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床
icon
搜索文档
午后大金融爆发!但网格开始逢高减仓了
搜狐财经· 2025-05-15 11:27
市场动态 - 上证指数重回3400点,较三月中旬调整10%后恢复至原点 [1] - 银行、券商、保险板块集体上涨推动指数突破3400点 [3] - 银行指数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10万亿,占中证全指总市值99万亿的10%以上 [9] 公募基金新规影响 - 公募基金业绩考核或将与业绩基准(如沪深300)及投资者收益挂钩 [3] - 机构提前布局沪深300成分股(如金融、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白酒),因新规落地后或引发集中买入 [4][6][9] - 电子半导体(一季度公募持仓最高行业)近期遭抛售,银行(持仓最低行业)显著上涨 [7] - 高盛预计短期资金将持续流向金融等沪深300权重行业 [10][12] 资金行为与策略 - 战术性调仓至金融、内需消费等沪深300关联行业,但属短期行为 [12][13] - 网格交易数据显示券商ETF、保险ETF、红利低波100ETF等沪深300相关品种成交活跃 [16] 行业表现 - 金融板块(银行、券商、保险)领涨,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白酒同步上行 [9] - 电子半导体、微盘股等非权重行业面临资金流出压力 [7][12] 数据指标 - 股债收益差达6.19%,处于87.03%历史百分位,显示股票性价比优势 [17] - 沪深300ETF华夏年内收益13.94%,跑赢同期指数 [17] - 香港证券ETF年内涨幅73.65%,显著高于基准 [18]
【私募调研记录】彤源投资调研埃夫特、臻镭科技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5-13 08:12
埃夫特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27%,机器人业务销量增长超30%,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下降 [1] - 机器人出货量增长超30%,市场排名升至第6,主要下游为3C电子和通用工业 [1] - 产品结构:桌面及SCARA机器人占39%,中小负载机器人占50%,大负载机器人占11%,主要用于汽车、锂电、光伏等行业 [1] - 2025年第一季度机器人出货量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增加75%,销售收入下降11%,海外业务收入下降40% [1] - 机器人主要出口意大利、波兰、巴西等地,通过集成商辐射俄罗斯、东南亚及北美等地 [1] - 已获CE认证、ATEX防爆认证、NRTL认证,可顺畅出货至北美、欧洲市场 [1] - 在汽车行业重点推进焊接、喷涂、码垛等应用场景,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批量订单 [1] - 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达95%,控制器自主化率99%,减速器主要外采绿的谐波、环动、智同等品牌 [1] - 通过收购境外子公司、与集成商合作、打造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等方式积累工艺包 [1] - RaaS模式已在家具行业得到验证,与华为在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1] - 推出第一代样机Yobot W1/R1,后续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展推出多种形态智能机器人 [1] - 收购CMA、EVOLUT和WFC,提升产品和技术并开拓海外市场 [1] - 计划分三期建设超级工厂,一期年产5万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全部建成后年产10万台 [1] - 重点布局钢结构焊接赛道,与工布智造合作开拓市场 [1] - 机器人尚未进入矿山、深海、冶金、码头等特殊环境或超大负载要求的行业 [1] 臻镭科技 - 2025年一季度收入主要来自特种领域占比60%,卫星端占40% [2] - 净利润增长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和高附加值产品销售,一季度毛利率较去年提升11%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31%,因研发管控加强,全年将聚焦产品统型和推广 [2] - 射频微系统产品包括收发和变频微系统,应用于雷达监测和数据链通信 [2] - 作为卫星互联网核心供应商,将受益于商业航天市场扩大 [2] - 销售模式主要为直销,产品100%内销 [2] - 产品适用于低空业务,部分产品已获用户订单 [2] 日发精机 - 在轴承装备领域业务和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3] - 数控螺纹磨床于2023年研发完成,用于加工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等行业的丝杆与螺母 [3] - 已向部分客户交付使用,但因部分下游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大规模量产 [3] - 数控磨削设备尚未实现持续产能释放 [3] - 意大利MC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卧式加工中心制造商,产品涵盖多种高端数控机床 [3] - Airwork公司5架飞机仍被扣留,正在与俄罗斯客户及保险公司协商赔偿 [3]
【私募调研记录】鸿道投资调研菜百股份、日发精机
证券之星· 2025-05-13 08:12
菜百股份调研纪要 - 2024年全年开店计划暂定10家左右 已开设过半 最大直营店位于北京顺义祥云小镇 [1] - 渠道结构变化:总店规模增长但营收占比小幅下降 连锁门店和线上业务增长 银行渠道表现较好 [1] - 产品结构变化:贵金属投资类产品销售增幅大 黄金饰品销售稳定 贵金属文化产品涨幅良好 钻翠珠宝类下降 [1] - 定价策略坚持"标实价 卖真货 卖好货"原则 [1]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20元(含税) [1] 日发精机调研纪要 - 公司在轴承装备领域竞争优势明显 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2] - 2023年研发完成数控螺纹磨床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 工业母机等行业 已向部分客户交付使用 [2] - 数控磨削设备因下游行业处于早期阶段 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和持续产能释放 [2] - 子公司意大利MCM是全球领先卧式加工中心制造商 产品适用于航空航天 汽车 精密工业部件等领域 [2] - Airwork公司5架飞机仍被扣留 正与俄罗斯客户及保险公司协商赔偿 [2] 鸿道投资机构背景 - 公司创立于2010年3月 由原华夏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孙建冬创办 [3] - 已发行鸿道全球优选 创新改革系列等60余只私募基金产品 [3] - 核心团队来自国内大型基金管理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 [3] - 投研体系包括独立研究 投资决策委员会制度 研究投资风控三位一体 [3] - 投资理念为"研究创造价值" 注重把握趋势投资机会 [3]
中国不是美国经济停滞的原因
2025-05-12 20: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床、汽车、无人机、电池、高超音速、核技术、制药、尼龙制品、光学扫描、消费机器人、电子、服装、特种化学品、软件、广告、金融等 [13][15][17][18][22] - **公司**:Simple Modern、小米、福特、Basecamp、Uber、亚马逊 [13][15][2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中国不是美国经济停滞的原因,华尔街才是;美国制造业落后是因为法律政策倾向华尔街,阻碍制造业发展 [6][19] - **论据** - **历史层面**:19世纪波士顿查尔斯·威廉姆斯的作坊推动电信和电力行业创新,20世纪美国凭借机床制造领先世界,但如今中国在机床领域领先,美国缺乏机床设备和相关技能 [10][12][13] - **行业层面**:中国汽车行业因机床和电池生态系统更优秀,小米能快速成为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中国在多个领域领先美国,能生产美国无法制造的大量产品 [15][18] - **法律政策层面**:美国法律确保资本高回报,制药公司和私募股权公司倾向回报更高的非制造业投资;“闪电扩张”成为实际投资模式,商业文化不鼓励制造业投资 [19][20][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周美国政府官员称在结束与中国的贸易战方面取得进展,特朗普预告药品定价行政命令,美联储出现腐败丑闻,纽瓦克机场问题展示DOGE对空中交通控制系统的代价 [5] - 明天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将宣布与中国达成某种“协议”或“进展”,可能大幅降低关税,中国也会让步,进口商可能运入大量滞留在中国港口的货物 [25] - 特朗普会吹嘘与中国的交易,而美国应认识到自身制造的混乱并选择清理 [26]
欧洲技术、中国制造、全球市场” 恒而达拿下人形机器人“金铲子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9:42
收购背景与交易细节 - 恒而达以850万欧元收购德国SMS公司,交易对价与SMS账面净资产相当,已签署《资产购买协议》[5] - 参与竞标的全球企业超过10家,包括5-6家中国上市公司,恒而达报价中等偏下但凭借战略匹配性胜出[6] - SMS公司自2025年2月处于自我管理破产程序,启动破产程序旨在加速引入投资者[8] - 交易完成后SMS运营权益自5月1日起归属恒而达,预计7月31日前完成过户[9] SMS公司核心价值 - SMS公司是创新型轮廓磨床和螺纹磨床供应商,产品均价60万欧元,部分超100万欧元[3] - 在欧洲拥有领先市占率,核心客户包括舍弗勒旗下GSA等全球顶级滚柱丝杠生产企业[3] - 高精度螺纹磨床是人形机器人关节核心设备,国内高度依赖进口且面临交货周期长、出口管制等限制[4] - 特斯拉Optimus每台含14个丝杠,占设备价值量超20%[3] 恒而达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延伸至高精度磨床领域,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关键设备供应商[1] - 恒而达现有产品包括CNC全自动圆锯机等4类智能数控装备,正在研发直线导轨专用磨床[7] - 将投入500万欧元补充SMS流动性,并重塑供应链(当前90%零部件来自周边企业导致高成本)[10] - 整合路径为"欧洲技术、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目标实现高精度螺纹磨床中国本地化生产[11] 协同效应与行业影响 - 收购将直接丰富公司智能数控装备产品矩阵,新增海外研发和生产基地[10] - 有助于突破国内滚动功能部件加工精度、效率等关键工艺瓶颈[11] - SMS技术优势可加速恒而达滚珠丝杠副及行星滚柱丝杠副的研发及产业化[11] - 两家公司均创立于1995年,在机床领域拥有相似的技术基因和研发理念[6][7]
创世纪业绩会:受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需求 订单饱和产能利用率良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5-11 20: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6.05亿元同比增长30.49%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22.00%归母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212.32% [1] - 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22.37%净利润9825.88万元同比增长66.51% [3] - 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607.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18% [3] 主营业务与行业趋势 - 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数控机床又称"工业母机"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5G通信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自动化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 [1] - 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机床行业更新替代需求及进口替代等多重有利条件机床行业开始回暖国产数控机床性能提升产业链逐渐完善国产化速度加快出口额增长 [1] - 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高精度数控机床采购需求增长 [1]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与机器人领域部分客户及其零部件加工厂商有合作密切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趋势持续进行相关创新技术和产品研发 [2] - 对人形机器人相关关节部件外框与骨架灵巧手部件等结构件进行精密加工对现有钻铣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产品进行个性化改制和升级推出多款定制化产品相关产品收入快速增长 [2] - 该业务处于拓展阶段与总体销售规模相比现阶段占比较小 [2] 产品与市场策略 - 优势产品包括3C型钻铣加工中心五轴数控机床和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3] - 巩固优势业务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五轴机床产品和海外市场发展 [3] - 3C领域业务增长快客户集中订单金额大不同客户回款节点差异较大持续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客户回款管理能力提升 [3] 并购与投资策略 - 构建"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发展"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将产业投资上升为战略高度成立集团投资部负责产业链投资业务 [4] - 在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精密冲压模具等业务领域投资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在高端精密五轴技术3D打印精细加工数控系统AI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4]
海天精工(601882):业绩承压 静待需求景气修复
新浪财经· 2025-05-11 08:29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52亿元,同比增长0.85%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23亿元,同比下降14.19% [1]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4.71亿元,同比下降12.24% [1] - 25Q1营业收入7.40亿元,同比下降2.17% [1] - 25Q1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14.29% [1] - 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10.85亿元,同比下降20.35% [1] 行业状况 - 2024年机床行业下游需求整体不足,中低端机型竞争加剧 [1] - 2024年金属切削机床行业营收同比增长6.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8% [1] - 今年1-2月金切机床收入同比增长12.1%,金属加工机床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6.2% [2] 产品表现 - 2024年卧式加工中心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16.45% [1] - 2024年龙门加工中心收入17.55亿元,同比增长3.12% [1] - 2024年立式加工中心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0.15% [1] - 2024年卧加机床毛利率37.04%,同比+2.52pct [2] - 2024年龙门机床毛利率27.60%,同比-1.80pct [2] - 2024年立加机床毛利率19.39%,同比-1.28pct [2] 盈利能力 - 24年综合毛利率27.34%,可比口径同比-0.82pct [2] - 25Q1综合毛利率25.93%,可比口径同比-0.45pct [2] - 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8%/1.53%/4.95%/0.14%,可比口径合计同比+1.17pct [2] - 25Q1四项期间费用率合计同比+2pct [2] 行业前景 - 25年机床行业需求有望筑底改善 [2] - 宏观经济复苏预期加强,扩内需成为首要重点任务 [2] - "两新"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有望释放设备更新弹性 [2] - 机床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快推进 [2] - 低空经济、AI、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将带动机床新增需求 [2] 公司战略 - 产品定位高端,成功开发五轴车铣复合、高速卧式双主轴摇篮五轴等高端机型 [2] - 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1号厂房于24Q4投产 [2] - 筹划布局海外产能,积极开发海外市场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1亿元、7.17亿元、8.50亿元 [3] - 对应EPS为1.17、1.37、1.63元 [3] - 对应PE为17倍、14倍、12倍 [3]
东北留守族的三代困境:青年蛰居、中年失业,和老年养家
36氪· 2025-05-10 15:06
青年就业困境 - 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在暂停公布前突破21% [1] - 38%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 灵活就业占比2020届16.9% 2021届16.25% [1] -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留存本地比例仅31.5% 沈阳本地就业市场容纳力不足 [1][7] - 青年求职者面临薪资压缩 试用期薪资普遍2000元 双休且月薪4000+岗位多要求5年经验 [7] 中年就业危机 - 45-55岁群体因产业转型面临"技能断层" 失业率远超平均水平4.8% [2] - 机械设备销售等传统行业岗位萎缩 市场饱和导致再就业困难 [13] - 中年求职者被迫接受单休/加班条件 但招聘市场反馈多为"已读不回" [13][14] 老年经济压力 - 沈阳60岁以上人口占比24% 65岁以上老年人37.5%需定期经济支持子女 [2] - 老年群体平均每月转移支付额度占养老金收入25.8% 形成"养老金反哺"模式 [2][19] - 退休金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 案例显示6000元退休金需支撑五口人生活 [19][22] 产业结构问题 - 东北装备制造和原材料工业占工业总产值60.7%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仅占GDP4.9% [22] - 传统工业转型滞后导致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 较全国数字经济水平低8.6个百分点 [22] - 汽车/机床/重型设备等支柱产业受智能化冲击 加剧代际就业困境 [2][13] 劳动力市场特征 - 非正规雇佣比例上升 日本青年非正规雇佣达25% 中国灵活就业成过渡选择 [2][7] - 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 2023年县级岗位报录比达30:1至50:1 热门地区超100:1 [24] - 零工经济成为再就业渠道 但收入稳定性差且缺乏社会保障 [14][17]
海天精工(601882):Q1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期待制造业筑底修复
长江证券· 2025-05-08 17: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下滑,但中长期将受益于政策机遇、自主可控、出海等结构性机会,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5亿元、6.50亿元、7.5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x、15x、13x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40亿元,同比-2.17%;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24.17%;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20.35% [2][4] - 2024年产品销量稳健增长,龙门、卧加、立加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1.4%、32.0%、4.5% [2]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约为25.93%,同比下降0.46pct;净利率约为13.37%,同比下降3.88pct [9] - 净利率下滑幅度大于毛利率,原因包括期间费用率上升、其他收益减少、投资收益减少、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9] 经营亮点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90亿元大幅改善,同比+106.33% [9]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0.36亿元,同比增长8.08%,研发费用率维持在4.85%的高位 [9] 产品线拓展 - 2024年开发GAU系列龙门、HS系列小龙门等多种产品 [9] - 功能部件方面,研发电主轴、单臂头等关键部件并形成供货能力 [9] 研产销体系布局 - 机床行业可能处于周期底部,“两新”“两重”政策落实有望扩大市场需求 [9] - 公司通过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线扩展和技术升级,加快提升广东子公司生产能力,推进宁波项目投产,筹划海外产能布局 [9] - 公司已完成德国和塞尔维亚子公司筹建,布局全球化营销体系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预测数据 [14]
一指推动5吨巨物 齐重数控解锁“智造”新高度
走进齐重数控展区,一台拥有2.5米加工直径的精密立式车铣磨复合加工中心映入眼帘。精密的机械结 构与流畅的工业设计相得益彰,引得观展人群纷纷驻足。"这台设备集成车削、铣削、磨削等全工序加 工能力。"齐重数控市场部部长张青松介绍,工件一次装卡后,即可完成车、铣、钻、镗、攻丝、磨削 等多道复杂工序,改变了传统多设备分工序加工模式,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加工精度。该设备已广泛适 用于工程机械、船舶、能源等领域,能够高效完成大型回转类零件的高精度加工任务。 在技术创新层面,这款加工中心采用直驱工作台设计。齐重数控设计主管马洪亮进一步解释:"区别于 传统机床依靠主电机和变速箱驱动,我们以工作台底座作为电机驱动部件,彻底取消主变速箱和多级齿 轮传动环节。这一设计消除了多级传动产生的累积误差,实现高精度、快速响应与绿色环保的有机统 一。"凭借这一核心优势,该产品在高端加工领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并远销欧美、日本等制造业强 国,成为中国制造的亮眼名片。 与精密立式车铣磨复合加工中心同样吸睛的,是DVT350高精度静压导轨横梁部件技术。这项凝聚齐重 数控多年研发心血的创新成果,搭载多通道独立供油系统,通过精准调节油腔压力与核心工艺控 ...