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母机
icon
搜索文档
资本市场要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赋能
新华网· 2025-08-12 14:25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关键核心技术发展 - 中国经济安全全面加强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5G、基础软件、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加快步伐 [1] - 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撑 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1] 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赋能 - 科创板上市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特别是在"硬科技"领域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1] - 创业板在2021年实现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 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板块集聚效应显著 新能源板块汇集了上游锂电资源、中游电池研发及下游汽车制造全产业链领军企业 [2] - 北交所上市公司创新驱动作用增强 2021年研发支出合计30.4亿元 研发强度达4.7% 是规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3倍 [2] 资本市场支持机制与发展方向 - 资本市场通过支持相关企业融资解决资金问题 提高企业扩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2] - 通过资本搭桥引导创投机构在重要产业创新领域发力 提供更多稳定、高效的资金支持 [2] - 标杆性企业初步形成聚集效应 主阵地作用持续有效发挥 [2]
北戴河专家休假中的产业信号——政策周观察第42期
一瑜中的· 2025-08-11 23:17
政策动态 - 8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慰问北戴河暑期休假专家,活动主题为"建功新时代",涵盖高科技、哲学社会科学及基础研究领域的青年人才,涉及量子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 [2][7][8] - 8月5日,国办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执行,预计首学期惠及1200万人,财政新增支出200亿元,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80%、中部60%、东部50%) [2][10][11] - 8月5日,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产业链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强调金融机构需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 [2][10][12] 基础设施建设 - 8月6日,交通运输部等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其中2024年计划13万公里,2025年计划10万公里 [3][10] 产业支持方向 - 金融政策重点支持的制造业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 [12] - 新兴产业融资支持范围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 [12]
【上证固收】美联储转鸽,A股有望保持高风险偏好
搜狐财经· 2025-08-11 22:18
■ 主要观点 美股上涨,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与恒生指数上涨。 过去一周(20250804-20250810),纳斯达克、标普500指数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分别变化3.87%、 2.43%与1.35%,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指数变化4.25%;同时期恒生指数变化1.43%。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上海证券研究) A股普涨,成长、蓝筹均上涨。 过去一周(20250804-20250810)wind全A指数上涨1.94%,中证A10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 中证2000与wind微盘股分别变化1.11%、1.23% 、1.78%、2.51%、3.54%与4.49%。 从板块风格看,沪市中蓝筹、成长均上涨:上证50与科创板50分别变化1.27%与0.65%;深市蓝筹、成 长同样均上涨:深证100与创业板指数分别变化0.69%与0.49%;北证50指数变化1.56%。 大多数行业上涨,有色、机械与国防军工领涨。 从行业表现看,30个中信行业28个行业上涨,2个行业下跌。领涨的行业为有色、机械与国防军工,周 涨幅大于5%。 从ETF表现来看,黄金股、卫星、机器人、矿业、游戏、有色金属、军工、稀土、工业母 ...
重大战略!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20:39
核心观点 - 《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18条针对性支持举措,旨在为新型工业化注入金融"活水",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13] - 政策强调金融工具协同发力,包括加大中长期资金支持、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强化资本市场作用等,以破解制造业融资难题 [13][14][15] - 资本市场被定位为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平台,通过提供长期资金、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企业治理提升等方式发挥作用 [19][21][22] - 投资端改革和长周期考核机制将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解决其研发周期长、早期资本不足等痛点 [24][25][26][27] - 政策强调防止"内卷式"竞争,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转向高端化、差异化发展 [32][33][34][35] 金融支持路径 - 首次系统提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路径,明确"投、贷、债、股、保"五大金融工具协同发力 [14] - 聚焦制造业中长期融资难点,推动政策性金融与市场化机制双轮驱动 [14] - 强调多层次资本市场工具运用,包括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多平台接力支持 [14][21] - 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13] - 加强政银企对接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3] 资本市场作用 - 资本市场具备"长周期、低成本、重创新"特性,是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平台 [21] - 提供"长钱"和"耐心资本",解决技术密集型企业长期资金需求 [21] - 构建多层次股权融资体系,满足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周期资金需求 [21] - 通过价格发现和信息披露功能,精准引导资金流向"卡脖子"环节 [21] - 推动企业规范治理和信息透明,提升与国际接轨能力 [21] 投资端改革 - 推进投资端改革,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改变"重短期、轻长期"的激励导向 [25] - 建立与未来产业发展周期匹配的考核评价机制,从"看利润"转为"看战略方向、看技术突破" [25] - 降低机构短期业绩压力,鼓励对未来产业的长期投资 [29] - 对新兴产业盈利指标考核更为宽容,更看重研发投入、技术转化等指标 [31] - 政府基金、险资等通过"耐心资本"支持未来材料、空间技术等领域 [29] 产业发展趋势 - 新型工业化将呈现技术驱动型产业突破、传统产业深度重构、区域要素再配置三重结构性变革 [17] - 制造业金融结构将更合理,直接融资占比提升,金融资源向先进制造业倾斜 [17] - 高端制造智能化主导,传统产业加速向智能工厂、数字生产线转型 [18] - 绿色金融工具助力企业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18] - 金融资源引导产业在"沿海—中部—西部和东北部"梯度分布,增强产业辐射能力 [18] 投资机会 - 重点关注国产替代空间大、技术进步明显的产业,如创新药、算力、AI应用、物联网等 [41] - 高端制造与智能装备领域是重中之重,包括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 [42]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具有长期成长空间 [43] - 数字基建领域如5G、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将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42] -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集群与特色产业集群值得关注 [42]
图解:七部门联合发文 推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02
政策框架 - 七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提出18项针对性支持举措 [1][2] - 目标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 [4] - 坚持分类施策 有扶有控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防止"内卷式"竞争 [4] 科技创新支持 - 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优化金融政策工具 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 [5] - 为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5]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 并购重组 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5]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 [6] - 鼓励创业孵化机构探索直投 基金 物业租金作价入股等模式投资在孵企业 [6] 产业链支持 - 支持龙头企业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 [7] - 支持矿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提下加快重要矿产增储上产 [7] - 推动资金链与产业链对接 支持产业合理布局 [11] - 支持企业征信机构打通大型制造业企业 仓储物流业等产业链数据 [11] 传统制造业升级 - 优化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 加大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融资支持 [9][10] - 加强债券品种创新 支持技改升级 智能工厂建设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10] - 强化融资增信服务 全面推行创新积分制 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10] 绿色与数字金融 - 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 银行支持高碳行业符合绿色低碳技术改进方向的项目 [10] - 加大对环保节能节水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低碳等领域的投入 [11] - 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11] - 推动银行建设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 实现结算融资现金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11] - 探索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供应链脱核模式 [11] 金融资源保障 - 银行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 在经济资本配置等方面加强资源保障 [12] - 加强各类金融工具联动配合 推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 [12] - 鼓励金融机构招收引进具有先进制造业及相关科技领域专业背景的人才 [12] - 鼓励金融机构向重点产业链骨干企业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派驻金融专员 [12] 政策协同 - 在融资授信上市审核监管考核中纳入产业政策标准 [12] - 在项目评审企业培育中纳入金融指标 [12] -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贴息政策 [12] - 完善地方政策配套机制 建立地区重大产业融资对接机制 [12]
A股“三连涨” 沪指周三续创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9:08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633点涨幅0.45% 深证成指报11177点涨幅0.64% 创业板指报2358点涨幅0.66% [1] - 沪深两市成交总额约17341亿元人民币 较前日放量约1380亿元人民币 [1] - 三大股指实现三连涨 上证指数站稳3600点并刷新年内高点 [1] 板块表现 - PEEK材料概念板块单日上涨5.79% 机器人执行器板块上涨4.03% 工业母机板块上涨2.53% [1] - 新型工业化相关题材股走强 包括PEEK材料/机器人/工业母机等领域 [1] 政策驱动 - 央行与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1]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制造业产业链 [1] - 政策引导银行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1]
七部门金融新政支持新型工业化 中长期融资力挺硬科技攻坚
第一财经· 2025-08-06 21:21
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 新型工业化强调创新驱动、质量提升、智能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与传统工业化依赖劳动力、资本和资源大规模投入的模式不同[1][3] - 2022年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2024年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3] 金融支持政策框架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18条支持举措,明确到2027年建立成熟金融体系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1][4] - 政策构建全覆盖、差异化、专业性金融服务体系,形成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清晰路径,建立长效机制[3][4] - 金融体系将联动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工具,提升制造业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股权融资水平[4] 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等产业链技术攻关[6] - 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企业将获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7] - 绿色金融将聚焦环保、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推动绿色工厂转型升级[7] 科技金融与中小企业服务 - 金融机构需打造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扩大科技贷款投放,加大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力度[5] - 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高中小企业服务效率,提供应收账款、存货等场景化融资[10] - 2025年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截至2025年6月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贷款合同金额达1.9万亿元[11] 市场数据表现 - 2025年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 - 上半年A股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12]
事关创投,央行等七部门重磅发布18条意见
FOFWEEKLY· 2025-08-06 18:35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出台18条意见 从五个方面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 [1] - 目标到2027年建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1] - 强调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金融工具联动衔接 提升服务适配性 [1] 支持产业科技创新和供应链韧性 - 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攻关 包括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八大重点领域 [1] -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激励作用 引导银行提供中长期融资 [1] - 引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1] - 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合作 探索多样化融资服务模式 [1] 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引导银行优化授信政策 支持传统制造业三化转型和品牌建设 [2] - 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金融支持 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服务提供商 [2] - 强化数字基础设施融资支持 包括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2] - 运用REITs、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 [2] 产业布局优化措施 - 提升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灵活性 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2] - 推动大型银行优化跨区域授信管理 加强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 [2] 金融机构能力建设 - 要求金融机构将服务新型工业化纳入长期战略 [3] - 根据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营方向 加大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支持 [3] 政策协同与实施成效 - 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工具等货币政策支持重点领域 [3]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促成1.2万亿元融资 企业平均获3400万元 [4] - 上半年A股为工信领域企业募资1488亿元 同比增长51.6% [4] 未来工作重点 - 完善重点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 [5] - 深化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完善产融合作平台功能 [5] - 推动66个试点城市先行先试 打造金融支持制造业试验田 [5]
工业母机概念上涨2.69%,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6:39
工业母机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6日收盘,工业母机概念板块上涨2.69%,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8位,板块内94只个股上涨 [1] - 华东数控、博杰股份、国机精工涨停,恒而达、纽威数控、宇晶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3.44%、12.19%、7.72% [1] - 欣天科技、易天股份、弘元绿能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73%、1.52%、1.49% [1] 板块资金流动 - 工业母机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9.43亿元,其中67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 [2] - 巨轮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入3.66亿元居首,双林股份、华东数控、拓斯达分别净流入2.61亿元、2.13亿元、1.33亿元 [2] - 华东数控、巨轮智能、力星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52.98%、14.09%、13.24% [3] 个股资金流入详情 - 巨轮智能换手率15.62%,主力资金净流入3.66亿元 [3] - 华东数控涨停,换手率12.16%,主力资金净流入2.13亿元 [3] - 恒而达上涨13.44%,换手率13.94%,主力资金净流入2900.13万元 [4] - 纽威数控上涨12.19%,换手率5.90%,主力资金净流入1702.68万元 [5] 板块相对表现 - 工业母机概念涨幅2.69%,在概念板块中排名第8,同期PEEK材料概念涨幅5.97%居首 [2] - 辅助生殖概念跌幅1.60%居跌幅榜首,细胞免疫治疗、肝炎概念分别下跌1.55%、1.54% [2]
A股收评:三连涨!沪指逼近上周最高点,军工、PEEK材料、机器人板块走强
格隆汇· 2025-08-06 15:1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继续上涨,沪指涨0.45%报3633.99点,深证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0.66%,均录得日线3连涨 [1] - 全天成交1.7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量1434亿元,全市场超3300股上涨 [1] - 中证1000指数涨1.09%,中证2000指数涨1.19%,表现优于大盘 [1] 行业板块表现 领涨板块 - 军工板块全天强势,内蒙一机、捷强装备及中国船舶等近十股涨停 [1] - PEEK材料、机器人板块继续活跃,中欣氟材、新瀚新材等多股涨停 [1] - 橡胶制品板块走高,华密新材30%涨停 [1] - 液冷概念拉升,科创新源20%涨停 [1] - 航天军工板块5日涨幅达4.44%,资金净流入2.789亿元 [2] - 煤炭板块5日涨幅2.35%,工业机械板块5日涨幅2.23% [2] 领跌板块 - 医药板块全线走低,肝炎概念、中药、CRO及创新药等方向领跌 [1] - 奇正藏药、瀚宇药业领跌医药板块 [1] - 西藏板块下挫,西藏天路、西藏旅游双双跌停 [1] - 化学制药、生物疫苗、医疗器械及旅游酒店等板块跌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军工板块:内蒙一机、捷强装备、中国船舶等涨停 [1] - 新材料板块:中欣氟材、新瀚新材涨停 [1] - 橡胶制品:华密新材30%涨停 [1] - 液冷概念:科创新源20%涨停 [1] - 医药板块:奇正藏药、瀚宇药业领跌 [1] - 西藏板块:西藏天路、西藏旅游跌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