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

搜索文档
王瑞平:预计2030年全球汽车市场混动、电动、燃油三分天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10:57
全球汽车动力系统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超9000万辆,同比增长1.8%,中国市场占比超三分之一 [3] - 2024年Q1全球纯电车型销量占比14.5%,混合动力(HEV/PHEV/REV)占比16%,首次超越纯电 [3] - 北美和欧洲市场纯电增长放缓,HEV显著增长,日韩市场HEV增速同样迅猛 [3] 混合动力技术演进历程 - 1997-2007年为初创期,混合动力市场接受度低 [4] - 2007-2014年进入扩散期,欧美日车企相继跟进 [4] - 2020年后爆发增长,中系车企主导PHEV/REV技术路线,PHEV/REV成为增速最快领域 [4] - 当前技术趋势为双电机、大电池、可油可电,PHEV/REV方向明确 [4] 动力电气化技术突破 - 中国混动发动机热效率从5年前39%提升至46%+ [5] - 混动电机峰值效率达98%,损耗降20%,碳化硅电控效率提升至99%且体积减半 [5] - 电池能量密度显著提升,控制智能化从模块化向跨域集中演进 [5] - 能源多元化涵盖汽油、柴油、甲醇混动,氢能研究快速推进 [5] 混合动力面临的挑战 - 技术瓶颈:混动发动机高效化、高速反电动势控制、氢/甲醇燃料应用需突破 [5] - 基础设施:充电桩密度影响资本投入,中国利用率是欧洲3倍 [6] - 成本压力:2024年新能源汽车降价5%-15%,需平衡技术质量与成本控制 [6] - 全球化:复杂国际环境下需加强产业链生态共建与ESG协同 [7] 混合动力未来展望 - 2030年中国市场电气化渗透率或达75%(混动+纯电),全球新能源渗透率或达60% [7] - 技术路径:磁通变速电机、新型半导体材料、绿色能源将突破 [7] - 区域发展:中国侧重插电/增程,欧洲优先电动/插电,美国主推混动/电动 [8] - 行业协同:产学研融合加速动力转型,混动优势将在低充电密度区域凸显 [7][8]
李开国:内燃机和电动化结合是必然结果,混合动力要加大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09:32
论坛背景 - 第五届车用动力系统国际论坛在上海松江召开,由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指导,浩思动力承办 [1] - 论坛汇聚政界、产业界、学术界等各方力量,共探全球汽车动力系统多元发展之路 [1]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李开国围绕"汽车低碳技术发展路径"作主旨报告,透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或将于今年9~10月正式发布 [1]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超3100万辆,市场进入平稳增长期 [3] - 2024年天然气重卡增长迅速达17.8万辆,拯救发展低迷的商用车产业 [3] - 2023年燃油新车平均装备质量1.63吨,单位整备质量油耗3.68L/100km/t,较2019年下降约17% [3] - 发动机热效率超43%,混合专用汽油机装车,功率分流、P1+P3等混动技术规模量产 [3] - 与2019年相比,2023年乘用车单车平均排放下降13%~18%,商用车单车排放下降15%~30% [3] 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 2023年发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对2040年乘用车、商用车提出明确降碳目标 [4] - 2040年乘用车平均碳排放要减少60%,商用车要降低41% [4] - 2040年混合动力新车型平均油耗下降22%,典型A级EV电耗下降16% [4] - 2040年牵引车(49t)柴油车平均油耗下降14%,EV电耗下降10% [4] - 能耗下降需依靠内燃机和电动化结合,混合动力占比和渗透率将越来越高 [4] 技术发展路径 - 《技术路线图3.0》提出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实现节能减碳目标,包括混动化、低碳化、智能化 [5] - 混合动力是节能低碳重要技术路径,2023~2024年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成倍增加 [5] - 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宽域高效区是混合动力发展的重要抓手 [5] - 低碳零碳内燃机发展需关注燃料问题,2030年氢能将迎来发展拐点 [6] - 2040年低碳零碳发动机目标:最高热效率达52%,升功率35Kw/L,关键部件成熟度达9级 [6] 整车节能要求 - 《技术路线图3.0》首次对A0级、A级、B级、C级、D级五种等级车型分别提出节能和技术要求 [7] - 整车节能要求包括轻量化与可回收材料、低阻低摩擦、智能化能量管理等方面 [7] - 乘用车发展重点在混动技术,商用车将出现多种动力并存 [7] - 柴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需进一步提升,混合动力和氢/氨等零碳燃料在特定场景加快示范应用 [7]
四川人才招聘引进活动上,2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3700余个 “15+N”重点产业链带来就业新机会
四川日报· 2025-06-01 09:33
重点产业招聘活动 - 第五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活动周落幕 活动包含2025年"智汇天府"四川省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招聘引进活动 [4] - 2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3700余个岗位 涉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 [4][5][6] - 岗位学历要求中硕博占比55% 本科占比45% 薪资方面年薪10万元以上占48% 30万元及以上占29% 少数岗位年薪达100万元以上 [6] 重点产业链发展情况 - 四川省"15+N"重点产业链包含人工智能 高端能源装备 航空航天 新型显示 新能源 医药健康等领域 [6] - 成都市2024年重点产业链企业招聘岗位达18万个 同比增长208% 2024年1-4月发布岗位1.8万个 同比增加28.9% [7] - 自贡市重点发展节能环保 新能源 新材料 无人机及通航等"4+3"重点产业 为各类工程师人才提供发展空间 [7] 企业用工需求 - 四川正达凯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24个岗位 全部生产线投产后将提供2000余个岗位 [6] - 四川新川航空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急需设计研发人员 提供高薪待遇及地方政府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6] - 全省1800余家重点企业中有110余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提出近200类急需紧缺人才需求 [7] 政策支持 - 四川省出台《加强人力资源支持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的十条措施》 将不少于500户重点产业链企业纳入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 [4][8]
多元并举 融合创新 “混”出全球汽车动力系统协同创赢最优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30 18:05
助力全球实现碳中和愿景,汽车产业责无旁贷。当下,积极奔赴在"零碳之路"的全球汽车产业,正以多元技术创新、全产业链、全生态协同的实际行 动,推进汽车动力系统减排降碳,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着举足轻重的"汽车力量"。 混合动力汽车凭借优秀的燃油经济性、出色的环保性能、突出的续驶优势、出众的驾乘体验、多元的使用场景,受到全球市场青睐。数据显示,截至 2024年,全球乘用车动力市场,电动车型占比达到14%,包括HEV、PHEV、REEV在内的混合动力车型占比16%,已超过纯电车型占比。 不可否认,多种技术路线的百花齐放、多元协同构筑的创新生态,使混合动力逐渐成为车用动力技术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2025年5月28日,由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指导,浩思动力Horse Powertrain承办的第五届车用动力系统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 坛")在上海举行。来自政、产、学、研、企各方代表围绕"双碳驱动,多元共赢"的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凝聚产业共识,共议全球汽车多元化动力系统技 术转型升级如何深刻影响汽车产业变革;共谋全球净零排放的目标下,汽车产业协同推进混合动力技术的创新之道;共同 ...
破发股菱电电控拟4.78亿元收购 标的去年净利861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29 11:33
交易概述 - 菱电电控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奥易克斯98.4260%股份,交易价格为47,760.00万元 [1][2] - 发行股份价格为35.71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发行股份数量为12,573,664股,交易对方包括27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1][3] 标的资产评估 - 奥易克斯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48,600.00万元,较合并报表净资产增值17,034.74万元,增值率53.97% [2] - 采用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最终结论,标的资产对应98.4260%股份评估值为47,835.04万元 [2] 业绩承诺安排 - 若2025年完成交易,业绩承诺期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1,939.19万元 [3] - 若2026年完成交易,业绩承诺期延长至2028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7,168.98万元 [3] - 业绩承诺方包括北京兰之穹等4家机构,未达标需进行补偿 [3] 交易性质 -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财务指标占比均未超50% [3] - 不构成关联交易,交易前后实际控制人未变更 [4] - 不构成重组上市,控股股东仍为王和平、龚本和 [4] 标的公司基本面 - 奥易克斯主营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产品涵盖燃油车/电动车/混动车型三大领域 [4] - 2023-2024年营业收入稳定在4.71-4.72亿元,但净利润从1,395.02万元降至861.14万元 [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至5,970.73万元,资产负债率稳定在46%-47% [4] 上市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1.96亿元(+18.57%),但归母净利润1,594.62万元(-67.55%) [6] - 2021年IPO发行价75.42元/股,目前处于破发状态,募集资金净额8.81亿元超计划3.34亿元 [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1年4,138.16万元波动至2024年2.29亿元,2023年曾现负值 [6][7]
*ST花王股东吴群减持套现708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21:14
股东减持 - 股东吴群在2025年3月3日至3月7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876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总金额为708024万元 [1][2] - 减持价格区间为779~831元/股,减持后吴群仍持有15414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6% [1][2][3] - 吴群原计划减持不超过276%,但实际减持比例为1%,减持后公司股价大幅下跌 [2][5] 重大资产购买 - 2025年3月15日公司披露重大资产购买预案,拟以现金方式购买尼威动力555%的股权,交易金额对应22256832万元出资额 [5] - 交易完成后尼威动力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公司,但该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最低跌至415元/股 [5] - 吴群因股价下跌停止减持,截至公告日股价回升至623元/股,但仍低于减持价格 [5]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2025年5月23日至5月27日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触发异常波动 [5] - 公司核实后表示除已披露事项外无其他重大信息影响股价波动 [6] 公司财务及审计情况 - 公司股票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02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6] - 2024年12月30日公司收到959896万元解决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并归还1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 [6] - 2025年4月28日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无不确定性 [7]
投资参考:创新药迎催化 白酒全年预期或逐步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1:07
市场行情 - 沪指微跌0 05%报3346 84点,深证成指跌0 41%报10091 16点,创业板指跌0 8%报2005 26点,北证50指数涨1 94%,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0340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近1500亿元 [1] - 医药、银行板块走低,传媒、环保、食品饮料、半导体、电力、化工、钢铁等板块拉升,核电概念爆发,网游、光刻机、AI应用概念等活跃 [1] - 平安证券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以国产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如国防军工、半导体等;二是受益于扩内需政策支持的消费优质资产(新消费、医药生物等) [1] 创新药行业 - 2025年ASCO大会摘要数据显示,国内创新药企业临床数据优异,中国专家71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入选口头发言环节 [2] - ASCO大会将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届时报告数据将进一步更新,LBA报告内容将重磅公布,有望引燃创新药关注热潮 [2] 可控核聚变行业 - 政策端: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放宽核能监管,中国国家能源局表示将支持核聚变技术研发 [3] - 装置端:美国NIF设施实现净能量增益,CFS公司估值达80亿美元 [3] - 行业近期政策信号明确、融资规模提升、装置建设加速、技术进展明显,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3]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今世缘等召开年度股东大会,阐述2025年工作重点及行业认识 [4] - 二季度白酒市场需求平稳,主流产品价格稳定,酒企控货调整市场,为端午小旺季蓄力 [4] - 烟酒终端库存低位,需求修复将快速传导至酒企,龙头白酒仍有较好成长空间 [4] AI行业 - Claude4系列混合推理模型发布,支持连续7小时复杂任务,已支持Agent编程产品和开发平台 [5] - AI爆款应用有望从科研、编程等高价值场景率先解锁,软件、互联网有望受益 [5] - 硬件端需求随多模态技术进步而提高,中期持续看好AI算力板块 [5] 政策动态 - 中央汇金公司强调2025年要推动控参股机构高质量发展,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 [7] - 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专班会议强调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强化全链条监督管理,加强行业能力建设 [7] - 商务部将培育一批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和供应链中心城市,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8] - 国家电影局鼓励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内地投资设立电影制作公司,可作第一出品单位 [9] 土地市场 - 今年以来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超3000宗,总面积超1 33亿平方米 [10] - 专家认为土储专项债发行有望提速,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0]
金融头条|ST公司重组再活跃 并购重组成“新退出之王”
经济观察网· 2025-05-25 09:17
IPO市场低迷与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 - A股IPO持续低迷近两年,PE/VC机构资金大量沉淀在IPO环节,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并影响早期投资 [2] - 2024年3月起,ST/*ST公司如ST联合、*ST宇顺、*ST花王密集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打破过去几年A股ST公司资本运作沉寂局面 [2][6] - 监管层通过并购重组政策释放"稳市场、稳预期"信号,5月16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化审核程序并提升包容度 [3][11] 监管政策与市场响应 - 2023年9月"并购六条"出台后,沪深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1400余单(同比+40%),重大资产重组170余单(同比+220%) [5] - 重组新规首次引入简易审核程序、分期支付机制及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缩短锁定期以提升机构参与积极性 [11][17] - 上交所优化重组审核流程,申报前咨询反馈时间从1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减少信息误差 [12][13] ST公司重组案例与监管包容性 - ST联合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江西润田实业股权,突破ST公司发股收购资产限制 [6][8] - *ST宇顺现金收购三家数据中心公司(8000个机柜),*ST花王收购尼威动力55.5%股权,均可能通过重组避免2025年退市 [7][10] - 监管对ST公司重组标的审核趋松,但强调需符合产业协同(如同行业横向整合或上下游延伸)及新质生产力方向 [10][14] 并购市场结构性变化 - 并购标的筛选转向产业优先(非利润优先),聚焦硬科技、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要求量化披露协同效应 [14] - PE/VC因IPO退出受阻转向并购退出,重组新规缩短锁定期加速资金循环,部分机构转向香港或海外市场(上市周期约9个月) [16][17] - 监管意图通过并购重组激活二级市场流动性,同时缓解PE/VC退出压力,平衡资本市场融资与投资功能 [3][15][16]
西洽会| 重庆涪陵“科创赋能 产业兴区”51家企业组团亮相
环球网· 2025-05-22 18:09
涪陵区产业展示 - 涪陵区围绕先进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页岩气及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链组织51家企业参展 [1] - 展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2个千亿级主导产业、3个500亿级支柱产业、4个100亿级特色产业、9个新星产业集群 [3] - 千亿级产业集群包括重庆华峰、万达薄板等先进材料企业及重庆卡涞等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 [4] 产业集群细分 - 500亿级支柱产业:中粮油脂、黄花园食品领衔食品加工,中石化涪陵页岩气主导清洁能源,三爱海陵等展现智能装备 [4] - 100亿级特色产业:涪陵榨菜集团等展示榨菜新品,太极集团领跑生物医药,玻芯成布局电子信息制造,重庆建峰深化精细化工 [4] - 9个新星产业集群涵盖前沿新材料(理工清科研究院)、智能建造(智能建造研究院)、数字文创(凯高玩具)等领域 [4] 签约与商业合作 - 签约6个项目涉及能源、智能装备、食品等产业,协议资金达162.07亿元 [6] - 粟米供应链等9家企业亮相跨境电商展,桑田食客等8家电商参与供应链对接,钱江摩托开拓非洲市场 [6] 产业生态与城市定位 - 展品覆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特色农业,体现"科技赋能+产业筑基"融合 [4] - 涪陵区通过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技术突破构建立体化产业生态,强化宜业宜居城市形象 [8]
九识智能完成3亿美元B轮融资;霸王茶姬上市,最新市值59.54亿美元丨全球投融资周报04.12-04.18
创业邦· 2025-04-20 08:58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览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54个,较上周减少9个,其中27个事件披露金额,总融资规模39.19亿元人民币,平均融资金额1.45亿元人民币 [5] - 融资活跃行业前三为医疗健康(12个)、智能制造(10个)、人工智能(7个) [7] - 汽车交通行业融资规模最高达19.36亿元人民币,主要由L4级自动驾驶研发商「九识智能」获近3亿美元B轮融资驱动 [7] - 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总额8.30亿元人民币,其中「诺令生物」完成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其自主研发的一氧化氮治疗仪填补国内医疗级NO治疗空白 [7][8] 地区与阶段分布 - 获投企业地区集中度前三为江苏(17个)、广东(9个)、上海(8个) [11] - 融资阶段分布显示早期项目占比主导(43个),成长期10个,后期仅1个 [13] 大额融资事件 - **国内重点案例**: - 九识智能(L4自动驾驶)获鼎晖百孚等机构近3亿美元B轮融资 [16] - 智谱AI(知识智能技术)获顺禧基金投资 [16] - 傲势科技(高端无人装备)获元禾原点等机构投资 [16] - **海外重点案例**: - AI安全服务商(美国)获Greenoaks、A16Z等机构A轮数千万美元融资 [17] - 线性发电机研发商Mainspring Energy(美国)获淡马锡等机构投资 [17] - VPN服务商Tailscale(加拿大)C轮融资1.6亿美元,估值达15亿美元 [18][21] IPO与并购动态 - 本周国内6家企业IPO,市值最高为「霸王茶姬」59.54亿美元(纳斯达克),其历史投资方包括复星锐正资本等 [25][26] - 国内并购事件9起,最大交易为恒健控股以9.715亿人民币收购孚能科技5%股份,后者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商 [29][31] - 其他并购案例包括富淼科技(水处理)6亿人民币被永卓控股收购,车路通科技(智慧交通)7442.4万人民币被金溢科技并购 [31] 活跃机构与独角兽 - 元禾原点(3个事件)、梅花创投(2个事件)、普华资本(2个事件)为本周最活跃投资机构 [23] - 海外新增独角兽包括医疗保险顾问服务商Chapter(美国,估值15亿美元)和比特币矿机制造商Auradine(美国)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