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西青“隐形冠军”集群崛起 创新突破筑牢产业根基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03:27
核心观点 - 天津西青区形成以49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隐形冠军"企业集群 其中221家为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关键技术突破重塑区域产业竞争力 [1][5][6] 企业技术创新突破 - 中科慧眼实现立体视觉技术全站式自研 打破国外企业在自动驾驶感知算法与磁流变悬架系统的技术垄断 技术指标超越国际同行 [2] - 卡本科技主导制定19项行业标准 自主研发智能预应力碳纤维板集成光纤传感技术 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 占据千亿级基建加固市场重要地位 [3] - 宜科自动化投入三年近千万元研发经费 突破毫米级激光测距传感器技术壁垒 41位绝对值多圈编码器等20余项核心技术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并在欧洲与北美设立分支机构 [5] 产业集群发展 - 西青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加速技术研发到产品制造链条贯通 推动智驾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2] - 新能源新材料企业集群在天开西青园汇聚 华神新能源自2008年探索水系锌—碘电池替代路径 目前国内外已有近百个课题组跟进研究 [4] - 政府精准政策支持与创新服务为企业营造潜心突破的优良生态 形成从创新"盆景"到产业链升级"风景"的转变 [5][6] 市场与国际化布局 - 卡本科技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 为西青区王稳庄镇天源道桥提供24小时安全守护 [3] - 宜科自动化为宁德时代新能源定制高精度小型化传感器 即将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为其敞开国际市场新通道 [5] - 华神新能源与产业链伙伴紧密协作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协同 持续为区域经济注入绿色动能 [4]
突如袭来!深圳,这18个人正在影响中国商界!
搜狐财经· 2025-08-15 00:28
榜单概况 - 《财富》(中文版)发布"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其中10位来自深圳最具影响力商界精英,8位来自最具潜力商界精英 [1][5] - 上榜企业集中在科技创新行业,包括人工智能、大健康、绿色科技、新消费、智能制造等领域 [5] - 榜单分为两部分: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最具影响力年轻领导者)和中国40岁以下最具潜力商界精英榜(最具潜力创新者) [5] 深圳上榜企业及行业分布 最具影响力商界精英 - **影像科技**:影石创新(刘靖康,33岁),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第一,2024年76%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6][8] - **智能制造**:富士康科技集团(史喆,35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提升制造效率 [6][10] - **机器人**:越疆科技(刘培超,39岁),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协作机器人公司,覆盖15个行业200多个场景 [6][12] - **医疗科技**:英美达(白晓淞,38岁),国内首家成功研发超声小探头企业,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6][15] - **智能驾驶**:佑驾创新(刘国清,38岁),全栈自研智能驾驶解决方案,2024年登陆港交所 [6][17] - **AI应用**:像素绽放(赵充,39岁),推出AiPPT.com,20个月获2000万全球用户 [6][19] - **农业科技**:前海粤十(陈彬彬,38岁),冷链数字化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2024年交易额超350亿元 [6][21] - **工业软件**:中科时代(马君,38岁),国内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赛道占有率第一 [6][23] - **工业自动化**:不停科技(陈锐,34岁),数字厨房整体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 [6][26] - **投资**:三塔资本(何元翔,39岁),聚焦大中华区TMT及消费行业投资 [6][29] 最具潜力商界精英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变量机器人(王潜,36岁),聚焦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 [29][30]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汉阳科技(黄阳,36岁),全球消费类机器人众筹金额最高公司 [29][32][33] - **智能制造**:思谋科技(刘枢,32岁),工业智能体全球领军企业,服务全球300家头部企业 [29][34] - **智能制造**:安思疆(李安,34岁),高性能3D及AI视觉感知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 [29][36] - **智能制造**:帝尔博格(张本,39岁),重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聚焦智能化机器人 [29][37] - **绿色科技**:欣界能源(陈霖,36岁),锂金属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2024年实现全球首次全场景飞行验证 [29][38] - **投资领域**:倚锋资本(朱湃,33岁),专注于全球生物医药VC/PE投资 [29][40] - **新消费与综合**:优优互联(熊丽平,37岁),新消费领域创新企业 [29][41] 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泛,包括人形机器人、创新药实验效率提升数百倍、柔性生产实现等 [1][4] - 数字原生与智能原生夹层时代的创新者,连接不同文化、行业、价值观 [2] - 创新发生在边界地带,年轻创新者善于在不确定中寻找机会 [3] - 榜单企业代表中国商业变化,正在影响世界 [5]
均胜电子:公司已与头部智能驾驶算法公司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7:48
战略合作进展 - 与头部智能驾驶算法公司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 整合算法迭代与工程化落地优势资源 加速构建覆盖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2] - 与保隆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整合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技术优势 共同推进L2至L4级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 [2] - 探索车路云协同 低空经济及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 [2] 订单获取情况 - 2024年获取某海外客户全生命周期规划数十万辆的L2和L2++智能辅助驾驶(城市NOA)解决方案定点 [2] - 上半年新获某知名自主品牌的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定点 将为多款车型提供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2]
经纬恒润(688326.SH):基于英伟达Orin-X芯片的城市NOA方案将于今年底量产落地
格隆汇· 2025-08-14 17:41
产品布局 - 公司智驾产品涵盖低阶、中阶和高阶三个层级 [1] - 低阶L2一体机产品出货量持续高速增长 配套客户及车型不断增加 [1] - 基于EyeQ6L的前视800万像素一体机今年销量持续走高 [1] 技术方案 - 中阶高速NOA已量产基于TDA4的产品 [1] - 后续将量产基于Mobileye方案的中阶产品 [1] - 高阶方案采用EyeQ6、英伟达和辉羲技术平台 [1] 量产计划 - 基于英伟达Orin-X芯片的城市NOA方案将于2024年底实现量产落地 [1]
10位深圳商界精英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01
深圳商界精英榜单分析 核心观点 - 《财富》(中文版)发布"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 其中10位来自深圳企业 展现深圳作为"青春之城"的创新活力 [1][2] - 上榜精英年龄集中在33-39岁区间 最年轻者仅29岁 反映年轻一代在商业领域的快速崛起 [2] - 深圳通过"五个无忧"人才政策吸引创业者 包括事业 往来 安居 生活 申办等全方位支持 [2] 上榜企业及成就 越疆科技 -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排名第二 中国第一 连续七年保持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冠军 [2] - 2024年12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2] 影石创新 - 专注全景相机技术研发 2025年6月11日完成上市 [3] - 海外市场贡献76%营收(2024年数据) [3] 佑驾创新 - 2014年成立 专注L1-L4级智能驾驶全栈自研技术 [3] - 2024年登陆港交所 推动全球汽车智能化转型 [3]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核心驱动力 应用覆盖机器人 制药 工业制造等领域 [3] - 人形机器人开始参与人类劳动 创新药研发效率提升数百倍 柔性生产技术实现工业化落地 [3]
《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发布 10位深圳商界精英上榜
深圳商报· 2025-08-14 01:04
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分析 - 深圳企业有10位商界精英上榜,占榜单25%,凸显深圳作为"青春之城"的活力与创新力 [1] - 上榜精英年龄集中在33-39岁区间,最小年龄为29岁,展现年轻一代在商业领域的快速崛起 [1] - 深圳通过"五个无忧"人才发展环境政策吸引和培育人才,为初创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 [1] 上榜企业案例 - 越疆科技: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协作机器人公司,连续七年蝉联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冠军,2024年12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2] - 影石创新:在影像技术领域持续创新,2024年76%收入来自海外市场,2025年6月11日上市 [2] - 佑驾创新:专注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开发,2024年成功登陆港交所,推动汽车智能化转型 [2] 行业趋势 - 新一代创业者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机器与人类边界,推动人形机器人参与劳动 [3] - 人工智能技术使创新药实验效率提高数百倍,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突破 [3] -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工业领域"柔性生产"的理想状态 [3]
特斯拉20250813
2025-08-13 22:53
**特斯拉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1 行业与公司概况** - 特斯拉是全球电动车行业先驱,其扭亏经验对新势力车企具借鉴意义,单季度交付10万辆是盈利拐点重要指标[2][5] - 公司正从整车制造向AI公司转型,智能驾驶(FSD/Robotaxi)、储能和机器人业务成为新增长点[2][4] - 特斯拉股价与交付量背离,2024年涨幅达70%,反映市场对其AI属性的认可[9][10] **2 核心业务进展** **智能驾驶(FSD/Robotaxi)** - **技术优势**:端到端神经网络大模型(V12版本)事故间隔达670万英里,较美国平均水平(60-70万英里)提升10倍[12][14][20] - **算力基建**:Cortex超算中心等效算力达12万张英伟达H100 GPU,全球车企领先[7][23] - **商业模式**: - FSD订阅制:北美保有量200-300万辆车中覆盖率30%,季度收入3.26亿美元[24] - Robotaxi:成本优势显著(Model Y平台无需硬件改造),收费低于Waymo(<1美元/公里),奥斯汀运营范围40天扩大4倍[28][30] - 潜在模式:Airbnb式车辆共享平台(毛利率70%+)、FSD软件授权(类似ARM模式)[31] **储能与机器人** - 储能业务毛利率高于汽车,上海Mega factory投产推动利润贡献[39][40] - 机器人业务与智能驾驶技术同源,初期用于工厂自动化,未来或对外供应[41] **3 财务与产能** - **盈利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50-60亿美元(同比降20%),2026年随Robotaxi放量回升[42] - **产能现状**:全球产能235万辆,8个季度无新增,2026年前无新工厂投产[8] - **毛利率提升**:通过Unbox工艺优化生产效率,压榨现有车型平台潜力[38] **4 市场竞争与影响** - **对新势力的影响**: - 理想/赛力斯等车企验证单季度10万辆交付量为盈利拐点[5] - 特斯拉估值模式(从PS转向PE>30倍)成为行业锚点[6] - **竞品对比**: - Waymo成本高(单车15万美元+),5年仅拓展6城;特斯拉Robotaxi扩展速度显著领先[28][30] - 小米SU7上市后Model 3销量反增40%,未形成替代效应[36] **5 风险与挑战** - **汽车销售承压**: - 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结束、欧洲需求下滑(单季度销量从10万降至5-6万)[34] - 2025Q1产能利用率因产线调整偏低,Q2逐步恢复[35] - **现金流压力**:CAPEX增长致自由现金流接近0,但现金储备350亿美元支撑AI投入[33] **6 其他关键数据** - **FSD里程**:V12版本累计行驶3.316亿英里(较V11的10亿英里大幅缩短时间)[20] - **Waymo数据**:旧金山市占率从0%升至25%,单周打车次数从1万次(2023)增至25万次(2024)[25][27] (注:所有数据及观点均引自原文编号,未添加额外信息)
范妍的富国一年:在管95亿规模逼近百亿,富国稳健增长混合机构持仓从0飙至72%
新浪基金· 2025-08-13 15:57
至20250812 变动更为显著的是产品层面,年内已有1630余只基金(A类)发生基金经理变更,涉及新聘基金经理超 610位,离任则超920位。即便部分知名基金经理选择"奔私",但这种流动在业内看来并非消极信号。 在这场流动大潮中,基金经理范妍的转型尤为亮眼。 这位原圆信永丰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于2024年5月加盟富国,迅速成为"吸金"担当。 富国基金经理 范妍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全市场基金经理总数达4065位,较年初新增111位。 数据来源:Wind 截止 公开资料显示,范妍职业履历涵盖多家金融机构:曾任职兴业证券助理策略分析师、安信证券高级策略 分析师、工银瑞信基金策略分析师;后在圆信永丰基金历任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权益总监、副总 经理等职。 她挂帅的新基金——富国均衡投资混合于今年6月4日成立,19天募资近20亿元,一举成为年内主动权益 基金首发规模的标杆(后被东方红核心价值以19.91亿元小幅刷新)。富国基金及员工,包括范妍个人 出资超500万元也积极认购,彰显内部信心。 范妍的"点金术"在存量产品改造上同样奏效。 数据来源:Wind 截止 至20250812 范妍接任后,采取 ...
长城基金曲少杰:科技投资可把握A股港股双重机遇,长期视角更关键
新浪基金· 2025-08-13 14:43
当前,中国科技产业正迎来关键突破期。 从国产大模型持续迭代,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再到创新药出海规模创新高,推动相关产业估值持 续提升。从追赶到领跑,这一系列进展印证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也在资本市场层面重塑了投资者对 中国科技创新的价值认知。 近日,长城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曲少杰,做客央视财经直播间,围绕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态势、细 分领域前景,以及A股和港股市场的科技投资机遇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以下是其主要观点: 中国科技发展已跻身全球领先梯队 当前,中国科技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前沿领域实现并跑,甚至领跑,逐渐从追赶者成长为与美国并立的全 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两极。 实际上,中国科技特别是AI的发展在2024年春节之前是被市场明显低估的,但我在此之前就意识到中 国AI的发展将会赶上甚至是在未来某个时间段达到领先美国的水平。 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中国有巨大的人才红利,尤其是科技互联网领域,为创新提供充足 的智力支持;二是中国科技公司不少是世界级的,它们在依靠国内这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同时,不断 出海拓展;三是中国拥有巨大体量的互联网用户,为技术应用与迭代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依托这些软硬实力,中国科技 ...
浙江美大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净利润盈利均下跌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2: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盈利1150万元至1550万元 同比下滑84.11%至88.21% [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利润盈利1000万元至1400万元 同比下滑85.59%至89.71% [1] - 2024年营业收入8.77亿元 同比下降47.54%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1亿元 同比下降76.21%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增速连续三年负增长 分别为-15.24%、-8.80%、-47.54% [2]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波动明显 分别为-31.97%、+2.68%、-76.21% [2] 行业市场状况 - 集成灶行业2016-2018年高速增长 三年复合增速达55.4% [1] - 行业销售额从2016年约61亿元增长至2018年约136亿元 [1] - 2022年行业销售额攀升至约259亿元 [1] - 2024年集成灶市场零售额约173亿元 同比下滑30.6% [2] - 行业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和居民消费动力减弱影响 [1] - 建材家电等行业市场需求整体放缓 [1] 业绩变动原因 - 集成灶行业发展放缓导致订单和销量减少 [1] - 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持续低迷影响主营业务收入 [1] - 存量换新和行业发展放缓导致高端产品销量减少 [1] - 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业绩不及预期 [1] 公司战略举措 - 2025年下半年将继续聚焦主业 以场景化集成化AI智能化为核心 [2] - 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扩大市场空间 [2] - 深化渠道变革推进多元化渠道优质融合发展 [2] - 强化企业精益管理多维度推动提效降本 [2] - 投资约1.1亿元获得魔视智能4.8657%股权 [3] - 魔视智能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成立约10年时间 [3] - 投资有助于把握智能驾驶行业增长机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