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
搜索文档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京报移动传媒副总经理、京报网总编辑赵昆:探索“新闻+产业”的融合新路径 AIGC赋能餐饮业创新
北京商报· 2025-05-29 16:58
会议概况 - 2025北京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于5月29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 [2] - 会议主题为“寻路餐饮消费力” [2] - 会议由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北京烹饪协会与北京商报社联合主办 [3] 公司业务与技术能力 -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矩阵拥有超过4亿用户量和超过2亿日均阅读量 [2] - 公司运营13个千万级粉丝平台和58个百万级粉丝平台 [2] - 公司成功研发“京报妙手”AI智能写作助手,具备内容安全把关、舆情风险预警、内容辅助生产等功能 [2] - AI技术已应用于新闻报道、内容审核、公文写作等领域 [2] 行业应用与战略合作 - AIGC的媒体应用推动内容生产从流水线作业转向智能化生产 [3] - 公司具备定制式研发餐饮企业管理系统的能力,可助力成本控制、人员管理、供应链优化 [3] - 公司与餐饮企业共同探索“新闻+产业”融合新模式 [3] - 合作旨在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学梅: 践行媒体使命,深蓝智库聚焦内需难点,赋能北京经济发展
北京商报· 2025-05-28 16:05
论坛概况 - 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主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 由北京商报社和《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主办 [1] - 论坛主题为"创新消费力 统一大市场" 首次采用"主题+专题"模式 同步设置未来旅游 酒业文化 餐饮产业三场专题论坛 [3] - 论坛汇聚产学研媒政各界数百位嘉宾 共同探索提振消费 激活民营经济 推动创新融合的实践方案 [3] 智库发展成果 - 深蓝媒体智库成立两年多来已发布30份专题报告 组织31场主题沙龙 成立12个研究院及5个调研基地 [3] - 智库构建"政府+媒体+品牌+智库"协同生态体系 作为京报智库矩阵成员强化了财经垂直领域影响力 [3] - 论坛期间重磅发布6份年度报告 涵盖消费金融 人形机器人 文化出海等热点领域 [3] 智库未来规划 - 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聚焦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重点难点问题 为不同行业建言献策 [3] - 通过专题调研和研究报告促进各方交流合作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案例和报告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3] - 致力于释放市场潜力 为北京经济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3] 论坛价值 - 为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碰撞与实践指南 搭建跨界交流的高端平台 [4] - 深入探讨消费 旅游 酒业 餐饮等领域前沿热点问题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4] - 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和智库成果落地 彰显媒体智库在新时代的责任担当 [4]
南京市鼓楼区服务业一季度多维突破显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5-27 07:52
数字经济与高端服务业 - 2025年一季度南京市鼓楼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总量的五分之一,体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效 [1] -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快速发展,江苏(南京)"算数空间"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社区聚焦算法、数据、算力三大要素,构建"人工智能+实体经济"新生态 [2] - 鼓楼区签约9大项目,包括万帮能源等"独角兽"企业及央企,覆盖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健康经济、智能电网等赛道 [2] 产业创新与项目落地 - 新加坡金鹰集团中国新能源总部东亚电力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落户鼓楼,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2] - 铌奥光电入选"福布斯",朗坤智慧苏畅瑶光大模型入围"全球工业大模型50强",新型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产业化 [2] - 鼓楼区形成"热带雨林式"未来产业生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2] 消费市场表现 - 一季度鼓楼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85亿元、贸易业销售额2197.7亿元,总量均居全市第一 [3] - 苏宁易购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112%,家电换新订单增118%,手机换新销售增129% [3] - "五一"期间鼓楼9家米其林餐厅预订量同比增10%-20%,翻台率超200%,带动消费约5万只锅贴 [4] 商文旅融合创新 - 鼓楼区通过"首发经济+在地文化+场景营造"策略,举办新春消费季、"她"经济主题月等活动 [4] - "五一"期间联动200家企业推出超万份票根优惠,整合文旅资源形成"一条龙"体验链 [5] - 米其林指南评选带动餐饮业发展,江南灶·云府获一星,多家餐厅入选必比登推介及指南榜单 [4] 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 - 鼓楼区升级"鼓悦荟"3.0版本,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综合服务 [6] - 召开金融业、法律服务业等专场座谈会,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破解发展瓶颈 [7] - 发布2025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应用场景,系统性提升服务效能 [8]
零碳(近零碳)餐饮业厨房供应链双碳人才专项培训广州试点圆满收官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6 20:51
行业培训与活动 - 全国首个聚焦餐饮供应链低碳化的权威培训项目在广州成功举办,吸引了近百名来自餐饮业、酒店业、厨房工程设备企业、科研院所及碳咨询服务领域的高管及技术骨干参与 [1] - 活动由多家机构联合举办,包括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广东省碳标签产业研究院等,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与实战案例分享推动餐饮供应链低碳转型 [1] - 培训内容包括"双碳"战略框架解析、碳市场机制与国际碳关税对餐饮供应链的影响、零碳厨房设计标准及供应链协同降碳方法论 [7][10][11] 政策与标准建设 -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鹏强调,餐饮行业需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低碳管理体系,并加快中国碳标签体系与国际标准互认 [3][7][8] - 《零碳餐饮业厨房供应链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进展被重点讨论,专家系统阐释了厨房设计规范与产品能效标准的低碳引领价值 [10] - 欧盟碳关税(CBAM)对餐饮供应链的联动影响被专题解析,碳标签被视为应对国际碳关税挑战的重要工具 [7][14] 技术与实践案例 - 零碳厨房设计标准、设备能效优化与智能化改造的技术路径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为构建"标准牵引-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的零碳供应链生态提供可复制经验 [10] - TCL实业高级经理潘志强分享家电行业碳标签应用成果,展示碳足迹核算如何有效应对欧盟碳关税挑战,其经验可为餐饮业跨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借鉴 [14] - 研讨会探讨了预制菜冷链碳减排技术、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等低碳技术应用,并针对中小餐饮企业数据采集难、跨境供应链合规成本高等痛点探索解决方案 [14] 供应链与人才培养 -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欧锦文教授从供应链管理理论切入,强调需结合ESG绩效评估与碳排放核算工具,推动企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新" [11] - 无名碳链企业服务平台执行董事黎嘉强提出新一代餐饮人才需掌握"双碳技能包",培养具备"双碳"意识的领导者可为企业植入"绿色基因"并提升ESG评级吸引力 [16] - 培训强化了碳足迹核算能力与供应链管理,助力企业破解数据采集难、跨境合规成本高等痛点 [17] 行业推广与成果 - 主办方为多家企业启动"餐饮业厨房零碳供应链会客厅"并颁发"中国餐饮业厨房碳链行动计划绿色伙伴"证书,同时向50余名学员授予"零碳供应链双碳人才"证书 [17] - 活动以湾区试点为基础,计划推动零碳设计标准、低碳技术及人才体系向全国输出,加速行业从"单一节能"向"全链脱碳"跨越 [17]
展现魅力 激发活力(观沧海)
人民日报· 2025-05-25 05:52
盛事经济成效 - 2024年香港举办超过240项盛事活动,吸引旅客逾200万人次,带来约75亿港元消费额及45亿港元经济增加值[1] - 盛事经济有效带动旅游、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收益,将"人气"转化为"财气"[1] - 启德体育园成为推动盛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体育赛事提供全新舞台[3]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香港特区政府2023年起将盛事经济作为重要举措,2024年3月成立"盛事拓展专组"提供全方位支持[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2] - 香港拥有中西文化荟萃优势,着力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2] 行业影响与优势 - 香港享有"亚洲盛事之都"和"国际会展之都"美誉,盛事活动巩固其"魅力之都"影响力[1]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连续举办9届,成为国际政商重要交流平台[3]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促进三地文化融合,展示人文湾区新风貌[3] 未来发展潜力 - 香港在金融、贸易、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2] - 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为举办各类盛事提供不竭动力[3] - 香港通过国际盛事展示国际大都会魅力,传播中国声音[2]
东平县锚定“五年内GDP和税收收入翻番”目标,2024年同比增长5.8%
齐鲁晚报网· 2025-05-22 16:03
宏观经济表现 - 东平县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94.4亿元,同比增长5.8% [1] - 锚定"五年内GDP和税收收入翻番"目标,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绿色发展"战略 [1] 农业领域 - 全年农业总产值119.5亿元,同比增长5.1% [2] - 粮食总产量64.4万吨,同比增长1%,其中夏粮32.8万吨(+1.4%)、秋粮31.6万吨(+0.6%) [2] -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机械总动力97.12万千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 [2] - 棉花产量0.2万吨(+1.2%),园林水果产量1.4万吨(-19.7%) [2] 工业与建筑业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医药制造业(+31.9%)、纺织服装业(+18.6%)表现突出 [2] - 63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0.7亿元,同比增长8.2% [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0.7% [2] 消费与对外贸易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6亿元,同比增长7.2% [3] - 进出口总值12.06亿元,同比增长30.0%,实际利用外资3698万美元(+81.1%) [3] 交通与旅游业 - 全县通车里程3037.7公里,公路密度226.2公里/百平方公里 [3] - 接待游客1352.4万人次(+19.2%),旅游综合收入78.4亿元(+25.4%) [3] - 拥有3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 [3] 民生与社会事业 - 城镇新增就业572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3亿元 [3]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04元(+5.6%),农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0.8个百分点 [3] - 拥有各级各类学校73所,医疗卫生机构603所,卫生技术人员4499人 [3] 生态保护 - 东平湖、大清河水质符合Ⅲ类标准,满足南水北调要求 [3]
2025年4月经济数据解读:增长动能放缓
东证期货· 2025-05-22 10: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走势评级为震荡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经济数据平淡,出口高增与内需低迷形成鲜明对照,国内政策发力“疲惫期”逐渐显现,政策支撑领域增速回落 [2][31] - 新质生产力领域增长有韧性,对应股市中北证50指数、小微盘指数风险偏好较高,但顺周期未发力、通胀低迷、居民信心偏弱制约股指,2025年企业盈利增长或仅3%左右 [2][31] - 今年前5个月股市上涨靠估值扩张,当前估值水平高,后续支撑估值扩张是难题,长周期看股指有空间,中短期需警惕估值回调压力 [2][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修复动能减弱,供给端好于需求端 - 4月作为关税战升级首月,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同比走弱,除工增外不及市场预期,反映国内经济压力显现 [1][9] - 4月工增、社零、固投季调环比增速分别为0.22%、0.24%、0.1%,处于历史季节性低位,修复力度偏弱,社零略好 [9] - 同比看,供给侧工业和服务业产出增速维持在6%以上,需求侧社零和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仅5.1%和3.5%,前4个月累计供给侧表现好于需求侧 [9] 供给侧:新质生产力成为稳健来源 - 工业和服务业同比增速回落,但新质生产力在结构上成为稳健来源 [11] - 4月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速10%,对关税战等外围冲击有韧性,增速高且回落幅度小,与内需相关的采矿和公用事业受需求低迷影响下滑 [11] - 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偏差大,出口交货值增速仅0.9%,受美国加征关税和去年高基数效应影响,4月出口强劲依赖原材料支撑 [12] - 服务业整体增速维持在6%,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业态有韧性,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行业供给收缩幅度大 [12] 消费增长不及预期,悦己消费增长较快 - 4月社零增速回落至5.1%不及预期,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额累计增速仍在扩张,国内消费大体稳健 [18] - 餐饮收入同比增5.2%涨幅收窄,或存在低价内卷现象;商品零售中金银珠宝、文化办公、化妆品类产品增长,建筑装潢类零售增速由负转正,刚需消费品、汽车和通讯类产品增长放缓 [18] 投资端:房地产跌幅扩大 - 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5%,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制造业、广义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速分别为8.2%、9.6%、 -11.3%,制造业和基建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 [23] - 广义基建中电力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业、水利环境业投资增速分别为24.5%、4.1%、6.1%,较上月回落,中央财政发力边际放缓,地方财政受化债掣肘且项目缺乏 [23] - 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端双双走弱,新开工和竣工增速同比跌幅扩大,销售面积同比跌幅扩大,房价同比跌幅收窄但环比不乐观,一线城市二手房环比有止跌乏力迹象,居民缩表削弱促消费政策,政策应加大力度维稳房地产市场 [26]
【宏观经济】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4日-5月20日)
乘联分会· 2025-05-20 16:2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2025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3548亿元,增长5.6% [1] - 1—4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45亿元,增长4.7%,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47005亿元,增长5.2% [1] -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4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376亿元(增长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98亿元(增长4.7%) [2] - 按消费类型分,4月商品零售额33007亿元(增长5.1%),餐饮收入4167亿元(增长5.2%) [2] - 1—4月限额以上零售业态中便利店(增长9.1%)、专业店(6.4%)、超市(5.2%)增速领先 [2] - 1—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47419亿元(增长7.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24.3%,其中吃类商品增长14.6% [2]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0%,民间投资增长0.2%,4月环比增长0.10% [4]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971亿元(增长13.2%),第二产业投资51778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投资92275亿元(下降0.2%) [4] - 工业投资增长11.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25.5% [5]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水利管理业(30.7%)、水上运输业(26.9%)表现突出 [5] - 分地区看,东北地区投资增长7.6%,西部地区增长5.3%,中部地区增长4.8% [5] - 港澳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外商企业投资下降11.4% [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1—4月累计增长6.4% [7][8] - 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采矿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2.1% [8] - 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6.7%,股份制企业增长6.6%,汽车制造业增长9.2% [9][10] - 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保持增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长17.6%,电气机械增长13.4% [10] - 4月汽车产量260.4万辆(增长8.5%),其中新能源汽车122.8万辆(增长38.9%) [10] 能源生产 - 4月原煤产量3.9亿吨(增长3.8%),1—4月累计15.8亿吨(增长6.6%) [16] - 原油产量1772万吨(增长1.5%),加工量5803万吨(下降1.4%) [16] - 天然气产量215亿立方米(增长8.1%),1—4月累计874亿立方米(增长5.3%) [17] - 4月发电量7111亿千瓦时(增长0.9%),其中风电增长12.7%,太阳能发电增长16.7% [18]
4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保持韧性
太平洋证券· 2025-05-20 09:45
工业生产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超出预期但增速回落,环比增长0.22%略低于同期均值[5][8] - 出口交货值同比降至0.9%,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和10.0%[8] - 纺织业增加值同比降至3%以下,智能无人飞行器和车载设备制造分别增长74.2%和29.3%[11] 消费市场 - 4月社零同比增长5.1%,低于预期,商品和餐饮收入增速分别放缓0.8和0.4个百分点[5][14] - 4月汽车零售额同比不足1%,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6%[21] - 4月限额以上家电、文化办公用品等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等[21] 投资领域 - 1 - 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4月单月同比降至3.6%,环比增长0.10%[23] - 4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降至8.2%,1 - 4月累计同比放缓至8.8%,部分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超整体[26] - 1 - 4月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5.8%,广义基建增速回落至10%以下,电力等行业投资支撑强[28] 就业情况 - 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较上月降0.1个百分点,外来农业户籍失业率降0.3个百分点[5][32]
2025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
国家统计局· 2025-05-19 10:0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 [5] - 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45亿元,同比增长4.7% [5] - 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4月份33548亿元,同比增长5.6%,1—4月份147005亿元,增长5.2% [5] 按经营地分 - 4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376亿元,同比增长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98亿元,增长4.7% [2][5] - 1—4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0433亿元,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412亿元,增长4.8% [2][5] 按消费类型分 - 4月份商品零售额33007亿元,同比增长5.1%,餐饮收入4167亿元,增长5.2% [2][5] - 1—4月份商品零售额143651亿元,增长4.7%,餐饮收入18194亿元,增长4.8% [2][5]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 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992亿元,同比增长6.3%,1—4月份64082亿元,增长5.9% [5] - 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3762亿元,增长6.6%,1—4月份58885亿元,增长6.0% [5] - 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30亿元,增长3.7%,1—4月份5197亿元,增长4.4% [5] 零售业态表现 - 1—4月份便利店、专业店、超市、百货店和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1%、6.4%、5.2%、1.7%和1.4% [4] - 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47419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9265亿元,增长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4.3% [4]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4.6%、0.5%、5.5% [4] 细分商品类别表现 - 4月份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799亿元,同比增长14.0%,1—4月份7980亿元,增长12.6% [5] - 4月份金银珠宝类零售额296亿元,增长25.3%,1—4月份1369亿元,增长10.4% [5] - 4月份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132亿元,增长23.3%,1—4月份532亿元,增长24.9% [7] - 4月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914亿元,增长38.8%,1—4月份3469亿元,增长23.9% [7] - 4月份通讯器材类零售额620亿元,增长19.9%,1—4月份2992亿元,增长25.4% [7] - 4月份汽车类零售额3626亿元,增长0.7%,1—4月份14840亿元,下降0.5% [7] - 4月份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864亿元,下降5.7%,1—4月份7917亿元,下降1.4% [7] 环比数据修订 - 2025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0.24%,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环比增速在-0.08%至0.64%之间波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