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信用策略周报20250608:跨季继续看好信用-20250609
天风证券· 2025-06-09 16: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利差压缩到当前位置,信用到了新临界点 短信用利差极致压缩,博弈空间有限,或跟随利率趋势但利差难再压缩 中长端品种仍有机会,风险可控,关键在于把握流动性 看好5年以上长二永品种走出品种利差压缩行情,以及4年左右信用品种的骑乘收益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谁在助推信用行情 - 5月债市利率短端下行、长端及超长端中枢上移,曲线陡峭化;信用债在非银配置下表现强,利差大幅收窄,普信优于二永,城投下沉与拉久期品种收益率降超10bp,7年期超长债表现佳;6月债市回暖,短利率强,信用债反应滞后,利差多被动走阔,低等级城投债收益率下行大,二永优于普信,高等级超长品种较优 [3][13][14][27] - 信用债主要买盘3 - 5月日均净买入普信债规模递增,公募基金是主力,5月前两周买入力度处年内高位且加大长久期信用配置,银行理财对普信债买入力度自4月起不高,但长久期信用买入力度高于往年 [4][29] - 1 - 3月中旬信用债随利率债调整,纯债基金赎回压力大,净买入量低;3月末以来信用修复,纯债基金规模回暖,公募基金加大配置,2个半月累计净买入量追上往年同期 5月普信债二级交易情绪升温,低估值成交券种体现票息策略方向,包括低隐含评级城投债和部分产业主体 [33][34][36] 需要担心理财跨季回表吗 - 2023年以来理财规模增长,信用债绝对持仓规模增加,但占比下降,2023年年中占比43.86%,2024年末降至41.11%;理财对同业存单等资产投资比例提高,践行低波策略;今年二级市场买入力度不及往年,但二级资本债净买入量超往年;自2022年起理财持有的上交所信用债规模下降,信托机构持仓增加,2025年以来信托持有的上交所私募债规模下滑 [39][43][45] - 2022年以来季末月信用利差多上行,仅2022年6月、2023年3月、2025年3月下行,2025年3月有机构抢跑因素;理财机构流动性管理精细,跨季回表对信用利差负向作用可控,或引发机构抢跑,因存款利率下调机构预期理财规模有增量空间 [6] 后市信用怎么看 - 短信用利差极致压缩,博弈空间有限,或随利率趋势但利差难再压缩;中长端品种有机会,风险可控,虽季末有负债端扰动;看好5年以上长二永品种走出品种利差压缩行情,以及4年左右信用品种的骑乘收益 [7]
债市多头情绪升温,上周短债基金业绩却“掉队”?当前债市投资需关注三大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6:14
债市多头情绪升温,短端利率下行明显 过去一周(6月2日~6月8日),债市多头情绪占据上风,短端利率下行趋势明显,而长端利率仍处于窄幅震荡区间。 具体来看,同业存单方面,华西证券的研报分析指出,上周初受制于6月存单大额到期压力,部分银行开始提价发行存单,但6月5日央行提前公告3个月买断 式回购操作规模后,银行负债压力或明显缓和,一级市场纷纷降价发行,二级市场收益率相应下行。3个月存单利率稳定在1.66%,6个月、1年期收益率则 依次下行3bp、3bp至1.65%、1.68%。 而在短债方面,1年、3年期国债收益率依次下行5bp、4bp至1.41%、1.44%,5年及以上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2~3bp,10年国债收益率已重回1.65%,30年国债 收益率则下行至1.88%。可以说,信用债行情动能明显减弱,短久期利率债成为领跑品种,同时带动长久期利率债与类利率债行情。 公募市场方面,债券基金上周的表现比较平淡,短债基金的表现并没有明显好于中长期纯债基金。Wind统计显示,头部业绩产品当中,中长期纯债基金上 周业绩最好的是博远增睿纯债A,周收益率为0.47%;此外,山证资管裕利、德邦锐裕利率债A等周收益率也排在前列。 ...
大类资产早报-20250609
永安期货· 2025-06-09 1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全球资产市场表现 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 - 2025年6月6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4.508%,最新变化0.115%,一周变化0.088%,一月变化0.128%,一年变化 - 0.043%;2年期国债收益率3.870%,最新变化 - 0.090%,一周变化 - 0.050%,一月变化 - 0.100%,一年变化 - 1.060% [2] - 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4.643%,最新变化0.028%,一周变化 - 0.004%,一月变化0.099%,一年变化0.363%;2年期国债收益率4.008%,最新变化0.005%,一周变化0.017%,一月变化0.088%,一年变化 - 0.485% [2] - 其他主要经济体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有相应数据及变化 [2] 美元兑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 - 2025年6月6日,美元兑巴西货币汇率5.560,最新变化 - 0.50%,一周变化 - 1.89%,一月变化 - 1.82%,一年变化7.74% [2] - 美元兑俄罗斯货币汇率108.000,最新变化0.00%,一周变化0.00%,一月变化0.00%,一年变化0.00% [2] - 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也有相应数据及变化 [2] 人民币汇率 - 2025年6月6日,在岸人民币汇率7.193,最新变化0.21%,一周变化0.09%,一月变化 - 0.69%,一年变化 - 0.72% [2] - 离岸人民币汇率7.189,最新变化0.17%,一周变化0.01%,一月变化 - 0.75%,一年变化 - 1.03% [2] 主要经济体股指 - 2025年6月6日,标普500指数6000.360,最新变化1.03%,一周变化1.49%,一月变化5.94%,一年变化13.09% [2] - 道琼斯工业指数42762.870,最新变化1.05%,一周变化1.30%,一月变化3.37%,一年变化10.06% [2] - 其他主要经济体股指也有相应数据及变化 [2] 信用债指数 - 美国投资级信用债指数最新变化 - 0.49%,一周变化 - 0.05%,一月变化0.61%,一年变化5.84% [2] - 欧元区投资级信用债指数最新变化0.11%,一周变化 - 0.12%,一月变化0.41%,一年变化6.14% [2] - 其他信用债指数也有相应数据及变化 [2] 股指期货交易数据 指数表现 - A股收盘价3385.36,涨跌0.04%;沪深300收盘价3873.98,涨跌 - 0.09%;上证50收盘价2688.85,涨跌 - 0.12%;创业板收盘价2039.44,涨跌 - 0.45%;中证500收盘价5762.08,涨跌 - 0.14% [3] 估值 - 沪深300 PE(TTM)12.56,环比变化0.00;上证50 PE(TTM)10.92,环比变化0.01;中证500 PE(TTM)29.11,环比变化0.01;标普500 PE(TTM)25.50,环比变化0.25;德国DAX PE(TTM)20.81,环比变化 - 0.01 [3] 风险溢价 - 沪深300 1/PE - 10利率3.70,环比变化0.00;上证50 1/PE - 10利率5.77,环比变化0.00;中证500 1/PE - 10利率 - 0.38,环比变化0.00;标普500 1/PE - 10利率 - 0.59,环比变化 - 0.16;德国DAX 1/PE - 10利率2.23,环比变化0.01 [3] 资金流向 - A股最新值 - 518.24,近5日均值 - 350.67;主板最新值 - 328.23,近5日均值 - 277.06;中小企业板最新值 - 56.21,近5日均值 - 56.21;创业板最新值 - 175.69,近5日均值 - 68.71;沪深300最新值 - 12.78,近5日均值0.29 [3] 成交金额 - 沪深两市最新值11519.78,环比变化 - 1384.27;沪深300最新值2020.35,环比变化 - 297.14;上证50最新值520.03,环比变化 - 39.59;中小板最新值2579.98,环比变化 - 380.35;创业板最新值3229.32,环比变化 - 470.84 [3] 主力升贴水 - IF基差 - 18.58,幅度 - 0.48%;IH基差 - 15.25,幅度 - 0.57%;IC基差 - 36.68,幅度 - 0.64% [3] 国债期货交易数据 - 国债期货T00收盘价108.710,涨跌0.03%;TF00收盘价105.850,涨跌0.00%;T01收盘价108.925,涨跌 - 0.04%;TF01收盘价106.140,涨跌 - 0.00% [4] - 资金利率R001 1.4477%,日度变化 - 12.00BP;R007 1.5514%,日度变化 - 2.00BP;SHIBOR - 3M 1.6510%,日度变化0.00BP [4]
月初资金宽松 债市震荡偏强
期货日报· 2025-06-09 10:43
国债期货表现 - 2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期货周涨幅分别为0.05%、0.11%、0.18%、0.31%,呈现震荡偏强走势 [1] - 债市多空博弈相对均衡,经济基本面波浪式修复叠加资金面宽松支撑市场,利率上行有顶但下行空间受存单提价约束 [1] 经济基本面分析 - 5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5%,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出口回暖带动边际改善 [1] - 财新制造业PMI录得48.3%,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创2022年12月以来新低 [1] - 官方与财新PMI"劈叉"反映政策驱动的大企业复苏与市场主导的中小企业困局分化 [1] 全球货币政策动向 - 中国央行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呵护信号 [2] - 欧洲央行将三大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延续降息路径 [2] - 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增加3.7万人(预期11万人),ISM非制造业PMI录得49.9%进入收缩区间,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前降息概率升至77.1% [2] 资金面与市场流动性 - 跨月后资金利率微幅下滑,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下行 [3] - 6月存单到期规模超4万亿元,一级发行利率高企反映银行负债管理压力 [3] - 政府债供给、信贷投放、季末回表等因素或加大资金面波动,但财政支出和央行投放料抑制利率大幅上行 [3] 债市展望 - 市场维持震荡格局,利率下行需中美关税、基本面或央行政策等变量触发 [4] - 央行短期进一步宽松概率较低,但超预期国债购买可能催化长端利率下行 [4] - 中短端利率债为技术性安全选择 [4]
40年来第一次,美国“股、债和现金”收益率几乎差不多
华尔街见闻· 2025-06-09 08:37
文章指出,目前美国国债、股票、现金和公司债券的收益率都趋于相似,这种情况在过去40年中极为罕 见。这意味着,要么风险资产的回报低于正常水平,要么安全资产实际上没那么安全,或者两者兼而有 之。 近日,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当所有资产收益趋同时该如何投资(How to Invest When Everything Yields the Same)》的文章指出,当前美国市场出现了"收益趋同"的现象。 这意味着股票几乎没有提供所谓的"安全边际",投资者对股票高估值的信心完全寄托于未来的盈利增长 预期——华尔街甚至预测未来两年标普500的盈利增长将超过13%,几乎是长期平均水平的两倍,远高 于今年9%的预测增长率。 这可能意味着,一旦盈利增长不如预期,股票的高估值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风险点。 文章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通货膨胀和企业利润。 一方面,美联储对2022年通胀激增的反应使得现金和美债收益率回到了2008年之前的"正常"水平;另一 方面,标普500的高估值和高利润率压低了股票的收益回报率,同时企业强劲的资产负债表也减少了公 司债券的额外收益需求。 这种收益率趋同的现象给投资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 ...
日本投资者4月减持德国主权债规模创十年最高水平
快讯· 2025-06-09 08:36
日本投资者4月减持德国主权债规模创十年最高水平 金十数据6月9日讯, 日本周一公布的最新国际收支数据显示,日本投资者4月份减持的德国主权债规模 创下十年来最高水平。4月总计净卖出1.48万亿日元,为2014年以来最大单月减持规模。日本资金净卖 出了1.07万亿日元美国主权债,创去年10月以来最大减持。 ...
低利率环境聚焦贝塔收益 债券型ETF总规模迅速突破三千亿元大关
中国证券报· 2025-06-09 04:52
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板块表现 - A股人工智能板块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在6月首周4个交易日(6月3日至6月6日)领涨,多只相关ETF涨幅超过6% [1][2] - 港股创新药个股中,再鼎医药涨幅超25%,石药集团、信达生物等涨幅超10% [2] - A股人工智能个股中,新易盛、天孚通信、中际旭创等涨幅超10% [2] - 今年以来,部分港股创新药主题ETF累计涨幅已高达50%以上 [2] 信创主题ETF资金流入 - 因标的指数权重股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信创主题ETF吸引大量资金布局 [1][4] - 上周跟踪中证信创、国证信创的7只ETF合计净流入超45亿元,华夏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ETF净流入超18亿元 [4] -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在国证信创指数中合计权重超13%,在中证信创指数中合计权重近10% [4] 债券型ETF规模突破 - 截至6月6日,全市场29只债券型ETF总规模首度突破3000亿元,相比年初新增超1300亿元 [1][7]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和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均在480亿元以上,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规模突破340亿元 [7] - 债券型ETF自2013年首只产品诞生以来发展迅速,2024年5月规模突破1000亿元,2025年2月突破2000亿元,6月突破3000亿元 [7] 其他板块表现 - 部分汽车、消费、家电、交运等主题ETF上周小幅跌超1%,相关个股如江淮汽车、上汽集团、美的集团等跌幅超3% [3] - 近期大涨的港股医药主题ETF呈现显著资金流出趋势,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和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上周净流出超6亿元,5月以来净流出超20亿元 [5] 债券型ETF未来发展 - 债券型ETF仍有广阔发展空间,预计在监管支持、基金公司重点发展、投资者接受度提高的环境下迈入新阶段 [8] - 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国内债券型ETF在投资者类型、产品形式、投资策略、做市商机制等方面仍需完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