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福星股份(000926) - 000926福星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1
2025-10-31 18:14
公司基本情况 - 福星股份于1999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 [2] - 产品由传统金属丝绳向钢帘线升级,成为金属丝绳制品重要制造基地 [2] - 2001年设立福星惠誉进入房地产,参与武汉“城中村”改造,形成金属制品与房地产双轮驱动模式 [2] - 控股股东福星集团持股20.56%,并涉足生物医药、高端食品添加剂等多产业 [2][3]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16亿元 [3] - 房地产收入约3.80亿元,签约销售面积13.57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金额约26亿元 [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约30.88亿元,同比增长24.29% [3] - 有息负债持续下降,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3] 重点项目与未来计划 - 热销楼盘“福星惠誉·铂雅府”销售成绩位列武汉市TOP3,1号和2号楼正筹备开盘 [3] - 毗邻红桥村K12地块计划明年开工 [3] 未来转型与发展方向 - 2025年4月发布《估值提升计划》,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布局 [3] - 落实“并购六条”政策,适时开展并购重组 [3] - 关注半导体设备、芯片制造、高端制造、国产设备替代、新能源配套材料等领域 [3]
中美谈判、OpenAI IPO、北美CSP业绩及出货量、光模块需求
傅里叶的猫· 2025-10-30 20:33
中美芯片谈判 - 谈判结果引发市场对英伟达B30A芯片是否放开的猜测,但具体指向仍不明确 [2] - 前总统特朗普表示谈判涉及英伟达芯片,但排除了Blackwell架构,可能指代B200/B300以外的产品 [2] OpenAI上市计划 - OpenAI启动IPO筹备,目标估值1万亿美元,计划融资不低于600亿美元,预计2027年上市 [3][4] - 公司2025年预计营收约130亿美元,但运营亏损因算力扩张与研发投入持续扩大 [5] - 已完成公司结构重组,将早期投资者持股转为普通股并取消股东回报上限,为上市扫清障碍 [5] - 微软持有约27%股份,但已放弃云服务独家供应权,双方转为基于2500亿美元采购合同的合作关系 [5] - 上市计划正值全球AI投资热潮,早期投资者如微软所持股份价值约1350亿美元 [6] 北美云服务提供商业绩与资本开支 - Meta、微软和谷歌均上调资本开支,显示对AI发展的乐观态度 [7][10] - Meta AI月活跃用户超10亿,其Superintelligence Labs正研发下一代通用AI模型,计划整合三大AI系统 [10] - 微软与OpenAI签署新协议,OpenAI新增2500亿美元Azure服务采购承诺,Azure AI Foundry已有8万家客户 [12] - 谷歌采取全栈式AI布局,其Gemini API每分钟处理70亿tokens,Gemini应用月活用户超6.5亿 [13] - 行业矛盾正从缺算力转向缺电力,未来3-5年电力供应将成为关键红利期 [13] 光模块市场需求预测 - 2026年1.6T光模块总出货量预计提升至3000万件,受英伟达Rubin架构和谷歌TPU需求驱动 [16] - 英伟达2025/2026年CoWoS需求预计达37.7万片/63万片,2026年Blackwell/Rubin出货预计为500万/200万件 [16] - 谷歌2025/2026年TPU出货量预计270万件/400万件,将带动600万/1000万件800G/1.6T光模块需求 [16] - 英伟达Rubin GPU配备两颗CX9网卡芯片,带宽较Blackwell翻倍 [17] - Lumentum的OCS业务2025/2026年总出货量预计1.5万/3万件,2026年占30%市场份额 [18] 芯片与ASIC出货及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GPGPU总出货量510万件,预计2026年达1040万件,2024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43% [19] - 2024年全球ASIC总出货量420万件,预计2026年达890万件,2024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46% [19] - 2024年GPGPU市场规模1180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2710亿美元,2024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51% [19] - 2026年800G光模块出货量预计4300万件,1.6T光模块出货量预计3000万件 [20] 半导体制造技术 - SemiAnalysis发布关于X射线光刻技术能否颠覆ASML与台积电芯片制造格局的分析 [21]
好消息!国产光刻胶重磅突破!攻克5nm芯片制造关键难题
是说芯语· 2025-10-27 10:00
技术突破核心 - 北京大学彭海琳教授团队利用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1] - 该研究首次在真实三维空间直接观测到光刻胶分子的“凝聚缠结”现象,发现分子通过较弱作用力松散连接形成平均约30纳米、部分超40纳米的团聚颗粒,这些颗粒是造成显影缺陷的根本原因[5] - 基于对分子缠结行为的精准认知,团队开发出新型分子调控方案,通过优化聚合物链长度与交联密度,在12英寸晶圆上实现光刻胶残留引发的图案缺陷数量骤降超99%[6][9] 行业意义与影响 - 此次突破标志着中国在光刻胶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为解决长期困扰先进芯片制造的显影缺陷问题提供了具有高度可行性的优化路径[1] - 研究成果成功攻克了传统5纳米制造中“无法原位、三维、高分辨率观测光刻胶分子行为”的关键瓶颈,为5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制造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6] - 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的应用潜力不限于芯片光刻领域,有望推动先进制程中光刻、蚀刻、湿法清洗等关键工艺的缺陷控制与良率提升[10] 光刻胶行业格局 - 全球光刻胶产业呈现高度集中格局,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49.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7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24%[2] - 日本企业占据主导地位,TOK、JSR、信越化学、富士胶片等日本企业合计占据全球光刻胶市场75%以上份额,在高端光刻胶领域更是占据96.7%的全球供应份额[2] - 光刻胶虽仅占芯片材料成本的5%,但其性能直接影响芯片良率,1%的良率波动可能导致数千万美元损失,因此厂商对光刻胶价格敏感度较低,更关注其稳定性和分辨率[3] 国产光刻胶挑战 - 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微观行为长期被视为“黑匣子”,工业界只能依靠反复试错优化工艺,成为制约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良率提升的关键瓶颈[4] - 国产ArF光刻胶面临三大性能“天花板”:分子级缺陷导致随机桥接和线边缘粗糙度超标、界面散射引发临界尺寸漂移和图形塌陷、刻蚀选择性低导致金属线短路[8] - 当工艺推进至5纳米节点时,光刻胶性能对芯片良率的影响更为突出,这些性能瓶颈最终造成先进制程下国产芯片高昂的成本[4][5]
我国芯片领域,取得新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6 07:35
技术突破 - 北京大学团队首次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原位解析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 [1][3] - 该技术将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状态快速冷冻至玻璃态进行“定格”,并通过三维重构算法获得分辨率优于5纳米的高分辨率三维视图 [3] - 该方法一举解决了传统技术无法原位、三维、高分辨率观测光刻胶微观行为的三大痛点 [3] 产业意义与应用前景 - 该研究精准掌握了光刻胶在液体中的微观行为,将显著减少光刻缺陷,推动光刻、蚀刻、清洗等先进制造环节的良率提升 [4] - 光刻工艺耗时占集成电路制造总耗时的50%左右,成本约占集成电路生产成本的1/3 [4] - 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为在原子/分子尺度上原位研究液体环境中的化学反应提供了通用工具,其意义远超光刻领域本身 [4] 光刻胶市场 - 2023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约为109.2亿元,2024年增长至114亿元以上 [5] - 预计到2025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可达123亿元,KrF光刻胶等中高端产品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快 [5] - 光刻胶可分为半导体光刻胶、面板光刻胶和PCB光刻胶,其中半导体光刻胶的技术壁垒最高 [4] 光刻机国产化进程 - 中国光刻机国产化进程加快,但在高端光刻机技术方面仍受制于国外供应商 [6] - 光刻机产业链涵盖上游设备及配套材料、中游系统集成和生产、下游应用三大环节 [6] - 国内在光刻机各细分技术领域均有技术储备,例如科益虹源研发248nm和193nm准分子激光器,国望光学研发90nm节点ArF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等 [7] 产业链相关公司 - 光刻机产业链中技术积累较深或已进入核心供应链的厂商包括芯碁微装、富创精密、炬光科技、赛微电子、波长光电等 [6] - 在光源领域,福晶科技、茂莱光学等公司有所布局;在整机领域,上海微电子、奥普光电等公司有所涉及 [6]
重大突破!芯片,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10-25 23:40
我国芯片领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团队及合作者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 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指导开发出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 业化方案。 光刻是整个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耗时最长、难度最大的工艺,光刻胶则是光刻过程最重要的耗材,对光刻工艺 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中国半导体厂商的强势崛起以及下游需求的扩大,光刻胶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锐观产 业研究院报告,2024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增长至114亿元以上,KrF光刻胶等中高端产品国产替代进程加 快,预计2025年光刻胶市场规模可达123亿元。 重大突破 为破解难题,研究团队首次将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引入半导体领域。他们在晶圆上进行标准的光刻曝光后, 将含有光刻胶聚合物的显影液快速吸取到电镜载网上,并在毫秒内将其急速冷冻至玻璃态,"定格"光刻胶在溶 液中的真实状态。 随后,研究人员在冷冻电镜中倾斜该样品,采集一系列倾斜角度下的二维投影图像,再基于计算机三维重构算 法,将这些二维图像融合成一张高分辨率的三维视图,分辨率优于5纳米。这种方法一举解决了传统技术无法 原位、三维、高分辨 ...
特斯拉(TSLA.US)AI5芯片采用台积电+三星双线代工 剑指FSD车端高效AI推理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1:58
智通财经APP获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该公司最新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韩国半导体巨 头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正在特斯拉芯片制造中扮演更重要的合作角色,他的最新言论表明这 家在韩国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的韩国芯片公司正在进入一个由"芯片代工之王"台积电所主导的市场。马 斯克表示,AI5将"同时由台积电与三星起步生产",两家分担制造,地点分别是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厂与 三星得克萨斯州厂。 马斯克在与特斯拉投资者们的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三星与台积电将共同分担该公司的自研人工智能芯 片——特斯拉AI5芯片的大型芯片制造任务。而作为对比,此前他曾表示,这款芯片将由台积电——这 家全球最大规模的芯片代工巨头所独家生产。 特斯拉自研的AI5芯片不同于英伟达AI GPU等传统处理器技术路线,删除了ISP等在特斯拉看来冗余的 模块以提效。砍掉ISP的AI推理加速器定位更"窄而深",押注端到端深度学习以及FSD车端推理。因此 AI5在目标AI工作负载下的perf/W可能显著占优。 "我需要就先前我公开发表的一些评论作出澄清,也就是我们实际上将在产量起步时同时让台积电和三 星电子都聚焦于AI5芯片制造 ...
东方电热(300217.SZ):公司生产的半导体电加热器主要用于芯片制造后道工序设备的加热
格隆汇· 2025-10-16 15:4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生产的半导体电加热器主要用于芯片制造后道工序设备的加热 [1] - 产品已得到客户认可 [1] - 公司正积极开拓更多的客户 [1]
十月机构调研路线图浮现:内需与科技成后市配置焦点
财经网· 2025-10-14 18:56
机构调研动态 - 10月以来机构总计调研46只个股 [1] - 容百科技获162家机构调研排名第一 惠城环保获78家调研排名第二 巨力索具获58家调研排名第三 [2] - 四方达、广脉科技、奇德新材、飞龙股份、阿尔特、北汽蓝谷、崧盛股份接待机构调研家数均超10家 [2] 受青睐行业分布 - 被调研个股涵盖18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 [2] - 机械设备行业覆盖8只个股 数量居首 [2] - 汽车行业覆盖7只个股 居第二位 [2] - 基础化工和电力设备行业均覆盖6只个股 并列第三 [1][2] 机构调研关注重点 - 机构调研重点关注企业的基本面与未来战略规划 [1] - 对容百科技重点关注外部政策环境对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的影响及新技术平台产业化推进 [2] - 对惠城环保调研焦点集中在20万吨废塑料资源化项目的商业化进展及未来扩产计划 [2] - 对巨力索具主要围绕财务状况健康度及深海战略的具体实施计划 [2] 被调研个股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13日收盘 10月以来累计涨幅超10%的个股共有3只 [3] - 旭光电子累计上涨24.60%涨幅居首 新光光电累计上涨14.83%居第二 四方达累计上涨12.94%居第三 [3] - 广大特材、威力传动、奇德新材、巨力索具、ST柯利达累计涨幅逾5% [3] 短期市场观点与配置策略 - 企业盈利改善预期与政策托底效应依然明确 [1] - 内需板块有望阶段性占优 [1][4] - 华福证券建议短期内加配公用事业、银行等防御性板块 [4] - 华西证券认为短期内关税反制、自主可控和稳定类资产或阶段性占优 如红利、农业、军工、稀土等板块 [4] - 国金证券建议短期从国内政策和内需见底视角寻找机会 非银金融行业将受益于全社会资本回报率见底回升 [5] 中长期投资主线 - 科技革命与制造业复苏构成中长期投资主线 [1] - 华福证券建议中期关注国家重点推进的前沿科技领域 如核聚变、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固态电池、海洋经济 [4] - 华西证券认为中期科技成长仍是最大主线 资金仍有望重新聚焦景气成长和未来产业投资 [4] - 国金证券认为中期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的实物资产最占优 包括上游资源及原材料等 [5]
十月机构调研路线图浮现:聚焦基本面和战略布局 内需与科技成后市配置焦点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7:53
机构调研动态 - 10月以来机构总计调研46只个股,容百科技、惠城环保、巨力索具等成为重点调研对象 [1] - 容百科技获162家机构调研排名第一,惠城环保获78家机构调研排名第二,巨力索具获58家机构调研排名第三 [2] - 四方达、广脉科技、奇德新材、飞龙股份、阿尔特、北汽蓝谷、崧盛股份接待机构调研家数均超10家 [2] 行业分布情况 - 被调研个股涵盖18个申万一级行业,机械设备行业覆盖8只个股数量居首 [2] - 汽车行业覆盖7只个股居第二位,基础化工和电力设备行业均覆盖6只个股并列第三 [2] 调研关注焦点 - 机构调研普遍关注企业基本面与未来战略布局 [1] - 容百科技调研重点为外部政策环境对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的影响及新技术平台产业化推进 [2] - 惠城环保调研焦点集中在20万吨废塑料资源化项目商业化进展及未来扩产计划 [2] - 巨力索具调研主要围绕财务状况健康度及深海战略具体实施计划 [2] 个股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13日收盘,10月以来累计涨幅超10%的个股共有3只 [3] - 旭光电子累计上涨24.60%涨幅居首,新光光电累计上涨14.83%居第二,四方达累计上涨12.94%居第三 [3] - 累计涨幅逾5%的个股还包括广大特材、威力传动、奇德新材、巨力索具、ST柯利达 [3] 券商短期策略观点 - 内需板块有望阶段性占优,企业盈利改善预期与政策托底效应明确 [1] - 华福证券建议短期内加配公用事业、银行等防御性板块 [4] - 华西证券认为短期内关税反制、自主可控和稳定类资产或阶段性占优,如红利、农业、军工、稀土等板块 [4] - 国金证券建议短期从国内政策和内需见底视角寻找机会,非银金融行业将受益于全社会资本回报率见底回升 [5] 券商中长期投资主线 - 科技革命与制造业复苏构成中长期投资主线 [1] - 华福证券建议中期关注国家重点推进的前沿科技领域,如核聚变、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固态电池、海洋经济 [4] - 华西证券认为中期科技成长仍是最大主线,资金有望重新聚焦景气成长和未来产业投资 [4] - 国金证券认为中期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的实物资产是最占优资产,包括上游资源(铜、铝、油、金)及原材料(基础化工品、钢铁)等 [5]
十月机构调研路线图浮现:需与科技成后市配置焦点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7:28
机构调研动态 - 10月以来机构总计调研46只个股 [1] - 容百科技获162家机构调研排名第一 惠城环保获78家调研排名第二 巨力索具获58家调研排名第三 [2] - 四方达、广脉科技、奇德新材、飞龙股份、阿尔特、北汽蓝谷、崧盛股份接待机构调研家数均超10家 [2] 受关注行业分布 - 被调研个股涵盖18个申万一级行业 [2] - 机械设备行业覆盖8只个股数量居首 [2] - 汽车行业覆盖7只个股居第二位 基础化工和电力设备行业均覆盖6只个股并列第三 [2] 机构调研关注重点 - 机构普遍关注企业基本面与未来战略布局 [1][2] - 容百科技调研重点为外部政策环境对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影响及新技术平台产业化推进 [2] - 惠城环保调研焦点集中在20万吨废塑料资源化项目商业化进展及未来扩产计划 [2] - 巨力索具调研主要围绕财务状况健康度及深海战略实施计划 [2] 被调研个股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13日收盘 10月以来累计涨幅超10%的个股共有3只 [3] - 旭光电子累计上涨24.60%涨幅居首 新光光电累计上涨14.83% 四方达累计上涨12.94% [3] - 广大特材、威力传动、奇德新材、巨力索具、ST柯利达累计涨幅逾5% [3] 券商短期市场观点 - 企业盈利改善预期与政策托底效应明确 内需板块有望阶段性占优 [1][4] - 华福证券建议短期加配公用事业、银行等防御性板块 [4] - 华西证券认为短期内关税反制、自主可控和稳定类资产或阶段性占优 如红利、农业、军工、稀土等板块 [4] - 国金证券建议短期从国内政策和内需见底视角寻找机会 非银金融行业将受益于全社会资本回报率见底回升 [5] 券商中长期投资主线 - 科技革命与制造业复苏构成中长期投资主线 [1] - 华福证券建议中期关注国家重点推进的前沿科技领域 如核聚变、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固态电池、海洋经济 [4] - 华西证券认为中期科技成长仍是最大主线 资金有望重新聚焦景气成长和未来产业投资 [4] - 国金证券认为中期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的实物资产最占优 包括上游资源及原材料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