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

搜索文档
广东国资出手,拟收购迪卡侬代工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1:29
公司股权变动 - 泰慕士控股股东拟通过"股份转让+表决权放弃"方式将控股权转让给广州轻工工贸集团 广州轻工将成为新控股股东 [1] - 股权转让涉及总市值25亿元 转让比例为29.99% 价格限制为协议签署日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90%至国资审批上限 [3] - 交易后原实控人陆彪、杨敏合计持股从70.92%降至40.93% 表决权从70.92%降至19.74% 广州轻工获得29.99%持股及表决权 [4] - 广州轻工计划通过非公开增发等方式进一步增持股份以巩固控制权 [5] 股东结构变化 - 如皋新泰持股从43.86%降至13.87% 表决权完全放弃 陆彪与杨敏个人持股保持9.87%不变但表决权同步保留 [5] - 南通泰达和南通泰然持股比例维持3.66%但放弃表决权 广州轻工成为唯一新增股东 [5] 交易双方背景 - 广州轻工为广州市属国企 拥有555电池、浪奇洗衣液等老字号品牌 控股红棉股份(原广州浪奇) 本次交易将使泰慕士成为其第二家上市公司 [6] - 泰慕士成立于1992年 2022年上市 主营针织面料及服装代工 年产能达6000吨面料和2000万件服装 客户包括迪卡侬、安踏、波司登等 [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7.42亿元 2023年增至9.08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从7684.67万元下滑至7038.01万元 [6] 股价异动情况 - 公告前一日(6月11日)早盘涨停 公告当日(6月12日)开盘涨停后大幅回落 [1] - 此前4月9日至18日股价累计涨幅超100% 从14.66元飙升至29.70元 [7]
广州轻工独家回应“入主泰慕士”:泰慕士将成轻工集团纺织服装板块唯一上市平台
广州日报· 2025-06-12 11:28
广州国资拟入主泰慕士 - 广州轻工集团拟通过股份转让成为泰慕士控股股东 持股比例达29 99% [2][3] - 交易完成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将成为泰慕士实际控制人 [3] - 交易价格及主要条款尚未最终确定 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3] 战略合作背景与目标 - 合作是广州轻工集团落实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及制造业立市要求的具体实践 [2] - 泰慕士将成为广州轻工集团纺织服装产业板块唯一上市平台 [2] - 双方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业务重构 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业务协同规划 - 广州轻工集团将利用渠道网络为泰慕士拓展市场空间 优先倾斜商业机会与订单资源 [2] - 借助集团品牌影响力及纺织公司链主优势 提升泰慕士国内外品牌知名度 [2] - 计划联合策划广东时装周等营销活动增强市场竞争力 [2] 公司基础信息 - 泰慕士成立于1992年 主营针织面料及服装研发生产 客户包括迪卡侬 森马 安踏等知名品牌 [3] - 广州轻工集团为广州市属工贸合一企业 广州市政府持股90 03% 广东省财政厅持股9 97% [3]
泰慕士连续股价拉升,广州国资拟入主
广州日报· 2025-06-12 09:38
股权转让与控股变更 - 泰慕士控股股东如皋新泰拟向广州轻工转让29.99%无限售流通股,若完成将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州轻工和广州市人民政府 [2] - 公告发布当日(6月11日)公司股价涨停至24.16元/股(+10.02%),次日继续高开至25.00元(+3.48%) [2] 公司基本面 - 泰慕士主营业务为针织面料与服装的研发生产,主要客户包括迪卡侬、森马服饰、安踏等知名品牌 [2]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18亿元(同比-11.12%),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29.32%) [3] - 2023年全年营收9.08亿元(同比+13.61%),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7.96%) [3] 收购方背景 - 广州轻工集团为广州市属大型工贸企业,历史可追溯至1950年,现整合近10家大型企业,横跨20多个行业 [3] - 广州市人民政府持有广州轻工90.03%股权,广东省财政厅持有9.97%股权 [3]
广州轻工拟受让泰慕士29.99%股权,“强强联合”共创纺织产业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08:3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泰慕士控股股东如皋新泰拟向广州轻工转让29.99%无限售流通股 原实控人表决权比例降至19.74% 交易完成后广州轻工将成为新控股股东 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目前双方仅签署《股权转让意向协议》 正式协议需取决于尽职调查及后续协商谈判 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4] 公司基本面 - 泰慕士是专业针织面料及服装研发生产企业 拥有纵向一体化产业链 覆盖面料开发至成衣缝制全流程 具备柔性生产能力 客户包括迪卡侬 森马 安踏等知名品牌 [2] - 2024年营业收入9.08亿元(同比+13.61%) 归母净利润7038.01万元(同比+7.96%) 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 [3] - 公司技术储备深厚 多项面料技术获国家级奖项 建成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3] 收购方背景 - 广州轻工是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 以日用消费品为主体 旗下纺织公司成立于2003年(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 开创国企改革先河 [3] - 广州轻工当前以"供应链集成服务"和"纺织服装"为双主业 在纺织服装领域具备品牌 渠道 运营优势 [3] 协同效应预期 - 本次股权转让有望实现技术 品牌 客户资源 销售渠道的协同 形成"强强联合"发展格局 [3]
老凤祥(600612):黄金珠宝板块火热之下关注变化中的老品牌
东方证券· 2025-06-11 21: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调整盈利预测并引入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86、3.30和3.75元,给予2025年22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62.92元 [3][8] - 2024年公司业绩下滑,2025年公司在多方面积极变革,国企改革取得进展,虽金价上涨有压力,但公司变革未被市场充分认识,后续值得期待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86、3.30和3.75元(原25 - 26年为4.37和4.88元),给予2025年22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62.92元,维持“买入”评级 [3][8] - 给出公司2023A - 2027E主要财务信息,包括营收、利润、毛利率等指标及同比变化 [3] 前期业绩回顾 - 2024年实现收入567.9亿,同比下滑20.5%,归母净利润19.5亿,同比下降11.9%;25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1.6%和23.6% [7] - 核心产品珠宝首饰销售下降19.3%是业绩下降主因之一,截至2024年底营销网点5838家,全年净减少156家 [7] 2025年公司变化 - 线上方面,老凤祥天猫官方旗舰店1月开业,年内将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7] - 5月与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迈巴赫奢侈品亚太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 - 5月圣斗士星矢系列产品上市,年轻化和IP化继续推进 [7] 国企改革进展 - 在第三轮(2023年度)国资改革“双百”行动专项评估中被评为优秀企业 [7] - 截至2024年底,股份公司及下属37家法人企业、3家独立核算部门实现职业经理人制度全覆盖 [7] 行业可比公司估值 - 列出周大生、潮宏基等多家可比公司2024A - 2026E每股收益和市盈率,调整后2025E平均市盈率为22 [9]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给出2023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预测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10]
珀莱雅: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多品牌美妆龙头-20250611
东方证券· 2025-06-11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格112.78元,2025年6月11日股价为85.18元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两大主力品牌竞争力强,主品牌珀莱雅在天猫美妆618第一阶段排全行业第1,抖音5月美容护肤品牌榜排第3,彩妆品牌彩棠5月抖音彩妆领域排名第5,较去年同期第16名明显提升 [8] - 公司是国货美妆中多品牌布局完善的集团之一,旗下有7大差异化品牌,覆盖多赛道,也是首个破百亿收入的国货美妆公司 [8] - 市场担心二代接班的短期磨合和经营前景,但未认识到变革对公司长期发展的正面影响,今年公司产品推新节奏加快、加码研发投入、加快数字化建设 [8] - 公司未来发展壮大除做好现有业务,出海和并购是必经之路,公司正考虑通过巴黎分公司实施海外并购进军新领域 [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4.56、5.36和6.06元,DCF目标估值112.78元 [3][9]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9.05亿、107.78亿、123.39亿、140.72亿、155.77亿元,同比增长39.5%、21.0%、14.5%、14.0%、10.7% [3] - 2023 - 2027年营业利润分别为15.03亿、18.90亿、22.00亿、25.84亿、29.23亿元,同比增长42.1%、25.8%、16.4%、17.5%、13.1% [3] - 2023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94亿、15.52亿、18.06亿、21.22亿、24.01亿元,同比增长46.1%、30.0%、16.4%、17.5%、13.1% [3]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69.9%、71.4%、72.5%、72.7%、73.0%,净利率分别为13.4%、14.4%、14.6%、15.1%、15.4% [3] - 2023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0.3%、31.8%、28.1%、24.9%、22.3% [3]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40.11亿、40.82亿、59.39亿、78.88亿、101.51亿元 [11] - 2023 - 2027年存货分别为7.97亿、6.61亿、7.28亿、8.23亿、9.03亿元 [11]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55.45亿、56.13亿、76.46亿、98.11亿、122.58亿元 [11]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销售费用分别为39.72亿、51.61亿、59.48亿、67.54亿、74.77亿元 [11] - 2023 - 2027年管理费用分别为4.55亿、3.66亿、4.19亿、4.78亿、5.29亿元 [11] - 2023 - 2027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74亿、2.10亿、2.41亿、2.75亿、3.04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4.69亿、11.07亿、18.57亿、21.69亿、24.61亿元 [11] - 2023 - 2027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4.76亿、 - 12.65亿、 - 2.52亿、 - 2.52亿、 - 2.52亿元 [11] - 2023 - 2027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4.60亿、 - 7.58亿、2.52亿、0.33亿、0.54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9.9、25.0、22.2、22.2、21.9 [11] - 2023 - 2027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3、3.9、4.9、4.9、4.9 [11] - 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9.9%、27.1%、22.0%、18.8%、16.2% [11]
汕头市前4月加力提速推进产业扩量提质和集聚发展,2226个项目总投资超248亿元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17:44
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汕头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推进产业扩量提质和集聚发展 [1] - 前4月全市2226个备案投资项目总投资超248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1] - "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规上企业数占全市70.5%,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5.9% [2] 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6.0%,增长11.8% [2] - 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18.5% [2] - 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3.9% [2] - 纺织服装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26.2%,支撑作用明显 [2] - 玩具创意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8.4% [2] - 大健康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2.9% [2] 产业投资情况 - 前4月第二产业累计投资149.31亿元,占总投资60%,其中工业投资117.24亿元,占47.1% [3] - 第三产业累计投资98.62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33.22亿元,生活性服务业65.40亿元(同比增长42.5%) [3] - 电商直播类项目备案投资超4亿元,超过去年同期 [3] - 潮南区备案投资项目数最多(843个),潮南区、龙湖区、潮阳区、华侨试验区投资额领先(50.97亿元、45.48亿元、32.28亿元、31.63亿元) [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1至4月全市产业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3.43亿元 [4] - 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传统产业升级工程、生物产业工程、新材料产业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超过时序进度 [4]
年中展望 | 星火燎原(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6-11 09:58
经济转型新阶段 - 2022年以来经济转型进入新阶段,地产链条对经济贡献趋势性下行,地产基建相关行业增加值增速降至2%以下甚至负增长,非地产基建相关行业增速保持在5%-6% [7][13] - 转型压力集中在终端需求,导致PPI承压同时CPI表现更弱,中下游产能利用率降至73.5%-73.6%,低于上游79% [13][17] - 外贸板块内卷加剧,固定资产周转率从3以上大幅下滑至2.5,规模以下从业人员占比明显上升 [13][20] 政策框架革新 - 2024年9月底政策框架全面优化启动,赤字率首次突破3%达到4%,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超1.6万亿元 [35][37][39] - 新政策更注重高质量发展,聚焦高水平开放、"双循环"互促、自主创新驱动,手段上兼顾长短期平衡 [3][122] - 政策着力点从"投资驱动"转向"以人为本",2025年社保就业、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支出新增规模显著提升 [132][135] 产业结构蜕变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升至16.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达10%,接近地产产业链14%的占比 [42][45] - 汽车产业从"进口组装"转向零部件国产替代和整车出口,手机行业加工贸易占比从80%以上降至50% [65][67] - 低附加值行业出口占比下降,纺织服装从15.5%降至10.4%,而新三样、机械设备等占比从1.3%、8.1%升至7.3%、10% [76] 消费与服务转型 - 2025年居民出行意愿指标显示短周期信心筑底,服务消费占比每年提升约0.6%,悦己消费等新形式涌现 [53][55][3] - 服务业存在严重供给不足,文体娱、教育、卫生行业就业占比分别偏离历史趋势线6、2.8、1个百分点 [164][166] - 生活性服务业投资累计增速超10%,政策或通过扩大开放提升服务业"可贸易属性",当前服务贸易仅占GDP5.3% [139][145][171] 外部环境影响 - 对美出口占比从19.1%降至14.2%,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从28.4%提升至36.6% [83][85] - 高附加值行业对美出口占比达47%,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消费电子等具有"难替代性"的领域 [106][116] - 关税2.0冲击弹性降至0.3倍以下,显著低于1.0时期的2倍弹性,对出口影响可控 [117]
出口回落的3个因素与关税微观影响的4条线索
2025-06-10 23:26
出口回落的 3 个因素与关税微观影响的 4 条线索 20250610 摘要 美国关税对中国出口产生滞后影响,尤其对美出口大幅下降约 35%,但 中美会谈后影响减弱,机电产品单价有所改善,盈利有望修复。 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逆势高增,表现优于越南、韩国等电子贸易经济体, 反映电子链条强劲的抢出口需求,需关注后续节奏扰动。 中国对美国消费品出口敏感度较高,中间品因前期经验和政策扶持具备 韧性。新优势产业如锂电池、新能源车对美出口逆势上涨。 5 月中国商品结构变化受机电品类、跨境电商品类及仿制鞋包影响,跨 境电商受需求走弱影响,新优势产业如船舶、集成电路及汽车链条外需 走强。 中国集成电路及电子产品在全球市场表现出逆势高增长,反映全球技术 革命驱动下电子业投资及贸易冲击较低,需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节奏扰 动。 5 月中国进口受能源及矿产相关资本品需求走弱拖累,东盟、非洲等经 济体下行明显,机电品类,特别是中国台湾的集成电路需求是主要支撑。 关税缓和信号和全球制造业 PMI 企稳缓解外需收缩压力,中美经贸会谈 推进有望进一步缓解关税紧张局势,但贸易形势仍具不确定性。 Q&A 5 月份中国进出口数据表现如何?有哪些主要因素影 ...
5月通胀数据解读:5月价格趋势“不变”背后的潜在变化
华创证券· 2025-06-10 17: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PPI环比降幅与4月一致,CPI同比降幅也保持不变,但剔除油价、食品等供给因素影响后,总体价格趋势“不变”背后结构上出现边际新变化 [1][9] - PPI方面,剔除油价拖累后基于贸易的拖累效应有所缓解,出口型行业价格改善,耐用消费品制造业价格回升 [1][9][11] - CPI方面,食品表现好于季节性,但核心消费品价格上涨动能继续减弱,关注新一轮促消费政策启动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5月价格趋势“不变”背后的潜在变化 - PPI环比降幅保持为 -0.4%,剔除油价0.2个百分比的拖累后基于贸易的拖累效应有所缓解 [1][9] - 出口型行业的PPI对贸易环境敏感,5月中美贸易会议取得进展后价格边际改善,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月价格上涨0.1%,纺织服装、服饰业5月价格上涨0.2% [1][9] - PPI耐用消费品制造业价格有所回升,5月环比上涨0.1%,同比降幅由4月的3.7%收窄至3.3% [11] - CPI方面,食品表现好于季节性,但核心消费品价格上涨动能继续减弱,与居民中长期收入挂钩的房租、家具、汽车价格仍在回落,目前核心消费品对CPI已连续2个月转为拖累,关注后续或迎来新一轮促消费政策启动 [13] 5月CPI:食品和旅游表现好于季节性,但受油价拖累环比继续下行 食品项:鲜菜主要是拖累项,但受牛肉、鲜果、水产支撑表现好于季节性 - 5月CPI食品项环比回落至 -0.2%附近、强于季节性,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 [19] - 畜肉价格的影响相互对冲,牛肉价格上涨1.3%,猪肉价格下降0.7%,整体畜肉类价格小幅下降0.2%,对CPI影响有限 [19] - 生鲜价格回落,鲜菜价格下降5.9%,鲜果、淡水鱼和海水鱼价格分别上涨3.3%、3.1%和1.5%,生鲜价格影响CPI下行约0.03个百分点 [19] 非食品项:油价、耐用消费品、房租是主要拖累项,旅游价格超季节性上行 - 5月CPI非食品项环比超季节性回落至 -0.2%,影响CPI下降约0.16个百分点 [23] - 能源方面,油价下跌,CPI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下跌3.7%,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 [23] - 核心消费品方面,衣着是主要支撑项,衣着价格季节性上涨0.6%,家用器具价格下降1.1%,交通工具价格下降0.4%,核心消费品影响CPI下行约0.03个百分点 [24] - 服务方面,出行相关价格存在韧性,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4.6%和0.8%,租赁房房租环比下降0.1%,5月服务价格在0附近,对CPI影响较为有限 [25] 5月PPI:油价拖累增加,出口行业价格降幅收窄,环比维持 -0.4% 整体 - PPI环比降幅维持在 -0.4%附近,主要受生产资料拖累,生活资料表现改善 [30] - 5月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6%( -0.1pct),采掘工业价格下降2.5%( -0.4pct),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0.9%( +0.1pct),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3%( -0.1pct),合计影响P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 [30] - 下游的生活资料价格由负转平,食品价格下降0.1%,衣着价格上涨0.2%,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上涨0.1% [30] 分行业 - 工业生产者行业中价格下降的行业数量仍在三分之二附近,5月公布PPI的30个行业中下跌的行业数量为20个,价格持平的数量为5个,价格上涨的行业数量为5个 [31] - 拖累项包括原油产业链(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6%等)、建材相关价格(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均下降1.0%)、煤炭、燃气等能源价格(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0%等) [36][37] - 支撑项包括汽车、机电等出口相关行业(汽车制造业价格由下降0.5%转为持平,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上涨0.1%)、有色行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涨0.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降幅可控、为 -0.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