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逆周期之王” 中伟股份,何以持续制霸新能源材料江湖|深度
24潮· 2025-04-17 06:16
在持续动荡与博弈的动储江湖,新能源材料巨擘中伟股份 (300919.SZ) 仍在持续向上成长。 Wind显示,中伟股份年营收至少已经连续7年实现高速增长,在2017-2024年期间,中伟股份年营 收规模增长了20.60倍,从季度趋势看,中伟股份已至少连续16个季度 (2021年一季度以来) 实 现持续正增长;根据可查数据,这已经是其至少连续20个季度实现盈利。展现了持续发展韧性与 强大潜力,堪称动储江湖真正的 "逆周期之王"。 而今年是中伟股份成立的第11个年头,是其登陆资本的第5年,目前公司锚定 "成为全球领先的新 能源材料科学公司" 企业愿景,已形成镍系、钴系、磷系、钠系等多元化的新能源材料产品矩阵 和技术布局,且已经在多个领域成为国际顶级玩家。 也正是这一年 (2020年12月23日) ,中伟股份成功登陆创业板,实现成立6年即上市的壮举。伴 随新能源汽车产业彻底爆发,中伟股份股价也出现史诗级上扬,市值最高超过1400亿元,成为贵 州省市值仅次于茅台的上市企业,实控人邓伟明身价飙升,一跃成为贵州首富。公司还成功跻身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之列,并是贵州唯一入选 "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
砥砺前行 贝特瑞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15 21:5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贝特瑞保持稳健发展态势,通过提升产业链整合与优化能力、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等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0亿元,总资产333.47亿元,同比增长13.49%,净资产122.27亿元,同比增长5.67% [2]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产能突破200万吨,同比增长35%,需求增速仅为20%,行业平均开工率不足60%,价格同比下跌30% [3] - 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加速商业化,硅基负极、高镍正极等材料创新进入深水区,华为、宁德时代等巨头纷纷加码专利布局 [3] 负极材料业务 - 公司负极材料销量连续十五年全球领先,2024年销量超过43万吨,全球市占率超过21%,实现营收106.92亿元 [3] - 公司推进降本增效及精益管理,营业成本109.6亿元,同比下降47.01%,整体毛利率23.02%,同比提升5.36个百分点 [3] 创新研发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5.42%达历史高位,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授权国内、国际专利692项,主导及参与49项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4] - 硅基负极材料形成“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量产一代”模式,有效产能5000吨/年,产能与出货量居行业之首,产品开发至超高容量第六代,拥有三条技术路线,2024年导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 [4] - 固态电池领域优先开发半固态关键材料,布局全固态关键材料,储备工艺技术,年产能突破百吨级,已开发多款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LATP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实现吨级出货 [5] 海外市场布局 - 公司形成以印尼基地、摩洛哥基地及日、韩、欧洲分子公司等海外布局为支撑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6] - 2024年加速建设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并投产,增资建设二期项目,启动摩洛哥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再次选址摩洛哥拟布局6万吨负极产能 [6]
中伟股份2024年营收突破400亿,净利润下滑24.64%
搜狐财经· 2025-04-15 04:5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伟股份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反映行业竞争加剧和成本压力双重挑战,虽有技术优势但提升盈利能力是主要挑战 [1][4][7] 营收增长背后的隐忧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02.23亿元,同比增长17.36%,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24.64%,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9.26% [1][4] - 2023年净利润增速26.15%,2022年高达64.33%,2024年下滑突兀 [4] -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5.17%,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分别下降22.12%和19.78% [4] 成本压力与行业竞争 - 主要业务为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研发、生产和销售,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行业竞争带来成本压力 [5] - 采用“以销定产、集中采购”模式,主要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大,2024年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 [6] - 2024年印尼、摩洛哥等地生产基地投产,固定资产较上年末增加69.89%,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0.05% [6] 技术优势与未来展望 - 研发投入11.09亿元,同比增长5.08%,在多材料领域技术突破奠定竞争基础 [7] - 镍系材料2024年市占率20.3%,钴系材料四氧化三钴市场占有率28%,均连续5年行业第一 [7] - 磷系和钠系材料领域有进展,磷酸铁和钠系产品批量销售成新增长点 [7] - 未来有望借技术优势和全球化布局巩固地位,但需控制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7]
比亚迪与扬州纳力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新能源产业强强联合引关注
证券时报网· 2025-04-11 16:37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与扬州纳力新材料就新能源锂电池材料创新等展开交流并达成技术对接意向,双方优势互补的合作将加速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产业化进程,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助力全球资源节约 [1][2] 公司情况 比亚迪 - 董事长王传福带领公司从电池制造商发展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427万辆,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1] - 倡导“技术为王”理念和垂直整合模式,成为行业典范 [1] 扬州纳力新材料 - 由张国平创立,汇聚国际顶尖新能源材料专家,专注功能复合集流体研发与制造,该技术可提升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降低铜、铝资源消耗,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 [1] - 技术团队已与比亚迪研究院完成初步产品测试,技术适配性获积极反馈 [1] 双方交流情况 - 王传福与张国平围绕新能源锂电池材料创新、技术合作及产业升级展开深入交流,达成进一步技术对接意向 [1] - 张国平高度评价比亚迪成就,介绍纳力在复合集流体材料上的突破性进展 [1] - 王传福认可纳力创新成果,强调复合集流体材料战略意义,赠予《工程师之魂》寓意技术信仰共鸣 [2] 合作前景 - 比亚迪在动力电池及整车制造上的优势与纳力的尖端材料技术形成互补 [2] - 纳力技术团队将赴比亚迪动力电池公司继续深化交流,为后续供应链合作奠定基础 [2] - 合作将加速我国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产业化进程,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助力全球资源节约 [2]
格林美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发货
高工锂电· 2025-04-08 18:35
技术创新与材料突破 - 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将推动超高镍三元材料增长空间[1][6] - 高镍三元材料长期主导高端动力市场,适配长续航电池、大圆柱电池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2] - 格林美实现全球首个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大规模量产,技术突破包括微米级三段式结构设计提升能量密度与安全性[2][3] 格林美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前驱体月出货量达3000吨,可装配20000辆高端新能源汽车,100%供应国际头部企业[3] - 2025年一季度镍金属出货超25000吨,产能利用率超95%,高质量订单锁定日韩及欧洲市场且不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4] - 核壳材料技术解决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循环寿命痛点,推动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实施[3][4] 下游应用场景拓展 - 高镍三元材料加速渗透VR/AR设备、人形机器人及航天飞行器(eVTOL)等新兴领域,满足高能量密度与长续航需求[4] - 4680大圆柱电池量产推进有望提升高镍材料装车比例[5] 技术趋势与行业前景 - 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技术突破重塑材料需求格局,高镍三元凭借适配高电压体系保持领先地位[5] - 未来三年技术创新与场景融合将持续打开超高镍三元材料增长空间[6]
当升科技透露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新进展
鑫椤锂电· 2025-04-08 16:05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固态电池专用双相复合超高镍正极材料"项目入选北京市科委《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体现技术领先优势 [1] - 该材料采用超稳定快离子导体修饰技术,解决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材料界面阻抗大、副反应严重等难题 [1] - 采用新一代双相复合工艺,攻克超高镍正极材料安全性差、产气严重等实用化问题 [1] 产品性能与市场应用 - 产品具备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高低温存储性能优等特点,综合性能达国际水平 [1] - 已获多家先进固态电池企业批量订单,应用于电动汽车、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高安全长续航领域 [1]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及消费者对高性能电池需求增长,推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加速发展 [1] - 正极材料作为电池关键材料,在技术迭代中作用显著 [1]
15万吨/年!这一磷酸铁锂新项目落地广西贵港
鑫椤锂电· 2025-03-31 15:01
-广告-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公司近日与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政府签署了《云图智领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项目投资 合作协议书》,约定公司在广西贵港市投资建设云图智领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159亿 元,且该项目中包含了15万吨/年磷酸铁锂的生产装置。 分三期建设,本项目将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广西云图新材料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和建设。 1. 一期 投资约10亿元,用地约300亩,自开工之日起1年内一期项目装置建成投运,主要建设90万吨高效 复合肥生产装置,配套建设仓储及辅助设施。 2. 二期 投资约60亿元,用地约1200亩,取得土地证后3年内建成投运,主要建设100万吨/年合成氨、150 万吨/年尿素、30万吨/年液体及颗粒硝铵等。 3. 三期 三期规划投资约89亿元(含界区外配套公用设施),用地约1,500亩,主要建设100万吨/年合成氨、150 万吨/年尿素、30万吨/年高效复合肥、60万吨/年尾气清洁剂、20万吨/年液体及颗粒硝铵、30万吨/年 磷酸铁、15万吨/年磷酸铁锂、25万吨/年精制酸、21万吨/年双氧水、1 ...
每日速递|1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同增916%
高工锂电· 2025-03-27 20:23
电池 - LG新能源引入前捷威动力核心团队约200人 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职能 首批20人已入职南京工厂从事研发岗位 [2] - 珠海卫蓝半固态电池产线投产 实现全球首次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量产 年产能6GWh 适用于储能及电动交通工具等多场景 [4] - 印度免除电动汽车电池生产所需部分产品进口关税 以帮助本土生产商应对美国互惠关税影响 [5] 材料 - 天赐材料与枝江市政府签约建设新能源材料产业园 聚焦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生产 强化宜昌磷矿-新能源材料-电池产业链闭环 [7] - 湖北宜硅新材料拟建年产1000吨硅碳负极项目 采用CVD法生产 总投资2.06亿元 占地50亩 [9] - 2025年1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1221吨创历史新高 环比增34% 同比增916% 出口均价6088美元/吨 [11] 政策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 4月2日生效 称在美国制造可免关税 [3]
龙蟠科技发布多款新技术
起点锂电· 2025-03-21 16:43
龙蟠科技新技术发布会 - 公司发布四项全球前沿新技术: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代低电导率冷却液、二代燃料电池催化剂、一代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再生技术 [1] - 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压实密度大于2.6g/cm³,采用一次烧结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预计成为新增长点 [1] - 三代低电导率冷却液具备超国标5倍性能的抗金属腐蚀能力 [1] - 二代燃料电池催化剂采用铂钴合金技术,铂载量下降33% [2] - 一代磷酸铁锂再生技术利用废旧极片和未注液电芯,开发低成本火法再生工艺,已与华为联合申请专利 [1] 技术应用与行业影响 - 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受市场追捧,宁德时代神行PLUS电池、比亚迪闪充刀片电池均采用此类材料 [1] - 新技术组合将深化公司与下游电池厂商及主机厂的合作,强化新能源材料领域优势 [2] - 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有望助推氢能商业化,2024年为政策示范最后一年,示范城市或冲刺产销量 [2] 联鹏智能装备公司背景 - 母公司为联得装备(股票代码300545),拥有26年智能显示与半导体设备研发经验 [4] - 公司专注新能源设备研发,核心技术包括切叠、电芯装配整线、注液、包蓝膜及Pack整线 [4] - 产品注重成本、效率、精度及稼动率优化,提供锂电设备整体解决方案 [4] 行业动态 - 韩国电池巨头斩获近100GWh订单 [2] - 派能科技首个海外工厂投产 [2] - 2025第七届起点钠电论坛将于3月28日举办,聚焦钠电技术突破与市场爆发 [2][8]
超30亿元!又一含电解液项目开工!
鑫椤锂电· 2025-03-03 16:23
-广告-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据"滨城融媒"消息,山东省滨州市举行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滨城区集中开 工仪式的项目共30个,总投资120亿元, 其中包括九环新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九环新越新 能源)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据了解, 该项目总投资30.6亿元, 新上生产线11条,培育净水材料、 电极材料、 电解液 三大核心产 品, 构建锂电池产业链, 投产后年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等6类产品65.72万 吨 ,推动公司产值突破100 亿元,利税超9亿元。 九环新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材料等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 术企业。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新能源材料行业的佼佼者。 此次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启动,是九环新越新能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项目不仅将进一 步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提升产能,还将有助于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该项目的实 施也将为滨州市乃至山东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进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