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业

搜索文档
沪指重返3500点!这些方向开始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7-09 12:5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沪指时隔8个月重返3500点,午盘收于3507.69点,涨幅0.29%,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36%、0.8%,科创50指数小幅下挫0.35% [1] - A股半日成交额达9691.57亿元,市场交投活跃但未形成普涨格局 [1] -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0.74%至23970.39点,恒生科技指数显著下挫1.1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走低0.76%,半日成交1223.85亿港元 [1] A股行业表现 - 涨幅前五行业为农林牧渔(1.19%)、传媒、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和商贸零售 [2] - 农林牧渔领涨反映农业类资产关注度提升,传媒强势与暑期档影视活动升温及AI应用题材异动相关 [2] - 食品饮料受益于消费复苏预期,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0.1%、核心CPI回升至0.7% [2] - 电力设备上涨与新能源基建政策利好及景气度乐观判断相关,商贸零售上行映射线下消费回暖 [2] - 跌幅前五行业为电子、钢铁、基础化工、有色金属(下跌1.48%)及存储芯片相关领域 [2] - 有色金属调整与美国拟对铜加征50%关税消息直接关联,纽约期铜当日直线拉升17% [2] 港股行业表现 - 涨幅前三行业为医疗保健业(0.72%)、工业(0.35%)、能源业(0.25%) [3] - 医疗保健业上涨与创新药概念活跃相关,市场认为美国拟加征200%关税实际执行概率低 [3] - 工业板块温和表现或受"反内卷"政策及二手挖机出口带动的机械设备复苏预期支撑 [3] - 跌幅前三行业为原材料业(2.29%)、资讯科技业(1.59%)、地产建筑业(0.85%) [3] - 原材料业下挫与美国关税政策直接相关,有色金属指数当日下跌2.50% [3] - 资讯科技业承压延续全球科技行业供需失衡问题,地产建筑业走弱与部分成分股波动相关 [3] 市场特征与趋势 - A股呈现结构性行情,消费与部分科技板块表现较优,政策导向型及中报绩优方向受资金青睐 [4] - 港股更多受外部环境影响,科技与原材料板块压力较大 [4] - 短期市场热点集中于政策驱动、行业景气度改善及中报业绩线 [4] - 中期维度泛科技仍具备政策支持与全球技术创新红利,新消费和有色金属有望迎来机会 [4]
上半年港股结构性行情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7-02 05:04
港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累计上涨20.00%、19.05%、18.68%,恒生指数从年初19932.80点升至24072.28点 [2] - 港股12个行业板块中11个上涨,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资讯科技业涨幅居前,分别累计上涨47.43%、44.79%、30.48%,仅能源业下跌4.55% [2] - 医疗保健业中三生制药累计涨幅288.98%,资讯科技业中越疆涨幅146.62%,金融业中国泰君安国际涨幅211.87%,非必需性消费业中老铺黄金涨幅321.53% [3] IPO与再融资 - 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达1067.13亿港元,同比增长688.56%,位居全球首位 [1][4] - 宁德时代以410.06亿港元募资额成为全球最大IPO项目,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分别募资113.74亿港元、101.29亿港元,三家企业占港股总募资额58.6% [4] - 再融资规模爆发式增长,上半年达1436.89亿港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875.13亿港元 [3] 资金流动与政策 - 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7311.93亿港元,达去年全年的90.51%,成交额占港股总成交额53.19% [3][5] - 政策红利包括港股通标的扩容、优化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流程、《稳定币条例草案》通过等,带动金融、科技、医药行业估值修复 [4]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外资回流,流动性进一步宽松 [5] 行业与板块分析 - 医疗保健、资讯科技、金融、非必需性消费板块分别累计上涨47.43%、30.48%、24.96%、14.78%,结构性行情凸显 [3] - 产业升级推动盈利质量提升,如DeepSeek重构科技叙事、新消费"三姐妹"引爆消费升级、创新药出海热潮 [5] - 券商认为医药、黄金、新消费、金融和汽车板块上半年盈利情况较好 [5] 下半年展望 - 恒生指数市盈率PE(TTM)为10.68倍,绝对估值处于全球低位,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6] - 分析预计港股有望从结构性行情转向全面上涨,流动性宽松和外资回流将提供支撑 [7] - 科技板块估值压力释放后,港股或持续刷新年内高点,需关注三季度初可能的战术性调整机会 [7]
港股“狂飙”:南向资金创纪录涌入,机构押注科技、消费与红利资产
环球网· 2025-06-12 11:08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港股持续跑赢全球主要市场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均超21%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幅达22% [1] - 恒生指数成分股中近八成股票上涨 比亚迪股份累计涨幅超60% 腾讯控股涨逾25% 阿里巴巴-W涨超46% [1] - 医疗保健业涨幅高达50.54% 原材料业涨36.41% 资讯科技业涨28.32% 金融业和非必需性消费板块涨幅均超22% [1] 南向资金动态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额超6700亿港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截至6月11日累计净流入达6755.53亿港元 [1][3] - 机构预测下半年南向增量资金在2000亿-3000亿港元左右 全年累计流入可能超万亿港元 [3] 机构观点与驱动因素 - 中国宏观与市场环境中的结构亮点如稳定分红回报以及新消费 AI科技 创新药等成长主线使港股更具优势 [3] - 企业盈利韧性 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深化以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将支撑港股三季度震荡向上 四季度或迎来估值和盈利双重修复 [3] - 国内政策发力将驱动基本面修复 港股市场有望继续上行 下半年驱动主要来自盈利增长 [3] 投资方向建议 - 关注稳定回报(存款 国债 红利资产)和成长性回报(科技 新消费 创新药) [4] - 消费和科技为配置主线 看好互联网消费 医药 个人护理等大众消费品 以及港股硬科技 互联网及AI [4] - 红利板块被视为底仓配置 特别是有AI逻辑支撑的通信方向和大金融标的 [4] 一级市场动态 - 港股一级市场呈现回暖迹象 中资券商服务港股交易与香港财富管理需求有望提升 跨境理财通2.0升级将释放投资需求 [4]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2024.1.22-2024.1.28-20250610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6-10 10:10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中美关税摩擦缓和,结合政策加力预期,港股市场反弹,恒生综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2.20%/+2.16%/+2.25%,一级行业板块多数收涨,原材料业涨幅第一,医疗保健业第二 [5][15] - 截至本周末,恒生综指5年PE(TTM)估值分位点升至72.3%,估值略超5年均值 [5] - 基本面央行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宽松信号,资金面美联储降息预期承压,南向资金净流入下滑,市场整体偏观望 [5][47] - 板块配置看好汽车、消费等行业,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香港本地银行等红利股,回避对美业务敞口大的行业及公司 [5][47] 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港股市场本周走势回顾 - 本周中美关税摩擦缓和,政策加力预期下港股市场反弹,恒生综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2.20%/+2.16%/+2.25%,大盘价值风格表现较强 [15] 行业本周走势回顾 - 本周市场一级行业板块多数收涨,原材料业涨幅第一超5.5%,医疗保健业第二超4.0%,仅工业和电讯业收跌且跌幅在1%以内 [15] 港股市场估值水平 - 截至本周末,恒生综指的5年PE(TTM)估值分位点升至72.3%,估值水平略超5年均值 [5]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 周回购数据总汇 - 本周回购市场热度下降,回购公司数量58家较上周62家小幅下降,总回购金额52.3亿港元较上周62.0亿港元下降 [29] 回购金额前十大公司统计 - 本周腾讯控股回购25.0亿港元排第一,友邦保险回购14.1亿港元排第二,汇丰控股回购5.5亿港元排第三 [29] 分行业周回购统计数据 - 回购金额主要集中在金融和信息技术行业,其余行业分散;信息技术行业回购公司数量最多有16家,医疗保健行业第二有11家,工业行业第三有9家 [32] 南向资金走向统计 港股通本周前十大净买入公司 - 美团-W净买入56.20亿元,建设银行32.44亿元,石药集团25.61亿元等 [36] 港股通本周前十大净卖出公司 - 腾讯控股净卖出31.26亿元,盈富基金30.94亿元,小米集团-W23.74亿元等 [37]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跟踪与展望 基本面 - 港股市场整体盈利超80%来自中资股,与中国经济景气高度同步;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8.3,服务业PMI录得51.1,央行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等 [41] 资金面 - 港股资金面由机构和外资主导,需关注美国经济数据和美联储动态;美国多项经济数据有变化,多位美联储官员表态,5月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使降息预期承压 [42][47] 港股市场展望 - 基本面经济复苏内生动能弱,内需待政策托举;政策面货币政策宽松加码;资金面美联储降息预期承压,南向资金净流入下滑;情绪面市场偏观望;板块配置看好汽车、消费等行业及相关红利股,回避对美业务敞口大的行业及公司 [5][47]
港股交易热度持续高涨,业绩关注度逐渐提升
银河证券· 2025-02-25 13:09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交易热度持续高涨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累计上涨3.79%、6.03%和4.02% 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和电讯业领涨 涨幅分别为10.34%、8.81%和6.01% [2][8] - 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512.12亿港元 较上周上升294.41亿港元 为2021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11] - 恒生指数PE估值上升至10.33倍 处于2010年以来59%分位数 风险溢价率为5.26% 处于2010年以来12%分位 [16] - 配置建议关注科技板块、消费股和高股息策略 尤其关注AI应用落地和央企高股息标的 [45]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全球股指涨跌互现 港股领涨全球权益指数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累计上涨3.79%、6.03%和4.02% [5][8] - 行业层面7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上涨5个下跌 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和电讯业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10.34%、8.81%和6.01% 原材料业、能源业和地产建筑业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3.07%、2.45%和0.53% [8] 资金流动 - 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3358.83亿港元 较上周上升371.48亿港元 日均沽空金额为358.5亿港元 沽空比例日均值为10.66% 较上周上升0.74个百分点 [11] - 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为512.12亿港元 较上周上升294.41亿港元 为2021年3月以来最高 [11]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恒生指数PE为10.33倍 较上周五上升1.75% 处于2010年以来59%分位数 PB为1.1倍 处于2010年以来38%分位数 [16]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5BP至4.42% 港股风险溢价率为5.26% 为3年滚动均值-2.2倍标准差 处于2010年以来12%分位 [16] - 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上行6.54BP至1.72% 港股风险溢价率为7.96% 为3年滚动均值-0.6倍标准差 处于2010年以来77%分位 [24] -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下行1.54点至133.72 处于2014年以来52%分位数 AH股A股溢价率平均值为90% 较上周下行3.23个百分点 [27] 本周重要事件 国内方面 - 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华为、比亚迪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发言 [31]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32] - 1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 比上月增加1个 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7个 比上月减少2个 [32] -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4% 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 环比上涨0.1% 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 [32][33] -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0% 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 环比上涨0.1% 为2023年6月以来首次上涨 [32][33] -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6.0% 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2% 降幅与上月相同 [32][33] 海外方面 - 美联储1月会议纪要显示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之间 认为经济活动继续以稳健速度扩张 [42] - 特朗普表示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 高于目前的2.5% 并可能在4月开始对药品和半导体芯片行业征收25%关税 [44]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5000人至21.9万人 高于市场预期的21.5万人 续请失业金人数增至186.9万人 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44]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恒生科技指数涨至2022年1月21日以来高点 未来或面临调整和获利了结 带动市场高位震荡 [45] - 业绩超预期个股或迎来交易性行情 建议关注科技板块、消费股和高股息策略 [45] - 科技板块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下AI应用落地加快 有望从估值抬升阶段步入盈利兑现阶段 [45] - 国内扩内需、稳消费等政策刺激下港股消费股业绩有望大幅改善 [45] - 海外不确定因素扰动下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备吸引力 尤其是积极进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标的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