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
搜索文档
上海市股权投资营商环境推介会召开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23:36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在致辞中强调,股权投资市场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上海将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积极做好以科技金融为首的"五篇大文 章",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相互赋 能、联动发展。 本次推介会旨在通过推动政策、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上海股权投资行业影响力,助推上 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来自上海、北京、深圳等全国各地的知名股权投资机构、行业代 表性母基金管理人、大型金融机构及科创企业等共300余位嘉宾出席会议。(完) 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高志苗)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曹媛媛15日在上海表示,自5月7日中国 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来,市场反应热烈,多家 机构积极参与。截至14日,科技创新债券已发布1500亿元人民币,发行人区域覆盖北京、上海、江苏等 13个省市自治区,行业汇集了人工智能、芯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技术领域。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天,以"智涌浦江·创领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市股权投资营商环境推介会举行 ...
票面利率“1字头”!股权巨头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5-13 22:35
政策动态 - 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 支持具备条件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募集资金可用于设立或扩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1] - 截至5月8日 已有24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预计总体规模达155亿元 [1][13] 机构发行案例 - 西科控股成功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之一“25西科控股PPN001” 发行规模3亿元 期限3年 票面利率2.5% 全场倍数1.6倍 募集资金至少80%投向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光子产业 [2][4] - 鲁信创投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 发行规模5亿元 期限5年 票面利率2.6% 实现AA主体评级无担保债券发行的突破 [4] - 锡创投以信用方式成功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 拟发行规模2.5亿元 期限3+2年 票面利率2.10% 资金专项用于基金份额出资 [7] - 亦庄国投成为全国首批、北京首家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人 发行规模5亿元 期限5年 发行利率1.94%/年 创公司同期限债券利率新低 资金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大健康等产业 [8] - 元禾控股拟发行全市首单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 规模6亿元 期限3年 申购利率区间确定为1.70%~1.97%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支持高端装备、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基金出资 [10][13] - 苏州金合盛控股有限公司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规模6亿元 期限3年 部分募集资金通过基金出资形式投向医疗健康、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行业趋势与考量 - 科创债为股权投资机构开辟了新的募资渠道 部分机构正考虑推进发行 [1][14] - 股权创投机构发行科创债会综合考量发行成本、期限与退出的匹配以及风险分担机制 成本上追求利率压降 期限上倾向5+3、5+5等长期限以匹配硬科技项目长周期投入需求 同时关注退出不确定性并提前规划退出路径 [14]
培育新质生产力!股权投资机构借科创债深耕科创投资新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21:39
科创债新政落地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等股权投资机构反响热烈, 多家机构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发行事宜。事实上,在上交所债券市场,股权投资机构早已探索试点发行科 创债,借此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各阶段科创企业注入资金,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赋能战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上海国投公司科创债募资将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领域,而且长达15 年的期限则体现了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的属性,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股权机构踊跃试水科创债 自2021年以来,上交所即率先试点科创债,助力科创投资类企业发力创新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目前,已有多家股权投资机构在上交所发行科创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集团") 作为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自2022年以来累计发行科创债95亿元,为服务国家战略、优化产业布局提 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 地方国资平台亦借科创债发力科创股权投资。今年4月15日,上海国投公司在上交所成功发行50亿元科 创债,期限长达15年,利率2.1%。该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尝试发行长期限债券,实际成本低于预 期,"上交所投资者结构多元,险 ...
以股权投资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2025年PE沈阳投融资活动周顺利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5-13 19:41
活动概况 - 2025年PE沈阳投融资活动周于5月6日至5月12日在沈阳市皇姑区举办,主题为“创新·发展·机遇——助力沈阳建设开放创新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1] - 活动由北京基金业协会和沈阳市基金业协会主办,旨在通过股权投资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打造京沈股权投资基金新业态 [1] - 活动形式包括投融资预路演、PE投融资对接、机构参观产业园区、科技项目现场路演及教学实践等 [1][4] 市场趋势与指数表现 - 沈阳PE指数连续两年保持强劲增长,募资端表现尤为亮眼 [1] - 沈阳私募市场形成“募投双升、结构优化、价值重塑”新格局,国有资本深度布局半导体、航空装备等十大产业链 [1] 地方产业与政策重点 - 沈阳市是东北地区唯一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产业端紧扣十大重点领域,深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赛道布局 [2] - 资本端创新“基金+产业”生态闭环,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2] - 皇姑区强调以科技创新反哺金融生态,构建“金融哺育科技、科技赋能金融”的良性循环 [2] 金融机构参与与动向 - 活动周预路演环节有来自人工智能、医疗等领域的二十余个项目与百余家投资机构线上互动 [1] - 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指出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与科创产业的长期资本需求具有契合性,可通过产品、机制、生态端改革更好服务国家科技战略 [3] - 工银投资自2024年9月国家扩大AIC股权投资试点以来,已在18个试点城市签约意向金额超1500亿元,实现试点城市全覆盖 [3] - 工银投资2025年将瞄准专精特新“小巨人”、硬卡替等科技企业,向早期科创企业倾斜,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支持 [3]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点 - 国科嘉和认为硬科技投资需提升机构对科技创新的甄别与支持能力,并关注科技产品如何赋能当地传统产业 [4] - 私募股权投资(PE)被定义为通过私募基金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 [1]
2025年股权投资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 2025-05-09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延续下行态势,但各项运营指标降幅同比有所收窄,预计2025年行业各项运营指标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2] - 2024年募资端国资LP是最主要出资方,投资端结构优化,半导体及电子设备和人工智能领域受关注,退出端压力大,政府引导基金设立节奏放缓 [2] - 2024年以来行业政策围绕“募投管退”发力,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21] - 2025年行业在热点行业、参与主体、退出方式等方面将有变化,新兴和未来产业或成热点,国资LP参与度加深,退出方式多元化 [29][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权投资市场运行概况 募资端 - 2024年募资难度加剧,新募基金数量和规模同比显著下滑,国资LP是主要出资方,AIC等参与大额基金设立支撑下半年募资降幅收窄 [4] - 2024年完成新一轮募集的基金3981支,数量同比降43.0%,募资规模14449.29亿元,同比降20.8%,降幅较2023年扩大 [4] - 人民币基金数量和金额占比分别达99.0%和96.1%,规模占比上升,外币基金募资萎缩 [5] - 国资性质资金在LP结构中占比约88.8%,政府资金出资占比达52.5% [5] - 2024年37支大额基金新募集规模在50亿元及以上,合计募资3053.44亿元,占全市场21.1%,同比提4.1个百分点 [7] 投资端 - 2024年市场活跃度回落但降幅收窄,结构优化,国资机构投资力度加大,资金流向优质项目 [8] - 2024年投资案例数8408起,剔除极值后披露金额6036.47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10.4%和10.3%,较2023年收窄 [8] - 2024年国资背景投资机构投资金额3446.58亿元,占市场总投资金额57.1%,同比增加5.2个百分点 [9] - 2024年投资金额排名前100案例吸纳2272.32亿元,同比增加7.7%,占比37.6%,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 [11] - 2024年规模10亿元及以上案例数83起,披露投资金额2266.87亿元,占比37.5%,同比增加4.0个百分点 [11] - 各细分市场投资均下滑,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降幅较小 [12] - 2024年半导体及电子设备投资热度领先,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金额超1000亿元,同比上升35.5% [13] - 江苏、上海等五地投资活跃度最高,江苏投资案例数和上海投资金额居首 [14] 退出端 - 2024年退出端延续下滑趋势,处于延长期的基金规模持续增长,IPO压力未减,机构寻求多元化退出路径 [15] - 2024年共发生3696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6.3%,降幅较2023年收窄 [15] - 截至2024年底,处于延长期基金规模6.46万亿元,退出期规模9.38万亿元,投资期规模10.62万亿元 [15] - 2024年被投企业IPO案例数1333笔,较2023年下降37.2%,占比36.1% [17] - 2024年股权转让、回购、并购退出案例数分别为1052笔、1031笔和264笔,占比分别为29%、28%和7% [17] - 2024年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行业退出活跃度居前三 [17] - 北京、江苏和深圳退出案例数量居前,江苏和深圳同比分别增长15.6%和7.8%,北京下滑2.8% [18] 政府引导基金发展概况 - 2024年政府引导基金设立节奏放缓,江苏、广东、北京累计认缴规模居前,上海和北京新增规模领先 [19]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178支,总目标规模约12.84万亿元,已认缴规模约7.70万亿元 [19] - 2024年新设立产业类和创投类基金112支,同比下降32.9%,已认缴规模3070.53亿元,同比下降37.4% [19] - 2024年新注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为最大产业型政府引导基金 [19] - 存量政府引导基金层级越低数量越多且单支基金平均规模越小 [20] 行业政策 “创投十七条” - 从培育多元化创业投资主体、拓宽资金来源、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健全退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五方面提出十七条措施 [25] - 对完善创业投资“募投管退”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有重要意义 [26] 《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分七部分提出二十五项举措,涵盖“募投管退”全流程 [27] - 明确政府投资基金定位、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提升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水平,优化退出机制 [27] - 有助于构建科学高效管理体系,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推动国资LP深度参与市场 [28] 行业展望 - 2025年行业各项运营指标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 [29] - 行业方面,“人工智能+”推进,新兴和未来产业或成新投资热点 [29][30] - 参与主体方面,国资LP参与度有望加深 [30] - 退出方式方面,并购市场或迎机遇,退出方式向多元化迈进 [30]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文件亮相 多家银行参与承销
快讯· 2025-05-08 20:14
今日,多家银行、企业已正式披露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文件。其中,包括京东方、恒力集团、万华化学等 科技型企业,也包括鲁信创业投资集团、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创业投资集团等股权投资机 构,还包括中信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智通财经记者 彭科峰)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文件亮相 多家银行参与承销 智通财经5月8日电,今日晚间,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向智通财经记者介绍,由中信银行主承销的15单全国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于当日集中公告发行。其中,中信银行发挥主导推动作用的牵头承销项目9单。另外 一家头部股份制银行人士也向智通财经记者介绍,该行正在筹备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的相关事项,"预计 数天后会有进展"。 ...
潘功胜: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中国经营报· 2025-05-07 23:17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发布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将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 - 相关部门已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 健全与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相适应的配套规则体系 [1] - 目前已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预计后续参与机构将继续增加 [1]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 人民银行将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用于购买科技创新债券 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措施分担违约风险 [2] - 该工具旨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8年、10年期)的科创债券融资 [2] - 风险分担工具借鉴了2018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经验 [1] 政策预期效果 - 债券市场"科技板"和风险分担工具将拓宽科技型企业尤其是股权投资机构的融资渠道 [2] - 政策有利于激发市场合力与信心 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2] - 将推动私募股权融资市场与股票发行交易市场形成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2]
机构积极申报科技创新债券,有创投机构已入场
搜狐财经· 2025-05-07 20:17
科技创新债券政策发布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从丰富产品体系和完善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若干举措 [1] - 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 [1] - 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优秀管理团队的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扩募 [1] 市场参与情况 - 创投机构东方富海已申请试点科技创新债券,或成首批参与试点的民营投资机构之一 [1] - 东方富海此次申请试点科技创新债券金额可能在5亿元上下 [1] - 市场各方响应积极,初步统计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2] 债券市场"科技板"进展 - 央行完善了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健全了配套规则体系 [2] - 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 [2] - 风险分担工具可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更长期限债券如8年期、10年期 [2] 地方参与情况 - 深圳市委金融办会同相关部门召开债券市场"科技板"动员座谈会,鼓励辖区机构积极争取首批科技板债券项目 [3] - 参会的20余家机构代表表示已提前储备项目资源,将积极参与科技板债券的发行和投资 [3] - 机构对发行成本、规则指引、风险分担等问题格外关注 [3]
再迎政策“松绑”!银行保险资金加力进入股权投资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19:09
(原标题:再迎政策"松绑"!银行保险资金加力进入股权投资市场) 银行方面,自2024年9月,银行AIC股权投资试点由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城市以来,18个城市签约实 现了全覆盖,签约金额超过3500亿元。从出资情况来看,执中ZERONE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工银金 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出资4笔;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笔;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共出资 了5笔。 今年3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将金融资 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此外,还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 产投资公司,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险资方面,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保险资金正持续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记者通过执中ZERONE 查询了解到,今年一季度,险资作为LP(有限合伙人)共计出资143.22亿元,涉及7家投资机构,包括 珠海德弘投资、中信资本、中保投资、深投控资本、中金资本、中信建投资本等。其中阳光人寿保险股 份有限公司出资45亿元至中信资本,设立宸曦共赢(深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为2025年第一季度出资较 ...
政策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创投募资端有望拓展更多资金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8:56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肖芮冬 5月7日,证监会网站公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 告(以下简称《公告》)。其中提到,支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此前交易所对科技创新债券的解释是,由科技创新领域相关企业发行,或者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 创新领域发展的公司债券。这意味着,该债券本质上属于一种公司债券。 5月7日,华南某大型股权投资机构相关人士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交流时表示,科创债对创投 机构来说是债的属性,但募集资金的用途要视情况而定,有些只能用作经营管理,有些则需要用于创业 投资。 "倘若用于创业投资,相关款项则应该投资到企业端,对应到股权。但对创投机构来说,本身应该有偿 付债务的义务。这对创投机构甄选项目提出更高的要求。"该人士坦言。 从业内反馈来看,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能进一步减少投资机构对政府性资金的过度依赖,进 一步提升投资效率。随着政策制度的改善,股权投资机构有望在募资端拓展更多资金来源。 进一步明确发债主体,利好创投机构 《公告》重点就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给出进一步说明和解释,提到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