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外媒:英伟达告诉客户H20芯片供应有限,且不打算重启生产
格隆汇· 2025-07-20 10:55
H20芯片供应受限 - 英伟达已告知中国客户H20芯片供应量有限,主要因美国政府4月禁令导致订单取消及台积电产能转移 [1] - 台积电工厂目前满负荷运转,原H20产线已转产其他客户芯片 [1]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新芯片制造周期需9个月,且公司无重启生产计划 [2] 供应链瓶颈 - H20升级版依赖SK海力士的高性能内存芯片,但SK海力士本周告知其高端内存产能有限 [3] - 英伟达计划恢复H20销售,但需美国批准出口许可证,同时开发符合限制的新芯片RTX Pro GPU [5] 中国市场反应 - H20是英伟达获准向中国销售的最强AI芯片,复供消息引发中国AI巨头争相下单 [4][5] - CPO等AI硬件板块7月14日以来涨幅显著:新易盛涨39%,鹏鼎控股涨25%,中际旭创涨24%,仕佳光子涨22% [6][7] 二级市场表现 - 共封装光学(CPO)概念股区间涨幅:东田微涨30%,东山精密涨22%,万源通涨16% [7] - 部分个股现价波动:鹏鼎控股现价47.46元(+3.31%),中际旭创现价180.62元(+2.13%) [7]
英伟达GPU被曝严重漏洞,致模型准确率暴跌99.9%
量子位· 2025-07-20 10:49
漏洞发现与影响 - 英伟达GPU存在名为GPUHammer的严重漏洞,可通过物理攻击导致模型准确率从80%暴跌至0.02% [1][2][3] - 攻击已在RTX A6000上验证,其他型号可能受影响 [4] - 攻击属于Rowhammer类,通过反复"敲击"显存引发比特翻转篡改数据,首次实现在GPU上的攻击 [6][7][8] 攻击机制与实验数据 - 攻击通过翻转FP16浮点数关键位使指数飙升16倍,导致模型崩溃 [9][10] - 实验显示AlexNet/VGG16/ResNet50等模型平均准确率从71.26%降至0.08%,Top-5准确率从89.59%降至0.58% [12] - 单个比特翻转即可造成性能彻底崩溃,如ResNet50准确率从80.26%跌至0.02% [12] 潜在应用场景风险 - 自动驾驶可能误识别交通标志,医疗AI或出现误诊 [13] - 云平台共享GPU环境中,恶意租户可攻击相邻工作负载破坏模型参数 [13] - 对AI基础设施构成毁灭性威胁 [14] 防御措施与性能权衡 - 英伟达建议启用系统级纠错码(ECC),但仅能修复单比特错误 [16][17][18] - ECC导致A6000GPU内存带宽损失12%,机器学习应用速度降低3%-10% [19] - 默认禁用ECC因其带来6.5%内存开销和减速 [19] 受影响范围与未来防护 - RTX3080/A100等采用不同DRAM架构的芯片可避开攻击 [22] - 未来集成片上ECC的GPU可纠正单位翻转并检测双位翻转 [22] - NVIDIA的MIG和机密计算技术通过内存隔离防止多租户攻击 [22]
光模块龙头,爆火!近140家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 2025-07-20 10:1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本周继续上扬,上证指数全周上涨0.69%,深证成指涨2.04%,创业板指涨3.17% [3] - 光模块(CPO)、创新药、稀土、仿制药、减肥药等主题表现亮眼 [3] - 160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约七成机构调研公司本周实现正收益,新易盛涨幅超39%,中大力德涨超30%,恒帅股份、中电港、鹏鼎控股、中际旭创等6家公司涨超20% [3] 光模块行业 - 光模块板块成为本周领涨主题,多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 [4] - 新易盛周内共有139家机构调研,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7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 [5] - 新易盛在产能侧已做充分准备,泰国工厂一期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二期于2024年末建成并于2025年初投产,目前仍在持续扩充产能 [6] - 中际旭创本周接受130家机构调研,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亿元—44亿元,同比增长52.64%—86.57% [6] - 中际旭创表示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大幅增加,预计下半年800G需求进一步增长,1.6T需求也将逐步提升 [6] 其他重点公司 - 新时达本周接待95家机构调研,2025年拟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并计划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整机产品 [6] - 新时达与海尔集团战略协同,将深度融合海尔卡奥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座,提供全栈式数字化解决方案 [7] - 闻泰科技本周接待84家机构调研,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亿元到5.85亿元,同比增加178%到317% [7] - 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二季度收入、净利润双增长,三季度订单向好,GaN产品已量产交付多个领域,SiC产品下半年将在汽车中量产出货 [7] - 闻泰科技未来业务结构和战略中心将聚焦于半导体业务领域,引入半导体业务领域专业背景人员进入董事会 [8]
黄仁勋在北京见雷军,懂的都懂!黄仁勋来中国了
搜狐财经· 2025-07-20 10:06
黄仁勋北京之行与雷军会面 -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北京与小米创始人雷军进行会面 表面是商务交流 实则隐含复杂战略布局[1][3] - 会面时机特殊 正值全球半导体竞争白热化 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战略重要性凸显[7][9] - 双方合作可能涉及AI技术、芯片产业等高科技领域 将影响未来科技竞争格局[5][7] 英伟达战略动向 - 英伟达全球扩展面临复杂局面 中国市场运作需要持续调整策略[5] - 公司可能通过与中国科技巨头合作 重新评估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链地位[9] - 此次访问或为寻找新突破口 应对美国芯片巨头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7] 小米发展战略 - 小米智能硬件+AI战略进展不及预期 需要外部技术合作实现突破[5] - 与英伟达在AI和芯片领域深度合作 是追赶竞争对手的关键举措[5] - 公司手机业务稳步上升 但高科技领域发展面临挑战[5]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半导体市场竞争激烈 AI领域成为主要战场[7] - 未来科技竞争可能演变为芯片+数据模式 而非单纯硬件+软件[7] - 中国科技公司全球崛起 正改变传统市场竞争态势[9]
一周前瞻: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科技股七巨头”进入财报季
新华财经· 2025-07-20 10:01
美国经济与股市表现 - 6月美国CPI反弹显示加征关税政策成本压力传导至消费端 但整体通胀压力仍温和 美联储多数官员支持观望 [1] - 标普500指数本周累计上涨0.59%至6296.79点 道指微跌0.07%至44342.19点 纳指涨1.51%至20895.66点 [1] - 美国"科技股七巨头"指数本周累涨1.79%至180.16点 特斯拉涨5.15% 英伟达涨4.54%并连涨八周 谷歌涨2.7% 微软涨1.34% [1] 欧洲市场动态 - 欧洲STOXX 600指数本周微跌0.06%至547点 德国DAX 30指数涨0.14%至24289.51点 法国CAC 40指数跌0.08% 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57%至8992.12点 [1] - 欧洲央行7月利率决议或维持不变 市场关注后续降息路径线索 内部对9月是否降息存在分歧 [4] - 欧元区6月通胀率回升至2% 达到欧洲央行目标水平 分析师预计9月和12月可能分别降息25基点 最终利率或降至1.5% [5] 亚太与外汇市场 - 韩国股市本周涨0.39% 年内累计涨幅达32.86% 日经225指数涨0.63% 印度SENSEX30指数跌0.9% [2] - 美元指数本周涨0.6%至98.46 连续第二周收涨 美元兑日元站上148 欧元跌0.55%至1.1626 [2] 大宗商品与加密货币 - 比特币本周刷新历史高位至12.3万美元 [3] - 布伦特原油期货本周累跌1.61% WTI原油期货跌3.54% 纽约黄金期货跌0.25%至每盎司3355.5美元 现货白银收于每盎司38.19美元 [3] - 国内商品期货看涨情绪重燃 工业硅主力合约涨3.27% 橡胶涨2.95% 碳酸锂涨9.14% [3] 美股财报季焦点 - 下周超100家标普500成分股发布财报 特斯拉二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13%至38.41万辆 预期营收220-230亿美元 同比跌12% [6] - 谷歌二季度预期营收936-942亿美元 同比增11% 净利润260-270亿美元 同比增12.2% 市场关注广告收入与AI业务进展 [7]
新股前瞻|千亿芯片巨头新动作,豪威集团(603501.SH)港股上市能否带来更多想象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7-20 09:45
公司动态与资本市场动作 - 公司近期更名为豪威集团并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此前已在上交所及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当前A股市值达1500亿元,是全球前十大Fabless半导体公司之一 [1] - 2024年公司收入达257.07亿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32.79亿元 [2][4] 业务表现与产品结构 - 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是核心业务,2024年收入191.9亿元,占总收入74.7%,同比增长显著 [2][4] - 智能手机CIS产品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26%,汽车CIS产品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30% [2] - 半导体分销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15.3%,公司业务重心转向CIS设计 [3][4] 财务指标与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28.2%,净利率12.8%,均为近年最高水平 [4]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47.41亿元、41.84亿元、72.39亿元,呈现显著回升趋势 [4]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遇 - 全球CIS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95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29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6% [5] - 中国作为消费电子制造中心,智能手机、汽车、AI等终端需求推动半导体行业长期发展 [5] 技术优势与研发布局 - 公司在LED闪烁抑制、全局曝光、Nyxel®近红外等技术领域具备深厚积累 [7] - 技术复用性强,已拓展至智能眼镜、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新兴领域 [8] - 机器视觉技术领先,全局曝光技术适配AR/VR终端需求 [8]
逐新向高,创新场活力充沛(年中经济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0 08:40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接近10% [2] -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专注高端钢材、特种钢材,一季度经营绩效实现大幅增长 [3][4]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煤矿采用智能采煤机,作业更安全高效 [5] -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培训周期缩短近一半 [5] - 华工科技实现激光晶圆隐切设备关键零部件自主生产,具备大批量生产和销售能力 [6][7]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在恩平15—1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投用,实现全链条技术升级 [12]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氢液化技术为解决氢能储运痛点提供新方案 [12] -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高镁轻强铝,有望提升多领域竞争力 [15] - 北京培育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等20个未来产业,南京发力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制药 [15] - 灵心巧手公司研发的"灵巧手"实现工业场景自动装配,耐用性好性价比高 [16] 外资与民营企业创新 - 西门子医疗深圳新基地将承担血管造影设备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 [18] - 湖南钢铁集团与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合作推动汽车用钢全球研发中心建设 [18] - 中国独角兽企业集中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等领域 [16] - 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9]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韧性 - 北京化工大学研制全球首个500千瓦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实现1万小时稳定运行 [19] - 华科精准SR系列机器人定位精度超越进口产品,占国内市场七成以上 [20] -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超欧盟平均水平 [19] - 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 [19] 应用场景与人才优势 - 国产SR手术机器人将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小时 [20] - 深圳理工大学胡强团队示范运行全球最大微藻"光碳智造"产线 [21] - 我国研发人员达到724万人年,连续多年世界第一 [22] - 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数量全球领先 [22]
大涨近40%!300502,突然火了!迎近140家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07-20 08:2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本周继续上扬 上证指数全周上涨0.69%收于3534.48点 深证成指涨2.04% 创业板指涨3.17% [1] - 光模块(CPO) 创新药 稀土 仿制药 减肥药等主题表现亮眼 [1] - 160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 约七成机构调研公司本周实现正收益 新易盛涨幅超39% 中大力德涨超30% 6家公司涨超20% [1] 光模块行业 - 光模块板块领涨 多家公司业绩预告亮眼 新易盛最受机构欢迎 周内139家机构调研 [2] -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7亿—42亿元 同比增长327.68%—385.47% 泰国工厂一期已投产 二期2025年初投产 持续扩产 [2] - 中际旭创接受130家机构调研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亿—44亿元 同比增长52.64%—86.57% 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大幅增加 [2] - 中际旭创预计下半年800G需求进一步增长 1.6T需求逐步提升 下半年1.6T出货将更明显 明年更多客户采用1.6T方案 [3]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 - 新时达接待95家机构调研 2025年拟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 计划推出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 [3] - 新时达与海尔战略协同 深度融合海尔工业互联网平台 提供全栈式数字化解决方案 海尔资源助力供应链优化及场景化落地 [3] 半导体行业 - 闻泰科技接待84家机构调研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9亿—5.85亿元 同比增加178%—317% [4] - 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二季度收入 净利润双增长 三季度订单向好 加快三代半 模拟芯片新品发布 GaN产品已量产 SiC产品下半年汽车领域量产出货 [4] - 闻泰科技董事长等高管集体辞职 公司未来聚焦半导体业务 引入半导体专业背景人员进入董事会 [4]
夹缝中的芯片之王:黄仁勋能守住4万亿吗?
36氪· 2025-07-20 08:22
编辑 | 邢昀 「核心提示」 在今年黄仁勋第三次中国大陆行的同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的通道再次打开,但问题还没有解决。 作者 | 张力 黄仁勋最近很忙,忙着穿唐装、秀中文、接受采访。链博会之前,他还抽空与雷军见了一面。 俩人上一次在中国公开见面,还是2013年小米3的发布会上,黄仁勋在台上高喊"我也是米粉!"他借小米的台子为英伟达打广告,喊 出"我们公司做的GPU是世界最棒的"! 在2025年之前,他的中国行程似乎并不多。帮小米站台后,公开报道中他只在2019年来过中国,参加英伟达GTC大会。而英伟达在中 国市场的拓展从手机芯片,延伸到人工智能、汽车智驾等领域。公司中国团队日渐成熟,如今有约4000名员工,分布在北京、上海、 深圳等地。 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美国连番升级对中国半导体的制裁,英伟达的A100、H100等产品被禁止出口中国,黄仁勋的好日子就过去 了。 虽然通过"特供版"芯片绕开监管仍有路可走,但到2025年4月,"对华特供版" AI 芯片产品 H20被美国政府管制,需"无限期"申请许可 证,最严AI芯片禁令下,英伟达中国区业务陷入停滞,尤其是营销相关部门的员工,大家都无所事事 ...
北京大学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20 07:26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二维 (2D) 硒化铟 (InSe) 凭借其低有效质量、高热速度与卓越的电子迁移率,是一种有望超越硅电子器件的半导体材料,但其生长薄膜的性能尚未达到机械 剥离法制备的微米级薄片的水平,大大制约了其规模化应用。 2025 年 7 月 17 日,北京大学 刘开辉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刘灿 副教授、北京大学 邱晨光 研究员、 姜建峰 博士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 秦彪 、 姜建峰 为共同 第一作者 )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 Two-dimensional indium selenide wafers for integrated electronies 的研究论文。 | | | --- | | FENG DING D, CHENGUANG QIU D, CAN LIU @, AND KAIHUI LIU @ ( fewer ) Authors Info & Affiliations | | SCIENCE · 17 Jul 2025 · Vol 389, Issue 6757 · pp. 299-302 · DOl: 10.1126/science.adu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