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资

搜索文档
固收深度报告20250520:债券“科技板”见微知著:从案例盘点看何种城投主体正在发行科创债?
东吴证券· 2025-05-20 14: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业类主体在科创债市场参与度显著高于城投类主体,城投类主体发行科创债募资用途以偿还有息债务为主,信用资质优良、市场化程度高、“335 指标”契合度高或成城投类主体可发行科创债核心特征 [1][3] - 外部评级达 AAA 级、行政级别在地市级及以上且地处省内核心城市的城投平台,若业务领域承担较多科创孵化任务或主管区域市政服务和城市大基建项目,且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控制在一定水平内,以科创债作为新增融资渠道可行性有望大幅增加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类主体在科创债市场的参与度显著高于城投类主体 - 当前产业类主体占据我国科创债发行主导地位,2023 年 10 月至 2025 年 4 月末发行的 1805 只、规模达 1.8 万亿元科创债中,城投类主体发行数量仅 40 只、占比 2.22%,规模 469.60 亿元、占比 2.61% [9] - 城投类主体参与度低,一是业务与科技创新属性关联度不高、符合发行标准项目有限,二是化债政策下新增发债受限 [9][10] - 城投类主体更倾向选择科创公司债融资,观察期间 931 只科创票据中城投类主体发行 4 只、占比不足 1%,874 只科创公司债中城投类主体发行 36 只、占比 3.87% [11] 城投类主体发行科创债募资用途以偿还有息债务为主 - 2023 年 10 月至 2025 年 4 月末城投类主体发行的科创债募资用途分三类:置换自筹资金等 11 只、规模 150 亿元,置换科技创新领域投资支出 5 只、规模 42 亿元,偿还有息债务 24 只、规模 277.02 亿元 [3][23][24] - 置换科技创新领域投资支出与“科创”概念相关度更高,偿还有息债务相关度较低 [3][24] 从定性、定量双重角度探究可发行科创债的城投平台共性 - 2023 年 10 月至 2025 年 4 月末 40 只科创债来自 14 家城投类主体,以“335 指标”衡量关键财务数据 [33] - 各平台情况: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业务多元、市场化,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高等;中山投资控股集团业务涉民生,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低等;山东铁路发展基金参与铁路建设,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等;江苏交通控股构建四大板块产业布局,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高等;四川发展(控股)布局多领域,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高等;广东南海控股从事公用事业,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等;昆山创业控股业务覆盖多领域,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高等;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以轨道交通为核心,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等;江西省交通投资从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等;珠海市高新建设承担园区建设运营,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等;杭州市水务集团从事水务业务,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等;青岛水务集团负责水务项目,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高等;宁波前湾产业集团业务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低等;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承担多项职责,与地方政府业务往来中低等 [35][37][40] - 可发行科创债的城投类主体核心特征:平台资质上,14 家平台外部评级高、多数为 AAA 级,省级和地市级居多;业务领域上,主营业务围绕产业投资等,兼具政策导向性和市场化属性;关键财务数据上,多数平台至少满足“335”标准 1 项,对地方政府回款依赖低或盈利能力独立的平台更易发行 [77]
数字赋能新范式:半岛港湾重构政企联动下的企业增长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5-15 14:11
政企合作模式转型 - 公司创新构建"科技+产业+金融"三位一体的赋能体系 以政企联动数字化合作为突破口 推动地方平台公司突破发展瓶颈 形成可复制的产业升级路径 [1] - 该模式重构政企银协同生态 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区域经济内生动力 成为新时代政企合作的标杆范式 [1] 战略布局与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产业投资与金融服务双轮驱动模式 聚焦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交叉领域 通过代运营 联营等方式培育核心技术企业 [3] - 金融服务作为杠杆 整合多元金融资源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 通过资本纽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整合 [3] - 以贸易信息化平台与大数据中心为支撑 动态监测行业趋势与企业经营 实现投资决策与金融服务的精准匹配 [3] 数字化解决方案 - 推出"政企联动数字化合作"方案 搭建贸易信息化平台与大数据中心 实现政策资源 企业需求与金融产品的精准对接 [4] - 运用区块链 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产业数字孪生"系统 实时监测企业经营数据 供应链网络与市场风险 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 - 联合金融机构开发定制化金融产品 破解企业资金难题 [4] 协同生态构建 - 推动政企银协同生态建设 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 技术中台建设与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助力企业向智能化管理跃迁 [6] - 联合金融机构开发基于产业数据的信用评估模型 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6] - 该模式已在全国多地形成示范效应 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消除政企银信息壁垒 [6]
政企联动:中星智昇集团构建产业升级“利益共享链”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5-13 15:32
公司战略模式 - 中星智昇集团构建"资金为纽带、数据为引擎、技术为支点"的政企协同新范式,突破传统产融合作的单向输血模式,形成"企业能级跃迁—产业生态进化—区域经济提质"的螺旋式增长链 [1] - 公司以数据资产为价值载体、智能平台为协作载体、前沿技术为创新载体,推动政企合作从"资源置换"升级为"价值共创",从"短期项目"进化为"长期生态" [1] 资金运作机制 - 通过"产业投资+资本赋能"双轮驱动,将资金要素转化为"价值枢纽",打通资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 [3] - 战略投资深度绑定产业链关键环节,为地方平台公司提供"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融资方案,并输出技术、渠道、数据等资源 [3] - 以供应链金融为纽带构建"数据增信"融资模型,大幅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 [3] 数据资产应用 - 打造贸易信息化平台与大数据中心作为政企协同的"数据中台",通过区块链实现跨领域数据确权与共享,将碎片化数据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可交易的产业数字资产 [4] - 平台智能分析引擎可动态生成区域经济活力指数、企业成长潜力图谱、产业集群风险热力图等决策模型,推动企业战略从"经验决策"转向"算法决策" [4] - 通过数据资产入表与交易,将地方平台公司的隐性价值显性化,推动其转型为"数据运营商" [4] 技术创新实践 - 运用区块链技术对电商供应链实施"基因级改造",构建可信供应链网络实现商品溯源、仓单质押、跨境结算全流程透明化 [6] - 将技术能力转化为覆盖产业链各环节的"数字金融链",包括订单融资、产能预售、动产质押、消费分期等服务,显著提升合作伙伴数字化运营能力 [6]
今年国办1号文件,震撼创投圈
投资界· 2025-01-08 09:40
新一页。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开年重磅一幕来了。 昨晚(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 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这是今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也是首个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指引文件。 《指导意见》涵盖政府投资基金设立、募资、运行、退出全流程,分八部分提出2 5条具 体措施。其中印象深刻的有: 首次对基金分类管理、分级管理提出明确要求;省市级政 府投资基金审批从严,县级政府应严格控制新设基金;明确建立健全容错机制,鼓励取消 基金及管理人注册地限制,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完善基金退出机制等。 至此,走过十余年井喷式生长的政府引导基金迎来崭新一页。 实行差异化管理机制 延长基金绩效评价周期 首先,《指导意见》提到,政府投资基金应明确基金定位——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 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按照投资方向,政府投资基金主要分为产业投资类基金和创业投资类基金:一方面,优化 产业投资类基金功能。重点投资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提升产业链供 应链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