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
搜索文档
【高端访谈】选择布局产业需要、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领域 抢抓产业发展红利——专访八亿时空董事长赵雷
新华财经· 2025-09-28 14:1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从液晶显示材料业务起家,逐步向半导体光刻胶树脂材料领域延伸,核心战略是选择技术壁垒高、国内急需突破的环节进攻 [1][8][11] - 公司最初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1992年创立的八亿时空电脑公司,曾运营“中关村在线”网站,后因IT行业利润压缩转向显示材料领域 [8] - 公司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后,基于半导体光刻胶行业“研发缺料、量产缺货”的挑战,决定布局光刻胶相关材料 [11]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0.63%,但净利润同比下滑,经营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 [3] - 净利润下滑主要因研发投入同比增加约1000万元及新建项目折旧增加约1300万元,扣除这两项支出后净利润实际增长 [3] - 液晶显示业务经营现金流稳健,公司将持续做好资金管理以确保财务安全 [3]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以支撑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提升 [4][6] - 在液晶材料研发中积累的高分子化学合成、材料纯化等技术为攻克KrF光刻胶树脂的分子结构设计、金属杂质控制等难题奠定基础 [11][12] - 公司依托液晶材料领域的系统性优势和经验,成功支撑光刻胶树脂的研发和量产 [12] 产能建设与规划 - 浙江上虞电子材料基地的高端半导体光刻胶树脂产线已于2025年7月建成,为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 [7] - 当前产能可供应100-150吨/年树脂需求,2025年内将新增一条百吨级别量产线,2026年规划更大级别量产线,预计2026年形成200-300吨/年产能储备 [7]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具备年产200-300吨高端光刻胶树脂的生产能力 [1]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继续巩固国内面板市场,扩大海外OLED材料业务份额,深化与京东方等战略客户的合作,拓展车载、电竞等细分场景需求 [6] - 公司全球面板行业液晶材料市占率位居前三,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9] - 深度绑定下游客户是公司成功的关键,例如通过解决高性能电视用液晶材料的残像、污渍等问题获得客户认可并实现量产 [13] 新产品进展与收入目标 - 光刻胶树脂下游客户目前处于研发送样阶段,柔性产线可缩短认证周期,量产线保障验证完成后供应链稳定 [7]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光刻胶树脂实现千万元级别收入规模,项目达产后预计营收规模超亿元 [7] - 加快聚酰亚胺材料认证,争取2025年下半年形成订单 [6] 行业机遇与国产替代 - 国产替代趋势及政策支持为公司从显示材料向半导体材料延伸提供机遇,今年有望形成新业绩贡献 [1] - 高端光刻胶国内需求规模大但国产化率较低,树脂占光刻胶成本约50%,随着国产化比例提升及公司出货量增加,业务收入水平将继续提升 [7] - 国产替代应优先选择国内市场巨大、对外依存度高、存在供应链风险的领域,公司选择的液晶材料和光刻胶树脂正是此类领域 [13] 战略布局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战略布局强调前瞻性与需求导向,通过技术路径创新、产业链生态共建、政策与资本长周期支持实现高端材料自主可控 [13] - 实现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需具备前瞻战略眼光、长期投入决心、扎实研发体系、紧密产业协同及卓越产业化能力 [13] - 公司成功突破液晶材料和光刻胶树脂领域后能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冠石科技拟定向募资7亿元 加码光掩膜版制造攻坚28nm国产替代
巨潮资讯· 2025-09-27 09:37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亿元 [1] - 其中5.3亿元用于光掩膜版制造项目建设 1.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 融资旨在优化财务结构 降低资产负债率 缓解业务扩张带来的流动资金压力 [3] 技术布局 - 公司已实现55nm产品量产及40nm技术通线 [3] - 计划通过募投项目建设28nm掩膜版产线 [3] - 项目将增强关键工艺环节装备保障能力 提升产品稳定性与交付能力 [3] 市场定位 - 掩膜版是光刻工艺核心耗材 直接决定芯片制造精度与良率 [3] - 国内掩膜版市场由国外企业主导 28nm及以下先进制程领域进口依赖度较高 [3] -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国内晶圆厂产能持续扩张 成熟制程芯片需求攀升 [3] 战略意义 - 项目有助于抢占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之间的关键节点 [3] - 推动高端掩膜版国产化进程 满足纳米级精度与近乎零缺陷的质量要求 [3] - 产能前瞻性布局应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对高端掩膜版日益增长的需求 [3]
国内材料巨头入主掩模版,空白掩模有望国产化(附投资逻辑)
材料汇· 2025-09-26 21:03
文章核心观点 - 聚和材料以3.5亿人民币收购SKE空白掩模业务,进军半导体核心材料领域,提升国产化能力 [2][13] - 空白掩模是光刻工艺关键材料,目前国产化率极低,市场由日韩企业垄断 [2][4] - 国内半导体材料市场空间达135亿美元,掩模版占比12%,空白掩模细分市场约14-15亿人民币 [7][9][11] - 收购标的SKE专注于DUV高端空白掩模产品,已通过多家掩模厂验证,覆盖韩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市场 [16] - 聚和材料计划通过技术吸收、产能扩张和客户拓展实现国产化与全球化布局 [14] 空白掩模产品与市场 - 空白掩模是光掩模版的原材料,用于半导体光刻工艺,直接影响下游制品优品率 [3] - 全球空白掩模市场被日韩企业垄断,日本Hoya、雷越和韩国S&S Tech、SKC为主要参与者 [4] - 2024年中国光掩模版市场空间约72亿人民币,空白掩模细分市场约14-15亿人民币 [9][11] - 空白掩模在掩模版成本结构中占比60%,掩模版毛利率约40% [11] 半导体材料市场空间 - 2024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约675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20%达135亿美元 [7] - 晶圆制造材料占半导体材料的63.6%,光掩模版在晶圆制造材料中占比12% [7][9] - 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规模从2019年87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1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6.95% [53] 收购细节与战略规划 - 聚和材料出资680亿韩元(约3.5亿人民币)收购SKE空白掩模业务,包含土地、厂房、专利等资产 [13] - 收购后公司将通过激励措施绑定韩国核心技术人员,并计划在中国大陆扩大产能 [14] - SKE产品覆盖DUV-ArF和DUV-KrF光刻节点,适用于130nm-65nm制程工艺 [16][17] - 聚和材料资金储备充裕,2025年上半年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约20亿元 [17] 掩模版行业技术格局 - 半导体掩模版中晶圆厂/IDM厂自供占比65%,第三方厂商以日本Toppan(31%)、美国Photronic(29%)、日本DNP(23%)为主 [4] - 掩模版制造需光刻、显影、蚀刻等复杂工艺,130nm以下制程需电子束光刻技术 [28][50] - 关键参数包括最小线宽(≤0.5μm)、CD精度(≤0.02μm)和套刻精度,直接影响产品良率 [31] - 国产掩模版企业目前集中于350-130nm成熟制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87][89] 国产化进展与挑战 - 中国半导体光掩模版国产化率约10%,高端产品国产化率仅3% [89] - 掩模版核心原材料石英基板和光学膜国产化率低(石英5%,光学膜0%),依赖日本、韩国进口 [39] - 美国出口限制将250nm及以下制程掩模版纳入清单,推动国产替代加速 [66] - 国内企业如路维光电、清溢光电已实现180nm制程量产,并规划向28nm先进制程突破 [87][116]
民德电子:晶睿电子已量产产品主要有4-8寸硅外延片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7:43
公司产品与产能 - 晶睿电子已量产产品包括4-8寸硅外延片、碳化硅外延片、特种传感器用双抛片、SOI晶圆原材料 [1] - 公司各类主要产品产能持续提升 同时大力发展传感器市场半导体材料 [1] - 公司致力于提升产品特色化与高端化水平 [1]
沪硅产业跌2.01%,成交额15.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665.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13:3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下跌2.01%至25.40元/股,成交15.24亿元,换手率2.17%,总市值697.7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665.94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6.85%和11.76%,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0.57%和30.6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4.96%,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0.61%、22.47%、39.03% [1] 股东结构与资金动向 - 股东户数6.13万户,较上期减少5.37%,人均流通股增加5.68%至44349股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减持216.41万股至9112.10万股,易方达科创板50ETF增持195.10万股至6824.8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新进成为第十大股东持股4231.65万股,诺安成长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8.16%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元,但亏损额同比收窄5.67%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半导体硅片业务占比94.92%,受托加工服务占比4.22%,其他业务占比0.8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概念板块涵盖中芯国际概念、大基金概念、集成电路等 [1] 公司基础信息 - 注册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15年12月成立,2020年4月科创板上市 [1]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10亿元 [3]
新型光刻胶制备方法开发成功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10:59
研究突破 - 国际合作团队提出间歇性旋涂化学液相沉积新方法,用于制备非晶态沸石咪唑酯骨架薄膜,实现薄膜沉积速率和厚度的可控[1] - 研究团队利用新方法制备了锌/2-甲基咪唑、锌/苯并咪唑、锌/4,5-二氯咪唑和钴/2-甲基咪唑等多种aZIF薄膜[1] -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化学工程》期刊[1] 技术验证与应用 - 研究团队对aZIF薄膜作为正型光刻胶和负型光刻胶的图案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验证了其在下一代光刻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1] - 研究进行了电子束光刻和超越极紫外光刻验证[1] - 实现aZIF薄膜的大面积、高精度可控制备对相关领域的先进光刻工艺具有重要意义[1] 技术原理 - 在前期基于超稀释前驱体溶液策略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了制备aZIF薄膜的新方法[1] - 通过系列实验和仿真,研究团队得到了薄膜沉积的本征速率,并揭示了薄膜沉积均匀性的关键影响因素[1]
亚威股份:参股公司威迈芯材产品客户及对业绩影响情况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07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金属成形机床、激光加工装备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1] 参股公司威迈芯材 - 公司持有威迈芯材10.54%股权 该参股公司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威迈芯材合肥工厂规划年产100吨半导体光刻胶原材料 [1] - 威迈芯材生产产品包括半导体ArF/KrF光刻胶用PAG光酸、Resin树脂、面板及半导体封装用PI光引发剂及部分核心中间体 [1] 财务影响 - 威迈芯材当前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 [1]
特写|“高精尖”企业聚集荆州的三个故事
新浪财经· 2025-09-26 04:46
文章核心观点 - 荆州通过精准的产业链招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制造业传承,形成了吸引高精尖产业的“强磁场”,正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 [1][12] 先导科技 - 公司投资200亿元的半导体材料项目是荆州规模最大的半导体核心材料项目 [1] - 项目推进迅速,实现“一期投产、二期封顶、三期开工、四期签约”的叠浪式节奏 [3] - 吸引公司的关键因素是成熟的化工园区配套,使电子级酸碱的获取成本近乎沿海城市的一半 [3] - 通过自主研发的离心萃取技术,产品纯度可达99.5%,二、三期可提纯至电子级的99.999%以上,原料附加值提升数十倍,产品市场价高达每吨800万元 [3] - 产品包括氢氧化锆、氢氧化铪,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半导体领域 [3] 鸣石高纯 - 公司是破解高纯石英砂“卡脖子”难题的关键项目,其产品用于半导体级坩埚,美国企业垄断全球75%的内层砂市场 [4] - 选择荆州的原因是已形成的材料产业链生态,除原矿外购外,所有辅料在园区内即可解决 [4][6] - 产业链协同显著降低成本,在荆州购买一吨电子级酸碱仅需1000多元,比广东的2000多元成本直接降一半 [6] - 荆州位于长江中游的几何中心,到主要客户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水运便利,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6] 恒隆汽车 - 公司是年销售转向器820万台、营收65亿元的行业头部企业,经历了中国汽车产业从爆发式增长到结构调整的全过程 [7] - 转型始于2015年,方向是产品升级(从液压转向向电动转向、线控转向升级)和市场出海(从国内为主转向国际国内双线并进) [7] - 2017年成为克莱斯勒牧马人车型的独家转向器供应商,仅此产品年销售额达1.2亿美元,其质量的PPM值控制在个位数,接近零缺陷水平 [9] - 公司的成功带动了荆州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集聚,目前有近90家配套企业 [10] 荆州产业生态与规划 - 荆州工业基础雄厚,早在上世纪就以“活力28”闻名,当前政府围绕“1+2”产业体系(智能装备、化工新材料、纺织印染)进行精准补链招商 [10] - 荆州经开区辖区面积180.68平方公里,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03家,专精特新企业103家,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860.01亿元,正在冲刺“千亿园区” [12] - 政府优化营商环境,例如为入驻企业提供免租期,使其能将前期资金集中在研发和产线上 [12]
阿石创控股股东解除质押150万股
巨潮资讯· 2025-09-26 00:31
股权质押变动 - 控股股东陈钦忠于2025年9月23日解除质押150万股公司股份 占其所持股份3.10% 占公司总股本0.98% [1] - 解除质押后 陈钦忠仍质押1860万股 占其所持股份38.49% 占公司总股本12.14% [3] 市场影响评估 - 大股东质押比例变化被视为衡量上市公司股权稳定性和资金安全性的参考指标 [3] - 公司后续股权结构及资金安排情况将持续受到市场关注 [3]
立昂微:关于股票交易的风险提示性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25 21:38
股价异动 - 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以涨停价收盘(9月23日、24日、25日)[2] - 区间股票换手率达17.81%[2] 经营状况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且内部秩序稳定[2] - 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2] - 公司主营业务保持未发生变更[2] 信息披露 - 公司声明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