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搜索文档
走过十载,今年的数博会有何不同
中国发展网· 2025-07-24 09:57
2025年数博会概况 - 2025年数博会将于8月28~30日在贵阳举行,主题为"数聚产业动能智启发展新篇",聚焦数据要素与AI技术融合创新 [1][2] - 展会突出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三大特色,打造数字经济供需对接、专业交流及技术转化平台 [2] - 设置6大主题展馆(数智领航/基建/服务/应用/创新/体验),配套开幕式、行业交流、赛事等五类活动 [2] 企业参与亮点 - 参展企业达350家,包括中国电子、华为、百度、英特尔等国内外头部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企业主导策划10余场交流活动,涵盖电算协同、数字金融等前沿领域 [4] - 华为"828B2B企业节"将组织数千生态伙伴开展智算、大模型等主题对接 [4] 贵阳数据产业发展 - 2024年贵阳贵安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314.97亿元(同比+24.9%),规模以上互联网/软件业营收818.61亿元(同比+23.3%) [6] - 重点发展服务器制造、云服务、数据交易等产业,构建全国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 [6] - 实施"数字活市"战略,以数据要素驱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6]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数据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培育多元经营主体 [7] - 各地加速布局数据产业,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7]
甘肃庆城县 多维发力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4 07:20
招商引资机制创新 - 组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办公室,优化4条重点招商产业链,构建"1+N"全域招商联动体系 [1] - 建立县级领导带头招商机制,整合102个招商责任单位力量,推动招商责任全域覆盖 [1] - 创新构建"四张清单+三项机制"全链条管理体系,精准分类管理招商项目 [2] 招商项目储备与资源整合 - 围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文旅康养、数字经济等领域论证储备67个招商项目,总投资246亿元 [1] - 梳理可盘活资产127处、可利用土地2963亩,优化完善"两图两清单" [1] - 17个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包括天知百草中药生物技术研发与生产、北仓商贸城等项目 [2] 招商培训与对接活动 - 制定招商引资培训计划,组织学习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已开展10场培训 [2] - "走出去"26次对接企业132家,"请进来"68次对接企业196家 [2] - 组织专人梳理石油石化产业相关企业160家,赴多地实地考察对接 [2] 宣传推广与精准招商 - 创新制作各类招商宣传资料,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精准推送 [1] - 立足县域优势资源和产业导向,确保招商方向更明确、资源对接更高效 [1]
中国最大自贸港,来了
虎嗅APP· 2025-07-23 23:12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政策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2024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政策制度 [3][8] - 零关税商品占比将从21%提高到74% 税目从1900个扩大至6600个 [12] - 境外人员免签范围已覆盖82国 内地人员流动不受限制 [13][16] - 企业享受15%所得税优惠 高端人才个税最高15%封顶 [19][27][28] 海南经济与产业结构变化 - 2024年海南GDP总量7936亿元 常住人口1048万人 人均GDP7.6万元 [21] - 四大支柱产业为文旅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占全省增加值比重超三分之二 [23] - 现代服务业聚焦物流 贸易 金融 高新技术产业集中于数字经济 石油化工新材料 现代生物医药 [23] - 数字经济将基于数据要素自由流动政策 开展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试点 [26] 海南与香港定位差异 - 香港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贸易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34] - 海南主要角色是国际开放门户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聚焦离岸金融和金融创新 [36][38] - 海南缺乏金融集聚优势和产业基地 不以转口贸易为重心 [37][39] - 香港是中概股回流和人民币国际化桥头堡 海南展现中国对外开放决心 [35][41]
天娱数科:数据筑基础、AI赋能,业绩向好与长期价值共振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1:5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85亿元,同比增长31.15%,扣非净利润550万元 [1] - 半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1800万—26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业绩数据链显示公司从"止血"到"造血"的关键转折 [1] 券商观点 - 银河证券指出"数据谷聚智创集群"模式形成规模化效应 [1] - 太平洋证券强调"具身智能战略布局"带来业绩增量 [1] - 国信证券给予"优于大市"评级,三大券商研报验证业绩拐点 [1] 业务布局 - AI营销SaaS平台2024年生成有效脚本6700条、短视频18.8万条,AI直播互动占比82.49% [2] - AI营销SaaS平台服务5073家企业客户,2025年618大促在跨境保健品、美妆护肤领域实现突破性增长 [2] - 移动应用分发PaaS平台注册用户3.36亿,上架应用7600个,2024年新增用户2400万 [2] - 空间智能MaaS平台拥有120万组3D数据、50万组多模态数据 [2] 行业背景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元,AI营销、具身智能赛道迅猛发展 [2] - 公司凭借数据资源(120万组3D数据)、技术储备(三大平台+三大模型矩阵)、场景落地(服务超万家企业)三重优势深度受益行业爆发 [2] 发展逻辑 - 从2024年亏损收窄到2025年上半年盈利预期,实证"技术兑现—业绩兑现"进阶逻辑 [3] - 技术、业绩、生态三重共振推动公司发展 [3]
多措并举 四川各地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06:22
招商引资动态 - 四川多地通过签约仪式、投资推介会、对接平台等多举措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1] 遂宁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 遂宁安居区与广东先导稀材签约百亿级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总投资超100亿元 为遂宁近三年首个百亿级重大项目 [2] - 项目一期投资30亿元 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3亿元 二期建成后将成为西南最大新能源镀膜生产基地和半导体高端制造基地 [2] - 先导科技集团将组建专班进驻遂宁 计划7月底开工 8月底全面建设 加速薄膜先进材料生产等项目转移 [2] - 遂宁将推进土地供应、能评、环评等前期工作 推动项目快速开建 [2] 内江产业基金发展 - 内江举行产业基金协同发展对接会 签订13个合作协议和12个产业项目股权投资协议 [3] - 内江构建"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投资矩阵 已备案15支产业基金 另有5支筹建中 [3] - 通过产业基金培育国星宇航、并济科技等新质生产力项目 1-5月引进5亿元以上新质生产力项目33个 [3] - 2025年将组建30亿元内江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形成"母基金+子基金"体系 重点投向四大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4] 宜宾京津冀投资推介会 - 宜宾在北京举行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会 签约122个项目 涵盖基金、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 [5] - 签约项目预计全面达产后年产值超250亿元 新增就业7000个 包括鼎晖投资、弘毅投资等机构 [5] - 宜宾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与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形成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6] - 2024年北京签约的48个项目已见效 推动产业关系向"技术共研、资本共投"转型 [6]
智库观点丨刘英:新质生产力提速中泰友谊金色50年
搜狐财经· 2025-07-18 09:04
美国对等关税对泰国经济的影响 - 美国计划对泰国加征36%的"对等关税",泰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120%,将受到严重影响 [1] - 中泰需加强务实合作,特别是在新兴领域,以新质生产力巩固经贸关系,对冲美国"关税战"影响 [1] 中泰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连续5年位居泰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连续12年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还是泰国第一大旅游来源国 [1] - 中泰两国建交50周年,经贸合作日益深入,成为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典范 [1] 发展战略对接 - 2012年中泰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7年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 [2] - 2022年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 [2] - 2025年2月发表联合声明,深化经济韧性、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 [2] 新兴产业合作 - 加强半导体、电池、电动汽车、高端电子等产业合作 [2] - 在人工智能、医疗、环境等未来产业开展研发合作 [2] - 泰国4.0战略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智能电子、工业机器人等十大目标产业 [4]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加强数字、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 [3] - 加快中泰铁路一期工程建设,将连接中老铁路与全球最大铁路网 [3] - 形成超过20亿人口的大市场,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 [3]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合作 - 中泰分别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数字泰国,签署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 [5] - 加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规则标准的统一 [5] - 促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智能经济等创新发展 [5] 产业合作现状 -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泰国是全球重要的白色家电生产国和空调第二大出口国 [4] - 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泰国是东南亚最大汽车生产国 [4] - 泰国计划2030年电动汽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30%,成为东盟电动汽车生产中心 [4] 教育科技人才合作 -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泰国职业教育底蕴深厚,合作前景广阔 [6] - 加强教育领域合作,为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科技人才 [6] - 中泰互免签证促进人文交流,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合作扎实推进 [6]
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金砖合作”推动全球南方携手共进》智库报告解析
新华社· 2025-07-17 23:06
金砖合作机制发展历程与成就 - 金砖合作机制自2006年启动,从经济对话平台发展为涵盖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的综合性战略合作机制,成为全球南方国家重要合作平台 [2] - 金砖国家通过多层次政治与安全对话机制、新开发银行等平台,在和平安全、反恐、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合作,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2] - 金砖国家在全球创新体系中地位持续增强,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成员超30家,覆盖成员国及伙伴国 [3] 金砖国家经济与技术合作 - 金砖国家在5G、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及新能源领域构建高效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产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 [3] - 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南非、巴西、埃及等国建设风电、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7.2亿千瓦时,带动当地配套产业发展 [3] - 新开发银行成为金砖国家合作标志性成就,为全球金融治理提供"金砖方案",支持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道路 [4] 金砖扩员后的合作机遇 - 金砖扩员后总人口超全球50%,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超50%,合作地理覆盖范围和产业互补优势显著拓展 [6] - 数字转型领域,金砖国家拥有全球近半数人口和快速增长的数字消费市场,可形成覆盖跨境电商、数字金融、智慧城市的合作网络 [7] - 能源合作领域,新成员国加入开启资源互补前景,中国与沙特、阿联酋等国可在传统能源、新能源、储能技术领域深化合作 [7] "金砖+"合作模式与全球南方发展 - "金砖+"机制整合成员国与伙伴国产业优势,通过技术转移、联合研发支持发展中国家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9][10] - 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涵盖60余所高校,促成跨国学术项目80余个,金砖国家文化节、电影节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 [4][5] - "金砖+"机制倡导文明多样性,通过开放文化合作推动全球文明对话,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路径提供文化自信 [10]
特朗普还未登机访华,中方在北京会见另一位美国客人,中美关系迎来破冰之际?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00
中美高层互动与经贸关系 - 特朗普计划9月初率企业代表团访华,中美关系有望迎来新契机 [1] -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访华释放积极信号,其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历史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保尔森作为非官方渠道传递企业界和金融界视角,为特朗普访华营造积极氛围 [4][6]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电子设备等仍维持高关税,导致相关企业出口量下滑 [3] - 华为等中国企业仍被排除在美国5G建设市场之外 [3] - 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未完全解除,影响中国企业赴美投资 [3] 中美经济互补性分析 - 农业领域:中国每年从美进口大量大豆、玉米,稳定美国农业市场 [3] - 能源领域:美国页岩气革命后与中国存在巨大能源贸易和技术合作空间 [3] - 新兴产业:中国在5G和新能源汽车领先,美国在云计算和AI占优,合作潜力大 [3] 潜在合作领域 - 特朗普访华可能重点讨论能源、农业和高端制造业领域合作 [6] - 美国企业期望扩大在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和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份额 [6] - 中国希望美国放宽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提升农产品进口标准 [6] 全球事务协调 - 朝鲜半岛无核化和中东局势可能成为特朗普访华讨论议题 [7] - 中美在地区热点问题上存在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 [7] 中美关系展望 - 需通过多层面沟通解决分歧,构建公平开放的贸易环境 [9] - 应加强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的协调,推动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9]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基于对杭州科创培育的观察思考
经济日报· 2025-07-16 07:59
杭州创新生态系统 - 杭州开创"使命牵引—场景驱动—企业主导—资本赋能—政策护航"的创新范式,形成跨区域协同生态[1] - 杭州通过龙头企业开放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深度创新、小微主体配套协作,打造梯度协同的创新型企业生态,孕育47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 - 杭州"六小龙"集群式突围是多元主体长期互动的自然结果,构建融通创新的产业矩阵[2] 创新主体协同 - 阿里巴巴作为全球数字平台领先企业,其云计算基础设施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溢出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公地资源"[3] - 浙江大学在前沿领域持续发力,校友创办或掌舵313家上市公司,竺可桢学院毕业生创立128家企业总市值超千亿元[3] - 杭州36家企业入选"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22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民营科技企业家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灵魂[4] 创新要素联动 - 杭州人才净流入率连续5年超1.2%,连续14年蝉联"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六小龙"研发团队以30岁左右青年为主力[6] - 杭州科创基金与民间资本形成长期陪跑机制,支撑企业跨越研发转化难关[6] - 杭州数字经济企业打造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基础设施,孕育"六小龙"数字产业集群[5][7] 制度与文化环境 - 杭州通过"浙里办"平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全国前列,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8] - 浙商精神以"四千精神"为特点,是杭州创新企业持续涌现的文化沃土[10] - 杭州通过系统化创业教育培育青年冒险精神,形成"星星之火"式创新氛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