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
icon
搜索文档
路风:美国发起对决,中国靠什么赢得世纪挑战?
观察者网· 2025-05-29 11:26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 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目标是维护霸权地位,通过高关税、技术封锁等手段打压中国发展 [2][3]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破坏现有世界经济体系,将调整成本转嫁他国,同时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 [3] - 美国战略重点区域为欧洲、中东和东亚,解决中东和俄乌冲突后可能集中力量对付中国 [3] - 美国已对中国半导体、船舶等关键行业实施出口管制和费用征收,明确将中国作为主要对手 [4] 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困境 - 美国工业衰落始于20世纪70年代,去工业化过程持续50多年,短期内难以逆转 [5] - 工业化与科技发展存在历史顺序,需先成为工业强国才能成为科技强国,美国逆向再工业化难以成功 [7] - 重大技术创新需要完整工业体系支撑,美国失去工业基础后难以重现创新优势 [8] - 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100亿美元液晶面板项目烂尾,显示产业转移的不可行性 [26] - 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技能低,社会基础设施不再适应工业化需求 [28] 中国工业体系的发展优势 - 中国工业体系是内生发展的,非产业转移结果,具备独立组织能力和技术基础 [18][19] - 完整工业体系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前30年奠定基础,后40年实现飞跃 [20][21] - 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营收6年增长10倍,2024年达298亿元,体现自主工业体系的爆发力 [23][24] - 韩国专家认为中国是全球唯一能实现半导体设备全链条国产化的国家 [25] - 中国造船工业手持订单量达20872万载重吨,产能不足反成新挑战 [42] 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的关系 - 高技术工业仅占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7%,传统工业仍是经济增长主力 [35][37] - 工业体系各部门存在互补关系,压制传统工业将导致高技术产业失去市场需求 [37][54] - AI等前沿技术需依赖传统工业应用场景和数据,中国工业规模优势将加速技术进步 [58][59] - DeepSeek开源模型打破美国AI垄断模式,但商业化需与传统工业结合实现价值 [55][57] - 浙江76%出口来自传统工业,证明工业化基础是科技创新的温床 [68][69] 工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 中国工业体系生产能力是最大战略资产,难以被复制或替代 [71] - 完整工业门类和低成本大规模制造使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核心 [43]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电子等产品迅速获得豁免,显示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 [64] - 工业社会主义模式通过体系协同效应,可能战胜美国金融资本主义模式 [71][77] -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大,人均GDP仅为美国1/6,工业升级空间广阔 [76][77]
【环球财经】韩国央行维持降息立场 下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
新华财经· 2025-05-29 10:31
货币政策调整 - 韩国央行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2.50%,并维持降息立场以缓解经济增长下行风险[1] - 路透调查预计韩国央行到2025年第四季末将基准利率进一步下调至2.00%,此前预估为2.25%[3] 经济增长与贸易影响 - 韩国央行下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至0.8%,2026年增速预期为1.6%[2] - 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韩国5月出口额预计同比下降4.9%(4月为同比增长3.7%),进口额预计同比萎缩4.2%[1] - 韩国出口商预计若美国关税政策持续,2025年对美出口将平均减少4.9%,其中电气电子行业降幅最大(8.3%),汽车零部件(7.9%)、石化石油(7.2%)、通用机械(6.4%)次之,而造船(+10%)和制药(+1.6%)行业逆势增长[2] 通胀预期 - 韩国央行预计2025年通胀率为1.9%,2026年为1.8%,未来通胀走势取决于经济状况、汇率及油价水平[3] 行业影响分化 - 81.3%受访企业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对两国企业均产生负面影响,14.7%认为仅对韩国企业不利[2] - 电气电子、汽车零部件、石化石油、通用机械行业受关税冲击显著,造船和制药行业展现韧性[2]
中国船舶(600150):短期扰动不改周期趋势 业绩有望进入加速兑现期
新浪财经· 2025-05-29 10:3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1%,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1% [1] - 2025年Q1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 [1] - 2024年毛利率10.20%,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4.91%,同比上升0.96个百分点 [2] - 2025年Q1毛利率12.84%,同比上升5.6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8.05%,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 [4]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期间费用率6.61%,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其中管理/研发/财务/销售费用率分别变化-0.20/+0.40/-0.25/-0.82个百分点 [2] - 24Q4毛利率12.20%,同比上升2.5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5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69%,同比上升5.1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25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提升幅度高于毛利率,主要得益于交付规模增加带来的费用率持续下滑 [3] 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手持民品船舶订单154艘/1272.46万载重吨/1039亿元,修船业务承接296艘/20.73亿元 [4] - 2025年Q1业绩大幅改善主要由于生产效率提升和高毛利船舶交付占比增加 [4] - 随着低价订单消耗完毕,后续将迎来高价船的集中交付,预计业绩将逐季提升 [4] 行业展望 - 短期新船造价和新接订单受特殊事件影响同比略有下滑,但长期"产能受限+船舶老化+环保要求"三大逻辑未变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88/1028.93/1128.61亿元,同比增长13.00%/15.87%/9.69%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37/100.77/130.31亿元,同比增长91.95%/45.25%/29.31% [5]
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HII)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9 04: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预计造船业务有4%的增长,若能吸引人才并实现所需吞吐量,增长可能更好 [65] - 公司今年指导的自由现金流为3 - 5亿美元,若能在船舶业务上执行良好、达成里程碑和吞吐量目标、谈成相关合同,有望达到高端甚至更好;反之则可能处于低端 [1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造船业务 - 公司目标是今年将吞吐量比去年提高20%,在三大业务和公司层面实现显著成本节约 [3] - 一季度末或之后签订了两艘Block V合同,接下来需争取15艘潜艇的合同 [3] 使命技术业务 - 去年该业务总合同价值约12亿美元,公司希望继续在该领域取得成功 [10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汉普顿路斯是活跃的造船市场,墨西哥湾地区有相关技能的人员可快速转向造船业 [5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公司专注于执行,运营重点包括提高吞吐量、节约成本、争取新船合同,以保障未来15 - 20年的工作量 [3] - 考虑与韩国HHI探讨商业造船潜在商业模式,可能在技术上交流最佳实践,甚至未来在韩国建造部分水面舰艇 [14] 行业竞争 - 使命技术业务领域有新进入者竞争,公司凭借已有收入和成熟项目具有一定优势,未来可能与部分新进入者合作 [10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造船行业有巨大支持,需求旺盛且有望持续,虽不清楚2026年预算和和解法案如何协同,但整体积极 [6] - 对Block VI合同和Build II合同有信心,未来10 - 15年前景乐观 [8][9] - 白宫造船办公室虽在重组,但预计会继续支持造船业,是政府与海军和国会沟通的重要渠道 [12] - 奥库斯计划政治支持积极,公司已为此投资并赢得一些合同,未来12个月将参与竞争更多合同 [42] - 纽波特纽斯和英戈尔斯业务未来执行的可预测性将显著提高,有望实现9% - 10%的利润率 [80][9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无关税风险,采购美国产品,若有需求相关的二次影响,会通过合同转移风险 [19] - Block V合同为纽波特纽斯提供劳动力支持和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提高潜艇建造效率、吸引人才和稳定供应链 [20][21][26] - 新合同有通胀保护,可避免未来通胀对利润的影响,但现有合同和新冠前纽波特纽斯的合同无直接通胀缓解措施 [29] - 公司招聘策略调整为招聘更多有经验的人员,通过区域发展中心输送的员工占比从约5% - 10%提升至30%,目标是达到60%,以降低人员流失率 [56] - 哥伦比亚级二号艇成本表现较一号艇显著改善;CVN - 80受大型设备延迟影响,预计夏季设备到位后恢复正常进度 [44][4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介绍HII及当前最重要的优先事项 - 公司需专注执行,运营重点是提高吞吐量20%、节约成本、争取新船合同,已签订两艘Block V合同,接下来要争取15艘潜艇合同 [3] 问题: 如何看待2026年总统预算和和解法案 - 不清楚两者如何协同,但造船行业支持力度大、需求旺盛,前景积极 [6] 问题: 更多DDG工作及2027年弗吉尼亚级潜艇对公司投资信心的影响 - 对Block VI合同有信心,合同包含10艘潜艇和5艘哥伦比亚级潜艇,Block V合同有大量投资,前景乐观 [8][9] 问题: 如何看待白宫造船办公室及与盟友合作 - 白宫造船办公室虽在重组,但预计会继续支持,是政府与海军和国会沟通的重要渠道;与韩国合作方面,公司与HHI探讨商业造船潜在商业模式,可能在技术上交流最佳实践,甚至未来在韩国建造部分水面舰艇 [12][14] 问题: 公司开展商业造船的情况 - 美国商业造船缺乏国际竞争力,需政府补贴和合适商业模式才能开展 [15] 问题: 公司是否有关税风险 - 公司无关税风险,采购美国产品,若有需求相关的二次影响,会通过合同转移风险 [19] 问题: Block V合同的影响及对劳动力和供应链的帮助 - 为纽波特纽斯提供劳动力支持和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提高潜艇建造效率、吸引人才和稳定供应链 [20][21][26] 问题: 现有支持是否能缓解通胀对利润的压力 - 新合同有通胀保护,可避免未来通胀影响,但现有合同和新冠前纽波特纽斯的合同无直接通胀缓解措施 [29] 问题: 如何实现弗吉尼亚级潜艇每年两艘的吞吐量目标 - 通过提高员工留存率、增加外包和内包、改善船厂运营、重建工业基础等方式实现 [31] 问题: 公司劳动力技能水平情况 - 高层造船人员没问题,主要是领班和总领班层面需提高熟练度和培训水平,招聘更多有经验人员,减少新手比例 [33] 问题: 能否预测达到每年两艘弗吉尼亚级潜艇的时间 - 有模型可预测,但由海军公布时间,公司相信会取得进展,过去曾有更高的交付率 [36] 问题: 奥库斯计划对公司的影响 - 政治支持积极,公司已为此投资并赢得一些合同,未来12个月将参与竞争更多合同 [42] 问题: 哥伦比亚级和CVN - 80项目进展 - 哥伦比亚级二号艇成本表现较一号艇显著改善;CVN - 80受大型设备延迟影响,预计夏季设备到位后恢复正常进度 [44][45] 问题: 如何管理纽波特纽斯的业务复杂性 - 通过建立标准流程,让人员在不同业务间流动,新领导来自英戈尔斯,熟悉新流程,有望带来改善 [48] 问题: 公司招聘情况 - 今年招聘进度稍落后,调整策略招聘更多有经验人员,通过区域发展中心输送的员工占比提升,目标是达到60%,以降低人员流失率 [52][56] 问题: 公司提高吞吐量和利润率,自身和海军及合作伙伴分别能做什么 - 公司与海军和电船合作分析项目投资需求,共同努力提高吞吐量和实现利润率目标,Block V合同是成功合作的范例 [59][60] 问题: 造船业务4%增长的驱动因素 - 若能吸引人才和完善供应链,有望实现增长,纽波特纽斯和英戈尔斯业务都将增长 [65][66] 问题: 纽波特纽斯如何实现9% - 10%的利润率 - 通过签订新合同、达成里程碑,新合同有更好的风险和通胀保护,公司有信心实现目标 [68] 问题: 英戈尔斯过去提高利润率的原因及当前情况 - 过去因合同更有利、管理纪律性强、项目成熟等因素提高了利润率,当前利润率下降是因为处理受新冠影响的船舶,未来执行可预测性将提高 [76][78][84] 问题: 英戈尔斯东岸扩张情况及未来可能的业务 - 东岸扩张进展良好,有足够产能,但缺人手;未来可能有更多DDG业务,护卫舰情况不明,可能有外包业务 [88][89] 问题: 和解法案中是否增加LPD及LHR项目情况 - 和解法案中LPD情况尚在讨论;LPD将继续,LHA或LHR可能逐步变化,无激进新设计 [95][97] 问题: 英戈尔斯能否恢复10%左右的利润率 - 可行且有可能,但公司不按船厂进行指导,未明确具体时间,对整体9% - 10%的利润率有信心 [98] 问题: 使命技术业务的业务逻辑和发展情况 - 该业务涉及的市场与政府关注领域一致,各项能力可捆绑投标,去年总合同价值约12亿美元,未来希望继续成功 [99][101] 问题: 使命技术业务与造船业务的联系 - 造船业务未来将向有人无人结合方向发展,公司需同时参与两者,如MUSD项目就需要造船和相关技术能力 [103][104] 问题: UUV业务现状和未来规模 - 目前规模较小,未来将成为公司业务更重要的部分,但具体规模不确定,软件业务模式尚待探索 [107] 问题: 使命技术业务的竞争情况 - 有新进入者竞争,公司凭借已有收入和成熟项目具有一定优势,未来可能与部分新进入者合作 [109] 问题: 使命技术业务是否受华盛顿成本削减影响 - 目前未受影响,已与相关方沟通,等待回应,公司主要提供产品而非咨询服务,预计影响不大 [110][112] 问题: 影响自由现金流高低端的因素 - 若能在船舶业务上执行良好、达成里程碑和吞吐量目标、谈成相关合同,有望达到高端甚至更好;反之则可能处于低端 [112] 问题: 有哪些重要里程碑值得关注 - 今年7.98交付、800下水、128出海,明年LHA 8交付、79完成很重要 [114] 问题: 为何没有长期自由现金流展望及如何考虑 - 需在未来几个季度建立执行信誉,满足今年对华尔街和股东的承诺,年底重新评估,希望先解决新冠前船舶的风险 [117] 问题: 何时摆脱新冠前船舶的风险 - 2027年50%的收入来自新冠后签订的合同,之后情况会更好,但希望所有相关船舶都处理完 [119] 问题: 公司最大的机会和关注重点 - 最大机会是专注执行,确保船厂交付船舶、达成吞吐量和成本节约目标,争取15艘潜艇合同 [122][123]
10亿美元造船大单!印度航运巨头与中国和韩国船厂洽谈建造
搜狐财经· 2025-05-28 21:53
印度国有航运公司Shipping Corporation of India(SCI)正在与中国和韩国的船厂接触,计划以10亿美元建造2艘VLCC及最多 4艘16,000TEU的集装箱船。 据悉,此举源于印度政府为保障能源供应而推出的大规模油轮建造计划,计划到2040年前投入8,500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 币714亿元)建造112艘船。 消息人士于本月初透露,印度政府正在筹备一份10艘船舶的订单。多家造船业人士表示,SCI的VLCC和集装箱船候选船厂 名单包括韩国三大船企(现代重工、三星重工、韩华海洋)以及中国的民营大型造船企业,如恒力重工和新时代造船。 一位造船业人士估计,订单总成本将略低于10亿美元。按此计算,每艘VLCC的价格约为1.2亿美元,而16,000TEU的集装箱 船单价在1.8亿至1.9亿美元之间。集装箱船订单包括两艘确定建造的船舶及两艘备选船舶。 据悉,SCI尚未决定集装箱船的燃料类型,但VLCC将采用传统燃料。此外,SCI将在与船厂洽谈后发布正式招标。 此前,印度政府已邀请日本和韩国的船企合作在印度建造船舶。据报道,现代重工正与印度国营科钦造船厂洽谈在科钦新建 造船设施,而韩华海洋则计划在印 ...
野村解读美日谈判进程:日本立场没变,美国想要投资、尤其在造船业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20:06
美日关税谈判进展 - 美日第三轮关税谈判于5月23日举行 基调与前两轮一致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称会谈"更加坦率和深入" [1] - 日本坚持要求美国全面取消对汽车、钢铁和铝材的加征关税 但美方持否定态度 下一轮谈判计划于5月30日在华盛顿举行 [1] - 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电话会谈 讨论G7峰会面对面会晤、中东成果及日本对美投资等议题 [1][2] 石破茂-特朗普电话会谈关键内容 - 会谈涉及G7峰会安排、经济安全关税谈判、中东商业成果、战斗机采购、稀土供应及替代技术合作 [2] - 日本考虑与美国建立"日美造船业基金" 以重振造船业 可能为国家安全相关合作铺路 [2] - 特朗普向石破茂介绍其中东之行成果 包括约2万亿美元投资协议 意在促使日本增加对美投资 [2] 欧盟案例对日本的警示 - 特朗普因欧盟拖延贸易谈判 威胁对其加征50%关税 后推迟至7月9日 为谈判争取时间 [3] - 野村证券认为日本面临类似风险有限 但美国对贸易伙伴差异化态度凸显积极参与谈判的重要性 [3] - 关注6月G7峰会期间领导人会晤结果 若在汽车、钢铁关税上取得突破 相关行业将受益 否则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3]
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多省市出台细则优化市场环境
证券时报· 2025-05-28 02:28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化 - 多个省市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案细则,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1] - 江苏2024年民营经济贡献全省58.2%的经济总量、45.3%的外贸进出口、66.1%的社会投资、61.8%的税收、79.3%的企业用工岗位、92.2%的高新技术企业 [7] - 江苏公布《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混改,推动公共数据向民企开放,支持参与新场景开发建设 [7] - 浙江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目标到2025年底质量基础设施平台年服务企业20000家次以上,推动1000家"大企"结对5万户个体工商户 [8] - 郑州发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目标3年内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增速保持全国前列,科技创新投入占比提升,形成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 [8]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案例 - 恒力重工首次同时为3艘82000载重吨散货船命名,开启多类型船舶批量化建造、节拍化交付阶段 [2] - 恒力集团进入纺织领域31年、化纤领域23年、石化新材料领域15年、造船领域2年多,通过创新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2] - 牧原股份创新空气过滤猪舍,解决猪病防治和臭气问题,猪粪资源化利用率达100%,2024年为行业提供种仔猪618.7万头,服务6334个养殖场/户,养殖户收益19.99亿元 [3] - 正泰集团布局石墨烯新材料、氢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加强AI、物联网、大数据融合,培育绿色低碳新业态 [5] - 传化集团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巩固化学化工、智能物流优势,布局新材料、AI、生物制造,从"市场出海"升级为"战略出海" [6] 企业家观点与战略方向 - 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强调靠实干开创未来,恒力重工"海洋工厂"效率提升,"未来工厂"产能释放 [2] -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指出民企需加强自主创新,通过养猪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3] -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认为座谈会回应企业痛点,公司将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变革 [4][5] -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座谈会激励企业投身国家战略,推动转型升级与全球化发展 [6]
448艘订单!韩国船企或成美国造船业重建最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49
美国造船业重建计划及韩美合作机会 - 韩国应将美国政府推进的造船业重建计划视为发展契机 建议选定LNG船及商船新造 海军军舰MRO 新一代船舶合作等业务性明确的领域 制定韩美双赢协商方案 [2] - 美国《船舶法案》规定 美国国籍战略商船队规模需增至250艘 到2047年15%的美国LNG出口货物将由美国建造的船舶运输 [2] - 美国海军计划在今后30年内新建364艘军舰 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及将订造40艘破冰船 [2] - 报告预测 受美国政府政策推动 到2037年美国在商船 LNG船 海军舰船等领域船舶订购量将达403~448艘 [2] LNG船领域合作策略 - 鉴于美国LNG出口量增加 美国新建造的LNG船难以全部在国内完成建造 韩国造船企业需做好本土化准备 [2] - 美国战略商船团以中型船舶为主 韩国可制定官民合作方案 以扩大本国中型船企的订单和业务 [2] 海军舰艇领域合作策略 - 美国海军作战舰艇与尖端武器系统关联紧密 短期内韩国承接MRO和新造船业务可能性较低 可先从船体维修作业入手积累信任 [3] - 在美国海军舰艇新造领域 重点应放在运输及支援舰 登陆舰上 韩国需提升本国军舰武器及作战体系竞争力 [3] - 从长远考虑 可逐步扩大到船体改造维修项目订单 再参与包括武器系统在内的维护业务 [3] 新一代船舶技术合作 - 有必要研究制定韩美共同基金方案 开展中大型二氧化碳运输船 液氢运输船 无人自主航行船舶等尖端技术研究 [3]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两国政府应就美国国内造船厂生产效率改善方案 韩国企业收购的美国造船厂用地及周边基础设施整顿方案事先协商 [3] - 为保证韩国造船企业顺利进入美国市场 可考虑放宽除核心技术外的造船技术海外出口限制 [3] - 韩国造船业在推进美国当地业务时 需与美国共同制定确保劳动力和供应链基础的战略 [3][4]
中美谈判后,美国的歪招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56
经贸领域 - 美国商务部宣布启动撤销《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并加强对海外AI芯片的出口管制 声称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都可能违反美国管制 [3]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计划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 集装箱 底盘等设备加征20%-100%关税 理由是让造船业回归美国本土 [3] - 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电池组件的活性阳极材料存在高额补贴 拟征收反补贴税 [3] 科技领域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使用华为昇腾芯片纳入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范畴 警告全球企业不要使用美制AI芯片训练中国AI模型 [4] - 美国媒体放风称特朗普政府准备把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管制清单 进一步扩大实体清单范围 [4] - 美国试图通过精准绞杀切断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命脉 将科技交流异化为技术冷战 [4] 行业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导致特斯拉 苹果等企业市值蒸发超1.5万亿美元 [6] - 美国家庭年均生活成本增加2300美元 第一季度GDP环比萎缩0.3% [6] - 科技封锁导致英伟达 AMD等企业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AI芯片市场 [7] 技术发展 - 中国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 长江存储的3D NAND芯片 中芯国际的14纳米制程技术正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 [7] - 韩国要求豁免对华芯片出口 荷兰ASML公司坚持向中国供应光刻机 [7]
智通港股解盘 | 整治“内卷”平台类受挫 核聚变终于跟上了步伐
智通财经· 2025-05-26 21:10
港股市场动态 - 港股自4月9日持续上升后出现疲态,5月23日恒指下跌1.35% [1] - 中核国际(02302)飙升近130%,创近10年新高;中广核矿业(01164)大涨超9% [4] - 中船防务(00317)涨超6%,受益于在手订单充足及国际形势催化军贸需求 [2] 国际贸易局势 - 特朗普提议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后延期至7月9日实施 [1] - 日本计划以LNG项目+造船技术换取美国关税让步,力争6月中达成协议 [1] - 日本2024年新船成交同比下降46-47%,全球占比仅6.7%/5.4% [2] - 特朗普拟对非美国生产手机征收25%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 [2] 行业竞争格局 - 电商平台展开价格战,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要求有序竞争 [3] - 比亚迪(01211)推出最高5.3万元补贴,涉及22款车型,引发价格战担忧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但利润下降,反映行业"内卷"现状 [3] 能源与电力 - 美国计划2030年前启动10座核电站,2050年前核电产能翻四倍 [4] - 秦港Q5500动力煤价格同比下跌246元至614元/吨,利好火电企业 [4] - 前4月全国火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23小时至1448小时 [4] - 华润电力(00836)4月售电量同比增7.9%,风光发电量分别增24.2%/42.7% [9] 科技与创新 - 英伟达将为中国推出降级版芯片,6月量产 [5] - 无人配送车市场空间达4680-7280亿元,2025年或成爆发元年 [5] - 浙江世宝(01057)涨超8%,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 [5] 航空运输业 - 4月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量/货邮量同比增13.7%/8.9%/16.8% [6] - 航油成本下降及人民币升值改善航司利润弹性 [6][7] - 主要航司4月客座率及运力投入同比均上升 [6] 华润电力深度 - 2024年营收1052.8亿港元(+1.9%),归母净利143.9亿港元(+30.8%) [9] - 核电业务盈利46.4亿港元(+28.5%),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47.2% [9] - 2025年目标新增风光装机10吉瓦,火电燃料成本预计降7-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