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搜索文档
北京这22家民营企业,如何成了“尖子生”
搜狐财经· 2025-09-05 07:24
北京民营企业500强整体情况 - 北京共有22家企业入围全国工商联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入围门槛为270.23亿元[1] - 企业呈现头部引领、梯队发展特征 其中营收超5000亿元企业1家 千亿级企业6家 其余企业均稳定在270-1000亿元区间[3] 行业分布与结构特征 - 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特征 行业分布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高度契合[3] - 形成数字经济领头羊与智能制造铁三角格局 涵盖传统IT设备至新能源汽车全产业布局 以及金融服务、居住服务、数字营销等多元化生态[3] - 数字经济支柱地位日益彰显 高端制造与先进服务业形成两翼支撑[3] 创新投入与研发强度 - 22家企业中研发投入超百亿企业有4家 百度、小米、理想汽车研发强度均超过5%[5] - 研发强度显著高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2.77%的平均水平[5] - 中关村示范区民营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6.8% 为全国平均水平2.4倍[7] 产业转型与战略布局 - 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深度融合 产业生态化与平台化发展趋势显著[5] - 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表现优异 推动北京形成高精尖产业结构[5] - 截至2024年底 北京培育2个万亿元级、5个千亿元级、8个百亿元级收入民营集团[5] 资源禀赋与政策优势 - 北京拥有92所高校和1000多家科研院所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持续人才供给[7] - 集中全国最优质金融资源 2024年民营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约占全国35%[7] - 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国际组织云集 使企业快速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机遇[7] - 实施1500余项营商环境举措 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前茅[7] 未来发展建议方向 - 构建全链条创新支持体系 设立民营企业创新基金支持中试环节和成果转化[9] - 扩大畅融工程覆盖面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9] - 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国际合作平台 推动自贸区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9] - 建立涉企政策一站式服务平台 完善政企沟通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9]
“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构建先进制造标准体系
央视网· 2025-09-05 07:0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等多个部门先后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国家智 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文件,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先进制造标准体系。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 肖寒:"十四五"以来,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相关国 家标准4000余项。团体标准总数的近20%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支撑现代化 产业体系建设。 其中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为指导并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期间我国牵头制定发布国际标准532项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9月4日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牵头制定发布的多项国际标准,助推了相关产业提升国际竞争 ...
市场监管总局:“十四五”加快构建先进制造标准体系
央视网· 2025-09-05 07:07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构 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以更优标准助力产业提质
期货日报· 2025-09-05 00:08
据新华社电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系统……近年来我国牵头制定了一系列先进制造 领域标准,在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实效。 市场监管总局4日举行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 理司司长肖寒介绍,先进制造领域标准是推动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于降低产业成 本、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国际贸易、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在引领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司长魏宏介绍,当前,以标准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制造业 智能化升级。例如,智能工厂建设导则、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智能工厂安全控制要求等标准为企业 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实施路径。 据统计,目前,我国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 工厂。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 50.2%,碳排放平均减少20.4%,提质增效降碳成效显著。 肖寒介绍,在推动产业国际化方面,标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宝馨科技:9月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1:49
公司动态 - 公司第六届第十七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3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审议关于参与苏州集萃智造机器人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暨对外投资的议案等文件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50亿元 [1] 业务结构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中智能制造占比92.76% 新能源占比7.24% [1]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35项中国汽车标准被多国采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20:40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35项中国汽车标准被多国采用 中新社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郭晨光4日在北京举行的 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标准化工作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目前,已有35项 中国汽车标准分别被智利、厄瓜多尔、尼日利亚等国家采用。 郭晨光在会上指出,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受到青睐,诸多贸易伙伴向中国提出采用中国 标准的需求。上述被多国采用的中国汽车标准内容覆盖安全、电池系统、充电装置等,有效服务电动汽 车国际贸易发展。 他介绍,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以标准"软联通"促进"硬联通"、增强"心联通"取得丰硕成果。其 中,先进制造标准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方面,通过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使用来统一技术规范。例如,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牵头制定的大规 模个性化定制、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工业网络总线等国际标准被世界多国采用,便利中国技术和大型成 套设备出口。 另一方面,通过推动中国标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标准的互认对接,支持产业国际化发展。例如,在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组建民机标准专题组,目前已完成307项中俄民机标准 ...
以更优标准助力产业提质——市场监管总局详解先进制造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成效
新华网· 2025-09-04 19:58
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系统…近年来我国牵头制定了一系列先进制造领域标准,在 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实效。 市场监管总局4日举行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 理司司长肖寒介绍,先进制造领域标准是推动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于降低产业成 本、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国际贸易、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题:以更优标准助力产业提质——市场监管总局详解先进制造领域标准体系建设 成效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我 国累计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 其中,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高质量参考;新能 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为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挥了重要 作用;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在防范非理性竞争、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 用。 据统计,目前,我国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 工厂。卓越级 ...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正牵头制定脑机接口相关国际标准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9:43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正牵头制定脑机接口相关国际标准 中新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 左雨晴) 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9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 布会,介绍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 业,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高 质量参考;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为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 产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在防范非理性竞争、促进产业高质量发 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团体标准总数的近20%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 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是国际标准助力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碳数据溯源、碳足迹核算等方面国际标准,统一国际量化口径 ...
新会员 | 东软载波:电力物联网龙头全面布局新能源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04 18:4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 2011年2月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83)[4] - 形成以智能制造为基础 集成电路设计为源头 新能源和数智化两翼齐飞的"3+1"产业布局[4] - 拥有8家子公司 3家分公司 在全国28个省份设有办事处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多项权威认定[4]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自1996年起研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0%以上[5] - 牵头起草电力线载波通信标准 推出国内首款载波电能表[5] - 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72项 在申请发明专利59项 实用新型专利112项 外观设计专利29项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116项 软件著作权登记596项[5] - 参与起草制定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等20余项[5] 业务布局与资质认证 - 获得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等多项专业资质[6] - 成为集技术研发 智能制造 工程设计 EPC总包和运行维护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6] 集成电路业务 - 深耕工业级高抗干扰MCU和SoC芯片设计二十余载[7] - 产品涵盖8位/32位通用与专用微控制器芯片 电力线载波芯片 无线射频芯片 电池管理芯片等[7] 新能源业务 - 布局发电 输电 变电 配电 用电全链条应用场景 提供全解决方案[10] - 采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分析 区块链 微服务等先进技术[10] - 围绕"源 网 荷 储"提供智能光伏 智能配电 智能用电 新型储能 智能微电网等全方位产品[12] - 自主研发储能型虚拟电厂 实现储能系统全流程优化管理[12] 市场拓展 - 成功中标国网用电信息采集全品类产品 跟进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技术迭代需求[16] - 实现智能微电网系统光储充一体化协同运营[16] - 海外业务拓展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海外应用在线数量超过1000万台[26] 数智化业务 - 融合多种通信方式 运用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搭建"AI+零碳"数智化平台[19] - 构建智慧园区 智慧社区 智慧医院 智慧校园等应用场景[19] - 智能照明系统可实现综合节能20%-75% 管理效率提升35%[19] 智能制造 - 制造中心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 支持高精尖电子产品及储能设备制造[22] - 通过自主研发MES系统实现与CRM ERP PLM等系统的全流程无缝对接[22]
“十四五”以来我国发布4000余项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04 16:37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4日讯(记者 佟明彪)"'十四五'以来,我们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重 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在市场监管总局 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这样介绍到。 以标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肖寒表示,先进制造标准是推动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于降低产业成本、保障产品质 量安全、促进国际贸易、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 供了高质量参考;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为增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在防范非理性竞争、促进产业高质 量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团体标准总数的近20%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 造领域,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国际标准工作方面,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航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