广东交易数量最多(60个),其次是江苏(49个)、上海(43个) [5][27] - 广东交易规模最大(225.39亿元人民币),上海(223.26亿元人民币)、江苏(112.65亿元人民币)次之 [5][27] 并购标的特征 - 成立5~10年的公司是主要并购标的(109家,占比25.90%),其次是5年内(93家)、10~15年(71家) [6][31] 上市公司并购 - 22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包括2例"A并A"交易:湘财股份兼并大智慧、紫金矿业收购藏格控股 [8][32] - 1例"A并H"交易:上海医药并购和黄药业 [8][32] 并购方式与目的 - 协议收购占比78.93%,发行股份购买资产8.38%,增资5.58% [10][34] - 63.49%的并购以企业横向整合为目的,14.29%为其他目的,10.85%为资产调整 [12][36] 机构参与情况 - 机构作为竞买方参与58个交易,主要分布在医疗健康(8个)、企业服务(7个)、能源电力(7个) [14][38] - 德弘资本131.38亿港元收购大润发是Q1最大机构并购事件 [14][38] - 机构退出案例47个,集中在能源电力(9个)、汽车交通(6个)、企业服务(7个)、智能制造(7个) [16][40] - 北森控股收购酷学院案例中7家机构拟回笼资金1.8亿元人民币 [16][40] 重点并购案例 - 成大生物(生物科技)被鹰民投以46.93亿元要约收购 [9][33] - 新潮能源(传统行业)被浙江金帝石油以37.95亿元收购 [9][33] - 和黄药业(医疗健康)被上海医药以9.95亿元协议收购 [9][33]
星耀成都,作答未来!“科学大讲堂”,成都开讲
第一财经· 2025-05-24 22:22
科学大讲堂活动概况 - 活动于5月24日在成都科幻馆启幕,主题为"时代之问",涵盖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健康、深地探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 [3] - 7位科学领域专家参与公益科普演讲,线上线下吸引368万人次观看 [5][6] - 活动形式包括科研场景展示、科普讲解、互动问答,覆盖全国科技迷及中小学生群体 [5] 核心科学领域与成果 - **航空航天**:航天员叶光富分享载人航天幕后故事,包括太空俯拍成都照片及天宫课堂实验细节 [10] - **深地探测**:清华大学岳骞团队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暗物质探测研究,实验室深度达2400米 [12] - **交通运输**:翟婉明院士参与中国铁路6次大提速,推动高铁从跟跑到引领,提及成渝中线高铁未来400公里时速计划 [18][22] - **医疗健康**:四川大学江宁团队研发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胶质瘤手术世界领先及300毫秒超短延时"魔笛"设备 [20] - **基础科学**: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强调年轻人对基础科学的贡献,呼吁重视提问能力 [16] 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成都多所中小学(如七中、石室联中)师生参与互动,钱学森班学生获科学家直接指导 [22][23] - 教育界代表提出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强调爱国情怀、创新思维与科学态度结合 [23] - 科学家呼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认为科学大讲堂是启蒙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 [24] 城市科技发展动态 - 成都聚集科技人才与成果,成渝中线高铁、脑机接口等创新项目体现城市科技实力 [20][22] - 本地企业及学校邀请科学家深入交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科学梦想孵化 [23][24]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多国工商界代表盛赞中国创新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4 09:15
英国48家集团主席 杰克·佩里:当DeepSeek的消息出来时,有人问我是否感到惊讶,我说不。每当外界试图通过技术封锁中国时,中国总能攻克难关。对于 如今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领先地位,我一点也不意外。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 何迈可: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持续创新的领域之一。希望我们的公司在这里了解中国的创新方式,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市场。 与会嘉宾表示,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此时更需要共同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他们期待和中国有更多深入合作。 中国澳大利亚商会会长 冯栢文:在我们最近的调查中,澳大利亚企业一致表示,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非常重要,他们也在持续提升响应中国消费者需求的 能力。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近日在京举行,与会嘉宾表示,中国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涌动的创新活力让世界共享发展成果,也为全球经济 发展创造新机遇。 本次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有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界代表出席,他们最看重的正是中国强劲的创新活力。 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会长 苏添来: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在人工智能经济方面带动整个东南亚。 老挝国家工商会主席 吴迪·苏万纳翁:我们希望能够参与到中国和东盟的半 ...
Brookdale Shares Down 4.9% Despite Q1 Earnings Meeting Estimates
ZACKS· 2025-05-23 20:31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每股亏损11美分 与市场预期一致 但较去年同期的13美分亏损有所收窄 [2] - 总营收及其他运营收入同比增长4%至8 139亿美元 主要受益于居民费用和管理费收入增长 但低于市场预期0 8% [2] - 居民费用达7 775亿美元 同比增长4 5% 但低于市场预期的7 813亿美元 增长主要来自RevPOR和加权平均入住率提升 [3] - 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0 1%至260万美元 但低于市场预期的270万美元 [3] - RevPOR同比增长3% 加权平均入住率同比提升140个基点至79 3% RevPAR同比增长4 9% [4] - 设施运营费用达5 57亿美元 同比增长2 7% 主要因工资率和公用事业费用上涨 [4] - 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增长4 7%至4 790万美元 [4]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3 7%至360万美元 净亏损扩大至6 500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2 960万美元 [5]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7 2%至1 241亿美元 [5]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2 397亿美元 较2024年底的3 089亿美元下降 [5] - 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63亿美元降至62亿美元 [6] - 长期债务(不含当期部分)从2024年底的40亿美元增至42亿美元 当期部分为6 410万美元 [6] - 总股本从2024年底的2 139亿美元降至1 481亿美元 [6] - 运营活动净现金流入2 340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净流出110万美元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净流入380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净流出2 630万美元 [7] 2025年展望 - 管理层将RevPAR同比增长预期上调至5%-5 75% 原预期为4 75%-5 75% [8] - 调整后EBITDA预期上调至4 4-4 5亿美元 原预期为4 3-4 45亿美元 [8] - 非开发资本支出预计维持在1 75-1 8亿美元 [8] 行业比较 - Encompass Health当前财年每股收益预期为5 01美元 过去30天获8次上调 营收预期59亿美元 同比增长9 5% [10] - GeneDx Holdings当前财年每股收益预期为1 09美元 过去30天获1次上调 营收预期3 741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5% [11] - Centene当前财年每股收益预期为7 27美元 过去30天获2次上调 营收预期1 796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2% [12]
4月VC/PE并购报告
投中网· 2025-05-22 14:20
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中企并购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宣布和完成交易数量均有回温迹象,但交易总额环比下降[5] - 电子信息行业领跑并购热潮,交易数量占比19%位居第一[31] - 医疗健康行业以41.95亿美元交易规模占比32.5%位居行业首位[31] - 私募基金以并购方式退出30支,回笼金额45.35亿元[13] 中企并购市场数据分析 - 宣布交易510笔环比上升41.67%,交易金额165.07亿美元环比下降43.92%[8] - 完成交易221笔环比上升9.95%,交易金额129.18亿美元环比下降57.53%[11] - 呈现量升额降态势,交易量环比回暖但总额同环比双降[8][11] 私募基金退出概况 - 最大单笔退出为淮河能源收购案,国开发展基金回笼资金11.94亿元[15] - 蚂蚁金服通过转让永安行5.97%股权回笼资金2.19亿元[16] - 中芯聚源通过埃科思收购案回笼资金0.80亿元[16] 重大并购案例 - 紫金矿业18.88亿美元收购藏格矿业24.98%股权,为当月最大规模交易[21] - 华润三九9.86亿美元收购天士力33%股权,增强中药产业链协同[22] - 上海医药6.14亿美元收购和黄药业45%股权[22] 行业地域分析 - 广东并购案例数量最多,青海交易规模居首[26] - 医疗健康(32.5%)、能源及矿业(26.8%)、消费(15.9%)为交易规模前三行业[31] - 电子信息(42起)、医疗健康、金融为交易数量前三行业[27][31]
2025年浙江义乌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形成义乌特色的“4+X”产业体系[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15
义乌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4年义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3.5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省(5.5%)和金华市(6.3%)[2] - 第三产业增加值1757.3亿元,占比最高(70.2%),增速7.6%;第二产业增加值717.9亿元,增速7.3%[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1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46.9%[4] 产业结构与政策支持 - 构建"4+X"产业体系:信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医疗健康四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10][12] - 2024年招引重大产业项目70个,总投资830亿元,含3个百亿级项目[6] - 政策目标:2025年信息光电产业规上产值超千亿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上产值60亿元[14] 重点产业发展现状 信息光电产业 - 形成LED、光伏、电子纸三条完整产业链,集聚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等光伏龙头企业及华灿光电、瑞丰光电等LED企业[16] - 2024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0%,较前三季度提升8.3个百分点[6]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 现有规上企业超10家,涵盖整车及转向机、发动机等零部件领域,代表企业包括英伦汽车、世宝股份等[18] 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 - 起步阶段但潜力显著,建设义乌芯片产业园,引入芯能半导体等企业,传统消费品智能化改造提供应用场景[20][21] 医疗健康产业 - 现代中药领域有森宇实业、大德药业等企业,生物制药领域通过健惠生物医药等项目实现突破[21][22] 外贸与投资表现 - 2024年进出口总额6689.3亿元(+18.2%),出口5889.6亿元(+17.7%),占全省出口份额15.1%[8]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高于浙江省(0.4%)和金华市(5.3%)[6]
美西方没料到,关键时刻力挺中国的,不是巴铁也不是俄罗斯
搜狐财经· 2025-05-19 19:18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匈牙利官员日前表示,不会削弱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这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信号,显示由总理欧尔班领导的匈牙利政府不会屈服于 美国要求其疏远北京的压力。据路透社报道,匈牙利国家经济部长纳吉·马顿在布达佩斯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匈牙利还没看到能与中国投资规模相匹敌的 美国新项目进入该国,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尚未与匈牙利签订新的税收协定。他说:"我们看不到美国具备能与中国相媲美的投资潜力。我们的立场非常务 实。" 特朗普(资料图) 冯德莱恩(资料图) 欧方与其执着于建立"贸易流动监管机制",不如关注中国政府的政策措施动向及其积极影响。中国转向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同样将为欧洲等世界各国的优 质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中国正大力推进的服务业扩大开放,聚焦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优质生活性服务进 口。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斯洛伐克首次以国家馆形式参展,具有90年历史的法国联合制药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加快了和中国的合作。如今,中俄贸易已经远远超出"资源换商品"的范畴。虽然能源在两国贸易中仍然占据一席之地,但合作重心已转 向农业、制造业、高科技、 ...
2025国民消费创新案例征集启事
人民网· 2025-05-19 11:02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了一系列力度大、覆盖广的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 报告则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十大任务之首。为贯彻落实《提振 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挖掘各地各单位在大力提振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增强 消费意愿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即日起,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国民消费研究中心)正式启动"2025国民消 费创新案例征集"。 一、征集范围 本次案例征集,重点面向两类: 一是面向各地各级政府相关单位,征集政策支持、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促进居民增收、 消费能力保障等方面的案例; 二是面向各类企业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快消、3C电子、交通汽车、农特产品、生活家居、 医疗健康、旅游餐饮、服装日化、文化娱乐等行业,广泛征集企业在响应政策举措、满足市场消费需 求、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方面的产品、品牌、营销和模式案例。 二、征集内容 本次案例征集共分十个类别,分别是: 1.政策赋能:各地政府各单位在贯彻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推出 的各 ...
行业动态 | 一周银发产业大事件速览
搜狐财经· 2025-05-16 23:06
养老服务 - 我国牵头制定《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包容性数字经济通用要求与指南》(ISO 25556:2025),这是ISO首个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数字经济标准,涵盖在线购物、数字银行等高频场景 [7] - 我国首个养老服务业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发布,从有形要素、质量要素等5方面细化46个指标,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7] - 人社部拟新增"养老服务师"职业,海尔康养与泽普康道合作打造智慧康养新模式,聚焦智能康复机器人等产品联合开发 [8] - 复星保德信与京东方合作推出"保险+康养"入住权益模式,整合保险服务与养老资源 [8] - 京能集团Q1康养业务养老床位4724张,养老服务站点243个,较年初增加28个 [9] - 恒锋信息2024年养老服务营收3928万元,占比17.28%,开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养老"模式 [9] - 同方全球人寿与梓山湖江南里养老社区合作,整合CCRC模式与"医、药、检、护、养"五大场景 [9] - 人保寿险与诚景置地探索"保险+地产"模式,在养老地产、健康社区建设等领域合作 [10] - 《保险机构适老服务规范》发布,明确服务适老化定义、管理机制及改造标准 [12] 老年消费 - 东方妍美拟赴港上市,专注特医食品研发,拥有2款获批产品及7款在研候选产品 [12] - 中国医药拟3.02亿元收购金穗科技,整合开发个人健康消费产品、保健品类等大健康业务 [12] - 浦东50+老年群体提高性消费占比达20%,月均支出4200元,超8成老龄消费者偏好"依身体状况定制舒缓行程"旅游服务 [13] - 东阿阿胶与正官庄合作布局血糖滋补健康产品,以GLPro品牌为核心深化血糖管理合作 [13] 医疗健康 - 京东健康2025年Q1收入166.45亿元,医疗AI应用覆盖80%医生问诊单,AI营养师服务满意度达91% [14] - 诺唯赞与东方基因合作聚焦阿尔茨海默病诊断领域,开发关键原材料及分子微流控技术 [14] - 平安健康与诺和诺德构建肥胖症全周期服务闭环,覆盖认知提升到长期管理 [15] - 中银人寿与希玛医疗推出大湾区"保险+医疗"跨境服务方案,实现医疗地点自由及流程便捷化 [15] - 宁美浩维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用于基因编辑细胞疗法在抗衰、糖尿病等领域的研发 [15] - 京东健康启动"领航者计划",招募300名护士及康复师,拓展居家护理与安宁疗护服务 [16] 智能科技 - 优龙机器人获千万元融资,推动"柔性外骨骼+云康复平台"在长护险、社区养老中心应用 [17] - 华为与优必选合作开发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打造"人形机器人+智慧工厂"示范方案 [17] - 洛必德与智业健康探索"机器人+云"智慧养老模式,实现老人体征实时监测 [17] - 傲意科技获近亿元B++轮融资,专注脑机接口与机器人技术,产品包括智能仿生手OHand™系列等 [18] - 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落地上海,傅利叶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进康复医疗应用 [18] 文娱旅游 - 安徽黄山投资10亿元打造国际康养小镇,融合健康管理、中医养生等特色产业 [19] - 欧莱雅与上海老年大学合作推出银发族形象管理课程,采用"代际共赏"模式 [19] 养老金融 - 新华保险联合中建投信托、中信养老推出"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保障计划",整合保险、信托与养老服务资源 [20] - 广州发布12条措施支持养老金融发展,包括丰富第三支柱产品供给、探索港澳合作等 [20] - 江苏省印发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18项重点任务,加强老龄产业金融支持 [20]
“淘宝之父”孵化一个IPO
36氪· 2025-05-16 14:45
IPO进程 - 觅瑞在经历四轮港股递表后,IPO进程接近尾声,计划于5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简称"MIRXES-B",股份代号为"2629" [1] - 觅瑞本次全球发售4662万股股份,发售价为每股23.30港元,募资净额8.88亿港元 [1] 基石投资者 - 觅瑞已引入两大基石投资者北京浔瑞和EvergreenGate,合计认购5792万美元(约4.49亿港元),占全球发售股份的41.37%,占公司上市后总股本的6.98% [2] - 北京浔瑞是九江国资委间接控股的鼎汇泓盈基金新设的有限合伙企业,认购5000万美元(约3.88亿港元) [2] - Evergreen Gate隶属于复星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复星财富国际控股,认购792万美元(约6140万港元) [2] 股东结构 - IPO前,前淘宝总裁孙彤宇通过旗下Central Road持股22.03%,是觅瑞第一大股东 [3] - 孙彤宇于2016年通过VentureCraft Two参与觅瑞集团重组前的融资,2018年又通过Central Road出资3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6亿元)参与B轮融资 [4] - 按照最后一轮融资投后6亿美元的估值计算,孙彤宇持股价值超过9亿元 [4] 融资情况 - 觅瑞集团累计进行B、C、D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额1.6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8亿元) [5] - 2021年底觅瑞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2亿美元,到2025年一季度末只剩261.24万美元 [6] - 2022-2024年,觅瑞年内亏损分别为5620.27万美元、6956.93万美元、9221.47万美元 [6] - 2024年一季度觅瑞与康桥资本旗下瑞桥信贷基金达成4000万美元战略融资 [6] 产品与商业化 - 觅瑞核心商业化产品是胃癌早筛产品GASTROClear,只需5毫升血液检测12种miRNA标志物 [6] - GASTROClear于2019年在新加坡获批上市,2023年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称号 [6] - 2023年觅瑞向中国药监部门提交GASTROClear的III类注册申请,预计2024年上半年上市 [7] - 觅瑞计划2024年下半年在印尼、日本和美国推进GASTROClear [7] - 觅瑞还推出肺癌早筛产品LungClear和新冠检测试剂盒Fortitude,并有6款候选产品在研发中 [7] - 2024年4月觅瑞与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等启动万人胃癌早筛计划,引入GASTROClear技术 [7] 募资用途 - 觅瑞IPO募资主要用于核心产品GASTROClear的研发、监管备案及生产以及商业化 [7] - 募资还将用于正在进行及计划进行的研发项目,加强并整合"端到端"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